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ID:yuangg173),作者:元淦恭,原文标题:《〈繁花〉热,折射上海形象之变》,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繁花》,无疑是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
王家卫作为电影导演,“下凡”拍电视剧,带来了全然不同的电视剧质感。对《繁花》的剧情,以及它对原著的改动,外界的看法见仁见智。而在我看来,《繁花》其实带有强烈的电影乃至话剧的气质,更还原出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背景。
《繁花》是年代剧吗?
它绝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年代剧。它的确完美地复刻了上海九十年代的黄河路街景,但它呈现的整个都市气质,显然带有王家卫作为导演的强烈个人色彩。那并不是九十年代的上海,那更像是上世纪后半叶香港和上海的某种神奇的叠加。
《繁花》里的诸多时间线,当然契合大时代的背景,甚至有许多具体的情节,也能找到在当时对应的原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是架空。如同金庸绝大多数的武侠小说,也贴合对应朝代的大势,但谁也不会把那些故事,当成真实的历史。
王家卫籍贯浙江定海,出生在上海,五岁时移居香港。不同的人到香港的年龄或有不同,时间或有早晚,但他的这一人生轨迹,无疑在香港极具典型性。20世纪的中国商业史,宁波、上海和香港的轮转,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种轮转,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今天的上海和香港。
上海和香港是一对双子城,这是《繁花》原著和电视剧都共有的大背景。
二十世纪中叶之后,香港的繁荣里保留了太多上流移民的上海记忆。而当九十年代上海重新敞开大门之后,这座城市自然又和香港有最天然的亲近。
1979年,广东成为开放的前沿,港商由此全面重回内地。香港的商业繁荣、文化潮流,广东的改革闯劲,让“南风”吹得无比强劲。吃广东菜、唱广东歌,学广东话,成为席卷全国的大潮。而上海,也成为这股潮流的追随者。
《繁花》中,至真园的主打,就是高端港式粤菜。事实上,这也的确是当时黄河路高端餐厅的主打路线。1992年11月,记者陈季冰就在《经济日报》上写过一篇报道《上海的“广东现象”》,生动地描写了上海“招牌粤化”“广货盛行”的场景。
在《繁花》里,我们看到一种沪港交融的迷离幻象,但回到真实的九十年代,上海和广东在彼时舆论场中的地位全然不同。
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的流行文化正值鼎盛期,而广州和广东的相对地位也来到了历史上的巅峰。多少人看过TVB的剧,多少人会唱港星的粤语歌。
然而,上海在舆论场里可并没有那么高光。那时候,全国到处都流行说广东话,但不少外地人却把“上海人讲上海话”,视作排外。上海本土文化不可能像香港文化那样登堂入室,外地人对上海方言、上海饮食、上海风情,其实并没有太多概念。
彼时,外地人对上海的主要认知有三。其一,上海是工业重镇,上海制造是品质保证。其二,上海人“小气”,遇事斤斤计较,而且排外。其三,上海人热衷赚钱,全民炒股,潘虹主演的《股疯》被视为上海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实,外地人对上海的这种刻板印象,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散。2022年春天,一些关于上海的口水仗,仍能看到这些印象的影子。时至今日,还有上海人会觉得,上海人的身份,放在全国舆论场里,仍有一种“格格不入”式的“原罪”。
上海向来是实用主义的。上海至今仍然是国资系统最为发达,国有企业最为强大的城市,但这并不妨碍上海人拥抱商业。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国企改革、工人下岗、股市潮起、浦东开发、外资涌入,若干条故事线平行推进,时间和空间都在这座城市被浓缩。
终于,它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几年,上海溢出了巨大的“文化自信”,这是它经历经济社会深刻变迁之后的产物。
从《爱情神话》到《繁花》,上海话对白在影视作品里频繁出现,展现出上海更强的文化主体性。
B站、小红书、喜马拉雅、米哈游等新兴公司在上海的崛起,重新擦亮上海文娱的招牌。更多元化的传播形态,也让更多上海话的视频、播客内容得到空间。
九十年代,全中国都在学广东话。而现在,虽然上海话在本地面临种种危机和挑战,但它在全国媒体中的能见度,却达到了史上最高的水平。
越来越多的人研究“旧上海”,CityWalk也成为了外来游客的标配。近代上海的摩登被重新发现,上海对中国的意义和价值被更多人理解。上海的价值不仅在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
许多人也由此改变了对上海人的印象。上海人的某种边界感、疏离感,背后是他们的权利意识、契约意识。
《繁花》展现的这个“上海”,未必足够真实,但它体现了上海乃至香港最本质的属性——潮汐永不停,金钱永不眠。
有的人不喜欢这种感觉,他们批判《繁花》,说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纸醉金迷,唱的是一曲腐朽落寞的靡靡之音。
然而,在我看来,《繁花》营造的“上海”气氛,却格外值得珍视。尊重个体,让每个人都有梦想的权利、致富的权利,是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
我们如何看待《繁花》里的“上海”,背后是我们如何看待世界。
上海已经足够自信。今天的上海,在更多地展示着它的个性,它对常识的理解,它和世界的连接。
人性总是共通的。
当代上海的人文底色,是中国现代化的侧影。如果现代化是时代的大潮,无疑会有更多人理解上海,欣赏上海,并尊重它的现代性和开放性。
上海开埠已经一百八十多年。这段历史一直在启示我们——只有面朝大海,才会繁花盛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ID:yuangg173),作者:元淦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