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10-10 09:28

爱、工作和成熟的依赖:“心理健康”的7个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健康有时是个很难定义的词,甚至可能是一种很难分辨的状态。比如某种让人生气的情况发生了,是一个立刻发疯的人比较健康,还是一个内心麻木的人比较健康?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本期简单聊聊,我们邀请心理咨询师林荫、杨清晓,聊聊心理健康这回事。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策划:江湖边,咨询师运营:Ella,题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心理健康体现在灵活性、情感成熟、自我认同等方面。

• 🌱 灵活性:灵活应对情境,拥有多种选择。

• 💪 自主感:内心自由,不被负面情绪控制。

• ❤️ 爱与连接:具备爱与工作的能力,成熟依赖他人。

林荫:心理健康是一种灵活有弹性的状态


能把生活从“单选题”变成“多选题”


首先想澄清两点:


第一,心理健康不是天天开心没烦恼,那是神仙不是人。


其次,心理健康也不是所谓的正能量。正能量是一种具有适应性的心态,但单纯的正能量不能代表心理健康。


当然,对心理健康可以有千百种解释,没有一种绝对正确。这里我想给出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拥有“灵活有弹性”的心理能力,能够帮助自己更加真实而完整地生活。


也许你会问什么是“灵活有弹性”,我们稍后回答这个问题,先来看看什么是心理不健康。


如果用一个连续谱系来表示心理健康程度,最健康的一端是“灵活有弹性”,那最不健康的一端就是“病理性僵化”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 有个叫小A的人,不论别人和他说什么,他的反应永远是右手高举,左手叉腰,大喊三声“小A万岁”。这就是最极端的僵化,用一种方式应对所有情况,导致小A完全无法和人交往,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 另一人小B,他每次回家前必须站在楼下数窗户,整栋楼一共是362扇窗,数对了才可以回家,数错了就要重新开始,所以他往往站在自己家楼下一两个小时也不能回家。这是一种强迫行为,明显带有一定僵化的特点,但小B除了数窗户这件事,其他时候可以正常生活,所以他的僵化程度要远低于小A。


也许你会想,这些人都有病吧,我又不会这样。但顺着这个连续谱系从不健康的一端继续往健康的一端移动,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处在中间的某个点上,在一些情境下也存在一些僵化不灵活的想法或行为,比如:


  • 有严重拖延症,越要紧的工作越无限拖延;

  • 平时小考都表现良好,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掉链子;

  • 和某一类特定的人相处时,总是想尽办法回避;

  • 每次开车被加塞,都会火冒三丈,虽然明知没必要。


“灵活有弹性”的心理状态是指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去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在同一情境下也拥有做出不同选择的可能性。


因此,灵活有弹性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你把生活从“单选题”变为“多选题”,就像一个多支线游戏,增加了无数种可能性,可以更丰富的去经历和体验人生。


那么,如何做到“灵活有弹性”?


我们先看看一个功能健全的心灵是如何运作的。当有一个外在刺激产生时,人从接受刺激到做出行动,通常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



能够做到以上四步,那恭喜你,拥有了一副“心灵有弹性”的心理机制。


这四个步骤中,比较容易意识和观察到的是后两个步骤“认知和行动”,而前两步“觉察和容纳”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运作,可以称之为“内心的黑匣子”。如果无法看到黑匣子里的东西,我们连自己内在是怎么了都没搞清,就去盲目应对和行动,“灵活有弹性”或“多选题”就成了一种奢望。


最容易出问题的往往是“容纳”这一步。容纳失败就会出现“情绪爆表”,成为扼杀灵活性的罪魁祸首。只要情绪还在可容纳可感知的范围内,我们就有时间慢慢去觉察去反思。可是一旦爆表,我们为了急于应对那些不舒服的感觉,不得不采用一些自动化的惯用策略,而且这些都在潜意识层面操作,也就是“你并不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结果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现实中大家应对情绪爆表的策略,往往可以分为两大类“热锅蚂蚁类”和“埋头鸵鸟类”,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看。


假设有这样一个事件:有一对夫妻,老公M是一位跨国企业高管,事业非常成功,老婆X是一位家庭主妇。一天M去上班却不小心把手机落在家里,X发现后正要想办法通知M,这时看到屏幕上闪烁一条新微信提醒:“亲爱的,我到了,老地方,301房间”。


1. 热锅蚂蚁型


如果X是热锅蚂蚁型,她可能瞬间就被错愕、猜疑、嫉妒、愤怒、伤心等多种情绪搞到彻底爆表,然后脑海中出现无数想法:


“他果然就是有事”“还不是嫌弃我年纪大了”“我当时就应该坚决去做拉皮,脸上没那么多褶子,就不会这样”“为什么我当时要选他,那个初恋要是成了,普普通通做个寻常夫妻不是挺好”“他怎么能这么对我呢,我为这个家为了孩子付出了多少,自己的事业都放弃了”“我要报复,我要去他们公司闹,搞得他身败名裂”“还得告诉他全家,让他们都看清楚他是个什么东西”“他们家会不会合起来对付我,不行,我得去转移财产,先给自己留好后路”……


在这些想法的驱使下,X可能在一天时间内去银行转移财产,再去M的公司大闹一场,然后打电话找自己的公婆哭诉。不论M出轨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X已然闹成了“一场出轨引发的血案”。


所以热锅蚂蚁型在情绪爆表时往往会反应过度,每天活得跟唱大戏一样,搞得自己和身边人都很崩溃。


2. 埋头鸵鸟型


如果X是埋头鸵鸟型,她可能有两类反应:


第一种:“我老公没出轨,这微信发错人了”——这是否认,直接从意识层面否认事实。


第二种:“我老公大概是出轨了,但我好像没什么感觉,不想它就没事了”——这是隔离/压抑,意识层面能承认事实,但回避情绪情感体验。


基于这种心态,X可能在事实层面不会做什么,也不会直接和M沟通,但可能在其他方面越看M越不顺眼,找茬挑刺吵架之类的。


埋头鸵鸟型虽然看起来遇事冷静,不会搞出什么大乱子,但因为他们真正的情绪情感并没有得到处理,早晚会通过其他出口冒出来。比如容易出现躯体化症状,有些莫名其妙的情绪爆发,或者其他奇奇怪怪的现象。


最后我想对你说,想要拥有“灵活有弹性”的健康心理状态,让人生成为一场多选择多线程的精彩旅行,首先要打开内心的黑匣子,看清真相,才能合理地选择。


尝试从现在开始,拒绝“盲眼生活”,觉察每一刻自己身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去感受去体会,扩大心的容量。


杨清晓:聊聊“心理健康”的7个表现


不少来访者常常在进入稳定的咨询关系一段时间后,忍不住会问类似这样的问题:我是不是已经好了?到什么状态我算是好了?或者即使咨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仍旧会说:我觉得自己还没好,不能结束咨询。


面对这些问题,除了考虑、处理背后的一些咨询动力、移情等情况外,也会让我会思考一个问题,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心理咨询做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结束了?


在对接近于健康人格的神经症性人格的描述中,美国精神分析家南希认为,有较健康的人格结构的人:


  • 会有清晰的认同整合,言行协调,内心体验连贯有序;


  • 有较强的自我同一性和自我认同感,明确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有稳定的气质、习惯、价值观和信念;


  • 在描述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时,这些人也能看到他人身上的优缺点,看到人本身具有的复杂多样的特征,既有冲突又有统一。


而传统精神分析会结合治疗目标,也从几个相关的层面来定义“心理健康”,比如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认同的能力、恰当的自尊水平、足够的自我力量和自我协调性。


1. 内省力:你是否有坦然面对自己的能力?


心理问题治愈的关键是将无意识的内容意识化,觉察、感知并理解自己内心深处、冰山之下被压抑和隐藏的部分之后,症状才会得以缓解、消除。这就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自我觉察的内省力,有敢于从已知事实主动触碰、进入未知世界的勇气。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是对自己的负面感受或情绪压抑、隐藏或掩饰得有多完美,而是对自己有多坦然。


罗曼罗兰把真正的英雄主义定义为,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对于自我探索和自我认知,人同样需要这样的英雄主义,在看清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和欲望后,仍然能够接纳自己。


2. 自主感:你是否具有让内心自由的能力?


自主感是指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内在的自由感。有自主感的人,更能够感受到内在的自由,而不被抑郁、焦虑、分裂、强迫、恐惧或妄想这些剥夺性的心理状态所控制,这是一个人很珍贵的心理状态。


很多人常常会有一种被限制的感觉,明明想做事,却无法摆脱低落的情绪;明明想保护自己的感受,却无法拒绝他人;明明想要更大的自由,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重复去想、去做某些事情。这些都是缺乏自主感的表现。


3. 自我认同感:你是否有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的能力?


自我认同感就是知道我是谁、我的角色是什么。健康的自我认同是,可以依据自己的价值观生存,直面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动机,根据自己内在完整性和真实性来判断“我是谁”。


与此相反的是,只能靠外界的评价才能体验自我认同,比如被赠送公司大礼包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或失恋了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在咨询中,体验并知道自己是谁、相信什么、感受如何、想要什么,都很重要,这也是发展强大、协调的自我认同感的必经之路。


4. 恰当的自尊水平:你是否具备相对稳定评价自己的能力?


自尊是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判断,我是什么样的人。恰当、健康的自尊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恰如其分的。


自尊水平过高会让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自尊水平过低会让人妄自菲薄,甚至自我憎恶,觉得自己生来就带着罪恶和错误。同时,恰当的自尊水平会对自己有相对稳定的评价,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己深层的态度,不会受制于人的思维控制技术、受制于他人对待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5. 情感成熟度:你是否有合理利用自己情绪的能力?


很多人会把心理健康等同于积极、乐观、正能量,但实际上,心理健康更强调的是用恰当、合理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


经典精神分析将其定义为“对情绪的敏感度”,情感成熟度或者情感智力(EQ,情商),这就要求一个人了解自己的感受,清楚自己为何会这样去感受,最终能自如地用利己利人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这种情况就像是,一个人生气了,重要的是不是立即发泄自己的愤怒,也不是通过否认、无视或行动化来压抑自己的愤怒,而是关注到自己有了这样的情绪,觉察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情绪,并寻求途径以合理利用这些情绪能量。


在这里,人作为情绪的主体是主动的,而非借由发泄或压抑,被情绪牵着走。


6. 自我力量和自我协调性:你是否有从容应对困难而不被困住的能力?


自我力量,实际上就是身处逆境仍能从容应付,以现实的、适宜的方式处理生活困境的能力。


我们常常很难理解,有些人背景优秀、资历很好,但每当经历一些应激性事件时,都可能会一蹶不振,倒退到完全无助的姿态;而有些人看似资质平平、成长环境也并不优越,但却能很好地应对困境。一个有着强大自我力量的人,既不会因我过度或非理性的愧疚而崩溃,也不会鲁莽行事、感情用事而让自己受困。


心理咨询致力于提升来访者的自我力量和增强自我协调性。一旦这样的目标达成,来访者可以更好地直面困难,而不是被崩溃或毁灭性的内心体验死死拖住、无法自拔。


7. 爱、工作及成熟的依赖:你是否有和他人连接、向外拓展自己的能力?


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人具有爱和工作的能力。一个内心健康的人,不仅能包容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自我,能包容复杂的外部世界和真实的他人,设身处地、连贯恒定地对待他人,不会凭个人好恶对他人感到失望或抵触。


有爱的能力的人,可以原谅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些没有理解、没法控制的事情,无论它们是多么的糟糕、不可救药。原谅自己,才能进而理解、原谅他人。


在咨询中,来访者坦露最黑暗、隐晦的秘密,咨询师平和、接纳、尝试理解的回应,会让来访者不再畏惧和对方发展亲密关系,而不再分出精力来掩饰自以为内心深处“见不得人”的部分。


来访者内心的敌意和攻击,一旦被挖掘、表达出来,就不再害怕自己会无意中伤害他人。收获了同情和关注之后,来访者才能以同样的同情和关注来对待他人。在传统精神分析看来,工作可以帮助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用解决问题、创造的方式来取代内心的无助和悲痛,工作是对内心攻击性冲突的积极表达。


而学会依赖他人、向他人提出合情合理的需要,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成熟的依恋会让人选择好的依恋对象,有能力离开不称职的依恋对象,有足够的力量去影响对方改变自己的行为。心理健康的人,会明确知道不是自己的需求有问题,而是寻求需要的方式需要调整。


最后,我会把“获得愉悦、平和的能力”作为内心健康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很多时候,愉悦自己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自欺欺人的快乐和知足常“乐”一样,都是对快乐的一种误解。


真正懂得愉悦自己的人,会觉察到自己内心的冲突,会在不断表达哀伤和哀悼之后,放弃自己婴儿期的愿望,不再为无法办到的事情而悲伤,不再贪恋一时的享乐、满足和虚拟的欢喜之中,而逐渐抵达真正的平和。


参考文献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美)NancyMcWilliams,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美)NancyMcWilliams,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策划:江湖边,咨询师运营:Ella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