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原文标题:《觉得自己有讨好型人格,怎么办?》,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生活中,许多人可能有过这样的困扰:
不敢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过于草率地作出承诺,等到发现自己无力兑现承诺,又不敢去面对现实、向别人道出真相,只好编造理由和借口来逃避承诺。
跟别人意见不一时,总是害怕会惹别人不高兴、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不敢捍卫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明明心里不认同,也只能附和别人。
总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总是不由自主地揣摩“别人希望我怎么样”,按照别人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即使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也宁愿去做出“牺牲”……
比如:
讲话之前,总会在心里自我审视一番:我这样讲话,会不会让别人不高兴?我应该怎么讲才会更好一点?
跟别人交涉时,总会显得黏黏糊糊,一方面不想答应,另一方面又担心“如果我拒绝,会不会让对方失望?”从而一直在心里纠结,上演一出无人知晓的内心戏。
甚至,闲着没事的时候,总会回想起自己的行为,一点一滴地进行自我批判:我是不是做得不太好?是不是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当时要是如何如何就好了……
像这样,不断在心里反刍,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自己、批判自己,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用大众的话来说,这可能就是一种“讨好型人格”。具备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总是会下意识地放低自己、迎合他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种种取悦他人的行为,把压抑和痛苦留给自己。
那么,如果你也有一点点这样的倾向,应该如何去分析和改变呢?
一
首先,还是开宗明义:在心理学里面,其实是不存在“讨好型人格”这种说法的。
这只是一个为了方便大众理解和沟通而创造出来的说法。它既不是一种人格特质,也不是一种病症。
不过,尽管没有“讨好型人格”,但确实有另一种说法,来概括这种迎合别人、取悦别人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这些行为统称为“取悦行为”。
其实,取悦行为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许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尤其是性格偏内向、敏感,共情能力较强的人,更容易有取悦行为。
这可能也导致这样的人,容易给自己贴上讨好型人格的标签。
但是,取悦行为是很正常的,并不是说你有取悦行为,就是讨好型人格。因此,没有必要过于草木皆兵,将自己的正常行为“病症化”“标签化”。
为什么人会有取悦行为呢?很简单,取悦行为的本质是什么?是个体向社会群体的让步和迎合。人类是群居动物,“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一项写入了我们大脑的基本原则。
那么,出于这一点,适当地放低自己、取悦他人,以此来换取社会的接纳和融入,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化行为模式。
问题是什么呢?如果这种取悦行为的倾向过强了,甚至连“取悦”本身都变成了一种目的,那它可能就变成了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就会给自己造成困扰。
二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适应不良的取悦行为,是否需要去做出改变?
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1. 我是否经常在事前感到痛苦?
举个例子:当你跟别人交流沟通时,你是否总是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非要绞尽脑汁用尽量委婉、客气的方式来表达,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不得不曲意逢迎、敷衍应付?
2. 我是否经常在事后感到后悔?
有些人可能在当下并不痛苦,那么回过头来,当你去回顾时,会不会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坚定立场、没有捍卫自己的观点?会不会后悔自己没能直接把话讲清楚,反而陷入了无谓的内耗之中?
3. 我是否在很多时候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比如,很多时候明明不需要你去做出牺牲和付出,但你就是去做了;很多时候明明责任不在你,但你就是揽责了;很多时候明明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但你就是选择了委屈自己……
如果以上三项,有两项的回答是“是”,那么,可能就意味着这种取悦行为有点过度,意味着你可能需要去做出改变了。
三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或者换句话来说,为什么有些人会有适应不良的取悦行为呢?
它的本质,在于三点原因:
1. 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要;
2. 不愿意跟别人产生冲突;
3. 渴望别人的认同和接纳。
要指出的是,这三点原因并不一定是均衡的,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会有不同的占比。但整体来说,它们共同构成了同一个结果:过度地迎合别人,乃至于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我们分别来剖析。
1. 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要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尊问题。具体来说,它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低自尊。在这种状态下,你会感到别人比你更重要:别人的要求和期望是正确的、合理的,而我自己产生的期望和要求就是不对的、不合理的,甚至是有一点点“羞耻”的。因此,你会倾向于凡事都是别人优先,把别人放在自己前面。
另一种是异质性自尊。在这种状态下,你会把判断事物对错的标准归结到外界,也就是“得到别人认可的,才是对的”。那么当你跟别人交涉时,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矛盾:我正在否定和推翻“别人的认可”,那么我这个行为到底是不是对的呢?
实际上,这种情况下,你只是在扮演一个“外界要求你成为的人”,而不是你自己。
前一种状态的典型场景是什么呢?想一想,在一段关系里面 —— 可能是朋友、伴侣和同事 —— 你是不是那个总在付出、不敢索取的人?你是不是会感到“索取”是一件很不光彩、见不得光的事情,只敢在心里想一想?
后一种状态也很常见,想一想:你是不是比较缺乏自己的主见?当你面临选择或问题的时候,你的第一直觉是不是问别人“我该怎么做?”当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感到非常茫然、不知所措?
这两种状态,跟我们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如果你从小成长在一个讲求权威、不被鼓励发声和发表自己意见、经常被拿来跟别人评价和对比的环境下,就更容易被塑造出这样的性格特质。
这种成长环境,会弱化你的自主性,强化你的工具性,也就是让你感到“我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的”“我本身的需求是不重要的”,从而陷入“过度取悦他人”的泥淖之中。
如果你有类似的困扰,这些训练方法也许可以帮到你:
试着从小事开始,让自己去做决策、下决定,而不是做那个听从别人吩咐的人。哪怕只是点餐、定位置都可以。通过一件件小事,积累起对自己的信心和认可。
试着对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人说“不”,来打破自己的负面循环。比如推广、营销,你不需要的服务,或是一些不太熟的人的邀请和请求。让自己发现:即使拒绝别人,其实也不会发生什么。
试着多关注自己。有空的时候,记录下自己做对了的选择、做得好的事情,强化对自己的肯定。要注意,不需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而是着眼于你自己的感受,以你自己认为做得好为优先。
试着向比较亲密的人提出你的想法和需求,可以是让他们帮一些小忙,也可以是说出一些一直想说但不好意思的想法,来打破自己的心理负担和阻碍。
2. 不愿意跟别人产生冲突
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内向的人身上。原因很简单:对内向的人来说,冲突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消耗。
当我们跟别人意见相左,乃至于产生争论和冲突时,我们的大脑发生了什么?它会判断你进入了一个紧急场景,于是充分调动全身的内分泌系统,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让身体进入“高度激活”的状态,以应对进紧急场景。
对不少人来说,这种状态会让他们大脑更清醒、反应更快、精力更旺盛。但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它通常也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后劲太强了”。
内向者对于内分泌激素的阈值通常是较低的。他们往往更喜欢平和、稳定的状态,而不喜欢大起大落的状态。原因就在于:后者引起的状态波动,很容易达到他们阈值的上限,从而让大脑感到难以负荷,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缓过来。
在这段时间内,他们的思考和感受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难以客观、理性地考虑问题,也很难从情绪波动中平静下来。
甚至,如果严重的话,还可能引起疼痛、疲劳、窒息等等躯体化症状,让这种状态被打上更强的负面标签。
大脑是会记住这种感受的。因此,当他们在生活中觉察到冲突的可能性时,就会立即拉响大脑的警报。大脑会努力阻止冲突的发生,哪怕是再小的冲突。因为它再也不想经历这种“大起大落”了。
为什么许多人总是不愿意拒绝别人的请求?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哪怕不同意、也总是违心地应和?很多时候,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你也害怕冲突,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呢?
避免面对面的交涉。大多数时候,面对面的交流,所引起的状态波动会超过电话、打字等场景。因此,如果你不得不跟别人争论或交涉,尽量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避免直接的对话。
尽量用异步代替同步。什么叫异步呢?就是你给别人留言,别人看到后再回复,你再找时间回复……而不是实时地讨论。它看似低效,但由于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全面思考和表达,会更适合害怕冲突的人。
树立自己的边界。哪些时间是属于我的,哪些时间可以给别人;什么事情是我可以帮忙做的,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帮;我愿意承担什么,哪些是我无法承担的……这样,当你不得不拒绝别人时,所引起的心理负担就会小很多 —— 因为你只是在按自己的规则行事而已。
练习跟别人进行交涉。可以先从一些不太重要的场合开始,试着去说服别人。这相当于一个“脱敏治疗”,让自己感受到,坚持自己的主张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并不会发生什么不好的后果,慢慢说服大脑调低对冲突的恐惧和排斥。
3. 渴望别人的认同和接纳
人是社交动物。每个人都需要融入社会,需要他人的认可和接纳。但是,如果这种动力过强了,它就会反过来成为一种阻碍。
许多受困于取悦的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我想要过得好,就必须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可;要想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可,我就必须符合他们的规范和要求。
所以,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很容易去压抑自己的天性,按照外界环境所要求和期望的那样去表现、去行动,以迎合他们的标准和需求。
如果你恰巧做得还不错,很好地契合了环境对你的要求,那么你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剥离的感觉:你会觉得,那个满足他们期望的你,并不是真实的你。而那个真实的你,其实“不够好”。
你从内心里并不真正相信自己的价值,并不真正觉得现在的你自己“足够好”。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你已经习惯去扮演一个在别人眼中“足够好”的人。正是这种冲突,使得你产生了“现在的我是虚假的”这种感受。
因此,一个违背常识的现象是:许多具备这个信念的人,从别人的角度看来,不但并不平庸,而且具备许多闪光点,甚至可能是别人羡慕和向往的对象。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内心的空虚和焦虑。
在他们长久以来的成长过程里,“自我”是缺位的。他们把自己当成了一种工具,一种满足别人要求的工具。
他们受困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留下的印象:一个由自己创造出来,并努力维持着的形象。为了维持这个形象,他们不得不持续地做出牺牲和付出,成为一个无法说“不”的人。
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扰,也许可以试试这几件事:
管理好自己的关系。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跟某些人的相处过程中,你总是那个被迫满足对方的需求、被迫付出精力和时间、被对方牵着鼻子走的人,那么,是时候考虑重新审视一下这段关系了。
消除“中心化效应”。没有必要凡事都要求自己考虑别人的想法、遵照别人的需求、符合别人的喜好,别人也许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关注自己。当你以为别人在对你进行打分的时候,别人其实也在紧张地期待着你的打分。
调整自己的信念。我们并没有必要去迎合他人,反过来,试着去做自己,并通过主动发声和创造机会,吸引那些跟你同频、能够跟你互相呼应的人。这样,让双方都可以无压力地相处,才是更好的状态。
四
最后,一个需要强调的,就是做好课题分离。
当你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取悦行为时,你可能面临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感到内疚——因为可能会惹别人不高兴、让别人失望……
但是,事实上,对方怎么想,是对方的事情,对方有义务、有责任处理好他的想法和问题,这并不是你需要去操心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每个人也只能克服和解决自己的课题,所以,专注在你自己的课题上,不要去操心别人的课题,让别人去处理自己的课题。我们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就行了。
一个基本的原则是:我不能干预和主宰对方的想法和行动,但我可以为对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引导。
举个例子:当你拒绝朋友的请求时,你无须过于在意,无需耿耿于怀“他会不会对我有意见?”因为这不是你能决定的 —— 你能做的是坦诚地告诉他:这个请求我帮不了,为什么,请你理解;但我能做的是这些,如果你有需要的话,可以来找我。
想清楚:哪些是你应该担负的,哪些是你不应该担负的,哪些是你能做的,哪些是你不必要做的。那么,许多问题都会豁然开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