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如果你是姜文的脑残粉,你怎么都能找到盛赞《邪不压正》的点;如果你不看导演只看作品,《邪不压正》也还不错;如果你是高要求的影迷,那么这部电影只能说还凑合。
在中国电影人中,能称得上文化英雄的不多,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位。而每次新片都能立于潮流浪尖上、整体口碑领先的,恐怕目前就只有一个姜文了。
有点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姜文代表作《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核心主题令我有所质疑。
该片结尾姜文和几个老友坐在加长凯迪拉克里,所喷的那句京骂,看似是他对1990年代商品社会的谴责,其实隐含着对大运动时代的无限眷恋。他作为大院子弟,是没有受过迫害的特殊群体,成长于风暴中心的“宁静之地”,的确没有切肤之痛。
风云激荡的革命浪漫主义,那种铁血伟人挥手间的彩旗飘扬,的确令姜文数十年欲罢不能。我们不难看出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深切追思。
1980年代之后,曾经文化英雄的真气一旦破裂,要么如唐吉诃德一般孤战风车,要么就嬉戏人生,再就是脱离民间高居神坛,而姜文正是介于这几者之间。对于这巨变的几十年,姜文并没有交出一份高分的答卷。
据说2004年昆汀·塔伦蒂诺在北京拍《杀死比尔2》时,曾与姜文有过一次面谈,昆汀直接对姜文说,今日中国如此刺激,为什么中国电影的镜头还是一次又一次记历史的旧帐?
十几年过去了,从电影到电视,霸屏的仍然是讲不尽的才子佳人、王侯将相,后宫惊心动魄,江湖刀光剑影,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如何有力地表述当下的现实社会,并准确扎到中国人的痛点是中国电影集体的缺陷。最不应该的是连几部像样的爱情片都没有。
韩国的高分电影基本上是关于当下的题材,刀锋直指韩国人的迷途与困惑。而当下的中国年轻人仿佛也只活在快手和抖音里,电影里的青春岁月除却没完没了的怀旧,就只能靠脑残式的恶搞和网络段子来拼凑了。
时代在疾速的前进,总有些人停留在原地。
对现实生活没招了,才去假造一个侠的江湖;自我矮化后,才去幻想飞檐走壁的神功;不能直面现实之痛,才会去手撕日本鬼子撒气。
一个大导演不但得有趟雷的勇气,还得有穿越封锁线的智慧,具有拨云见日般的气概。退一步讲,不是说伟大的导演一定要去冒险趟雷,可戴着镣拷还能把舞跳好,才堪称真正一出好戏。
再比如说王家卫从来不碰社会敏感题材,只专注拍爱情,可照样是个伟大的导演,张艺谋好歹还拍了《有话好好说》和《归来》,冯小刚也有《我不是潘金莲》,陈凯歌还拍了《搜索》。
姜文仅有的几部当代题材的电影,如《本命年》《有话好好说》《狭路英豪》《绿茶》《寻枪》,却都是别人导演的作品。姜文有意在回避当下吗?显然也不尽是,更有可能的是姜文对当下怀有深深的不屑和无意下手。
被观众过分宠爱的姜文曾经说过:“你就算拍现在的拍出来也是过去,那有什么意义?而且,一旦拍成电影,过去的都是现实。我觉得历史和现在没有界限。”
这不是诡辩是什么?
姜文身上有三种力量在交错,一是作为大院子弟的成长经历+特殊时期的革命浪漫主义;二是北京当代文化的精神教父王朔所带来的浑不吝风;三是《美国往事》《教父》那种当代牛仔式的豪迈情义。
但是这三点,如今恐怕都不再好使,何况也不是姜文一个人独有。
光从题材上来说,姜文的民国三部曲与时代脱节太多。而姜文所乐此不疲的各种隐喻,意味着可以多重解读,更是一种耍小聪明式的左右逢源。
紧绷的脸,粗粝的话音、强势的姿态、平地炸雷般的烈火,这就是姜文的风格化的符号,也是一个时代过去的缩影。
但是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这些符号多少有点风干的味道。
从《一步之遥》到如今不过是四年的时间,中国电影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姜文放言:“娱乐不是站街,就算拿你的规则我也能把你打败。”
但如何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仍然是中国电影的最大软肋。很多人还没学会讲故事就迫不及待地去玩交插叙事,其结果无非就是自个魔怔了。当然姜文也不屑讲故事,从来都是强力把观众拉入他的梦境。
现在聪明人太多,尤其是自以为聪明的人太多。聪明人都不屑用朴实的手法去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喜欢把事情复杂化。
《邪不压正》中有些小聪明让我很不舒服,比如讽刺蒋介石时说“正经人谁写日记?下贱!”全世界写日记的牛人数不数胜,尤其在那个一纸风行的20世纪。最起码历史人物无论好坏,其日记都有史料价值。又比如姜文强行插入一个与剧情无关的影评人角色,并横加讥讽。这多少有点泄私愤,很不高明。
当然电影终归是电影,只要把电影拍好了,卖弄小聪明也无所谓。在《一步之遥》中吃了魔幻主义的糊涂亏,姜文这次看起来是想去繁就简,尽量克制的去讲一个不复杂的故事。但还是用力过猛,整个观影过程中,让人高度紧张,缺乏收放自如的张力。其中也不乏精彩的搞笑桥段,精心设计的感官刺激。
可问题是姜文在乎逗乐观众,只是烩制一道视觉盛宴吗?有时候说一个电影拍得挺美不完全是褒义,对于名导来说,其实就是在骂他。
我挺喜欢老泪纵横的姜文和廖凡在桥上的对决,紧接着周韵骑摩托力救彭于晏那场戏也很棒,是全剧中的高潮。但后来彭于晏顷刻之间秒杀数名鬼子又是了无新意。
《邪不压正》当然不是烂片,相对于《一步之遥》是可以一口气看完的。姜文还是保持着用童心去拍电影,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镜头下都如一出脱世的童话。
尽管《邪不压正》本身是一个老套而又传统的故事,但是姜文想把它拍成一出屋顶上的奏鸣曲。如果姜文把力气全用在这上面,那也不错。可是彭于晏一旦落了地,不管是台词还是剧情,也就又陷入了俗套。
《邪不压正》最大的问题无疑是选择了以抗战为背景,讲了一个曲折复仇的故事。可是中国抗战剧已经拍了几千部,虽说遍地胡编乱造的神剧,但是各种桥段也都被别人玩了个遍,黑色幽默、多重性格的人物、反转的剧情、大奸大恶的反派都不少见。而片中姜文对日本人的人物塑造也流于表面,基本没啥亮点。抗日这个题材几乎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新意。
更何况实在是无法引爆太多的公众话题。首映当天,所有围绕电影的话题无非就是在说这个片子很姜文,老北平很有味,彭于晏很帅,有情色有暴力,可这些个话题多说几天就会索然无味……
先前很多人担心彭于晏会出戏,也不满周韵总是出演姜文的电影女主角。但实际上彭于晏和周韵的表演还是可圈可点,只是最后那场告别戏中让全片的气场瞬间崩塌。
中国电影有个通病就是虎头蛇尾,前面用足了劲,但后面都是气若游丝,草草收尾。同样《邪不压正》的结尾基本上就是一个电视剧水平,还强行埋了一个后续的伏笔——男女主人公有可能携手走上抗日战场。最不想听到的是“我们都不敢面对自己的敌人,我们最终战胜了自己”,这般三流的励志台词会出现在姜文电影收尾中。
在事先的宣传中,姜文多次说说对侠没什么兴趣,觉着用影像复原老北京的烟火气也没什么劲。那姜文究竟是想表达什么?
如果非要解读出不一般的意义,或许是姜文不遗余力的描写了男主角李天然的赤诚、偏执、满腔的热血,营造出青春年华与老江湖的碰撞。家仇国恨之余,个人的挣扎还是捱不过时代的大浪,虽说快意恩仇过后,不该沦陷的还是沦陷了,可终归是邪不压正,该复兴的还是会复兴。另外该片仍然埋了不少姜文一以贯之的政治暗喻,认可他价值观的自然可以去尽情解读。
总的来说如果《邪不压正》是一部新人作品,值得称赞。但是对于一个有着30多年从影经验的姜文来说,显然是不尽如人意。
我所看的下午场大概是70%的上座率,目测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到一半。《邪不压正》首映票房1.2亿,与上映已9天的《我不是药神》基本持平,这说明了当下观影的主力人群并不太买帐。而豆瓣从开局的8.2分到第二天的7.2分,猫眼电影的7.5分,也证实了影片低于外界预期,观众们不迷信大牌导演。
中国当下的城市变迁、阶层差异、各种爆裂的新观念新思维,不可抑制的欲望与失落,既有群魔乱舞,亦不缺神人大拿,你方唱罢我登场。千变万化的时代浪潮中有海量的好故事,真不缺好电影的素材。
大导演对现实题材都无感,或许是为了安全,但实则危险。不关注现实,不推陈出新,就失去了跟年轻一代沟通的最佳通路。长此以往,反而会被边缘化。事实上不但70后已不再是看电影的主力人群,连80后都被家庭和工作所累,已没几分闲工夫频频进电影院了。
反而草根新人们没什么沉重的包袱,也不会端着,现在已经是合力瓦解着影坛的老旧势力。《我不是药神》巧妙的点燃了公众某一情绪,在安全的范围内抨击医疗制度,这事居然成了。所以说有些路不去走,就永远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恰恰开山劈水是那些一线大导演都欠缺的能力。
可以预见的是,各种资本乱入、山头林立的电影圈,接下来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现象,挑战高票房高口碑的电影怪咖将层出不穷。
姜文喷薄的荷尔蒙没有用在现实主义的题材上,是一种遗憾,也是他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