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你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没有权利去公开地捅别人一刀。”
——另一个资深外企人的不同看法
笔者背景:做过企业咨询师,又十年任职于排名财富全球500强前10位的外企,外派海外工作两年,毅然辞职回到国内加入民企。目前就职于一家公众认为很传统的民营企业担任人力资源负责人。
那位因为“带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而跳槽到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外企哥们儿,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心情,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当初向外界发出这篇表白“高洁”的外企人情怀与价值观的感悟文章,但是从他前一日授权虎嗅署名刊登转日又要求删除的行为来看,他已经心存畏惧了。
作为一位长期在MBA授课的外企精英,如果这时候才意识到“文责自负”的话,那显然是天大的笑话。
那家知名互联网公司——诶,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指的乐视,为了叙述简便,请允许笔者也用这两个字来代指吧——或许这家知名互联网公司有很多值得大家吐槽的地方,你说的也确是实情,但问题的关键是那篇文章里所描述的是否是乐视的全部?
对于曾经满足了你对最热互联网企业的“好奇心”机会的前雇主,你可以在任何时候转身离开,可以在饭桌上吐槽,但是如此公开的嘲讽与戏谑,着实狠狠捅了曾经给你机会的人和企业一刀。
你缺乏起码的外企人应该具有的尊重精神与感恩的基本好品质。
所以,我最想吐槽的是我觉得这篇情怀文对于乐视、乐视的现有员工、投资人,以及在这次舆论热炒背后所代表的民营企业的正确认知是误导的。噢,诸位看官,请勿以为我是乐视的托儿,或者乐视人的马甲。我必须申明,我和乐视毫无关系,也没有收过乐视红包,我私下也会一样吐乐视的槽。因为,今天这个故事里的涉事主角换做任何一家民企,我的观点同样如此。
乐视可能有很多问题,没错。但是作为一个当年在伦敦工作期间就只能依靠乐视盒子观看国内电视节目的外企人,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乐视一定也有其优秀和值得尊敬的地方。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投资人会愿意投资乐视?怎么会有那么多各个领域的牛人会愿意加入乐视去为贾跃亭打造生态圈?
我认为你站在自己角度上讲的是没错的,但是还有很多很多人才,他们本相信乐视的未来,愿意跟贾跃亭一起蒙眼奔跑,愿意加入并能够为这家成长中的民营企业产生价值,或许会因为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单极情绪和问题,最终因了解不全面没有选择放弃。如果这篇文章能够在诋毁的同时也展现乐视神奇的另一面,我想那是公平的。
你没有讲出,乐视给了你多少年薪、给了什么平台、给了什么职业契机;没有讲出乐视给公司年轻人带来了什么,给某些在原有的央视、国企里抑郁不得志的人带来了什么,给某些外企人带来了什么——今天虽然你离开了,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外企出身的人留在乐视继续奋斗,这些都没有出现在文章里。你把那几万名还在乐视奋斗的人都当成蠢货吗?当成为钱而牺牲掉价值观的怂人吗?你对得起5个月内给过你帮助和笑脸的兄弟姐妹们吗?
这篇情怀+吐槽文,我相信作者最初的本意也只是对身边的人做一个交代,但是因为前有京东的宝洁高管,这次吐槽的对象又是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乐视,所以其实在大概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在朋友圈内流传;互联网时代的热点话题,只要没到魏则西那种级别,过了也就过了,无伤大雅,当时无论作者的身份还是吐槽的对象,都是匿名的。
但是时隔将近一个月之后,这篇文章再次开始在朋友圈刷屏,并且公开实名授权发表,将Amazon和乐视两家知名企业都同时拉下水对这一“个人选择”进行背书,这本身就已经是在“上纲上线”,给这个话题加上强标签。
一个人可以因为与乐视的价值观不同而离开,可以悄无声息的离开,特别正常。你用公开讨伐的方式去陈述一个现象级的话题,同时还要给自己拼命洗白,非得说自己只是一个个体。这种逻辑实在让人难以苟同。
作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在短短5个月内就给我等看客描绘了一个企业特别不好的一面。换句话说难道外企就没有不好的一面吗?为什么这么多外企人要放弃原有的价值观和“底线”跳到民企,难道就是因为兴趣使然吗?难道就是因为好奇心使然吗?难道就是因为工资使然吗?作为HR工作者,我知道,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愿意降薪去加入一家他们认为优秀的民营企业的。
这时候,我就很想了解作者当初到乐视去面试的时候,是如何对面试官表达自己对乐视的好奇与认同的。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你多次去参加民企的面试,想要从外企跳出来的初心是什么?
从外企到民企的三重门:你为什么要跳槽?
作为一个HR老炮儿,也作为在外企工作10年却转而投身民企的职场人,每次我身边有外企的朋友咨询我,或者我在面试来自外企的求职者的时候,我都会让他们去想清楚三个问题再做是否加入民企的选择:
第一、为什么要离开这家外企?第二个为什么离开外企圈子?第三个为什么加入民企?
我把这称为从外企到民企的“三重心门”。
欧美外企绝大部分的管理体系、价值观和文化很相似,所以大部分的外企人依旧在各种外企中转换职业,实现自己的职位晋升。其实这种跳槽在我看来只是在大小不同的池塘之间跳跃。
而从外企到民企,就像从淡水的池塘跳入咸水的海洋,是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但是所有来过民企的外企人都知道,这是里更加广阔的海洋,但意志不坚强、逆商不够、游泳专业技术不佳就会很容易被淹死。
所以,在决定加入民企后,必须要评估自己具有适应在海水里游泳能力的能力?这个时候就要做决定了,我为什么冒着死亡的风险,从淡水跳到海水里去?没有很大的欲望或者说勇气,你是很难跳的,这个东西就是我们说的初心。
张先生虽然简单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来一笔带过,但是来到乐视之后初期的满足还是能揭示一二:职责范围比我原来大了很多,工作内容富有挑战性,将外企那种十分Silo的视野/组织架构一下变得非常开放和混搭,每天都有新鲜的东西可以学习,改变的速度惊人……
几乎所有来自外企的应聘者都是告诉我,他们认为民营企业是中国的未来,外资企业在中国已经落入凡尘。
无论民营企业还是外企,都有其天然的罪与美。我来自外企,我了解那里的美好和心苦,所以我不会去吐槽外企。我的好朋友们绝大多数都还在外企里工作,我每次看到他们的幸福的笑脸,就说明外企依旧充满魅力。
张先生这一点说得很对,不同的生活与工作方式都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今天外企所有的规则与尊重、人性与优渥条件,在明日的民企身上都会逐渐实现,在今天的联想、华为、阿里巴巴这些率先崛起的优秀民营企业身上都已经成为现实。
所以在我看来,外企之于民企,不是天然的冰与火,就像两种社会环境的缩影,只是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已。
选择民企,是选择未来,但现在会辛苦;选择外企,是选择现在,未来会辛苦。任何做选择的人,在遇到任何一种辛苦的时候,首先应该拷问的不是给你造成辛苦的他人和公司,而是你做选择的初心。
谁来成就乐视们的美?
早在2007年,因为工作的机缘,我所在的外企收购了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后成立了合资公司,我被派去担任管理工作。
那时候,民营企业还没有发展到今天如此的朝气蓬勃,那已经是一家当时本土行业内最优秀的企业。但是在这里,我仍然会看到裙带关系、朝令夕改等等很多问题。
通过这家公司的供应商关系,我又看到了更多当时民营企业里面让我瞠目结舌的现象,比如不重视产品本身的质量、只重视成本的节约,比如管理的无序和缺乏,比如人文关怀缺乏、比如注重短期利益……
从那以后我就跟家里人说,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尽可能地买外资品牌的商品,直到今天,我家还习惯性地只用滴露的洗手液。
这些现象都是民营企业野蛮生长早期的原罪,所有的成功外企业都经历过。但是就是那时候,我就知道,也暗自决定,将来一定要找机会加入民营企业,尽己所能去改变这些自己都不喜欢的现状。
因此,两年前,我在外派海外总部期间,毅然辞职,从此不回头地跳进了民营企业的汪洋大海中。
我觉得民营企业需要更多的中国人,优秀的中国人去加入,而不是用这种的方式去诋毁。
比如乐视,如果没有贾跃亭这种疯子一样的激情做了很多事情:用自己的个人资产做抵押去融资,做出史上最慷慨全员激励计划,出天价去引入每个细分领域的牛人当的领军人物,它能走到今天吗?如果没有贾跃亭做了乐视网、乐视手机,创造生态概念,我们能在互联网上能看到这么多的IP电影、体育比赛吗?大家想吐槽,无论是BAT哪一家,都可以吐槽三天三夜,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企业,中国的互联网江湖能和外资去PK吗?中国的网民能享受今天与硅谷同步甚至更好的互联网便利吗?
当我们打开一张白纸,我问大家能看见什么?绝大部分人告诉我“什么都没有”,但如果在上面点上几滴墨汁,一定有很多人迫不及待的说“看见了黑点”。我想问大家“为什么没有多少人去说我看见了白色,看见了美好”。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更容易去看别人的缺点,而没有去赞赏优秀的东西。
我认为民营企业需要更多的中国人,优秀的中国人去加入、去贡献,推动民企大步向前走,而不是用这种的方式去诋毁。企业一定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这个企业是否在成长。对于任何一个要加入民企的人,关键是你要做事儿,要为企业贡献价值,去成为一个自发的引擎发动机,而不是变成一个充满抱怨的螺丝钉,甚至贬低者。
我想通过这篇文章去呼吁,有更多人去加入还不那么完美的民营企业,去帮助它们成功。
无论在一家民营企业呆多久,一年或者更长时间,我希望待的这段时间一定对这家公司产生了价值,留下了一定的专业遗产。
举个例子,我做人力资源的,在我所服务的这家传统民营企业,我必须通过不断影响企业拥有者,深入沟通人才是资本的理念,设计领先的薪酬和机制去吸引优秀有才的加入,这样才能避免企业永远原地打转,驱动企业日新月异。企业家是非常聪明的,只是要在接纳和倒退的螺旋中循环上升。
目前我们公司在各个部门中都有大量的、具有优秀外企、民企甚至国企背景的人才加入。这些人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都已经或将要对公司各个职能体系或者业务部门发生颠覆式的变革,这些变革就会极大地促使这家公司变得更好。我更为高兴是看见大家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民营企业也给了我很多独特的经历。比如制定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搭建海外平台和团队、参与组建金融和银行领导团队等等。我想初心不正是这些简单的东西吗?因此,大家都可以坦然地面对比原来豪华写字楼差一些的办公室,接受出差不住五星级酒店,接受因为没有既定规则而一次次费劲的说服与沟通。
今天外企所拥有的规则与平等,也无非是在其发展历史长河中由一代代人逐渐去建立起来的。问题的关键是,谁愿意去改变乐视们的罪,成就他明日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