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5-27 20:32

在闽南,我们用葬礼“庆祝”死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撰文:古里,制片人:肖耀辉,导演:范庆,编辑:郭亨宇、连旌乔,题图来自:视觉中国(蔡文悠与蔡国强,2019)

文章摘要
本文讲述了艺术家蔡文悠在闽南地区拍摄葬礼仪式照片的经历,记录了她对生死的思考和对闽南民俗的体悟。

• 💡 蔡文悠以艺术家和摄影师身份,探索闽南特有的葬礼习俗

• 📸 蔡文悠拍摄并记录了葬礼中独特的纸扎燃烧仪式

• 🌟 文中展示了蔡文悠对自身身份和归属感的思考和探索

从2015年开始,艺术家蔡文悠因家中老人的相继离世,频繁回到泉州。在四次葬礼仪式期间,她拍下了大量照片。最终这些照片集合成册,出版成新书《不辞而别》。它不仅记录了从2015年往后起蔡文悠经历的葬礼,还有她自己对生死的思考,以及不同受访者对闽南民俗的看法和体悟。


NOWNESS“聚焦摄影师”系列最新短片《闽南异乡人》,我们将镜头聚焦于蔡文悠,跟随着她的返乡祭祖之旅,寻找她身上的“闽南性”。




蔡文悠的老家泉州,拥有独特的地方文化:海港贸易的繁荣为此地赋予了深厚的出走习性,人们远渡重洋,将闽南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就像蔡文悠的父亲蔡国强所做的那样;另一方面,宗族社群,神鬼崇拜和文化交融,又为此地镀上厚重的宗教色彩,多元的宗教体系与繁复的民俗仪式,一直被视为闽南文化独树一帜的特色。


这一切常常让蔡文悠感到好奇和困惑。多个地区的身份和文化在她身上重叠,她有好几个家,却常常感觉自己没有归属。当她再次回到泉州,眼前熟悉又陌生的一切,又将她打成了那个格格不入的异乡人。



三条“不合身的”裤子


当蔡文悠被问起来自哪里,她总是会说,自己来自中国。人们满意于这个答案,不再追问,但她心里也犯嘀咕。


成长过程中,她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外来者”。5岁前她生活在日本,在距离东京一小时车程的小镇上。之后又随父亲蔡国强搬到纽约,在20世纪90年代,成长于一个在纽约生活、做艺术的中国家庭,也显得不同寻常。


20多岁时,她开始结识一些中国朋友。也是在那时候,朋友告诉蔡文悠,她的普通话有着中国南方口音,于是她对故乡的模糊概念逐渐有了更具细节的轮廓。


毕业后,撰写回忆录、整理摄影集成为蔡文悠探寻自我身份的一种方式。她意识到,在外国朋友眼里她是个中国人,在中国朋友眼里她是个“纽约客”,而在家族谱系中,她是一个泉州人。但这三个身份就像三条不合身的裤子,哪条穿着她都不舒服。


“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是谁非常笃定,而我则一直只是非常清楚,我不是什么、不喜欢什么。所以我只能模糊地探索我是谁,什么最能引起我的共鸣。”蔡文悠说。



她觉得自己的童年非常孤独,身边很少有同龄人,更别说与她身份相似的人,可以供她对比映照。父亲蔡国强在世界各地办展,每次都会带上蔡文悠。蔡文悠也理解父亲,知道父亲的用意在于让自己见世面,带着出去玩,但次数多了,蔡文悠觉得只是“被父亲带着参观他的工作”。


由于父母在家里常用闽南话交流,蔡文悠也断断续续学会了闽南话。有一段时间,她的闽南话比普通话说得更好,如今她的一些闽南话用词,甚至比年轻的一代泉州人说得更地道和老旧,但她却不自知。




泉州终归离她很远。在她2015年出版的回忆录《可不可以不艺术》中,她回忆大学刚毕业时在泉州长住的一段时光。在那本书里,泉州的生活总是百无聊赖,是一个与“家”的概念距离甚远的陌生故乡。


不停燃烧的“告别”


2015年,蔡文悠的阿太(曾祖母)已经100岁了,在蔡文悠的观念中,阿太仿佛会永远活下去。直到死亡突如其来。


蔡文悠一家立刻订了当天飞往泉州的机票,辗转回乡,见阿太最后一面——在闽南习俗中,过世之人的遗体要见过至亲才能移到棺材中。在此之前,遗体停于屋子的正厅中三到五日,供前来的亲友悼念上香。香火昼夜不能熄灭,尚未倒过来时差的蔡文悠一家就成了最合适的守夜人选。


阿太过世后,纸扎店的工匠很快前来测量客厅的大小,并在一天之内交付了一栋金碧辉煌的纸制“房屋”。对于人们选择将什么带入来世,蔡文悠十分感兴趣。她去拜访过售卖纸扎的店铺,也曾花数小时翻遍淘宝上所有的纸扎商品。在那里,人们可以买到Supreme、Gucci和Chanel等各种奢侈品,买到60英寸的大彩电,甚至一栋银行。


阿太离世不久后,蔡文悠的外公也去世了。在那往后几年,蔡文悠经历数次葬礼。闽南独特的丧葬习俗和仪式,让在国外长大的她感到陌生和无所适从,她于是以艺术家和摄影师的身份,开始拿起相机拍摄。


精美的纸扎会在路边烧掉。蔡文悠拍摄,收录于《不辞而别》


她参与的每一次葬礼的仪式都有些许差别。比如参与阿太葬礼时她要穿红衣,因为阿太高寿离世,第四代子孙要按喜丧办,到了祖父母辈又变成白衣;比如阿太的遗体在24层公寓的客厅停灵,爷爷则在叔叔的厂房仓库;比如每一次出殡的流程也都有细节上的不同,全遵照负责安排丧葬流程的“一条龙”师傅的要求。最近一次,师傅安排全家人绕坐在纸钱堆周围,在纸钱燃烧期间他们要手握一把假剑,不断呼唤已逝家人的姓名。


“这简直像一种行为艺术。”蔡文悠心想。到后来,其他亲戚也疑惑起来,问师傅:“我们还要这样做多久?”师傅看了一眼时间,说:“再喊20分钟。”于是人们继续照做。


燃烧纸质祭祀用品在闽南葬礼中很常见。蔡文悠拍摄,收录于《不辞而别》


将纸扎或纸钱烧掉是葬礼的重要一环。大量纸制品在路边的空地处燃烧着,形成巨大的火焰。


过程中,人们没有哭泣,蔡文悠也震撼于眼前的景象。“闽南的葬礼总是一直在烧东西。”蔡文悠说,燃烧是她在葬礼中印象最深刻的环节,在她看来,这不是一个哀恸的时刻,而是带着一丝庆祝的意味,是生者对逝者最后的祈祷和送行。


2022年,蔡文悠开始整理这些年拍的丧葬照片,想着将它们做成一本书。当蔡文悠把这些照片给外国朋友看时,他们总以为这是某种派对——几十桌摆在户外的宴席,色彩缤纷的仪式用品,排成队伍的人群,身着彩衣的乐队和演员,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热闹。


当地人对葬礼见怪不怪。蔡文悠拍摄,收录于《不辞而别》


在敲定书名时,她想到一则闽南习俗:闽南葬礼最后,人们是不能相互道别的,因为那样寓意不好,会招致下一场葬礼更快到来。“一个优雅的告别方式便是毫不声张地离开,也就是西方人所谓的‘爱尔兰式告别’(指不辞而别),而在这里,我们就权且叫它‘闽南式告别’吧。”


公共性、旧秩序,与她的“特权”


蔡文悠所看到的葬礼,繁杂的仪式、莫名的民俗,还有那些只有在这里才能见着面的远房亲戚,都让她手足无措。但这些经历也让她前所未有地深入到故乡的地方肌理中,逐渐打开她看待故乡的新视角。


《不辞而别》中有许多有趣的细节:在一张照片中,一个偶然路过的孩子若无其事走入灵堂中,还在一边吃着包子,这可能是蔡文悠的某个远房亲戚家的孩子;在另一张围绕着纸扎屋的大合照中,有一张底片莫名其妙漏入一道无法解释的光,从上至下笼罩在纸扎屋的上方,蔡文悠把照片给家人看,家人就将光解释为某种显灵的象征。



葬礼的仪式流程由“一条龙”师傅把控。蔡文悠拍摄,收录于《不辞而别》


许多照片拍摄于户外,有时他们身处建筑工地旁,有时是在自行车棚里,有时是在马路边上,车辆和陌生的人流在他们周遭移动。在蔡文悠特别喜欢的一幅二联图像中,她的父亲和妹妹分别穿着丧服,黑暗的背景里有网吧的霓虹灯牌在闪烁。


这体现出闽南葬礼公共化的属性,在丧葬过程中,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摆席占地、出殡占道,但所有人都默许这种临时占用。蔡文悠解释:“因为他们知道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没有人希望葬礼永远继续下去。”


借由摄影师的身份,蔡文悠在葬礼上获得了一个新的角色,甚至是一种不寻常的特权。换作其他人或其他家庭,都可能会十分“忌讳”对死亡事务的记录。



“我们中国人就是很不愿意谈论死亡,好像假装它不会发生一样。”《不辞而别》印出后,蔡文悠的表亲时隔多年再次翻看这些照片,在聚会上评论道,“文悠拍的都是我们平时不敢拍的,如果我妈妈看到我拍,一定会叼(骂)我。”


同时,特殊身份也让蔡文悠得以与闽南社会保持安全距离,既可以近距离观看,又不至于被卷入它的社会秩序中。这个秩序潜藏着一套基于姓氏、性别和血亲的宗族逻辑,遵循着严密保守的等级。这在葬礼中更直白地表现出来:


家庭序列中的第一位是家族中最年长的男性,他会负责携带过世家人的遗像,在他之后每个人都依次拥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蔡文悠因为是女孙,尽管在同辈中年纪最长,但孙辈的责任却落在比她小十岁的堂弟身上,作为蔡家男孙,他在等级制度中获得了更优越的位置。


记录者的角色给了蔡文悠抽离出这种秩序的借口:“扮演一个传统意义上不会出现在葬礼上的角色,给了我一种目标感。”这让蔡文悠不觉得自己在这种封建保守语境中有所缺乏,或是低人一等,也给了她绕过这些传统的方式。


异乡“闽南人”


随着回忆录与几本摄影集的发表,蔡文悠越来越多地谈起自己身上的“闽南性”。她了解到这不仅是一种“口音”,还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文化熏染。在一次次回望故乡后,一些记忆也再次浮现出来,成为蔡文悠身上“闽南性”的注脚。


她想起在10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看过风水书。蔡文悠的双亲注重风水,每次展览或活动前都要问风水先生相关事宜。耳濡目染,风水也成为了蔡文悠世界观的一部分。几日前,她走进北京的一家冷清的餐馆,立即觉察到它“风水不好”——从进门的地方能直接看到卫生间。她下意识地认为这是店生意萧条的原因。




她还想起小时候回到泉州,大街上满是三轮车。人们要去哪儿,要搬什么东西,都得靠它。年幼的蔡文悠坐上三轮车时,只感觉车子跑得飞快。最近她再次回到泉州,只能在老城里找到三轮车的踪影。蔡文悠搭上一辆,试图跟三轮车师傅用闽南话交流,对方没有回答。“我还以为是我闽南语说得不好。”回过神来,对方才说,自己是江西人,不会泉州话。


蔡文悠在泉州的家是一套位于24楼的公寓。每次来到这个家,她总能看到远处山顶伫立着一座雄伟的雕塑——一位高大的将军骑着一匹马,但她一直不知道那座雕塑是什么。那是位于泉州市丰泽区大坪山顶端的郑成功像。铜像高30米,郑成功骑马挺立,面向大海招手。




蔡文悠一直对它感到好奇,手机里存着从各种角度拍摄雕像的照片。她感慨道:“或许正因为我是一个局外人,即便我每次回来都会一遍一遍地看到这个雕像,它对我来说仍然非常新鲜和特别。某种程度上,葬礼也一样,我已经经历许多次,但仍不能与真正生活在这里的人相比。这些仪式和程序本地人早已司空见惯,就像这匹马一样,他们不再好奇这些程序背后的原因。


在过去几年间,泉州的丧葬习俗也在快速演变。过往讲究排场的作风和繁琐的仪式流程逐步化简。阴差阳错地,蔡文悠经由《不辞而别》,也成了记录这一变迁的见证人。



清明祭祖的蔡家和吴家。蔡文悠拍摄


但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无法轻易抛弃或改变。小时候,蔡文悠跟表哥去吃泉州最早的肯德基之一,餐厅送了她一个马克杯。这些年在世界各地奔走,这个杯子她一直带着,用到现在。在纽约时,蔡文悠每天站在窗前,视线透过玻璃,就能看到一街之隔的邻居家,巨大的电视屏幕上播的节目,那只来自泉州肯德基的杯子,就在她手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制片人:肖耀辉,导演:范庆,制片:王梓丹,摄影指导:韩树人、范庆,造型指导:孙馨,平面摄影师:Gregory Chong,妆发:伊阳,剪辑:范庆、欣子,平面设计:李亦正、陈奕妃,撰文:古里,编辑:郭亨宇、连旌乔,排版:胖狗,特别鸣谢:赤子空间、蔡家和吴家、Panny Chayapumh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