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旅界 (ID:tourismzonenews),作者:theodore熙少,题图来源:AI生成
01
最近,电商巨头拼多多股价一泻千里、餐饮住宿业暴跌九成相继成为坊间热议话题,放眼望去,国内好像已经没有什么好做的行业了。
但你们注意到一个特别火的词没有?
青年养老院。
今年“青年养老院”概念走红以后,在北京、云南、重庆等多地迅速星火燎原,几乎瞬间火遍了大江南北和小红书。
和当年“躺平”这个词悄然爆火后类似,一些媒体立刻就发声了:
环球时报发表了文章《“青年养老院”有诗和远方?先努力做事吧》
浙报集团旗下的潮新闻发布评论文章《制造青年养老话题,是一种误导》
南报网发了一个《“青年养老院”真能养老吗?》,但是很快稿子没了......
其实,我觉得这一次,媒体大可不必如此焦虑,市场很快就会大浪淘沙。
虽然青年养老院听着又是一种“躺平文化新变种”,但“养老”它是要花钱的,也是线下消费经济的一种。
何况当下这大环境,又有几个年轻人有财力敢真的“养老”?无非是给花钱休假找个新借口罢了。
据我观察,目前主打“青年养老院”概念的运营方大部分是一群很会营销的民宿主。
前段时间,公众号一条发了一篇稿子《中国第一批青年养老院:月租1500,超45岁不能住》算是彻底带火了这一话题。
以我对流量的浅薄认知,这种反差感极强的标题天然很能撩拨读者情绪。
果然,很快第一批嗅到流量的民宿主迅速跟进。
途家民宿向旅界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24年初至今,“青年养老院”类型的民宿产品数量同比去年增长超55%,主要集中在大连、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大理等区域。
途家民宿首席商务官刘杨称,这类民宿的预订量增长较快,今年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1.5倍,入住人群以90后为主,平均入住天数为2.63天。
听起来有趣,但不到3天那能叫养老吗?休个小长假还富裕半天。
今年暑期,很多城市、乡村的民宿收益平平,主打“45岁以下不能住”概念的青年养老院却悄然走红,果然是嗅到商机的玩家跑在最前面。
02
那么“青年养老院”这个新物种抑或新名词会卷起来吗?
和一些节假日动辄翻个三四倍的民宿不同,青年养老院主打一个便宜,说好听了就是性价比。
道理则很简单:在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时,个人的消费能力就会下降。
就像不少高档餐厅推出了“穷鬼套餐”,消费力下降并不意味着个人会降低旅游出行频次,因为旅游度假是最好缓解精神内耗的方式,反而很多人会通过降低出行品质来完成一年一到两次的“旅游必修课”。
事实上,我们从今年五一小长假的旅游出行数据也可以清晰看到,相比2019年同期,旅游人次暴涨28.2%,旅游消费却下降了25%。
由此,一些偏远山区、无人问津的民宿但凡在社交媒体上换个“青年养老院”招牌,瞬间吸粉无数,可见当下年轻人精神之焦虑,生活之内耗。
但对于民宿企业而言,消费者对极致性价比的追求往往直接转化为企业低利润的挑战,甚至出现“赔本赚吆喝”的现象。
云南大理/旅界实拍
毕竟年轻人“养老”是假,降低欲望,不长期工作,低成本旅行、旅居才是真。
举个例子,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曼丢古村的一家青年养老院在社交平台上热度颇高,前身是一个学校宿舍,老板为了建青年养老院,亲自参与了施工改造,最终改造出来上下两层楼的12间房。
除了住宿,顶楼还开设了阳光书房,并且有单独的厨房,可以自己做饭。
据媒体披露,这里的房费不含餐饮,共有10个房间对外出租,周租800元左右,月租则从1600-2200元不等,需要提前预定,客群则大多数都是辞职或自由职业的年轻人,他们过来休息一段时间,然后重新出发。
不难看出,这家青年养老院之所以能吸引大量离职待业人群,一是在西双版纳这样的旅游度假胜地,二是足够便宜,便宜到大部分年轻人都能消费得起。
所以,若民宿企业“换汤不换药”只换招牌,除非另有歪门邪道,想靠青年养老院的客群质量赚大钱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注定是门“很坑”生意。
03
说起“歪门邪道”,和国内大多一下子变得拥挤的赛道类似,一些主打“青年养老院”概念的骗局套路也开始粉墨登场。
小红书上有博主曝料一家重庆“青年养老院”写得天花乱坠,提供一堆配套娱乐活动,都以为是真的酒店式短租房,结果有网友实际入住才发现要求繁多:
1. 不可以有工作,不能白天出门上班,晚上周末再来住
2. 年龄在35岁以下
3. 不可以有对象,不可以结婚
4. 不可以不参加活动(原话是“拒绝躺平”)
5. 在小群里,明确提出需要参加他们的活动(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活动,反正可能要求你干活儿)
该博主称,这家价格低廉,所谓的“青年养老院”真正的目的是要求入住客人兼职“撸保险公司业务经费”。
另有熟悉此类骗局的人士进一步讲述了“青年养老院”套路三部曲:
“很多青年养老院都集聚一群无业游民,先用养老这个概念吸引你,但是没工作就没持续的钱交租,于是店家会找一些兼职给大家做。”
“大家的初心都是来养老躺平的,肯定不会去朝九晚五上班,但是最大的资源是什么,就是人头呀!”
“可以卖人头,集体去完成办信用卡拿点业绩回扣,集体去当一天群演,集体去干嘛干嘛……这些卖人头的工作也有很多是合法的,但可能有些不合法的,这就不知道了。”
实际上,真正的“青年养老院”网上围观看热闹的多,但和今年暑期大部分城市的民宿、酒店一样,主要还是面临缺乏客群的麻烦。
《联合早报》今年7月中旬到访江西庐山脚下一家民宿改建的“青年养老院”时,发现那里并没有长期住户,民宿主坦言,网友咨询踊跃,但实际租住的人很少。
我们不妨直言,纵观整个产业链,国内进军“青年养老院”的投资者很多还是在瞎忙活。
不过,当一些先期尝试入局失败的民宿房东把“养老院”恢复成民宿继续营业,另一群招商加盟“青年养老院”的人士却大有人在。
一个尚未跑通的商业模式就有人“轻资产割韭菜”了?
对此,一位开设青年养老院,ID“Lu的日记”网友感慨世风日下,“现在随便挂个横幅自己就是青年养老院,完全不懂养老院的概念和意义,那些打着旗号要开几十家养老院真的可笑,这本来就是一个不挣钱的项目,然后那些割韭菜的到处炫耀这项目怎么怎么挣钱,多好多好......”
青年养老院”悄然兴起背后,这门听起来就自带乌托邦性质的生意注定小众,野蛮生长的过程中也还有很多“杂草”需要清除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