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11-01 08:11

为什么我们身边的“NPD”越来越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作者:简单心理APP,题图来源:AI生成

文章摘要
流行文化中NPD概念滥用引发反思。

• 🤔 NPD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严格。

• 🌐 心理学词汇普及导致标签化和误解。

• 💔 与高自恋者关系痛苦需重视个人感受。

最近《再见爱人》第四季热播,杨子出场就被全网热评为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并上了热搜。


另一档热门综艺《花儿与少年6》中,周雨彤因为言行也被“诊断为”NPD。



作为一位心理编辑,不禁感慨这些年的心理学科普确实有成效,心理学名词已经出现在流行文化中,并成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的词汇。


但于此同时,不免又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儿。


这两年,NPD 一词出现在大众眼中的频率非常高。豆瓣“自恋型人格障碍”小组中,最多的帖子是描述一些特征,让大家帮忙鉴定是否为 NPD。


一时间,好像每个人身边都围绕着一些 NPD。



事实上,NPD 是一种人格障碍,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 1980 年就被纳入《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


NPD 的诊断标准也是非常严格的,一般只有精神科医生有诊断资格。一位精神科医生告诉我:在临床上,她们也会很谨慎使用人格障碍给患者下诊断,18 岁以下不允许给这类诊断。


Ethan Watters 是一位美国研究跨文化心理学的科普记者,他在《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中曾提到:“当一个民族文化在经历社会上广泛的焦虑和冲突时,特别容易被新的心理概念乘虚而入。我们对心理疾病的看法会反映我们自身重视什么,恐惧什么。”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试着讨论下 NPD 泛滥背后的痛苦与恐惧。


给人带来痛苦的自恋者很多,但不一定都是 NPD


NPD 是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的缩写,全称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核心概念就是“自恋”。


“自恋”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是评估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之一。


刚出生的婴儿处在“全能自恋”的状态中,一哭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喂奶、安抚),就像一个“国王”,他们分不清自我和他人的区别,认为“我”就是整个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承受一些“恰到好处的挫折”(理想化父母的逐步、可容忍、阶段性的幻灭),幼儿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同时发现自己以外的他者,并知道世界和他者并不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当然,需要养育者在初期给予婴儿足够的爱与关注(建立起好的客体关系),才能逐渐完成这个心理发展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受阻,人们的心理可能就卡在了某个阶段(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自恋)


从健康的自恋到自恋型人格障碍间就像一道光谱,有巨大的跨度,不同的人按照心理健康程度分布在不同的自恋区域(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有自恋倾向,只是严重程度不同罢了)


比如,高自恋倾向的人,常常会有这样一些特质:


  • 认为自己是更特别的(这种特别往往来自于养育者的高期待)


  • 缺少较为稳固的“自体”,常常在自大和自卑两端摇摆;


  • 可能将伴侣当作使自己感觉良好的“工具”,很难看到对方真实的情感和需求。


  • 很难发自内心地表达感谢与道歉,对自己是有需求的人会感到羞耻;


  • 习惯于认同人格当中自认为强大、独立的部分,而拒绝承认脆弱、有情感需求的部分。


你可能发现了,大多数人都在其中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扰,但并不严重妨碍我们的日常生活。


只有当自恋特征发展为非适应性,阻碍了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严重损害了个体的健康心理能力及和他人的关系时(比如总是利用和操纵他人等等),它才会变成一种人格障碍。


并且需要同时满足多种诊断标准中的表现,只有少部分人会患病(美国可参考的患病率估计在 0%到 6.2% 之间)


因此,给人带来痛苦的自恋者很多,但不一定都是 NPD。


为什么 NPD 诊断变成了一种流行?


作为研究跨文化心理学的科普记者,Ethan Watters 很关注各个国家和地区某类心理学概念的流行。在他看来,“心理疾病的症状,好像天空里划过的闪电,是某个特定地方、特定年代文化和信念的产物。”


而近年来 NPD 等心理标签的盛行,可能和下面这些因素有关:


1. 集体文化中对“自我中心”的负面看法


中国社会有强调集体主义和谦逊美德的文化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下,自我中心往往被视为负面的特质,自恋行为会显得尤为刺眼。这导致了人们在遇到不符合社交期待、显得过于“自我”的人时,更容易看不顺眼,倾向于将他们的行为与人格障碍相联系。


因此,NPD 成为一种方便的标签,用来批判那些在行为上偏离集体价值观的人。


2. 标签化与过度诊断


在现代信息化的背景下,心理学术语变得越来越普及,人们更频繁地接触到心理健康话题。然而,互联网上心理学知识的传播并不都是全面和准确的,容易产生误解。NPD 等专业术语往往被简化成一种“标签”,人们用它来描述自己不喜欢的行为,尤其是在某人表现得过于自我中心、不尊重他人时。


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在情感上对他人行为的一种反应:通过使用医学化的标签来表达负面感受,似乎能够将复杂的人际问题简单化、道德化,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轻松地将他人的行为解释为“有问题”或者“病态”。


3. 谁需要这种概念来表达自己的痛苦,这种病就受到谁的欢迎


高自恋倾向的人往往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给周围的人带来痛苦,尤其是和 ta 们有亲密关系的家人、伴侣等。NPD 的出现可以帮助人们解释在关系中遭遇的痛苦,这也是为什么豆瓣小组中关于 NPD 的大多数帖子都是“受害者”用来求助鉴定的:


“如果 ta 是 NPD,那我的痛苦就有了命名;如果 ta 是NPD,这一切就不再是我的错;如果 ta 是NPD,我就终于可以离开这段关系了”。


所以在某个阶段,心理疾病的出现和命名是有好处的,有时候,仅仅是被看见和被解释就能缓解人们的痛苦。


但我们也需要警惕标签化背后的过度滥用。从喊出口的那一刻,它就放弃了关注一个具体的人和一段真实的关系。


也容易让人忽视“自恋”在每个人身上的存在。直至我们对“自恋”污名化,甚至完全排斥、厌弃。


无论对方是不是 NPD,你在关系中的痛苦感都是真实的


在心理学中,概念和标签常常是一把双刃剑,它将我们模糊的感受命名,细腻地分解,帮我们更了解自己,这让我们获得一些确定感和力量感。比如抑郁症的出现,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不快乐不是“无病呻吟”。


但标签化也可能变成一种暴力,是对一个人粗暴的“定性”,意味着隔绝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彻底地放弃理解和沟通的可能。


这背后则是长久地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当一个人不在我们的理解范围内,当我们想表达最有力的攻击,一句“你有精神病”就够了(事实上,患者本身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当然,和高自恋倾向的人建立关系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但任何时候,你在关系中感受到的痛苦都是真实的。只要你感觉不被尊重、理解和看见,都可以为自己划清界限,适时选择离开。


这和对方是不是 NPD 无关(亦或是任何其他心理疾病)


或许我们也需要重新定义并谨慎使用心理健康的语言。


毕竟,所有心理疾病概念出现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而不是为了孤立和攻击他们。


参考文献:

Gillian A. Russell.(1985),Narcissism and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A comparison of the theories of Kernberg and Kohut Gillian A. Russell.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感谢实习生四月、 Liz Przybylinski 教授对本文的支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