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7-28 10:00

究竟如何才能“活在当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原文标题:《别把时间浪费在这两件事上》

文章摘要
1. 最好的状态是全身心地投入在手头所做的事情上,沉浸在它所带给你的反馈和感受之中,体验着“当下”的每一瞬间。

2. 我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思绪,总会被各种各样的杂念所占满,如对过去的后悔和对未来的担忧。

3. 对未来的担忧源于大脑的“威胁敏感”,大脑会通过“心理时间旅行”去想象未来,寻找威胁。

4. 对过去的后悔源于我们对“自我”的不满足,我们把自己所有的缺点集结起来,为它们找到和赋予一个“对立形象”。

5. 克服对过去的后悔和对未来的担忧的关键是接受现在的状态,相信当下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

6. 通过改变人称法、旁观视角法、榜样对齐法和掌控焦点法等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思维,摆脱对过去和未来的困扰。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你可能会有很多回答,但有一个答案可能是特别容易被忽略、又对我们有着切身影响的,那就是:


全身心地投入在手头所做的事情上,沉浸在它所带给你的反馈和感受之中,体验着“当下”的每一瞬间。心绪一片宁静,不烦恼,不忧虑,不匆忙,也不操心。


这是一种特别舒服的状态。你会感到跟这个世界融为一体,时间仿佛停止了走动,心灵被满足感充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但这种状态也极其难得。许多时候,我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思绪,它总会被各种各样的杂念所占满。


要么,是把时针拨向“过去”,不断地涌现起种种遗憾、失败、不如意的回忆,陷入懊恼和自我批评;


要么,是把时针拨向“未来”,脑海里浮想联翩,不停地担忧着各种尚未发生的事情,徒增焦虑和压力。


我当时为什么要那样?


如果我那样做就好了;


这件事情会不会失败?


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


你一定对这些声音不陌生。它们总是在我们状态正佳的时候,突然不受控制地“闯入”脑海,带来一系列的浮想联翩和情绪起伏,打破我们的状态,让我们被迫停下。


尤其是内向和敏感的朋友,这种感受可能会更频繁、更强烈。


甚至,如果严重的话,这些想法还会像附骨之疽一样,牢牢地盘踞在你的脑海里,瞬间让你的心情变得低落,感觉周围的事物立刻就灰暗了下来,没办法再专注到手头的事情上。它就像一个黑洞,牢牢地抢占着你的注意力。


可以说:对过去的后悔,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正是影响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最大敌人,也是破坏我们幸福感的元凶。


只有战胜了它们,我们才能重新夺回对于生活的掌控。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现象呢?它们存在的机制和原因是什么?


我们先从对未来的担忧开始讲起。


为什么我们会对尚未发生的事情产生担忧呢?最基础的机制,是大脑的“威胁敏感”。大脑总是会不间断地扫描着我们周围可能存在威胁的因素,把它警示给我们,以求让我们尽量规避掉这些威胁。


那么,如果大脑发现当前的环境中不存在威胁,会怎么样呢?这时就会产生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大脑告诉自己:现在的环境是安全的,我可以放心了。于是,我们感到轻松、舒适,得以全神贯注在当前的任务上,精力十足。


第二种,是大脑告诉自己:不可能,一定还有什么地方是我漏掉的,我要把它找出来。于是,既然当前的环境中找不到威胁,大脑就会通过“心理时间旅行”去想象未来,把未来代入到现在,进行扫描……


甚至,为了找出威胁,大脑会无意识地进行“灾难化想象”:也就是从未来的种种可能性里面,找出最坏的几种可能性,把它们当成切实存在的威胁,向我们发送警报 —— 尽管这些可能性出现的概率,也许不到10%。


为什么会这样呢?决定这两条分支的因素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是安全感。


正是因为我们从底层欠缺安全感,大脑才会更加需要确认“我们的环境是安全的”。继而,基于这个强烈的需求,大脑就会想要穷尽一切可能性,找出一切可能影响和破坏安全感的因素。当前环境没有,那就到“未来”去寻找……


然而,正是这种不遗余力的扫描和寻找,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威胁的存在,让我们“被迫”去相信:事情存在着变坏的风险,我们并不真的“安全”。


换言之,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了确认安全感,大脑不遗余力地寻找威胁,但正是这种搜寻,凸显了原本也许并不存在的威胁,进一步破坏了我们的安全感,反过来又强化了大脑对于“我们缺乏安全感,因此要找出更多威胁”的信念……


因此,你会发现:一旦陷入这种恶性循环里,你的担忧就会变得无穷无尽。即使你解决了一个担忧,明天又会生出一个新的担忧。因为大脑执拗地相信:“没有威胁”并不意味着真的安全,而更可能是“我没有找到威胁”。


为了避免这一点,它会努力为我们找到一个威胁,哪怕是“生造”出一个威胁。


我们其实就像堂吉诃德,在向着一个并不存在的敌人发起攻击。



基于此,我们就会诞生另外一个需求:控制欲。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生活有很多种可能性、有很多条路,选择哪一条才是最安全的?当然是选择我们最熟悉的那条路。


但生活会如此容易地合乎我们的预期吗?很多时候是不可能的。我们想要选择一条路径,但很容易被引导到另一条路径上面去;我们以为结果是这样,但机缘巧合之下变成了那样;我们认为事情会如此发展,但事情并没有按照我们的预测发生……这些,都非常常见。


因此,我们过度的安全感需求,就会催生强大的控制欲:我们企图100%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希望选择最好的路径,达到最佳的结果,避免一切错误和问题发生。


这就是“后悔”的根源:我们为什么会后悔?最本质的原因,就是我们想要控制一切的欲望。


如果当时我做出了另一种选择,结果是不是会更好?


如果当时我不拖延,而是果断行动,是不是就没有现在这些问题了?


如果当时我能知道这一切,是不是我就能做出更理智的判断?


……


这些想法的本质是什么呢?是我们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我们一切都要得到最好的,一切都必须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我们想做出最佳的选择,得到最好的结果,采取最明智的行动,避免犯下任何错误……


但这种幻想是正确的吗?当然不是。


我们所以为的“更好的选择”,真的是更好的选择吗?真的会带来比现在更好的结果吗?其实不一定。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把自己那些没有实现的愿望和美好的想象,强行地加在某一个选项上面,不断地去美化它、润饰它,把它变成一种虚假的幻象而已。


生活是复杂的。任何一个结果,都绝非依赖于某一个选择,而是依赖于之后的一系列行动和决策,以及时机和运气。如果你觉得现在的选择并不够好,那么即使你能“读档”,回到过去重新做出另一种选择,结果也未必会如你的预期。


大脑不知道这一切吗?它其实知道,只不过,它无法接受一件事情“我对自己的生活是无法达到100%掌控的”,于是,它必须找到一个替罪羊,把所有的遗憾和不满都推给“另一种选择”,告诉自己:


我原本是可以100%控制自己的生活,实现最好的结果的,只是因为某种错误,我作出了错误的选择。因此,我要批评自己,责备自己,如果我当时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就好了……


这就是导致我们陷入痛苦和自我批评的根源。


我们实质上是用一个被无限美化的、并不存在的幻象,在不断地惩罚自己。



发现了吗?这两种思维,其实都有一个共性:它们所针对的对象,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


我们对未来的担忧是真实的吗?并不是。它们并没有发生。即使是可能发生的风险,往往也是被大脑夸大了概率,实际上很可能根本不会发生。


我们对过去的后悔是真实的吗?也不是。那些我们用来对比的“更好的选择”并不存在,它们只是大脑为了满足控制欲而安排的一个“替罪羊”。


也就是说:造成我们烦恼、焦虑、压力的,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事物。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真正的问题在那里等着我们,有的只是空气。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脑就像一个谨小慎微却“无能”的管家,他兢兢业业地工作,却把力气全都用在了毫无意义的地方,目的似乎只是为了向你证明“我是在努力干活的”,并没有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任何帮助,相反还增加了许多阻碍。


但这全部是他的错吗?其实也不尽然。


大脑这个“管家”之所以会如此,最根源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害怕我们的责备。



安全感和控制欲,它们都源于什么呢?源于我们对“自我”的不满足。我们不满意自己生活的现状,认为自己身上存在许多毛病,认为自己犯了许多错误,认为自己没有做到理想中最“完美”的样子……


正是这种对自我的苛责和不满足,不断地驱使着大脑,去做出各种无意义的事情,目的只为了“亡羊补牢”,填补和修复这种不满足。


但这种不满足是真实的吗?


其实,也不是。


我在许多文章里都讲过:我们总会在心目中,构建出一个完美的、睿智的“理想自我”,他是永不犯错的,是绝对理性的,是光芒万丈的,是无懈可击的,他没有我们身上的一切缺点,也没有我们的恐惧、焦虑、虚荣、自私……


我们会以他为标准,来规范自己,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一旦发现我们跟他之间存在差距,就会自我批评、自我苛责,要求自己在方方面面都做得更好。要求自己更自律、更坚毅、更果断、更具行动力……


大脑正是害怕你这样去责备它,才努力地想要去证明自己。


但是,这个“理想自我”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外界为我们灌输的、种种美好属性的集合:一个成功/优秀的人,必然是自律的、是坚毅的、是果断的、是极具行动力的……他不会被各种琐事困扰,总是目标明确,意志坚强,行动果决,魄力十足。


另一方面,它其实是我们把自己所有的缺点集结起来,为它们找到和赋予的一个“对立形象”。比如,我们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很懒惰,就会下意识地认为:一个优秀的人绝对是不“懒惰”的,他总是充满激情,永远都在行动的路上……


这两方面的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这个“理想自我”。它实质是什么呢?一个乌托邦,一条不存在的、虚妄的地平线。


我们的许多痛苦,其实也正来源于此,来源于这个乌托邦所无法抵达的痛苦。


但这种痛苦有意义吗?其实是没有的。它只会带给我们的生命更多的烦恼,消减我们的动力,打乱我们的状态,破坏我们的心绪……



因此,要克服这种状态,要克服对过去的后悔,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相信并接受这一点:


汲汲于这个虚幻的乌托邦是没有意义的。并不存在一个我能够达到的“更好的”状态。我当下的状态,就是现实中我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状态。


生命中的每一个状态,都是当下最好的状态;每一个“我”,都是所有可能世界里面最好的“我”。


对于我们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只要我在作出决定时认真地考虑过了,那么这个决定就是“当时的我”所能够做到的“最好” —— 基于这一点,无论它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我都有义务、有责任去承担。


同样,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我们当下所能选择的最好路径。除此之外,并不存在一条更好的路径,也并不存在一个更明智、更正确的“我”。


当下的我,就是最好的我,也是必须为自己负起责任的我。在我过往的生涯和际遇中,一切所得到的结果,都跟当下的我是相匹配的。


接受了这一点,你才能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一系列的推论:


我们所犯下的错误,其实是每个人都可能会犯的错误。


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剩下的那些因素,很多都是我们无法干预的因素。


我们并不需要规避所有问题,我们只需要等它发生,然后去解决就行了。


我们并不需要追求完美,我们只要让自己过得更好一点,更符合我们想要的方向就好。


并没有一个标准要求我们去达到,没有一个外在的题目要求我们去完成,我们是自由的。


我们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展示真正的自己,朝想要的方向行动和前进。


最重要的事情,是好好地珍惜当下,享受我们拥有的每一分钟的生命。



最后,分享几个简单的技巧,帮你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思维。


1. 改变人称法


如果你习惯在反刍时使用“我”作为主语,比如“为什么我会这样做”“我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我当时的想法是什么”……不妨试着换一个人称,用“他”作为主语来思考。


比如:


  • 为什么“他”在这种情况下会这样做?


  • “他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 在“他”看来,事情是什么,而“他”的解读又是什么?


这个做法,可以高度激活大脑中负责处理“他人”和“认知”的部位,从而抑制自我为主体的情绪感受,让我们从沉浸中抽离出来。


2. 旁观视角法


想一想:如果现在是你最好的朋友遭受同样的情境,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你会如何帮助他走出来?


  • 你可能会对他说些什么话来安慰他?


  • 你可能会如何分析他的客观情境,让他的想法尽可能接近真实,而不是被自我的恐惧所夸大?


  • 你可能会建议他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避免他遭到损失,最小化危险?


这可以非常有效地帮你找回冷静,理性地发现被夸大和凸显的担忧,从无谓的恐惧中走出来。


3. 榜样对齐法


许多人都多多少少有那么几个榜样。可能是名人,可能是身边的师长、前辈,可能是老板,也可能是亲密的朋友……他们往往具备一些你想要的特征,是你憧憬和努力的方向。


那么,下次当你陷入思维反刍时,不妨想一想:如果换成他,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如果你的身边没有这样的人,你也不妨假设一下“一个充满智慧的朋友,遇到这种情形会怎么做?”这往往可以立刻帮助你警醒,从而跳出情绪的怪圈中。


顺便说一下,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个“充满智慧的朋友”的构建,其实就是我们理想中自己“想要”的样子。所以,你也可以理解为,这相当于让未来的自己穿越回来帮助自己:


如果是未来的、更加成熟和睿智的我,遇到这样的情景,他会怎么做?


这可以使你始终从一个更高维度的视角来看待自己,让自己走出情绪化的怪圈。


4. 掌控焦点法


当你体验到自己的想法又开始不受控制、天马行空地乱窜时,当你的心上突然蒙上一些阴影,涌上一丝焦虑、不安和恐惧的时候 ——


试着对自己说:这些都是虚假的。我现在很好。绝大多数我担心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然后,轻柔地把注意力拉回来,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物上。可以是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打开自己的五感,去感受和体验;也可以是拉回手头的工作上,让自己动起来,把注意力的空隙填满。


不断训练这种做法,直到养成习惯。这可以让自己的大脑变得更加受控,从而,让我们能够跟各种各样的杂念拉开心理距离,不容易受它们的摆布。


你会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更加游刃有余。


阴影是什么?阴影是没有光的地方。


往前走一点,不要停留在自己的幻想里,往前走,走到阳光下面。


你会发现,压根就没有什么阴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