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12-06 17:30

相亲和不结婚,哪个更可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主题是“打不死的相亲平台,靠4亿催婚的家长活着”。文中写道:


“相亲,对年轻人来说,很难称得上是愉快的体验。相亲的双方赤裸裸地把自己的条件摆在对方面前——家庭、工作、学历、收入、容貌、年龄、户口,自尊被摁在地上摩擦。”


文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


黄小果,女,26岁,211本,英硕,目前在北京事业单位工作,最近花两万块买了某婚恋网站半年的服务。在强势母亲的安排下,黄小果按部就班地高考、留学,找到了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现在,找对象结婚成了她的头等大事。


母胎单身的她并没有体会过爱情的滋味,但对另一半有明确的要求:硕士学历、体制内,北京有房。在此之前,她已经通过家人朋友介绍结识了60多位男性,放在微信标签为“养鱼池”的分组中。这60多个相亲对象,她也不是全然看不上。只是她觉得合适的男生,没有看上她。相亲这个彼此挑选的过程,像是在两条平行的轨道行进,难有交集。


婚恋网站似乎是一个无奈之选,它承诺每天向黄小果推荐三位符合条件的男性,如果确定约会还会提供培训。标签化的个体,程式化的流程,一切都看起来与爱情无关,但还是让黄小果的妈妈欣然付了天价服务费。比起小果,她的妈妈有更多的意愿来为这一单付费。


这个案例是非常典型的中国社会模板:一个听话的孩子,好好读书,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留学,其间感情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拍拖经验。毕业后考编制,得到一份稳定工作。当然,少不了的是强势家长——为子女规定人生道路的家长。26岁其实还很年轻,远远算不上所谓的“大龄青年”,但在女儿求学阶段不允许其有任何“早恋”情况的母亲,在她硕士毕业两年后已经开始逼婚,正应了那句“上学不准恋爱,毕业就要结婚”。


文中还写道,目前中国有2亿单身青年,而在他们背后则是4亿催婚父母,还有数不清的七大姑八大姨。


“他们一边眼看着孩子成为‘老姑娘’‘老光棍’,一边隔三差五给亲戚朋友的孩子送结婚、生娃红包,再加上社会对单身人士的歧视,这些给父母带来的焦虑感和羞耻感形成摧枯拉朽的力量。只有让孩子结婚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于是各个渠道的相亲信息纷至沓来。”


很显然,对于这些父母们来说,孩子不结婚是巨大的羞耻,而且不是孩子个人的羞耻,而是家庭的巨大耻辱,让他们在社交圈里完全没有面子。


但对于那些被逼去相亲的年轻人来说,真正没面子的不是不结婚,而是相亲。脱不花在《相亲记》中写道:


“毫无疑问,对一个自认为经济收入中上、智力程度中上、幽默感中上、在朋友中受欢迎程度中上的二十六岁北漂女来说,和‘相亲’二字挂上关系,简直堪称奇耻大辱。”


所以,我在朋友圈里写了这么一句:最大冲突在于,年轻人觉得不结婚不可耻,相亲才是耻辱,老人家觉得相亲不可耻,不结婚才是耻辱。


这个观念冲突,其实是中国代际冲突的一个具体呈现。年轻人觉得相亲是耻辱,是因为它完全是所谓“条件”的匹配,抹杀自尊。至于不结婚,或者何时结婚,跟谁结婚,纯粹是个人权利。老人家觉得相亲不可耻,是因为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尊严是一个很次要的东西,甚至是有害的,所以反而会觉得“因为尊严而拒绝相亲”是非常矫情的表现。


老一辈对结婚的执念,有很多“为你好”式的说法,比如“以后你就知道了,有个伴多重要”。但不管怎么“包装”,这种执念的深层指向只有两个:一是求稳定(这种对稳定的渴望源于自身经历过的匮乏感、饥饿感)一是恐惧跟别人不一样,而且这两个深层指向本质上也是一致的。


为什么在现实中,年轻人一说尊严,老人家就搬出“适应社会”四个字?因为对于后者来说,这四个字是有血有泪的。


很多人都认为,这四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但在思想观念层面并没有真正匹配。在现实中,人们常常会听到“女人不生孩子就没用”“女人不能太强”“一个人没有孩子,生命就是残缺的”之类的话,还有对“生男丁”的执念,这一切都与人类现代文明的正常认知隔了十万八千里。而在公共事件里,类似“这个女人被非礼,肯定是因为她穿得太暴露了”“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些人肯定自己也不检点”“女人三十岁就没人要”之类的观点,也是随处可见,甚至是许多人的常规认知。


毫不客气地说,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清代,现代文明最关键的要素——多元化,在他们心里是不存在的。


这些年看剧,常在弹幕里见到很多令我惊诧的观点。肯发弹幕的多半是年轻人,但他们往往有一种主动的卫道士倾向。无论电影、电视剧还是书,抑或是现实,一个角色、一个人在他们的评价体系里,只有两种结论,一是“渣”,一是“不渣”。比如男角色跟女友分手,弹幕里永远是“渣男”、“小三”这样的戾气评价。一段感情里难免有迟疑与纠葛,有不愉快与争拗,但每逢这种时刻,弹幕里又会出现“渣男”之类的言辞,仿佛人就是机器,不但要从一而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有任何宕机和故障出现。


在我看来,这是思考上的懒惰,更是一种智力缺陷。但如果只是批评这些孩子,我认为显然不够,真正糟糕的是将这种思维模式灌输给他们的人。


这种思维模式,我们并不陌生,在老一辈身上也很容易见到。当然,它的表现模式和场域并不相同,但都是典型的“二极管思维”,也就是非黑即白思维。这里要说的是,即使是很多人挂在嘴边的“凡事有好有不好”,看似理性客观,其实也是“二极管思维”。因为“凡事”本身就是极端的,而“凡事有好有不好”在现实中基本都成了抹杀具体情况、罔顾具体分析、忽视个人需求的胡搅蛮缠。对多元化的漠视,也就成为必然。


老一辈漠视多元化,跟自身经历有很大关系。很多老人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由于自身经历过的匮乏感、饥饿感,会将“填饱肚子”乃至“稳定”放在第一位。另外,“跟别人不一样”在他们的年轻时代是高度危险的,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为了填饱肚子和生存,放弃尊严是一种常态,保持跟别人的一致也是最重要的。


所以,有些年轻人觉得“我只是要一个自由恋爱的权利和尊严,又不是走什么歪路,为什么老人就不理解呢”,你还别说,这还真的不能理解,这种鸿沟是无法填平的。老一辈很看重的东西,可能你觉得并不重要,但你特别在乎的东西,在老一辈那里可能也是不值一提。


具体到相亲这件事,中国家庭经常会听到“不管是什么人,你随便找个能结婚就行,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你难道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吗”之类的话。而具体到女性,还经常会有一些刻意贬低,比如“就你这个条件,有人要就不错了,还不赶紧结婚,想那么干什么”。


我曾听朋友提过一个真实案例: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在国企工作,收入相当不错,但每个月收入都全数交给父母,然后父母给她每月八百元生活费,并且认为这个生活费已经太多了,因为每天都回家吃饭。她从未有过感情经验,因为父母不允许,认为她蠢,容易受骗,必须帮她把关。她没有什么朋友,没去过KTV和酒吧之类的地方,从未夜归,因为父母也不允许。


可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家庭PUA案例,对个体的极度刻意贬低,在许多人眼中居然是可贵的,值得感恩的。当年我在一篇文章中引用过一个案例,海量评论里起码有三成真心实意觉得这样的父母太棒了,孩子需要感恩,还有类似“等她老了就知道,父母每个月帮她攒钱是多棒的事情”等说法。在他们眼中,当事人根本算不上一个人,不配有任何自我意识,而是一件物体。


在这种状态下,许多父母根本不可能理解子女的内心需求,或者说,他们即使知道,也只会认为子女这些想法很幼稚、不成熟。他们更会认为相亲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而且为了提高成功率,就必须扩大样本,所以依赖相亲平台就是一个“好办法”。


这种巨大的代际差异,可以说是中国特有。原因很简单,传统礼教思维的力量、小农经济思维、四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文化碰撞,这些元素都是中国社会所独有,我们这几代人适逢其会,也就无法避免地置身于这样的代际冲突中。


我只是遗憾,早在民国时期,正常人就曾经极力反抗并卓有成效的那些“传统”,至今仍然在许多人的基因里。它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巨大鸿沟,永远无法填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