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11-19 11:10

注意力变现时代,头环及其背后的新生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偶尔治愈(to-cure-sometimes),作者:曹玲,编辑:李珊珊,制版:孙甜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曾一度成为新闻热点的“智能头环”背后,是整个社会对“注意力缺失”的焦虑。从刷屏文章到带货网红,在这个靠抢夺人们注意力来挣钱时代,保护注意力的生意也在潜滋暗长,成为一个新的市场。


标价数万的“注意力训练”


图片为华尔街日报视频新闻截屏


前阵子,看到有关小学生佩戴“注意力头环”的新闻时,汪晓寒心里闪过一丝愧疚,他觉得自己差一点就对不住儿子了。


儿子 6 岁,今年刚上一年级。


自从幼儿园大班接触幼小衔接课程以来,汪晓寒就开始觉得孩子学习“太吃力”,5 以内的加减法教了四五个月,好不容易学会了 2+3=5,但是怎么都学不会 5 能分解成几加几。


只要一开始学习,儿子就一会儿抠抠橡皮,一会儿挠挠后背,一会儿要尿尿,一会儿要喝水,再过一会儿双目放空,心思早就跑到爪哇国去了……


和他说话,说一遍没反应,说两遍没反应,说到第三遍,儿子问:“你说什么?”


爸爸的耐心有限,每到这时就提高音调,从桌子底下摸出戒尺。


妻子张鹃在旁边劝:“他还小,学不会已经够可怜了,别再打他了。”


“他是学不会吗?他根本就是不学!你看看他脑子跑哪去了?学不会是一回事,不好好学是另一回事!”


戒尺“啪”地甩过去,左邻右舍都能听到孩子的哭声。


儿子在幼儿园也好不到哪去,学得慢,算得慢,有时老师等不及,说他两句,他就开始掉眼泪。妻子和老师交流后,决定不再让他上幼小衔接课,省得大人孩子一起遭罪。


升入一年级后,有些课程他仍然没能跟上老师的步伐,拼音复韵母不会,数学口算无法在一分钟内算完 20 题……


9 月底,儿子拿回一张考了 75 分的拼音试卷。


汪晓寒坐不住了,他在网上搜索“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发现了一家看起来还算靠谱的注意力培训机构,号称总部在美国,全国有 60 多家分店,主要用一种名为“脑电生物反馈”的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张鹃不同意带孩子去训练注意力,理由是一年级孩子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为 15~20 分钟,她觉得孩子能达到这个水平。孩子跟爸爸在一起时更容易走神,可能因为担心受罚。


夫妻俩出现了分歧,丈夫认为妻子溺爱孩子,不肯正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事实;妻子却坚持认为儿子的注意力没有问题,家长不能智子疑邻、自乱阵脚。


最终,汪晓寒说服妻子去机构试课,哪怕学点方法自己在家训练也行。


到了机构,孩子进入训练室,家长被拦在外面。


汪晓寒伸头看了看,训练室里一排电脑,每个电脑前坐着一个孩子,孩子的太阳穴上方贴着一个电极,用一根线和电脑相连。


屏幕上,有只有几个黑白数字,有的显示赛车、打枪游戏,几个辅导老师在后面走来走去,不时进行指导。


机构的咨询师介绍,脑电生物反馈又叫神经生物反馈,曾被美国宇航局用来训练宇航员,以提升他们执行任务时的专注力。


其主要原理是借助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从大脑特定区域采集信号,分析出“优秀波”和“杂波”,优秀波段会驱动赛车行驶,杂波会让赛车速度变慢。


在这个过程中,学员需要不断集中注意力,让赛车跑的更快更稳,如果走神或者焦虑,赛车就会撞到障碍物或者停下来。


这家机构主要针对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学习困难、阅读障碍等问题的孩子进行训练。


学员大多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这个时期孩子开始有学习任务,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学习或课堂纪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汪晓寒忍不住问:“玩游戏能提高注意力吗?哪个孩子玩游戏不专注?根本不需要训练啊。”


咨询师回答:“随着课程推进,游戏会越来越枯燥,需要孩子主动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分为主动注意力和被动注意力。看电视、玩游戏时的专注属于被动注意,而学习、工作中一些复杂任务的投入属于主动注意。


注意力训练的重点便是后者。


一小时后,训练结束。咨询师给汪晓寒看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孩子学习能力强,语言注意力优秀,视觉注意力一般,总体注意力不算好,但也在正常范围内;孩子敏感,容易紧张、焦虑,而且脾气大,性格火爆等。


在张鹃看来,这种测试和算命没什么两样。


可能因孩子测试结果尚可,咨询师强调,注意力在正常范围内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提高注意力水平,从而改善学习成绩。


看到汪晓寒半信半疑的眼神,咨询师说:“你可以查资料、查论文,我们这种技术绝对科学有效。”


最终,因为张鹃的坚定,他们没有选择这种昂贵的注意力训练模式:训练一次 1~1.5 小时,收费 300 多元;一周 2~3 次,持续半年,共需花费 2 万多元。


高科技还是安慰剂?


这种看起来非常高级的神经反馈技术并非是新生事物。


它出现于 1958 年,多年来被认为既能改善正常脑功能,又能治疗各种精神障碍,其中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癫痫、抑郁症、焦虑症、失眠、自闭症谱系障碍和酗酒,等等。


然而,迄今为止,很少有研究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必要的对照来检验神经反馈技术的有效性,故医学界一直存在质疑的声音。


2017 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精神医学系教授埃米尔·拉兹(Amir Raz)和博士生罗伯特·蒂博(Robert T. Thibault)在 Brain 杂志发表了有关神经生物反馈技术的综述性研究,认为这种替代疗法所带来的临床改善,可以归因于安慰剂效应。


拉兹写道:“在有关该主题的数千篇论文中,仅有六分之一包括了适当的安慰剂对照研究,并实施了双盲实验,即其中一组患者接受了真正的治疗,而另一组患者接受了虚假治疗。”


在中国,为数不少的多动症患儿都曾在正规医院进行过神经生物反馈训练,因为多动症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偶尔治愈在采访中了解到,医院的收费比外面机构低,几十到两百多块钱不等,但没有家长能说清楚治疗是否有效,或者效果多大。


很多家长抱着“总比吃药强”,“试一试也没坏处”的心态进行治疗,有一些家长因孩子常规用药疗效欠佳,或副作用难以忍受退而求其次,还有部分家长购买了价值数万的治疗仪在家自行训练。


那么,这样的治疗在多动症领域是否有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主任医生、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研究室主任王玉凤教授表示:“我们曾对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ADHD 的做过系列研究,对疾病有一定的帮助,但我们的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样本量还不够,故没推荐给中国 ADHD 指南。”


王玉凤所说的 ADHD 指南,即《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指南的主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教授郑毅认为:“生物反馈治疗对多动症有一定的作用,虽然没有进入指南,但临床一直在使用。”


与此同时,一些医生并不认可这种做法。上海和重庆两位不愿具名的儿童精神科医生表示,自己所在的科室不采用神经生物反馈治疗,因为没有看到足够的循证研究证据显示其有效性。


自闭症公众号“大米和小米”的一篇文章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邹小兵教授曾提到,“神经生物反馈对多动症的效果目前依然是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的意思就是无效!医生和机构不要骗人,家长不要轻信吹嘘的效果。”


但对那些束手无策的家长来说,安慰剂效应不也是效果?


拉兹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临床医生可以将神经生物反馈作为一种神经暗示疗法。


2008 年,美国一项研究称,45% 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安慰剂,96% 的医生相信安慰剂有效果;2011 年,加拿大一项关于内科医生,尤其是精神科医生使用安慰剂的分析,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2017 年,一项针对 1000 多名家长进行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可以接受临床医生推荐安慰剂疗法来治疗多动症。


现实使得神经生物反馈治疗成为一个合理的选择,但因其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拉兹建议,如果临床医生推广这项技术,应该把它作为治疗的选择之一,其余选择包括运动、认知训练、行为治疗和饮食疗法等。


在拉兹眼里,即使神经反馈有效,其主要益处也来自患者对治疗的信念,而非所谓的重塑神经通路以及调节情绪网络。目前,该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监管,如果日后不能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很可能会沦为一个烂摊子。


吸引注意力是生意,保护注意力也是


如果说神经生物反馈技术对患者来说尚且争议很大,那么对于单纯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来说是否有必要?


上述不愿具名的儿童精神科医生表示,既然这样一个尚有争论的技术已经变成一种简单消费,商业盈利自然会成为其主要目的,相关部门应对其可能存在的不实宣传进行有效管控,让消费者了解实情后再做出自己的选择。


可是家长们等不及了。


在这个碎片化时代,很多成年人的注意力都在逐渐失控,更何况出生于此的儿童?


图片来源:新华网截图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表示,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力下降了,不过在这个时代,儿童的注意力的确面临一些问题。


现在的孩子身处竞争激烈的社会,从小就上各种课外班,学习任务比以前复杂,对注意力的要求更高。


研究表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电子产品不当使用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注意力发展。家庭教养方式也可能破坏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养育者过度关注,在孩子玩耍时不时打断他们,问孩子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吃东西,等等。


再比如,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孩子写着写着会抬头问父母“对不对”,或者一写错父母就说“这是怎么回事”,这都使得孩子无法进入全身心投入的状态。


目前,家庭养育方式造成的儿童注意力发展碎片化,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2013 年,刘正奎和郑毅合作,研发了一套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客观辅助测评方法,用红外身体运动感知记录仪捕捉儿童在设定情境下 12 分钟的动作,通过图像分析来判断儿童是否有多动症,以及其严重程度。


这项研究后来申请了专利,经过科研成果转化,和相关量表一起用于中科多特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的儿童注意力评估,对来访儿童作出是否有多动症的初步判断。如果有疑似多动症问题,机构会建议儿童去专科医院诊疗,如果只是单纯的一般注意力问题,可以在机构进行训练。


中科院心理所还特意为这个产学研转化项目设计了整套训练框架,包含增强型运动感统训练、基本信息加工能力训练、基于HRV融合正念的生物反馈训练、基于VR技术的模拟教室环境适应训练,以及家庭支持计划。


其中的HRV 生物反馈训练,是利用心跳快慢变化情况来检测孩子心理协调状态—孩子专注、放松,屏幕上的荷花就会打开;分心、紧张,荷花就会关闭。


3 年多时间,中科多特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全国开办了 130 多家分店。


2018 年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正式签约入股,媒体报道称“学术科技机构入股民营训练机构,这在国内是第一次”。


为什么机构的扩张速度如此之快?为什么家长愿意为孩子的注意力买单?


“因为有需求,因为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刘正奎说,“在信息社会,众多商业方式正在不知不觉中掠夺着儿童的注意力,而我们则毫无保护意识。”


提出“注意力经济”概念的美国学者迈克尔•戈德海伯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只有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


各式各样的产品通过各种方式掠夺人们的注意力,利用大家的关注来赚钱。


“如果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方式会变成经济,那么保护注意力的方式也会形成产业。”作为一个研究“注意力”的心理学家,刘正奎如此评价。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提高儿童注意力的机构遍地开花,为什么教你管理并提高注意力的书籍和知识付费课程销售的如火如荼,为什么正念课程风靡全球,并植入可穿戴设备之中。 


注意力究竟该如何保护?


尽管有成果运用到注意力培训机构,但刘正奎认为,除非确诊为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问题一般可由父母在家解决,如果只依靠机构训练,而家庭养育模式不改变的话,只能说事倍功半。


张鹃也是这样想的,她觉得去机构训练会让孩子给自己贴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标签。


而且在长期的注意力研究中,科研人员已经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跳绳、拍球,以及“舒尔特方格”训练法等。


北京市海淀区某重点小学的语文老师刘思丽认同张鹃的处理方式,她反对给孩子贴标签,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孤僻”,“不合群”,等等。


“对小学生而言,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刘思丽举了个例子,有学生在课堂上不专注,故意捣乱,她和家长沟通后发现,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一直期待被关注,所以在课堂上以各种方式吸引老师的注意。


“这就不属于真正的注意力不集中,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父母改变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作用至关重要。”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课外班满天飞的时代,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现实情况。让每个父母学习、掌握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根本不现实,更何况有些父母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本身和养育的问题。


为此,刘正奎认为,培训机构自有其存在的意义,只是需要更加规范化发展。在自行对孩子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注意力训练之后,张鹃感触颇多。


孩子的进步肉眼可见,这些变化都是注意力训练带来的吗?肯定不是。孩子自身有一种驱动力,他想融入校园生活,他逐渐用一个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还想尽快戴上红领巾。


对于这种班里最小,或许不够聪明,或许开窍晚的孩子来说,学习对他来说已经够难了。这时如果父母过于焦虑,不理解他,给他太大压力,可能他就真的有问题了。”


至于汪晓寒,在亲眼见到孩子的进步之后,他默认了妻子的处理方式—辛勤耕耘,静待花开。


或许,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真谛。


(文中,汪晓寒、张鹃,刘思丽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偶尔治愈(to-cure-sometimes),作者:曹玲,编辑:李珊珊,制版:孙甜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