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资讯
视频
前沿科技
车与出行
商业消费
社会文化
金融财经
出海
国际热点
游戏娱乐
健康
书影音
医疗
3C数码
观点
其他
虎嗅视界
24小时
专题/活动
虎嗅智库
登录
极速注册
取消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数码
互联网
数码
互联网
热搜词
钟睒睒
本地生活
美团
字节跳动
年轻人
货币
网络暴力
房地产
网红
账号或密码错误
2013-04-22 09:39
网络时代,重大突发新闻报道为何一错再错?
虎嗅
(本文来自
QUARTZ
,由虎嗅编译)
对于美国的媒体人来说,过去一周是忙碌的。对于发生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报道,从周一的爆炸发生到周五的缉拿嫌疑犯,展现了新闻业在数字时代最糟糕的一面。如下列举了媒体在报道一个重大突发事件时的四个不当之处——以及背后的简单原因。
一、媒体把许多事情弄错了
说的就是CNN,急不可待地要成为第一个宣布逮捕消息的媒体,接着又蠢笨地往回倒。美联社(AP)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还有《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al)也是。《纽约邮报》(The New York Post)固执地夸大死亡人数,多次误认嫌疑人的身份。社交媒体上,Reddit和Twitter也弄错了人,接着是更多右翼势力言论的出现,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比如说这是美国政府安排好的等等。
这还不算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每一个关注整件事报道的人都受到了各种小错误和未经证实消息的影响。
二、媒体有失公允
英文媒体投入了大量注意力报道此次导致三名死者的爆炸案,而同一天伊拉克发生的爆炸案夺走了50个生命。这没什么问题,媒体总要报道和受众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没什么稀奇的。
但是美国读者仍旧关注普遍的枪支犯罪问题,以及国内暴力、肥胖、交通事故,医院感染、水污染、石油燃料污染等等其他数不清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一个人逝世的机率要比恐怖活动高上千倍。但是媒体并没有以同样的标准来报道这些事情。
三、媒体发布了不适宜的内容
“负责任的媒体不应该发布血腥的内容,”一位德国的媒体人在Twitter上这样写到,“我们不应该给10岁小姑娘看会让她无法入睡的画面,将其描述为‘画面’或者‘NSFW’(不适合内容)这种做法让我很气愤。”笔者并不是完全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讲道理的人能够就什么样的画面算适合或不适合展开讨论,但是许多曾经标榜为读者谨慎负责的媒体,如今却将这些问题归咎在是读者身上。
四、媒体没有很好地完成两项最重要的工作
第一,回答“现在正在发生什么?”这个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很难的。许多媒体并不是每分每秒地更新事件的最新进展,而是采取某一特定的视角进行报道。但是如果你看一下本周各大新闻网站,很难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是由设计导致的问题。大部分网站用文章的形式报道突发新闻——会提供一些新闻背景,但是在事件发展很快的时候派不上大用场——或者是实时博客,后者容易保持跟进,但是对于没有密切关注事件进展的人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好的实时博客屈指可数。
Twitter目前是了解第一手信息的最好去处。所有的新信息,不管真的还是假的,全都会立刻在Twitter上出现。就算你没有电视机,也可以通过Twitter上的消息,跟踪几家不同电视台的实时报道。但是对于哪些没有准备好淹没在新闻消息里的人来说,Twitter基本等同于毫无用处。
谷歌和必应搜索引擎的表现也并不令人满意。在嫌疑犯被逮捕之后,笔者在两家搜索引擎进行了查询,如下为截图:
第二,回答“某某事情是否属实?”这个问题。
当假消息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时候,弄清真相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进行钻研,即便是可靠的新闻机构也没有做到这一点。和前一个问题一样,这也是设计导致的。新闻媒体是讲故事的机构,并不专于组织事实。你不会找到有关波士顿爆炸案罪犯身份的反驳证据,而就算你去寻找这样的证据,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发现找到的也不是真的。
问题根源:这是一场争夺注意力之战
波士顿爆炸案之后,一些媒体人指出,未来要么是媒体变得更加负责任,要么是观众变得更加有辨别力。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想法忽略了媒体这门商业的基本定律。
媒体的赢利基于人们投入了多少注意力。要感谢互联网,能够贡献注意力的受众数量呈现了爆发式的增加。所有媒体如今都在争夺同样一个庞大群体的注意。当一个大新闻在这个群体中出现时,对于注意力的争夺就异常惨烈,因为我们都知道在那一刻获得观众注意力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于是我们全力以赴在注意力流失之前把它们抢到手里。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社会文化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分享至:
0
大 家 都 在 看
新闻界的社交媒体礼仪规则变了!
虎嗅
17:30
#高效学习Tips
我们该如何识别和判断假新闻?
EyeOpener
开源化,新闻业的“工业革命”
虎嗅
新媒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武陵山行者
长篇新闻报道的没落是好事还是坏事?
虎嗅
数据新闻的商业模式
虎嗅
香港名媛案,嗜血热搜该停了
新周刊
电影《聚焦》主角原型卡罗尔:好的调查报道从哪里来?
界面新闻©
为什么战争期间假消息突然变多?
DT青年理想城
媒体是如何报道刘学州事件的?
深度训练营©
从天才到野心家:扎克伯格的媒介形象变迁
全媒派©
13:35
#内幕大揭秘
你是如何被大数据和心理学操控的?
小Lin说
08:48
#脚本拍摄后期
为什么没营养的新闻越来越多了?
差评君
11:37
#内幕大揭秘
微博热搜是引战舆论的原罪?
弗兰克扬
10:26
#看片先马克一下
《热搜》扒开了网络丑陋的本质?
隔夜也很宅
09:45
#大公司情报站
彻底讲透资本与巨头控制舆论的底层逻辑
北冥乘海生
09:24
#睁眼看世界
用疫苗监控人类?比尔·盖茨成疫情的幕后黑手?
视知TV
09:03
#AI有多智能
还没造福人类,AI先造出一堆“垃圾”?
科技狐
09:30
#AI有多智能
AI滑铁卢:多国政府围剿,企业、大学封杀
冷叔笔记
11:46
#AI有多智能
ChatGPT4变懒?人工智能三大定律竟有这些漏洞?
自说自话的总裁
大 家 都 在 搜
钟睒睒
本地生活
美团
字节跳动
年轻人
货币
网络暴力
房地产
网红
APP内打开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
元
匿名赞赏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