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7-10 22:00

时隔八年,我终于找回了一点“社交网络”的初始乐趣

重要声明:你可能认为这是“即刻”APP的软文;然而不是。我并不认识“即刻”的负责人,也没有接收他们的任何好处。我撰写本文纯粹是表达内心的喜悦感。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是免费的、不求回报的,正如本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ID:TMTphantom),作者:裴培,头图来自:IC photo


2011~2012年,我短暂做过一段时间的新浪微博“垂直KOL”,或者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KOC”(按照我的理解,KOC就是粉丝数量比较低的KOL)。那时候的新浪微博真好玩,特别好玩,不是一般的好玩;就像一个游乐场,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让我感觉特别舒服。那年头,微信还不流行,B站还没听说过,知乎还不存在,头条还在茫茫人海里;我觉得,当时的新浪微博就是最好的“社交网络”。


我没有在微博做过任何推广(当时也不知道如何推广);没有从任何地方导入流量(当时也没有别的地方导流);对我来说,发微博纯粹就是玩,只要玩得开心,就算有收获了。那年头还没有什么人依靠微博赚到钱,也很少有人做自媒体(无论专业还是业余),一切都特别纯粹。


我的粉丝不停上涨:2011年3月开设新浪微博,彻头彻尾的冷启动;三个月后已经有了五千粉丝,或许六七千,我记不清了。2012年3月,开设微博一周年,我有了2万粉丝——2万活生生、毫不掺假、忠诚度很高、跟我互动频率不低的真粉。那年6月,这个数字最终破了3万,然后归零,因为我被销号了(平心而论,销号是我的错,不是新浪微博有意为之)


其实,如果当时我不是那么年少轻狂、不是那么无欲无求,我可能会拥有5万、10万乃至更多粉丝。我几乎每天都改名字,一会儿取个欧洲历史人物,一会儿取个电影角色,而且连头像也一起改;我的粉丝经常抱怨“我根本认不出你了,直到我看到你发的东西”。我脾气暴躁,经常拉黑人,有时候确实是我没有道理;最后我的黑名单2000名额全满,不得不把一些人放出来。我还可以随时随地主动找人吵架,一般都能把对方怼的下不了台,导致没有大V愿意转发我的微博。


(那时候的我真像凤凰院凶真,但我身边没有牧濑红莉栖。)


那样一个年少轻狂、口角锋利、丝毫不懂经营人设、完全没意识到流量价值的我,怎么会有3万粉丝的?因为我发的内容多,全是原创,而且有那么一点价值。当时新浪微博严格规定只能发140字以内的内容(长文只能发图片),我就在这140字里面探讨了很多事情:最近在读的书,昨天在Live House看的演出,门户网站推送的新闻,工作和加班的感慨,出差和旅行的见闻,喜欢吃的饭菜,喜欢喝的酒,看过的电影,玩过的游戏,等等。那都是真实、发自肺腑、不带功利色彩的。有时候,一条140字的感悟就能引起几百人的自发转发,带来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粉丝。


你以为我是唯一一个做到这点的吗?错,在我身边,纯粹依靠输出真实内容而聚集几万粉丝的朋友大有人在,其中有金融业的同行,有文艺界人士,有记者,还有理工男。他们现在几乎都不玩微博了,但是很多转到了其他自媒体平台输出。我也是如此,但在任何其他平台,我都没有找到当年微博的那种感觉。


什么感觉呢?“恰当的距离感”。具体地说:在微博上关注我的人(以及我关注的人),在现实中可以是我的熟人,或者半个熟人(例如同一家公司不同部门的同事、同一个学校不同年级的校友);我们互相观察着对方的思想、生活,有时候评判一下,有时候予以附和,更多的时候会心一笑。如果发现彼此思想差距太大,可以随时取关或者忽略不看。在微博上,我们的关系若即若离,可近可远,这是一种让人很舒服的距离。此时的微博既不是“强社交”也不是“弱社交”,而是“可强可弱”“可以自我定义”的社交;它主要是基于内容和兴趣,与你的现实生活也有一点关系。


在2011年3月~2012年6月的短暂时间窗口里,我从微博上认识了很多朋友,其中大部分到现在还在交往。后来的微博再也不是那样了,变成了明星、网红、营销号和大V的,社交功能丧失殆尽。微信太沉重、太贴近现实生活了;知乎从来不曾接近巅峰期的微博;豆瓣衰落的太早了;至于B站,嗯,可能是我没有赶上它最好的时候,它从来没给我带来这样的感觉。


(时代变了,我们这些人都要顺应潮流啦。)


今年6月,即刻APP恢复上线了,我的微信好友立即开始拼命以各种方式安利,尤其是那些来自互联网行业的朋友。一开始,我习惯性地以为这又是商业互吹;观察了一阵子,我觉得不是。直到三天前我才下定决心注册了即刻,试探性地开始使用。


当天晚上11点,我在微信群里感叹:“可惜我老了。如果换了八年前的那个我,这玩意我可以玩一整夜。”很快,一大堆人表示与我有同感。


与当年的新浪微博一样,即刻APP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距离感”:很多人关注我,我也关注很多人,我大致知道他们是谁(其中很多都有我的微信),但并不需要特别在意。我们什么都聊,从历史到电影,从互联网到投资,从无节操段子到有节操八卦……与微博相比,即刻是围绕着“圈子”组织起来的,从而具备了更强的BBS属性;它取消了私信功能(其实还是有一个后门),从而弱化了私人社交属性;它的内容形式可以是短文、长文、图片、视频或第三方链接,上述内容我都已经发过不止一次了。总而言之,感觉非常好,非常适合我,也非常适合很多人。


有人告诉我:“所有的垂直小众社区,在一开始都是这样诱人的。”


还有人告诉我:“2019年的即刻更好玩,现在其实已经退步了。”


又有人告诉我:“即刻就像芝心披萨,第一口很好吃,吃多了会腻。”


我知道,我知道。我已经过了相信乌托邦、相信童话故事的年龄了。任何内容型或者社交型的平台,都会随着规模扩大、商业化属性提升而变质。2011年我玩微博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什么是“营销号”;当时我还不知道B站,不过我相信当时的B站也非常纯粹、气氛极好。时间会改变一切:要么长大且变质,要么衰亡且永远年轻。我知道,我知道。


(我真的很喜欢朋友在一起无拘无束、不求功利的氛围。)


然而,我还是无法抗拒这种其乐融融、无拘无束、没有功利色彩的社区。有谁能抗拒呢?昨天半夜,我把一个珍藏多年的原创段子发在即刻的“我有一个脑洞”圈子;今天起来一看,有几条颇为睿智(讽刺)的回复,我不但不生气,反而会心一笑。如果我把这样的原创段子发到朋友圈,肯定会惹怒一群利益相关的朋友(这种事情真的发生过);发到微博,应该会被限流或屏蔽(因为提到了微博竞争对手的名字);发到B站,应该会没人看见吧(一个B站普通用户的动态有人看吗)


我不相信互联网行业的未来一定是专业化、功利化、头部集中的。因为互联网行业的初始精神恰恰与之相反——鼓励多元化,鼓励不计利益,鼓励每一个声音被听见。曾几何时,网上冲浪的人都是牛仔、罗宾汉、怪盗基德,潇洒地穿梭在异世界的暗夜之中;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明星网红、头部大V,用越来越专业的语气,拿捏着越来越同质化的用户情绪。现在还有人只凭兴趣爱好、不计个人利益地输出吗?如果还有,希望他们千万不要放弃。从互联网时代初期传承至今的火种已经快要熄灭了,但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熄灭。


即刻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一直像现在这样好。哪怕有一天它变质了,像我这样的厌倦了互联网流量游戏、厌倦了马太效应、只想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吐槽、只想拥有恰到好处的“社交距离感”的人,一定会再去找一个地方。随着技术进步和用户群体的分化,或许有一天,互联网巨头的产品经理终于会认识到:不是所有平台都需要做大、出圈、头部化。或许到了那天,即刻这样的平台不需要丧失初心也能活得很好,而那些一天到晚指望出圈、指望跑马圈地的平台会回头是岸、找回初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ID:TMTphantom),作者:裴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