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作者:思想钢印,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多米诺骨牌效应
一个题材炒作行情,能不能起来,大部分靠题材本身,其他的因素,包括标的基本面、标的群特征、筹码结构、市场风险偏好等等,都是次要因素。
但偏偏在“什么样的题材能炒起来”这一点上,看起来偶然性特别强,很多有理有据有群众基础的题材,就是始终不温不火,有些题材开头来势汹汹,却戛然而止,有些题材蛰伏水下几个月,忽然横空出世……
到底是题材本身的问题,还是大势所趋呢?直到后来,我看了一篇社会学论文“集体行动的阈值模型”,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一个集体行动最终能否成功,忽然有所感悟。
我之前写过一系列“行为经济学”的文章,比如《主题投资的空间怎么看?传播量级飞跃的三大关键时刻》,认为主题炒作本质上是一个传播学的问题,是一个“围观、参与与沉浸”的过程,而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行动阈值,用计算机模型模拟不同类型事件的传播轨迹,令人耳目一新。
前几年有一本社会学畅销书《引爆点》,里面有一个“弱关系理论”,弱关系指你与那些不怎么联系的人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人的社交关系有天然的封闭性,只有通过这些“弱关系”,人才能突破信息壁垒,像找工作、做生意等,都要依赖弱关系。
率先提出这个理论的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在顺着“弱关系理论”研究集体行动时,注意到一个现象:
很多精心策划的集体行动,最终都雷声大雨点小,而历史上引发大规模骚乱的,都是偶然事件引发的无组织行动,这些行动一开始都不太引人注意,只是到了某一个时点,规模突然指数级增长。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格兰诺维特提出了“行动阈值”的概念,并用“多米诺骨牌效应”来形容集体行动的逻辑,非常简洁地解释了这一现象。
这个社会学现象可以解释很多爆品现象:为什么有一些产品一开始很火,后来却销声匿迹?有一些产品一开始不温不火,最后却成为全民新宠?
它也能解释A股最有特色的题材炒作,一个主题从被市场认知,到“韭菜们”大规模的参与,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激活阈值
先看一看作者假设的一个社会抗议活动:
某同事极力劝你参与一个抗议活动,你虽然很认同他们的理念,却多少有点担心。你到底会不会去呢?格兰诺维特认为,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收益与成本(包括风险)的权衡,格兰诺维特称之为“效用指数”,“效用指数”越强,你参与的可能性越大;
二是其他参与者的数量。一个人在关注集体活动时,如果发现很多人(特别是身边的亲友)都已经参与,他可能就会考虑参与。你参与一个活动所需要的人数,格兰诺维特称之为“社会信号起点值”。
这两个因素之间是有联系的,“社会信号起点值”与“效用指数”刚好相反:某活动对你的“效用指数”越高,所需要的“社会信号起点值”越低;某活动对你的“社会信号起点值”越高,说明你参与的可能性越低——你需要看到很多人参加,你才会参加。
格兰诺维特因此设计了一个“激活阈值”:
假如你身边有100个朋友,A活动只需要看到20个人参加,你就愿意参加,那A活动对你而言的“激活阈值”就是20;B活动需要看到50个人参加,你才愿意参加,那B活动的“激活阈值”就是50。
为什么有些活动能成功,有些活动就是搞不起来,引入“激活阈值”的概念,就非常好理解了。
对于同一个活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激活阈值”:
阈值为0,就是主动发起活动的人。
如果这群人中有一个阈值为1的人,只要有人发动,他就会参加,这么一来,这个活动就有两个人了。
接下来,只要人群中有一个阈值为2的人,活动的队伍就会扩大到3个人,如果有2个阈值为2的人,或者再来一个阈值为3的人,就会变成4个人。
就这样“传染”下去,一旦剩下的人中,“激活阈值”最小的那个人的阈值都高于参与者的人数,那么活动人数就会停止增长。
格兰诺维特将这种“传染”比喻成“多米诺骨牌”,只要中间没有断档,就会一个个地“倒下去”。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精心组织的活动不一定能成功,因为出现了“激活阈值”的断档,比如只有处于1~10和13~20的人,一般人群越相似,传播越容易断档;
相反,如果一个活动,吸引关注的人非常杂,什么人都有,引发大规模集体参与的可能性反而大大增加了。
同理,主题炒作行情有类似之处:
1、你是否愿意参与某个题材,同样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你判断出的风险收益比,一个是向你推荐该题材的人数,所以同样存在“激活阈值”;
2、同一个题材,不同的人的激活阈值不同,同一个人,对不同题材的激活阈值也不同。
所以这个理论也可以用于判断某题材未来可能的炒作力度。
理论懂了,那爆发的“临界点”有规律吗?“激活阈值”理论帮我们计算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三、集体行动爆发的临界点
大部分活动的参与者,“激活阈值”都是正态分布,即,大部分人的“激活阈值”集中在中间段,越往两头越小。
处于峰值段的人,都是墙头草,需要有相当多的人参与,才会参与。
最右端的人几乎不会参与这个活动。
那么最左端的小阈值人群是活动的关键人物吗?毕竟任何一个活动,至少要有一个0阈值挑头的人,并不是关键人物。
同理,阈值为1的人,也不难找。
所以“关键人物”就处于“低阈值”与“中间阈值”之间,到底是多少呢?
说到这儿,我要引入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标准差”,这个值可以衡量一组数据的差异程度,比如(3、5、7)和(1、5、9)这两组数,平均数相同,但标准差后者更大。
格兰诺维特假设有100个人,某活动的平均激活阈值为25,呈标准正态分布,即峰值也是25,他用计算机模拟了各种情况,统计标准差与活动最终参与人数的关系,结果就是下面的图:
横坐标是阈值标准差,纵坐标是活动总参与人数
当这群人的阈值标准差为0时,也就是所有人都是25,可想而知,他们只会发发牢骚,不会有任何行动。
以此推论,当标准差为1、2、3……时,大规模集体行动也几乎不可能发生,标准差低,说明绝大部分人都分布在25附近,自然凑不起足够低阈值的人。
再推论,标准差再变大,4、5、6、7……,参与者仍然极少。
但当阈值标准差达到12时,奇迹发生了,参与人数从个位数忽然突增到100个人全都激活——传说中的“活动临界点”果然出现了。
为什么之前几乎没有动静,到了标准差12就会一下子激活全部群体?标准差12到底有什么魔力?
统计学的知识就派上用处了:一个激活阈值的峰值为25,标准差为12的标准正态分布模型中,68%的人处于13~37阈值段,16%的人低于13,16%的人高于37——多米诺骨牌中的每一张牌,终于散布到了适合的距离。
那标准差继续增加会发生什么?
阈值标准差继续上升,在达到33之前,一直是100个人全都激活的状态,代表这个群体的行动阈值分布很均匀,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
但如果超过33之后,激活数又开始慢慢下降,最终停留在50个参与者的规模,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高标准差代表群体中个体的差异性太大,积极分子和惰性分子都很多,中间状态的人反而变少,这就意味着多米诺骨牌开头和结尾的牌太多,中间的牌太少而出现了空档,最终不能让所有人都参与。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一个有一点参与难度的行动,只要人数足够多,激活阈值呈正态分布,信息流动不受阻,那么,行动会不会爆发,其核心因素只有一个——人群的差异化程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接下来,尝试把这个理论运用在主题炒作上。
四、四类主题炒作行情
前面的内容结论不难得到主题行情炒作难度的关键:题材激活阈值本身的标准差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这个标准差代表不同人群对某题材认同度的差异性,既有一见倾心重仓长期持有的,也有始终认为是个骗局没眼睛看的,这两类人都不太多,更多一点的,是比较容易被说服的,和始终保持一定怀疑,最多小仓位参与的,当然,更多的还是看到别人买,也愿意买一点的。
标准差太大的题材,简单好懂但有争议性极大,很明显的两极分化,中间状态的人很少,题材炒作行情很容易发动,但也很容易结束。
标准差太小的题材有两种:
一种标准差小是因为主题缺乏想象力,也会导致两极人群较少,中间状态的人多,这类题材容易发动,但大部分人出于“审美疲劳”或可选择目标太多,而很容易出现“点火后缺乏后续燃料”的状态,大部分平庸的题材都属于此类。
另一种标准差小是因为不易理解和判断,导致两极人群较少,中间状态的人多,这类题材一直处于“点火即断档”的小众状态。但上述题材,如果出现一个新闻事件,进行大规模科普,行情会突然发动,且规模巨大,持续很久。
激活阈值的标准差,可以通过调查统计“想参与行情程度”的方法得到,多积累,经验数据越丰富,判断越准确。
当然,影响主题行情规模的还有另一个因素,题材本身的“大众化程度”,即潜在参与人群规模。
根据“大众化程度”和激活阈值这两个因素,可以把主题分成四类:
1、小众题材,标准差大:代表题材潜在参与人群小,喜好两极分化,注定是小圈子里的小行情,但有一批深度爱好者,故有可能反复发动(本来想举例,但考虑到每个人对题材有不同的看法,举例反而容易误导)。
2、大众题材,标准差大:代表题材潜在参与人群广,喜好两极分化,题材初期迅猛,但持续时间短,一般都是“套人主题”。
3、小众题材,标准差小:没有任何参与价值。
4、大众题材,标准差小:分为两种情况:
如果标准差小的原因是主题本身缺乏想象力,那就有很多主观能动的因素,实际上很多游资愿意操纵此类行情,如果遇上市场风险偏好高,也可能发展成大行情;
如果是因为主题本身难以判断,此时的标准差小,是因为大部分投资者还没有开始选择立场,那就需要等待合适的“科普时间点”,或者通过多次小规模预演行情进行科普,最终也可能发展成大行情。
五、模型总结
本文的内容有点复杂。最后再总结一下:
“激活阈值模型”用非常简洁的数学语言解释了一个社会学现象:
只要一个群体的人数足够多,呈正态分布,影响最终规模的核心因素就是“激活阈值”的标准差——必然有一个标准差成为活动规模的“临界点”,从无人关注的小众行动变成大规模群体集体行动,或者从一小群人的行动,变成整个社会的大运动。
该模型在主题投资上的意义:
投资者在某主题上的观点差异,称为该主题的“激活阈值”标准差。极限状态下,标准差为零或极小,大家没有什么分歧,行情不会发生或一发生就结束
随着主题的标准差变大,会导致分歧出现,有少数主题会出现标准差的“临界状态”,导致投资者进入极端不稳定的状态,一小群人的看好与买入会被不断放大,发展成大行情。
如果标准差太大,投资者观点开始两极分化,这个主题又会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行情发动快,但不持续,总规模变小,属于危险程度比较高的“套人主题”。
此外,“激活阈值理论”假设信息可以无差别地传播,即每一个人都能实时判断有多少人参与了活动,但实际生活中,信息传播是可以被操纵的,即便是标准差小的主题,只要是大众题材,大资金也可以通过“小作文”“龙虎榜”等各种方式,让处于正态分布右侧的人群左移,去堆高中间的峰值人群,提升行情的规模。但操纵传播的成本很高,最终效果还是要看主题本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作者:思想钢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