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3-03 10:46

高三女孩百日誓师演讲引争议,背后是无法调和的两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克西莉亚,原文标题:《高三女孩百日誓师演讲引争议:青春无尽,热血何辜?》,头图来自:《大考》


近日,湖南张家界一则高三女生的热血演讲视频被各社交平台转发,获得大量关注。


视频中的女孩扎着简单的马尾,胸前用紫色发卡别着红色绶带,作为身负重任的学习标兵,她在麦克风前大声喊出出征高考的誓言:“没有人是生来的弱者,没有人是命定的草芥!”“凌晨六点的校园真的很黑,但600多分的成绩真的很耀眼!”


(原视频截图)


正逢高考百日倒计时,这段极富感染力的演说能让人瞬间梦回高考前夕,那些耳熟能详的典故也曾激励大多数人熬过埋头苦读、奋笔疾书的寒窗生涯。


本是再寻常不过的高中生演讲,贴上“励志”“高燃”的标签大肆传播后,却引来众多不堪入耳的批评:“面目狰狞”“像流水线的奴隶”“咬牙切齿的样子,真的很可怕”,甚至有家长说“我要有这样的女儿我都觉得丢人”。


(网友评论截图)


荣耀和谩骂的双重撕扯,给出身湘西山区的女孩带去重大的心理压力,虽然平台在舆论发酵后封禁了80多个恶语相加的账号,脱离语境的争议讨论仍在继续。


一边是以女孩为代表的高中生向着“利刃出鞘”的终点厚积薄发的进行时;另一边则是网友以“过来人”的身份对机械的高考制度评头论足的完成时,两者的悲喜无法相通,恰似一条轴线上无法交汇的两点。


(网友评论截图)


在为女孩个体承受的无端伤害伸张正义的同时,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弥漫其中的恶语情绪指向什么源头?“过来人”与宣誓者的舆论对撞,又是何种矛盾的外化?


“狰狞表演”:沦为情绪之靶的个体


评论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狰狞”两字,主要来自部分网友对女孩演讲神态的解读:目视前方的眼神透露的不是坚定,是不怀好意的“凶狠”;口齿清晰的表达,不是成竹于胸的自信,而是“咬牙切齿”与“走火入魔”。


这些基于表情符号的无端解读,拼凑起张牙舞爪的狰狞形象。


(发布视频的老师替女孩鸣不平)


而与网友的指指点点形成对比的,是现场如潮水般应和的掌声。由此可见,回到当时的场景,女孩高昂的语调、积极的精神振奋了在场师生,出色地完成了誓师演讲的任务。


郑玄对《礼记》注解中指出过“礼,时为大”,遵循时宜做出恰当的表现,便是“合乎礼”。


女孩在人心急需振奋的仪式场合下,以意气飞扬的青春姿态诠释了对“高考”的理解,是出自一片赤忱的“合礼”表现。那些以个人取向为标准的外貌解读,显然是不合理的低级奚落。


(《典籍里的中国》截图)


此外,细说“狰狞”二字,还能令人联想到更多画面。


它通常被用来形容生活中令人生畏,不自觉想逃离的事物。如电影画面中面目狰狞的鬼怪,或是一群财迷心窍的土匪强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身处压抑的环境时,看待给自己造成威胁的人或事,也会萌生狰狞可怖之感。


(“脱口秀大会”孟川讨论面试)


放大“狰狞”的有色眼镜,暴露出一些人难以摆脱的不满与不安情绪。他们害怕自己在资源匮乏的竞争中面露狰狞,更害怕身边充斥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竞争者。


(网友的评论截图)


人们不是厌倦努力,而是厌倦鼓励拼命的“成功者”叙事。


就像女孩的誓词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凌晨六点的校园真的很黑”,与流传一时的“凌晨四点灯火通明的哈佛图书馆”鸡汤异曲同工,都隐含着付出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换取成功的激励之意。


(某书上的哈佛图书馆内景)


但“优秀”“成功”“认可”等伟光正的口号越是喊得响亮,就越衬托得当下“无房无车”“996”的生活暗淡无光。


残酷的真相往往是,少数人取得了最后的成功,更多看不见的人,在不适合自己的标准中浮沉挣扎,沦为丛林法则中的粉末。


可成功者叙事只会将话语权给予少数的优胜者,平凡人的彷徨则无一丝书写余地。


(网友对于毒鸡汤的解读)


因此大多数人在厌弃成功者叙事的同时,也开始学着与自己的平庸和解。


他们点开某网站的视频,从985、211学生的求职压力中寻求慰藉;他们翻开《活着》《平凡的世界》等书籍,从小人物的游荡颠沛中汲取力量;他们走进社交小组,境遇相同的人能互相抱团取暖,解嘲生活。


(罗翔讨论接纳自我)


成为游离在“成功者叙事”之外的平凡人,可以看透宣传口号中的虚伪包装,可以反抗内卷语境下的奋斗枷锁。


因此,这种由现实困境下诞生的不满情绪,如果仅仅转化为内生动力,帮助人们化解纠结、自得其乐,自然无可指摘。


但如果对外变为舆论武器,将不满发泄到无故被代表的个体身上,让更多的男孩女孩承受言辞激烈的人身攻击,则是一种不负责任、应受抨击的看客心态。


“戾气”源头:以战为名的高考叙事


如前所述,对个体的攻讦是一种无法容忍的网络暴力,但网友不满情绪的另一对象却值得深思:以战为名的高考叙事有何不妥?


首先,誓师大会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提振士气,让坚定奋进的情绪通过群体团结的力量放大传播,凝结成无可畏惧、所向披靡的考试决心。


(网上流传的誓师大会)


誓师大会本就是一个军事概念。根据某度的解释,它原指祭祀礼毕,出征的军队举办誓师典礼,将出征的目的与意义告知将士,揭露敌人的罪恶,强调纪律与作风,鼓舞士气。使用的情景便是战斗前面向部队成员的动员和教育。


引申到教育环境中,成为重大考试前的特殊仪式后,主要放大的是其中“鼓舞士气”的作用。


(情感传染)


李·丹尼尔·克拉维茨在《奇特的传染:群体情绪是如何控制我们的》一书中,验证了”社会传染“的客观存在。人们在环境中传播彼此想法,更会在无意识中受到情绪影响。


誓师大会便于此类似,借助演讲的情绪,传播战斗意象中凝结的胆气,帮助师生们克服焦虑恐惧。


(誓师大会讨论截图)


在一篇讨论“百日誓师”的文章下,作者主张取缔这样空喊口号的形式主义,却在评论区招致一篇反对之声,有人为高三疫情取消百日誓师感到遗憾,还有人对百日誓师的警惕作用深以为然。可见,依托仪式、振奋士气的战斗会成为独特的青春记忆,不容绝对化地否定。


可若是这种战争叙事弥漫出仪式场景,与“读书学习”的意义掺杂融合,则会埋下另一种隐忧,受此影响的人会不会被烙上歪曲价值观的精神印记?


(某站网友评论截图)


女孩的部分演讲誓词中便体现了战争叙事对价值塑造的影响。“没有人是生来的弱者,没有人是命定的草芥”这句话中蕴含着军事行动中常见的“假想敌思维”,为自己树立了一个不容成为的对立面,即战斗中的“输家”。


但从个体的层面而言,学习是个人行为,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角力,更无需仇恨对手;从社会层面,会有人成为生理上的弱者,但文明社会都会给予弱势群体保护措施,无需否定弱者和草芥的存在价值。


网友认为女孩的演讲带有戾气,也正由于演讲稿传递的价值观,透露出着弱肉强食的快感。


放眼人生长河,如果一个人过分纠结强弱、人杰草芥的定义只会自寻烦恼。高山溪流、萤虫飞鸟只是单纯的存在,不会因旁人的凝视与定义而改变,不会为他者贴上的标签而自卑,遵循以战为名的生活逻辑,便是陷入了所谓“高山”和“人杰”构筑起的符号系统,以己之矛攻彼之盾,陷入无法穷尽的自我否定中。


而回到事件本身,高考的意义或许在于以一分之差超越数人,赢取理想大学的入场券,但学习的意义绝不在于逞一时之勇,得一试之胜。人们借此番争议也是在呼唤更为平和、尊重个性的教育环境。


无法调和的两极:“清醒”的过来人与“愚蠢”的做题家


批判“成功者叙事”也好,呼唤平和个性的教育环境也罢,这些都是褪去青涩、走出樊笼的成年人在回望过去经历,反思周遭环境时生发出的“后知后觉”。


但如果以自诩看清社会本质的“过来人”姿态,清醒且优越地嘲讽少年人的一腔热血,企图以“清醒”劝告否定认真遵循高考规则的考生。


对于这些涉世未深、选择有限的孩子而言何尝不是另一种残酷?


日剧《重启人生》在讨论“为什么人越长大觉得时间越短?”的问题时,提到“相对时间”的解释:对于三岁的孩子而言,一年相当于人生的三分之一;对于三十岁的成年人而言,一年相当于人生的三十分之一,随着年岁的变化,对时间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


(《重启人生》台词海报)


与此类似,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学习和考试的感知也存在差异。高中生们和“过来人”们身处不同的人生坐标系,高考在前者心中是第一座必须翻越的大山,在后者的心中只是千山万水中的一重,认知无法共感,劝告自然无处着力。


五年前拍摄的纪录片《高考》在上传网络后,也引起“过来人”的解嘲戏谑。“怎么会站着背书?”“复诵一样的内容好像机器人!”刻画学生勤奋早读的镜头弹幕中充斥着类似论调。


(《高考》纪录片截图)


诚然,这些弹幕并非带有贬低人格的恶意,主要是在接触到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后,对笨拙努力的考生,更是对曾经笨拙努力的自己的轻松玩笑。但“过来人”也不应淡忘,正是曾经认知有限下笨拙坚持的“旧我”,成就了当下视野开阔、知觉敏锐的“新我”。


海明威曾说,“一个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这是回望人生的遗憾,却也是少年人的幸运。


(关于“青春”)


除时间外,另一方面的认知隔阂则来自环境。说风凉话的“过来人”大多心知肚明,对于当下复杂的中国社会而言,高考仍是维持相对公平的最佳路径。


山区县城和沿海大都市之间客观存在着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的差距,众多小镇做题家们仍然依赖高考获得是否离开“浪浪山”的选择权。


(网友留言)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中有一句台词,”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女孩所在的桑植一中,就是这样一个谈不上资源优越的学校。


经查,该高中位于湘西北山区,教育资源落后,可在这样的情况下,近二十年出了三个全省高考状元。评论区有一位该高中的校友留言说:“高考对于我们小县城的孩子来说,就是第一次站上高平台的梯子。”


(桑植一中照片)


在客观环境地限制下,学生无法摆脱自觉“低人一等”的自卑,他们也不可能跳出“为高考论成败”的狭隘视野,与“过来人”们共谈人生是原野还是赛道的宏大命题。


“过来人”和“做题家”是奔赴在各自人生轨迹上的两条平行线,选择无所谓对错,当下也无需为未来注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克西莉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