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 (ID:owen_hyc),作者:黄有璨
在各种大厂待久了,会有种病。
大厂,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式的存在,任何一个庞然大物,其防范风险的需求很多时候都会本能的压到创造、开拓、冒险的需求。
所以,在大厂里,任何决策思考都是自上而下层层推进的,也要在宏观层面做很多论证考量,于是,很多大厂的从业者,也往往都有一种工作模式——
要做一个选择,一定要从宏观开始层层分析论证,找到合理的趋势,靠谱的赛道,可被证明的模式和产品形态,然后才能往下一点点推进落地。
因为,在大厂里面,你要自己负责推进一个项目,向老板们汇报的模式大概就是这样的。尤其对于很多大厂的中层、一部分产品经理、策略型的从业者而言,会更加典型。
这些人要做的事,一定都是优先要服务于某种宏大战略,要讲求一种跟“宏观”方面的一致性,所以在做之前,让自己做的事在宏观分析层面能够自洽,对他们很重要,找到这样的自洽,他们就能踏实做事了,要是找不到,心里就特别没底。
但是,这恰恰成了他们很多人最大的桎梏。
尤其是,很多人到了30-35岁区间,开始面临焦虑,也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离开大组织独立去做点事的时候,他们遭遇的“桎梏”感会更强烈。因为,往往只有大创业,或者手里有一些大资源,你才更需要看宏观。相反,要是做个小生意,你是基本不太需要看宏观的。或者说,对于到底能不能做成一个一年50-500W收入的小生意,宏观分析能占到的影响比重可以说微乎其微。
举个例子,要是看宏观,3年前双减开始,家庭教育、泛K12相关的领域就肯定不能做了。但事实是,这3年里,反而很多离开了K12大厂的老师们,转型个体户,要么做私域要么做直播要么做线下,反而很多人活得很滋润,成了一年大几十万收入的个体户。因为,虽然宏观看起来这个行业有强管控,但是微观层面,他们身边就有一大群实实在在有需求的家长们,那他们要做的事很简单:就面向用户,满足需求就可以了。
所以,个体创业,如果你想做的只是一个年收入50-500W之间的小生意,微观远远要比宏观重要。
只看宏观,不看微观,对于个体创业和小创业来说是种病。
带着这种状态的人,很容易活成一个大厂的高级螺丝钉,也往往很难在个体创业从0到1阶段自己完成破局——因为,到最后你会发现,既符合宏观趋势、赛道又好、模式又靠谱、产品形态也相对可借鉴的领域,这种事也大概只有大厂和巨头才能干了。相对的,要看“微观”,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具体的现实场景,在你身边找寻真实的用户需求。
无论宏观怎么着,你身边只要能看到一群真实存在需求和痛点的用户,你也真的觉得有些问题很重要你想要解决,那你就可以不断去研究迭代,甚至还能在做得过程中感受到一点“被用户召唤着”的感觉。宏观分析,看的是在几十亿人、几千亿资金的层面,有什么大趋势。微观层面,看的就是你身边到底能不能找到几百个这样具体、真实存在的用户。只要有人,有需求,你也能解决,一个小生意就必然能做。
且,一个每年就挣个几十万、一两百万的小生意,宏观上的“正确”与否,很多时候是完全不相干,甚至会形成阻碍的。
所以,有句话说得也挺对的——
要抵御各种宏大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归到具体和细微之处,去爱你身边具体的人,去做你身边那些具体的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