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03 21:55

人一定要活得非常理性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题图来自:《理智与情感》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强调“思考”的重要性。于是经常会有读者问:人活着难道一定要这么理性吗?


比如:


做什么事情一定要非常理性地去计算利害得失吗?这样会不会太功利了呢?


读书、学习一定追求“有所收获”吗?难道不能单纯地消遣和审美吗?


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定要费脑子去思考吗?这样会不会太累了?


如是等等,不一而足。


说实话,这是个蛮难回答的问题,一两句话其实讲不清楚。


所以今天,我想跟你聊一聊这个问题,争取把这个话题讲透,让你不再有疑惑。



首先,我们还是需要定义一下:什么是感性,什么又是理性?


很多人直观的理解,就是把感性等同于情绪,把理性等同于思考 —— 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粗暴的理解,不算错,但远远不够全面。


怎样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这对概念呢?这里,我们需要涉及心理学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研究范式:双路径模型。


许多研究都认为:在我们大脑中,存在着两条认知加工和决策路径。这两条路径殊途同归,彼此抑制,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它们博弈的产物。


比如:心理学家基斯·斯坦诺维奇提出:我们对一切事物的加工处理都存在两个过程。过程1负责借由经验和直觉,作出下意识的、快速的决定;而过程2负责调动注意力进行思考,作出更复杂的决定。


这个模型后来被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发扬光大,就是著名的“认知双系统”模型


再比如:在神经科学中,有一个经典的三脑模型,它认为:我们的大脑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负责心跳、呼吸等生存功能的爬行脑,负责情绪、记忆和安全反应的边缘系统,以及负责注意力和复杂思考的新皮层。


除了爬行脑之外,另外两者是可以互相抑制的。


当我们接触到一个场景或刺激时,经由感官进入大脑的信号,会先抵达边缘系统,触发杏仁核,激发我们的情绪反应,随后再抵达新皮层。


所以,我们总是先感到愤怒、恐惧、焦虑……随后才会慢慢冷静下来 —— 这里的“冷静下来”,实际上就是新皮层抑制边缘系统的过程。


而某些杏仁核过于敏感的个体,就很容易“气昏头脑”,做出种种非常冲动、过激的行为 —— 这就是边缘系统反过来抑制了新皮层的表现。


除此之外,还有“注意的双加工模型”(自动化加工和控制加工),“消费的双加工模型”(中心途径和周围途径)……诸如此类。


无论如何,这种种不同的研究成果,都表明:这两条路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用,争夺着控制权。


我们可以结合各种模型,给它们一个总结:


路径1最大的特征是“下意识”,也就是说:它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一个即时的、简单的反应,用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周围“发生了什么”。


它产生的结果,在某些场合是直觉和经验,在某些场合则是情绪,等等。


而路径2最大的特征,是“控制”。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路径1的结果,为我们的大脑进行复杂的加工处理留出余地,用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是怎么回事”。


它相当于一个暂停键,让我们先停下来,想一想,再行动。


那么,我们不妨把路径1,给它一个总的名字,叫做“感性”。


再把路径2,给它一个总的名字,叫做“理性”。


这就是我们对感性和理性的定义。




明确了这一点,不妨来思考一个问题: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我们通常是由感性主导的,还是由理性主导的?


你可能会觉得“当然是理性” —— 但事实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感性。


为什么呢?为什么连“思考”都是由感性主导的呢?原因在于:


绝大多数人的模式,都是:先依据感性得出一个主观的判断,再让自己的理性来“证明”这个判断。


简而言之:先开枪,再画靶子。


这是根植于我们基因深处的特性,在不经过训练的情况下,几乎极其难以调整和纠正。


所以,为什么人总是很难被说服?原因就在于:当一个人保持某种立场或观点时,支持他的力量并不是理性的,而是感性的。你再诉诸理性,给他再多的论据和逻辑,他都只会“不听不听我不听”。


这就是心理学家 Jonathan Haidt 在《正义之心》中提到过的原理:我们往往是任由感性来主导我们的立场,再用理性来为我们辩护,而不是经过客观的深思熟虑再作决定。


这个结论是有实证支撑的。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在美国有民主党和共和党之分,在某些议题(比如同性恋)上,民主党会更开放,共和党会更保守。


如果你去问一个共和党人,问他为什么会反对同性恋,他一定会给你一堆理由,说得头头是道。但神经科学家 Kevin Smith 通过大脑扫描发现:当提及类似的议题时,共和党人士大脑的脑岛中,跟处理恶心、呕吐反应相关的区域,其活跃程度显著高于民主党人士。


也就是说:道理都是假的,第一时间的感受,才是真的。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


当我们形成一个观点时,我们往往是遵循什么样的流程呢?


1. 先通过感性上的倾向,大体上形成粗略的观点(情绪偏见 Emotional bias)


2. 再通过设置一道阀门,把那些有利于我们的证据吸收进来,无视那些不利于我们的证据,从而来不断强化这个观点(证实偏差 Confirmation Bias)


3. 对于那些无法无视的证据,再通过扭曲含义、找借口、找理由,来找出对自己有利的解读(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


这三个步骤加起来,就是一整个“动机性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的过程。


简而言之:每个人在生活中,其实都在做一件什么事情呢?努力地证明“我是对的”。


所以,当你觉得一个观点“说得真好!”时,不妨想一想:


是这个观点真的逻辑严密,很有道理,还是因为它刚好说中了我心中所想?


我所追求的,究竟是“有道理”,还是“它懂我”?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我们一定要活得非常理性吗?”这个问题其实是问错了。


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问法应该是:


你能忍受自己,活得那么感性吗?



可能有朋友会问:那活得感性一点,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不能都交给感性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感性往往会犯错,从而使得我们的“心智世界”跟“现实世界”,产生巨大的割裂。


感性是什么?本质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详见:给大脑装一个补丁  中的“贝叶斯大脑”)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我们的感性就会立刻行动起来,把它跟大脑中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快速搜索”出一个相似的结果,来作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但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感性,太懒了,太追求省力了。


这就会导致,我们“快速搜索”出来的结果,往往是短视的,片面的,错误的,低效的。


举个例子:当我们依靠“直觉”从记忆里去获取一个经验时,我们得到的往往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不是最正确的,而是印象最深刻、记忆最鲜明的 —— 这就叫做“启发式”。


比如:你觉得国内目前人均收入是多少?


这个问题,一个生活在北上广深的人,跟一个生活在三线小城市的人,他们第一反应的回答会一样吗?肯定不会。


前者的回答,很可能是后者回答的好几倍。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的圈子不同,接触到的信息不同,自然就会被塑造出不同的“启发式”。


同样,当我们碰到一个问题时,直觉往往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


从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里面,找出一个最直接、最简单、最“无需动脑”的做法,也就是我常说的“路径依赖”。


简而言之就是: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比如:


  • 上个季度的销售额怎么下降了?所有部门全部给我加班!


  • 预定的产品模块上线不了?所有部门全部给我加班!


  • 公司的老客户不续约了?一定是你们服务没到位,所有部门全部给我加班!


  • ……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什么呢?需要“锻炼”我们的理性,让它不仅仅作为感性的辩护人,而是可以翻身做主,掌握主导权,可以对我们的感性说:


你错了,相信我。


你看,理性被压制了那么久,什么时候才能站起来?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我要告诉你:要让理性压过感性,用理性来主导我们的生活。


其实也不是。


感性和理性一定是互相对立的吗?这两者一定没有任何调和的空间吗?不一定。


举个例子:我在学习建筑和历史之前,去旅游,看到一个古建筑,只会赞叹:啊,真好看。没了。


但当我学习建筑和历史之后,看到一个古建筑,我能够看到的、想到的就会更加丰富:我能够去欣赏它的结构、工艺、风格、形制、设计,我会联想到跟它相关的历史、传承、技艺沿袭……诸如此类。


简而言之,我的视角能够从“啊,好看”变成“它为什么这么好看”。


再比如说:看到一片大海,你在心里感叹“啊,真大”,跟你联想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抑或《老人与海》、约翰·班维尔的《海》……所唤起的感受,是一样的吗?


前者是情绪,是感性,而后者是什么呢?是一种审美的过程,也是一种糅合了感性和理性的更丰富、更深邃、更持久的体验。


同样,读一本小说,不动脑子、囫囵吞枣,和充分调动你的脑力和知识基础,去理解它的叙事,猜测它的发展,分析它的手法,把它跟你的知识网络联系起来……你从后者中所获得的快乐和愉悦感,一定会远远超过前者。


这就是创造的乐趣,也就是将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的快感。


我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名字来描述,直到我发现“知性(或“智性”)—— 的确是一个很贴切的描述。


那么,稍微总结一下:


  • 感性,是一种下意识、快速的反应,主要包括直觉和情绪。


  • 理性,是大脑对感性的抑制或支撑,主要包括控制和思考。


  • 知性/智性,是基于理性基础上的持久、深刻的感性体验,主要包括审美和情感。


前面讲了审美,那情感又指什么呢?它指的是基于清晰的认知基础上的信念。也就是说:我认同它,并且我清楚我为什么会认同它。


拿爱情来举例:


你遇到一个很吸引你的人,开始一段恋情,这时处于什么阶段呢?感性的阶段。恋情中的种种愉悦感,实际上就是一连串不间断的感性(情绪)叠加的结果。


当你开始认真地思考:你们彼此是否合适,对未来的规划是什么,是否能够长期、持久地互相扶持……这时,就进入了理性的阶段。


而当你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发现双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十分契合,沟通起来非常顺畅,能够互相理解和信任,并且愿意改变自己以更好地相处,这个时候就进入了知性的阶段,亦即开始产生深厚的、持久的情感。或者称之为“羁绊”。


当然,不仅仅是爱情,对任何事物所产生的深刻情感 —— 比如感恩,崇高,感动,信任……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种更高层级的体验和快乐。



最后,回答最开头的问题:人一定要活得非常理性吗?


不。更好的态度是什么呢?


弥补感性的缺陷,追求知性的体验。


举几个简单的场景,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点。


1. 把情绪当成顾问


当你产生某种情绪的时候,该怎么做呢?是任由情绪操纵自己吗?


不是的。可以试着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 我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情绪?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 这种情绪意味着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 我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常常说“控制情绪”,其实更好的是什么呢?是意识到:


情绪并不是你的主人,你完全无需按照情绪的命令去行事。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绪,只是你的大脑给你提供了一个建议。


但听不听它的建议,按不按这个建议走,决策权一定是在你手上的。


简而言之:不妨把情绪当作一个顾问。当你产生某种情绪的时候,其实就是你的“情绪系统”在告诉你:它认为当前的情况出现了问题,建议你采取某某策略来应对。


很多时候,情绪系统直觉给你的“策略”往往是短视的 —— 比如愤怒,恐惧,焦虑……


但你并不一定要接受这个建议。你完全可以跳出来,自己来判断“我要如何处理目前的这个局面”。


2. 拓展自我认知的边界


前面讲过:我们的理性,往往沦落成为自己的立场辩护的工具。先开枪,再画靶子。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就相当于,你已经画地为牢,把自己困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看不到更广阔的空间。


所以,当你形成某种观点和立场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


  • 我的观点是基于什么而形成的?我真的了解它吗?


  • 我的数据、论据、证据是什么?如果我错了,会怎么样?


  • 我能否找到一个更高层级的角度,把我的立场跟对立面的立场统一起来?


简而言之:不是让理性为感性辩护,而是把理性作为打破认知边界的工具,不去追求“我对你错”“自我认同”,而是专注于思考:


我的观点和认知还有没有漏洞,还有没有可以完善和提升的地方?


这样一来,你的认知边界就可以不断拓展,不断地接近“最终真理”。


3. 设计一套权衡的原则


那么,生活中真的一切事情都要动脑思考吗?也不尽然。


平时不妨这样想一想:


  • 在我的生活里,哪一些选择并不那么重要,可以交给感性?


  • 我能否建立一套原则或系统,来“自动化处理”这些不够重要的选择?


  • 哪些选择是关键的、重要的,值得我全力以赴去对待?我如何腾出时间精力来处理它们?


调用理性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也是一件需要消耗资源的事情,所以,尽量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记住:你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要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4. 探索你关注的领域


如果你真的关注一个东西,喜欢一个东西,不要只是停留在感受,而是去深入地了解它。


倘若只是停留在感性,你的感受就会止步于浅薄、片面和短暂。


但如果失去了感性的体验,那生活多多少少又会变得无趣。


所以,试着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试着透过它的表面,去探索和思考它背后的逻辑、脉络和原理……


你也许会发现全新的“知性之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