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9-21 14:45

想法,是可落地的资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头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想法是可落地的资产,需要通过记录和实践转化为行动。

• ✍️ 记录想法,分解成小步骤

• 🤔 未来情景思维与未来语义思维

• 🌟 情绪影响与心理距离感

你有记录想法的习惯吗?


我们常常有很多想法,但很多时候,它只停留在脑海中,没能转化为行动。


想法如何从无到有?如何变成可执行的任务或项目?为此,我做了一次“思想实验”,如今,把探索的结论、过程总结出来,与你分享。



想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创造,更在于通过行动和反馈的实践中得到体现。


我们对想法的处理要经历两次搭建:一,在脑海中构思,二,把构思应用到生活或工作中,从而改善生活或工作。


有时,我们误以为已经理解了某个观点,但只有在实际应用时才发现,理解并不够深。


例如:阅读、观看视频时,我觉得某些观点很有启发,但当我尝试把它们写出来或讲述时,却发现表达困难,这说明我对观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还需要更多思考。


费曼学习法是检验是否真正掌握了一个想法的有效方法;如果你能清晰地向他人解释某个想法,并让他们理解,那你基本就掌握了这个想法。


通过写作或制作视频,我可以测试自己对某个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我敏感性,促进了理性思考。


写作不仅帮助我吸收外界信息,还让我通过反思个人经历来指导行为,进而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目标,加速个人成长。如果要推荐一个对成长有深远影响的技能,写作无疑是最有效的。


想法中其实蕴含了很多“原子化”的小习惯。想一想:


你是否和我一样,常常想到很多事,最后就没再行动了?或者说完之后就忘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事情太多,还是觉得问题太难?都不是。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把想法分解成更小的步骤。


我们的行为,无论大小,都是由习惯组成的,习惯塑造了我们的生活和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原子化”本身,是把习惯或任务拆解成特别小、特别简单的步骤,这样,大脑才不会感到压力,才能更轻松地行动。


因此,必须把它们记录下来,才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想法会构建出一种未来情境的思维方式,这是我自我洞察以来最大的收获之一。


所谓的“未来情景思维”,就是基于现在或过去的经历,去想象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并设想自己在情境中会是什么样子。关键在于“未来”这个方向。


与其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不如说它更像在心里模拟未来可能发生的情景。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比如,晚上睡不着时,脑子里反复思考各种可能性。


拿我来说:


前几天,我想买一双迪桑特的鞋,它要1500块。对我来说,这个价格确实要犹豫一下,不知道你觉得贵不贵?


但我确实很想要那双鞋,脑海里开始想象穿上它走路是什么感觉,甚至想象自己穿着它去上班、见朋友的场景;我不仅想到鞋子的外观,还设想了在不同场合穿它时会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甚至想到如何炫耀它。


这是一种典型的未来情景思维。我提前在脑子中演练了未来的场景,不仅用想法帮我做购买决定,还让我期待鞋子带来的体验。


我相信你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不仅限于买东西。换句话说,人们会根据现有或过去的经历,去想象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并设想自己在那些情境中的表现。


要做到这一点,有两种隐藏的习惯你可能没有注意到:一,大脑要能够想象出详细、生动的未来场景;二,具备“心理时间旅行”的能力,也就是在脑海里把自己放到未来的不同时间点。


所以,基于未来构建想法,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它并不是凭空乱想的。


比如:有时候我无聊时会幻想明天的事情,或者做白日梦,但这些大多是没有根据的。而基于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线索去合理预测未来的想法,才是有价值的。


后来我发现,这种想法和日常的思考方式有所不同;平时思考通过语言、想象、行动来理解事物;而未来情景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构建对未来的主观认知,它更像一种特殊的想象。


于是,我把这种思维方式告诉了AI;AI说,你理解的不准,这叫“未来语义思维”(future semantic thinking)


那是什么呢?


未来语义思维更抽象,它主要涉及对未来事件或情况的逻辑推理;与未来情景思维不同,未来语义思维不会让你提前体验未来的场景,而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对未来做出合理的推测和概括。


举个例子好了:未来情景思维让我设想自己在某个场景中,比如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而未来语义思维则更多是推测未来可能的变化,比如“如果我每天锻炼,三个月后我的身体会不会变瘦?”


所以,未来语义思维更注重大方向、趋势和结果,帮助我理性地规划未来;它有点像公司在做战略规划或长期决策时的推演。



你觉得自己更偏向前者(未来情景思维)还是后者(未来语义思维)


为了搞清楚更倾向哪种,我做了一个为期两周的实验,简单来说,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只要有想法,就立刻把它记下来,不让它溜走。


比如说:看到一个视频,突然觉得博主拍视频时,头可以稍微再往左边歪一点,看起来会更自然。


甚至还想到,美颜是不是开得有点过了,实际上还没我帅。然后,又注意到,他的背景有点杂乱,换个简单的背景可能效果会更好。


工作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跟客户沟通时,心里冒出一句“你行你上”的吐槽,我也会立刻把它记在笔记软件里,盖上时间戳、打上标签、写上标题。


这些想法全是临时的、没有明确目的的,就像科幻电影里复刻大脑的情节一样,把闪过的念头一股脑地拷贝下来,没有经过任何筛选或整理。


两周过去了,你猜怎么着?


我发现,一些感性的、和情绪相关的想法更偏向“未来情景思维”;而理性、分析性的想法更符合“未来语义思维”。


也就是说:感性想法直接影响我的情绪,它让我的思维充满画面感,放大了我的感受;而理性的想法则过滤掉了情绪,通过逻辑分析和判断,帮助我更冷静地处理问题。


那么,这两种思维各有什么特点呢?


先说感性思维。它不会直接改变我的情绪好坏,但会放大我的情绪反应,因为这些想法是基于感性状态的,它们加深了我对事物的体验。


比如说:看到一段感人的电影情节,原本轻微的感动会瞬间变得更强烈,甚至触发“带入模式”,让我回忆起类似的个人经历,情感体验因此更加深刻。


理性想法则不太一样。它往往会带来更多焦虑。和客户或同事沟通,发现他们对某些方面不满意,我把这些记录下来了;负面的反馈经常让我担忧,我反复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但有趣的是,我发现,如果对未来的担忧最终有了好结果,这种不确定性反而会让快乐更持久。


我曾写下这样的想法:这个项目搞这么久,从来没有遇到协同如此差劲的团队,哦,shit,下次绝对不会再和他们合作了。哎,还是别在客户面前吐槽,毕竟人家给了预算。


有预算,完成后可以犒劳自己,吃顿好的,买双鞋也不错。上次看中的迪桑特那双白色鞋子挺好,算了,别想太多了,先把工作搞定吧。


为什么会这样呢?


带着对这种变化的好奇,我查阅了一些研究报告,有一条提到:如果人们期待一个电影有好结局,但没让他们看到最后,反而会让他们感到更长时间的快乐。


这表明,当我们想象好事时,不确定性会让我们的快乐更强烈,持续时间更长。人们甚至更喜欢这种“未定的快乐”胜过“已定的快乐”。


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叫情绪适应理论(Affective Adaptation Theory)的概念,来解释这个现象。


这个理论认为,人们会主动调整情绪,使其适应周围的环境。这个过程包括四个步骤:注意、反应、解释和适应。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无法准确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因此,在心理上不断调整,这个适应过程延长了快乐的感觉。


很有意思吧?


简单讲,临时冒出来的感性想法,会迅速影响情绪和体验,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而理性的想法,虽然会引发焦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逐渐适应,最终变得可以接受。


一旦内心适应,自己会觉得“无所谓了”,也还行,也不是不行,事情好像也没那么糟。



通过记录临时想法,我还发现,想法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些小事件之间的心理距离会影响我的决策。


什么意思呢?


当我认真做一件事时,心理距离指,我能感受到自己与其他人、事情或地点的远近感;一个想法的心理距离越大,我就越容易把那些事物看得比较抽象,而不是具体的。


如果某件事在我看来很遥远,无论是在时间、空间,还是情感上,我就会觉得它比较模糊、不真实,甚至与我无关。


比如:前阵子海南有台风,我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在那边玩,发照片说赶紧溜回来了。因为我最近没打算去海南,而且人也在北京,我就觉得这事离我很远,也没怎么关心,毕竟这不是我现在要解决的问题。


相反,朋友圈有人发了关于某个公司推出AI产品的消息,我就很感兴趣。


前几天,豆包发布了AI音乐大模型Seed-Music。我当时就在想,这东西我能怎么用?它能替代歌手吗?


后来我去健身,听音乐时突然想到,AI和运动是不是可以结合?未来会不会手表变成“具身智能”?到时候我只要对它说一声“换首歌”,它能马上切歌。


这挺有意思,回来后立马把它写进了我的ToDolist里。


你看,我们在做决定时,往往不仅仅依赖理性分析,而是喜欢使用“认知捷径”,比如“可用性启发式”、“模拟启发式”和“影响启发式”。


我们总是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找到和自己最相关、最有共鸣的那一条线索,来简化思维,帮助我们做出判断。


还有一点,如果心理距离感比较近,它会提高我的信心,增强对事情的把握感;但如果距离感太远,我的信心就会降低,觉得事情不太真实,也更难以行动。


因此,正如开头所提到的,想法中包含着许多隐形的“原子习惯”。


一个想法从无到有,以及它如何在时间推移中逐渐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或事项,这是一个涌现的过程;如果你的想法总是停留在抽象阶段,无法转化为行动,那是因为你的“原子化”出了问题。


把想法写出来。一旦开始写,它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循环,逼迫你去完善它。


前几天,我翻阅了《巨人的工具》。这本书汇集了许多成功人士的观点,其中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访谈中分享了他对写作的独特见解。


他说:写作、记录想法是向内探求的一种方式,不是为了满足表达欲或虚荣心而做的,写作是在心中进行的。我仔细思考了这句话,结合上下文,觉得他的意思是:


写作是我们对世界的解读与表达。如果想法足够清晰、准确,我们就应该能够通过写作把它转化为实际成果,真正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所以,开始记录想法吧,闭合大脑中那些未完成的循环,让它一点点积累,最终变成一个可执行的任务、待办事项,甚至是一个落地的项目。


总结


想法,等于资产。


别让你的资产,只存在“无形”中,决定做一件事时,“怎么做”是最大的难题。


“如果”阶段,我们会想象各种可能性,有的很实际,有的很疯狂;只有把想法记录下来,你才会愿意去选出一条,付出行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