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6-01 14:19
逗孩子的时候,你有多开心,孩子就有多崩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苏七年,编辑:李小葵,题图来自:《月升王国》


你爱看萌娃视频吗?小朋友们笨拙可爱、纯真无邪的样子实在太招人喜欢了,我能沉浸在其中看几个小时。


但有一类“萌娃视频”让我感到很难受:不怀好意地逗弄孩子。


小朋友举着自己的零食,笑嘻嘻地要给你分享,你却一口把零食吃光,小朋友难过得哇哇大哭;


父母假装晕倒,旁边的孩子急得无所适从,哭得撕心裂肺,评论纷纷说小朋友“善良”“贴心”;


父母假装吵架、打架,看看孩子会有什么反应。


其实我们这代人,也有很多耳熟能详的“逗弄”:


妈妈不要你了、爸爸妈妈要离婚了、有了弟弟妹妹就没有你了、你是爸爸妈妈捡来的……


今天是儿童节,是小朋友们最快乐的日子。我们希望给孩子们献上一份力所能及的礼物:


请停止对小朋友恶意的逗弄,让这条恶意的链条,在我们这里终止。


为什么要逗孩子?


在崇尚集体、家庭的社会中,逗孩子更可能是亲昵的表现。


晚辈能够让长辈开心,维系集体的良好氛围,就意味着实现了自我价值,所以逗弄的存在有其基础;晚辈在长大后也更容易用积极的视角看待童年被戏弄的经历。


比如常常有大家族的拉丁裔美国人,叔叔阿姨会叫自己小侄女fea(意为丑陋)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卡卢利父母,会叫自己的孩子为“狗”或“笨蛋”[5]


我们的长辈,很多也有“狗子”“狗蛋”这样的小名。


而在强调个人独特性的文化中,这种逗弄则会让人反感。


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的价值不再由集体关系决定,而是由自我决定;逗弄恰恰带有对个体的贬损(即使它是善意的),所以它不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冲突在我们的社会中更加强烈。


年纪较大的人出生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更崇尚集体主义,逗孩子的风气更加浓厚;而年纪较轻的人出生在市场经济时代,伴随着城市化和人口流动,个人主义的思维方式也在兴起。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爷爷奶奶逗孙子,爸爸妈妈跟老人急眼。


爸爸妈妈的急眼不无道理,因为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孩子被戏弄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后果。


被逗的孩子,成为抑郁的大人


从群体上来看,小时候被逗的孩子,今后更可能成为抑郁的大人。


童年老被戏弄的人,成年早期往往亲密朋友更少、社交自尊心更低,还可能存在更多的人际关系问题——他们更容易强烈地需要亲密关系,同时对被拒绝和被抛弃有强烈的恐惧[1]


还有研究(不出所料地)表明,儿童时期被戏弄会与将来的抑郁、焦虑和孤独感有关[2]


为什么会这样?研究者总结了一些原因:


孩子可能深深记住负面的评价,例如“小胖妞”“笨孩子”,将这些负面评价深植在自我概念中;


逗孩子,可能还会让孩子形成消极的思维方式:面对某件事情,他们往往会做出负面的、片面的判断——因为逗孩子的时候,周围的人都站在逗弄者的一边,“叔叔就是逗逗你”“别这么不经逗”。


那,真的是孩子“不经逗”“玩不起”吗?当然不是。


小朋友看待事情的时候,往往只看到最直接的信息,而缺少抽象的、联想的能力。


举个例子。我在这里对你说“你是爸爸妈妈在垃圾桶里捡来的”,你会想些什么?你会想:


我爸妈为什么要去翻垃圾桶?

垃圾桶里为什么有小孩子?

我和爸妈那么像,怎么可能不是他们亲生的?

这个说法,是不是暗示我是个“垃圾”?


但小孩子只会理解到一件事:我原来是爸爸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再比如,一个叔叔逗你说,他才是你的爸爸。现在的你会想,对方是不是在开一个低劣恶心的玩笑,但小孩子只会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


不是孩子不经逗,是在孩子这里,没有经得住“逗”的能力。


那么,如果我想要亲近孩子,又害怕伤害到孩子,什么样的举动才会是合适的呢?


逗孩子的边界


在逗孩子前,请一定扪心自问:你更多的是想让自己开心(甚至是让他人开心),还是让孩子开心?


如果回答是后者,能够蹲下来平视孩子的话,其实你就很难做出越界行为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注意:


  • 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不要针对孩子被逗弄的表现继续逗弄。


比如孩子已经很难过要哭了,还拿哭这件事继续逗,这可太过分了。如果他们表现出抵触、哭泣或生气,请大大方方地道歉。


  • 不要特意去吓唬孩子。


我的一位朋友小时候去妈妈的单位时,有位叔叔就会从腰间取下钥匙串,拿着挖耳勺说要挖掉她的眼珠子。这很显然是过分的吓唬,20多年过去了,我的朋友仍无法与这位叔叔正常说话。


  • 尽量用孩子做得不好、但容易改变的事情开玩笑。


比如孩子的房间乱糟糟的,可以用夸张的方式形容孩子的房间,督促孩子跟你一起收拾。


  • 对于体重、性格等很难改变的事情,尽量用严肃、正经的方式跟孩子沟通解决方案,而不是逗弄。


  • 请平等地逗所有人。


一方面,你不能针对性地只逗某个孩子,要逗就雨露均沾,不要让某人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另一方面,要让孩子也能逗弄你,别因为孩子的玩笑而恼羞成怒,大声训斥孩子,这可太掉价了。


  • 还有,逗弄中要能看到爱意,要能看到对孩子的好处而不是只有大人的方便。不要把逗孩子当成幌子,为大人牟取恶劣的利益。


比如假装自己吃了孩子的宠物(有的是真的吃了),用手机记录孩子伤心欲绝的样子。完完全全就是不顾孩子的感受,消耗孩子的纯真善良,把它当做猎奇的视频素材。


最后,作为父母,如果孩子对其他人的逗弄表现出反感和哭泣,请坚定地支持孩子,保护他们,教会他们拒绝,告诉他们父母永远会站在他们身边。


这不仅是在帮助现在的孩子,更是在帮助多年前那个被逗弄的无助的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1]Ledley, D. R., Storch, E. A., Coles, M. E., Heimberg, R. G., Moser, J., & Bravata, E. A. (20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teasing and later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28, 33-40.

[2]Faith, M. A., Storch, E. A., Roberti, J. W., & Ledley, D. R. (2008). Recalled childhood teasing among non-clinical, non-college adults.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30, 171-179.

[3]Strawser, M. S., Storch, E. A., & Roberti, J. W. (2005). The Teasing Questionnaire—Revised: measurement of childhood teasing in adults.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19(7), 780-792.

[4]Mills, C. B. (2018). Child’s play or risky business? The development of teasing functions and relational implications in school-aged childre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5(3), 287-306.

[5]Schieffelin, B. B., & Ochs, E. (Eds.). (1986).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cross cultures (No. 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Ogihara, Y. (2023). Chinese culture became more individualistic: Evidence from family structure, 1953-2017. F1000Research, 12(10), 10.

[7]Gong, W., Zhu, M., Gürel, B., & Xie, T. (2021). The lineage theory of the regional variation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in China.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59676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苏七年,编辑:李小葵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