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图数室(ID:sina-tushushi),作者:图数室,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连涨8年后,考研报名人数开始踩了刹车。
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可以称得上是一路“狂飙”:2015年还是165万人报名,到2023年报名人数达到巅峰474万。在考研报名人数多年来屡创新高的背景之下,2024年的“急刹”尤其成为令人费解的巨大转折。
当大众对考研的态度回归理性,不考研的学生都去哪了?
与此同时,工学专业的考研热情却反而逆势上涨。像土木工程这样昔日的热门专业,现在“沦落”到不是提桶跑路,就是在考研的路上。
考研还是解决就业压力,提升个人竞争力的万灵药吗?
一、考研降温了
2024年,考研降温了。
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438万,相比2023年减少了36万,是近9年来考研报名人数首次下降。
考研人数下降,去年就有苗头。2023年,高教大省(市)报名人数增长明显趋缓,如山东、四川、广东等地。
而这些地区,也恰恰是考公热极速升温的地区。图数室曾在《1000多万毕业生去哪了?》中介绍:2024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平均约77人竞争一个岗位。毕竟,考研是远路,考公是退路。
同时,高教相对薄弱省份则出现较大增长,如广西、新疆等地,显然与“逆向考研”相关。
“逆向考研”指的是,双一流名校考生为了规避竞争,转而把报考目标投向实力更低的普通院校。目标从“上个好大学”,转变为“上岸就行”,这届年轻人真的是清醒不少。
另一方面,随着出入境的放开,一部分考研考生转而选择了留学赛道。2023年,中国学生首选的研究生留学目的地为英国、澳洲、中国香港/澳门。
这些国家与地区的硕士学制最短为1年,不管从学费还是时间成本考虑,都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选择。反观国内,2023年,不少高校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特别是专硕也调整到了3年,让很多同学望而却步。
二、“天坑专业”劝退考研人
在所有专业中,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商管理等专业在383个研究生专业中脱颖而出,成为研究生专业就业竞争力最强TOP5。
而那些昔日的朝阳专业,如土木工程、新闻传播等早已流入时代的洪流,成为了天坑专业。根据上海海洋大学内部就业状况分析PPT显示,2023年上海全市高校研究生就业率只有40.66%。也就是说,哪怕在上海,依然有超一半的研究生毕业即失业。
就业率低,可替代性强,薪资少,更重视实践等等,无疑劝退一心想要考研的学子。
在考研热降温的同时,医学类专业的读研率仍然居高不下。2022届大学生中,医学的读研比例最高,为28.5%。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读研率甚至超过了40%,连续登顶各专业读研率榜首。
对医学生来说,从高考报志愿起就做好了深造的准备,本科5年硕士3年是基础配置,不读博连大医院的门都摸不到。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周期长、要求高,也就是为什么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此外,农学(28.1%)读研比例仅次于医学,还有理学(26.9%)、历史学(22.8%)、法学(21.1%)、工学(21.1%)的读研比例均超过了20%。
其中,工学以外的其他三类,都属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本科毕业后,理论知识积累不深,不好搞科研,实践能力又和市场较为脱节,较难找到对口工作,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
而工学的读研比例增长幅度高于其他学科门类,五年内增长了31%。以土木工程为例,该专业就业率较高,而且是对口就业率最高的几个专业之一。但工作环境艰苦、体力劳动强度大,加之近年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看着网络上师哥在工地的劝退,同学们本科毕业纷纷选择“提桶跑路”,研究生换个专业“重开一局”。
三、研究生还没本科生吃香?
都说考研是高考后逆天改命的第二次选择,但从近年数据来看,其实不然。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春招结束后,2023届硕博毕业生有56.7%的人拿到了offer,而本科毕业生为47.5%,大专为54.4%。用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取得一个硕士文凭,未必比大学毕业开始积累工作经验的性价比更高。
据招聘软件统计,同样招聘应届生,企业对学历的要求也更倾向于本科学历。一个事实是,企业的很多岗位要求本科学历就够了。有的企业出于岗位需求、成本管理、人才长期发展等方面的考虑,甚至更倾向于雇用本科生,而非更高学历人才。
这一现象在冷门文科专业里表现得更为明显。以历史专业为例,本科毕业生就业选择分散在运营/客服、教育培训、人事/行政/法务、销售或影视传媒行业中。而硕士毕业生中去做教培岗位的比例就明显提升。
等到念完博士,60.7%的毕业生选择了从事教育培训,其它去向少之又少。
卷学历不能解决就业问题,正在成为一项社会共识。
这届年轻人对考研的态度回归理性,说明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
毕竟学历可能会贬值,但努力不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图数室(ID:sina-tushushi),作者:图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