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一贯以“大尺度”和“黑科技”著名的科幻剧《黑镜》第三季回归了,在被出品过《马男波杰克》和《纸牌屋》的Netflix电视台收购后,《黑镜》由英剧变身美剧,同时又增加了更浓的致郁色彩。
黑镜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放大了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最后往往又导致一个恐怖或讽刺的结局。黑镜的题材,和人们对这一题材的反应,体现出了我们对现代信息科技的“不适症”。
比如第三季第一集《急转直下》,写的就是人们对社交网络化的迷恋与恐惧。
故事设定在科技发达的未来时代,人们的眼睛中被植入了类似于隐形眼睛的装置,可以实现裸眼AR的效果,配合着手上类似于手机的操控终端,将社交彻底“网络化”。路上遇到任何一个路人,都能通过终端翻看对方的社交网站。
同样通过AR显示在每个人面孔旁的,还有一个分数。这个世界存在一个评分系统,当你和任何人产生任何社交行为后,都需要通过手中的终端系统为其评分。分数从1-5,代表着你对这个人的印象。在这个世界,评分系统已经是一套历史悠久的制度,它和各项社会福利挂钩。通常4.5分以上的人被认为是高分人群,他们可以享受到更多优先的社会资源,比如租房福利、机场快速通道、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等等。而低于2.5分的人,即使健康健全也会被看做异类,失去工作和住房,被整个社会体制抛弃。
女主角是一个在社交上相当努力的4.2分,她对身边每一个人都十分友善。对于女主角来说,4.2分远远不够,她看中了一处高档房产,必须达到4.5分才能以她能接受的价格租住。而女主角的评分分析师告诉她,因为她平时的评分都来自于服务人员和同事,也就是同样是3-4分左右的人群,意味着她的社交圈子质量不高,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分数提升到4.5分以上。
女主角的社交圈中,只有一位儿时的旧相识是4.7分的高分人士,女主角为了尽快提高分数,开始刻意讨好身边的高分人士,比如在社交网上发布了一张和这位旧相识一起制作的手工娃娃的照片。
很快,这位旧相识为女主的照片打了5分,并联系她说,希望让她当自己的伴娘,在婚礼上进行演讲,旧相识特意提到,婚礼上都是4.5分以上的高分人士。这几乎成了女主角唯一的机会,她精心准备了关于儿时友情的演讲,希望能借此获得高分人士的好感,让自己的评分上升,成功入住梦想中的社区。
可就在她赶赴婚礼的路上时,航班被无故取消,补救政策也只为高分人士服务。女主角愤怒的在机场发了火,被引来的安保人员对女主实行了惩罚机制——24小时短期扣除1分评分,此期间负面评分加倍。
一下子从4分变成3分的女主角十分愤怒,但她认为当自己在24小时后赶赴婚礼现场,不但短期扣分会恢复,还可以通过演讲提升自己的评分。于是女主角选择租车赶往婚礼,一路上她尝尽了评分系统的马太效应,因为分数低,自己无法租到好用的汽车,在路上搭车也不被理睬。
更是有很多路人仅仅因为看到她落魄的样子和头上的低分就给了她负面评价,于是女主角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也让她的评分越来越低。
当女主角快要赶到婚礼现场时,她接到了儿时旧相识的电话,对方说禁止她出现在自己的婚礼,一个4.5分的婚礼不能出现一个2分的伴娘。愤怒之中双方都说了实话,两人之间哪有友情,不过一个需要一段儿时的友谊为婚礼撑场子,一个需要进入高分人士的社交圈。
已经崩溃的女主角并没有放弃希望,她选择偷偷来到婚礼现场,冲入人群抢走麦克风开始自己的演讲。结果显而易见,宾客们面对衣衫褴褛的低分女主角无法产生任何好感,女主角也因为崩溃和窘迫想不起任何一句台词。
崩溃的女主角产生了过激行为,说脏话、要挟要自杀。她的评分急转直下,成了0分,警察带走了她。
在监狱中,女主角接受了惩罚——卸掉眼中的隐形眼睛,彻底被清退出评分系统。当隐形眼睛被摘掉后,整个画面的颜色都产生了变化,原来以前粉嫩的马卡龙色和温馨的柔光只是社交网络系统的滤镜,女主角看到了真实世界空气中的粉尘和自己脸上的雀斑。
脱离了评分系统后,她终于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她开始和对面的犯人对骂起来,语言中充满了恶意,两人的表情却是无比鲜活快乐。
社交可能颠覆阶级吗?
在黑镜第三季中,这一集最容易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人们一定能联想到朋友圈里那些虚伪的照片和点赞,每个人身边一定也有像女主角这样渴望以社交来突破现有阶级的人,或者用一句更接地气的词——混圈子。
其实不论在哪个年代,都有人渴望以社交来改变自己生活的现状,但结果往往是悲剧。比如莫泊桑笔下为一串假项链贡献了自己一生的玛蒂尔德,又比如之前被抓捕的靠和政要合影进行诈骗的西班牙大学生。
放到中国来看,这样混圈子的人在创业领域最为常见,创业者自己没有机会接触到VC或行业大佬,于是混入一个有VC或行业大佬的微信群就成了他们的目标。倘若是谁能够加了这些人的微信,一定要好好吹嘘一番。
剩下的,就是创业者在朋友圈里的表演:早上发鸡汤、晚上秀加班,一年总要发一次长途旅行,最好是跨国,差一点的可以选择新疆徒步,只发工作的是屌丝员工,创业者要有自己的格调。遇到大佬们发朋友圈一定要评论点赞,且意见永不相左。
就像女主角和服务人员互刷好评,又小心翼翼的讨好高分人士一样,耗费了我们大量时间的社交网络,真的有效吗?
停止表演=被社会抛弃?
如果说在社交网络上的社交行为因为不够走心而被视为无效,那么这一集黑镜就抛开了这一前提。实际上这也是对我们生活现状的放大,在中国,我们的人际关系突破了地理限制,全都累积在了微信上。从现状来看,与其说是社交网络,不如称之为社交网络化更为贴切。
因为我们永远在线,所以我们永远在社交,即使沉默,也是一种表态。好朋友去世,你不发微博,说明你们没有真正的友谊;亲戚发小孩照片,你不点赞,说明你不尊重长辈。黑镜所体现的,就是人们被无处不在的社交网络绑架时的恐惧。
如果我们停止这一切呢?卸载微信、微博,关掉手机,于是我们的社交圈子就只剩下了每天办公室里的同事。黑镜将这种结果具象化,抛弃社交网络,几乎等于抛弃一切社交,于是自己就会被社会抛弃,进入一个自由表达的牢房。
而且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想要抛弃一切社交软件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多数社交软件都和通讯挂钩,除非你的生活不需要任何交流。
于是我们只能选择活在朋友圈的滤镜之中。
当社交与评分机制挂钩
这一集除了无所不在的社交网络之外,更多的是对评分机制的诘问。剧中享受着种种福利的高分人士也不乏刻薄阴险之徒,女主角在路上偶遇的低分大妈却是唯一对她伸出援手的人。
评分机制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芝麻信用分、比如央行征信,又比如知乎的友善度。在芝麻信用分中,也有添加高信用好友增加自己评分的机制。现在各种各样的信用评分正在被接入更多领域,和旅行住宿、车贷甚至房贷等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挂钩。又比如现在各个城市的积分落户政策,不可避免的是,我们的价值正在以数字的形式量化。
我们所害怕的,是真的像黑镜中描述的那样,将影响着社会资源分配的评分机制和社交联系起来。因为我们明白,社会阶级化所形成的社交关系,是多么的难以撼动。不同社会阶级下养成的气质、谈吐和人脉无时无刻不在让他人对我们有所评价,如果这种评价真的以分数形式计入各种评分系统,阶级间的流动将会更加困难。
科技发展的本源,来自于人类的贪婪和懒惰。而我们正在将这种贪婪和懒惰带入越来越多的社会领域,比如利用大数据下的评分机制代替人为的社会治理。
黑镜展示的,从不是科技带来的恶果,而是人性。科技是不会作恶的,作恶的永远只有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