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原文标题:《总有人普信,为什么?》,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总感觉自己挺聪明,就是赚不到钱?比同岗位同事积极很多,面试要求涨幅30%的薪酬公司都不愿意?拼命表现自己能力,领导始终不愿意把重要任务交给我。
种种问题你可能也有过,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长相漂亮身材好,性格温和有魅力;亦或工作能力强,糟糕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的概率要比别人小很多。
讲真的,这是一种错觉;认知心理学中把此类情况被称为优于平均水平效应(Better than average effect)。
通常而言,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在积极维度上的表现比所在人群的平均水平要高(好),盲目带来一种“普信”现象。
当然它也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
你如何评估自己的领导力呢?一位研究者把该问题抛给美国中学生,结果“有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领导力名列前茅”;也许你会说,中学生不够成熟,他们自我认识不够准确。
那大学教授怎么样?人们通常认为大学教授比中学生更加理智;但事实证明,大学教授也容易出现这种幻觉;认为自己的能力高于平均水平的大学教授高达94%。
显然,被试者们的问答和现实生活中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存在偏差;然而,我们真的比别人优秀或“失败”吗?未必。
积极的自我观念
回答该问题前,有必要了解下什么是“自我”;纵观历史,有关自我认识方面观点总是太多,比如:
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的经验的我和纯粹的我,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甚至罗杰斯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等等。
按照学术百科而言,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识,不乏包括对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等多个方面的汇总。
可以说,心理学上这些概念,并不像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有特别严格、明确的定义,主要是历史上的各路心理学家按照自己的理论框架作出归纳。
因此没法给出一个大一统的、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定义。
在我看来,作为独特而复杂的人,我们怎么精确地表达自己?你有多种方式完成“我是XX”的填空句,把Ta们总结起来就是对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定义。
与此相关的是自我图式(self-schemas)。
你可能觉得自己是聪明、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这些都是你自我图式的内容;它就像一张结构网,组成在一起形成了“认知结构”。
这部分非常重要,它影响我们如何感知、回忆和评价他人与自己。
举个例子:
成为作家是我职业中的一部分,我就特别注意阅读和写作,我还会很快回忆起与两者有关的经验,而且,日常中能特别记住与Ta有关的一致信息。
当所遇信息与自我概念有关时,我就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种种步骤,就是自我感觉的一部分。
但是,感觉会让人联想起“自我参照”(self-reference effect),《社会心理学》中指出,当信息与我们有关时,我们会在意并且快速处理与之有关的细节,甚至放大记忆,得出重要的结论。
比如,如果别人提起一个特定词汇“外向”,那么两个人沟通过程中你就会用回忆寻找有关的内容。
假设我们把自己和某个故事联想在一起做比较,就能更好地回忆出那个人物;甚至在和某个人谈论两天后,你又会对别人阐述有关你们的话。
因此,记忆的构成离不开“自我”,由于我们倾向把自己看成世界、社会、沟通中的核心,那就会高估别人对自己行为的指向程度。
即便是两个人的随意聊天也是同样。
所以人们会经常把自己看做是某件事情的主要负责人,而实际只是在其中扮演很小的一个角色(Fenigstein,1984);而当评价其他人的行为和表现时,我们也经常本能地与自我行为相比较。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通过对经验的整合来完善自己尽量保持一致性,那探索过程中自然离不开展望“可能的我”(possible selves)。
你也许充满各种远大抱负,未来要创业做件有意义的事为社会创造价值,亦或赚好多钱带着父母游玩世界等等;这些希望感也会改变日常生活中的动机取向,从而带向更积极的自我观。
简单而言,一个人不断与外界交互,在各种参照下慢慢构建“自我图式”最终沉淀出“自我定位”和“评价事物的方式”就是自我观(self-concept )。
可是,自我观有两大来源,分别为:1)私人意识private awareness,2)公众意识public awareness
前者不断通过内在经验融合形成认知,更多处于内省层面。
初中时我脾气很差性格冲动,经常因为看不惯同学的嬉闹违纪而出口恶言,不但疏远了本可亲近的一些同学,自己也常懊恼心塞。
过几个季度后发现身边朋友越来越少,我开始把“日三省吾身”类似的词汇写在课本和日记里,来时刻提醒自己;这种了解困境,通过自我省察的方法,会慢慢改变潜意识。
后者相反,主要通过外部经验和外部反馈获得认识。
比如,你认为自己个人能力不够,然后报名各种训练营、网课、试图通过讲师的反馈来改变“能力模型”,以到达公司要求。
但是,人大脑当中掌握学习和行为能力,处理棘手问题的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在二十多岁达到顶峰后就会形成固定回路,如果不长期锻炼就会呈现下降趋势。
Ta就像北京开往全国的高铁,一旦基础路线铺设完毕会形成固定路径。
这就造成,当我们过分依赖内在经验而不听取外部意见时,就会对自我理解就会出现偏差。
那有人肯定会说,我多听取外部建议不就好了?其实觉察并非那么容易;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两种盲区:1)认识盲区,2)情绪盲区。
自我觉察有点难
什么是自我觉察(Self awareness)?
它集一个人了解、识别、思考、反省自我感受、行为和想法的个人状态,然后抽丝剥茧后以达到“自我认知”与“社会需要”相平衡。
在认识层面,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邓宁(DavidDunning)教授指出,我们对自己的表现和能力评估容易被一种“自上而下的思维模式”所限制。
从认识盲区(knowledge blindness)出发,邓宁在一系列研究中指出,人们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并不是基于实际表现或者过去的经验,而是更多来自于一种没有事实依据,关于自身能力的信念。
比如,相信自己地理学科很好的志愿者认为能够在测试中表现十分出色,但结果却分数平平。
工作中也经常遇到此类情况:
我在面试私域总监时,他们自认为在“社群运营”做过2.5年时间就能胜任新岗位。
可现实并不非这样,中层管理不仅要求垂直技能,还要对其他岗位有一知半解的能力,然而很多人并不具备。
其次不少人以为不断地反思、思考就会提升自我觉察力,然而悉尼大学的Anthony Grant教授发现,“思考自己”与“了解自我”属于两码事。
甚至在多项研究中,个别志愿者的数据居然还呈现相负关系。
也就是说,不忙时不论花多少时间反思自己,自我觉察能力也许并不会得到实质提升;更甚至,有时思考的越多对自己了解越少,反而陷入“焦虑”中。
这主要因为,自省本身常常停留在一种依靠逻辑、理性的层面;很多时候“看清真实的自我”需要依靠“情绪时的反应”和“某件事下第一感受”如何。
因此有些问题并不是觉察行为本身,而是不正确的认识带来的自省,俗称“瞎琢磨”,那这种错误的方式不仅使判断下降,还会造成一种我很了解自己能力的“盲目自信感”。
再者,觉察有一个邪恶的双胞胎,被称为反刍思考 (rumination),即带着负面情绪反复咀嚼已经发生的事,并更多关注自我无法解决的事情。
我们很容易混淆的是,自省不是一味苛责过去的自己和沉浸于过去的错误中,而是带着一种开放,包容和接受的态度,去反思自己。
这如同:
在工作中,团队配合某件事结果失误,领导狠批我一顿导致心情非常差,但我认为责任不应该怪我,可他却让我反思,这时我很难不受情绪折磨把事情处理明白。
要知道,正确的自省能够帮我们提升洞察,但反刍在情绪中只可能让我们更难看清自己和问题本身。
然而很多人还认为觉察本身要多问“为什么”,如我为什么会这样想?怎么会做那件事?等等。我们似乎相信找到那个想法背后的动机就能进一步了解自己。
其实当我们强制找到理由时,那个答案可能是最简单听起来最可信,但不一定是最佳的,因为一旦找到原因就会停止思考,不论对错。
与“为什么”问题相对,我认为更有效的提出“是什么”更能准确并命名大脑的想法,情绪和行为。
比如,我现在感受是什么?我在想什么?
进一步而言,“是什么”本身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只有感受到的东西是真实的,而为什么可能只是大脑欺骗自己的一个答案而已。
再者人格特质有70种,遇到问题时一些人总试图尝试从亲人那里,或者一两个朋友得到反馈。
研究证明最亲近的人往往不愿意为你反馈最真实的信息,Ta们给出的多半均以“安慰”为中心。
这很容易陷入归因谬论,你试图通过别人安慰甚至几个人的想法来改变自我认识问题方式,可能吗?显然不行。
此外,假设问题发生在工作层,我们往往觉得跟领导直言沟通更能有效解决,可走的较近实则是把双刃剑,一种容易引发PUA,另一种会给同事带来敌意,很难平衡左右。
于此,万事角度太多,保持正确且客观的觉察真的很难,就像一碗水一样你永远不可能端平,与不如自己的人对比总会产生优越感,与高维的对比就觉得挫败,所以,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平均状态。
那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让他人感觉自我“普通而又那么自信”呢?我认为关键要素在大脑所构建的“叙事自我”(Narrative Self)的方式。
不同表达的方式
此概念我在赫拉利《未来简史》中看到,Ta说体内至少有两个我,分别是体验的我(experiencing self)及叙事的我(narrating self)。
我们与别人沟通时很容易陷入一种“高或低”“低或高”的差异中,不能达成平视。
两者有什么不同?
打个比方,你周末晚上去酒吧遇到一位小姑娘/英俊少年,不经意之间的对眼让你觉得似曾相识,于是你们晚上喝很多酒,聊有关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几小时中,临在当下的感受均属于体验的我。
几天后,你时常回味那天,过一个月你希望与朋友描述这一切时,却发现无法再用文字描述所有细节,可能仅有某一两幅对视的画面仍浮在眼前。
但你对那天晚上的感受却变成“周末的晚上,我和朋友一起去酒吧时遇到一位美女/靓仔,我们偶然间的对视打开彼此的心房,我们喝很多酒”,这就变成叙事的我。
简单地说,叙事的我决定“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的目的与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更重要在于体验只会被淡忘,叙事可以不断通过大脑记忆修改,因为前者属于感受,后者属于概述和总结性质。
我们会忽略一件事过程的长度,仅仅记录痛苦峰值和过程结束时感受的平均值,也就是,在后者中没有时间长短的概念。
正如同,做胃镜非常痛苦,但患者往往只记得开始阶段和结束时的疼痛;体验的我在手术中感受多少痛苦,很快就被忘记。
这也是让自己愉快过下去的方法,毕竟没人愿意永远活在痛苦回忆里,对不对?
正因如此,叙事的我相对客观。
那么,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美化叙事来影响别人,从而给自我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再沉浸于优于平均效应上,停止不前。
理解两者能解决开场所述的多半问题,比如:
为什么我如此优秀却赚不到钱?我这么做都是为大家好,怎么还不领情?我付出这么多,为何结果如此糟糕?
假设换成叙事表达,就成为我的优秀对别人价值在哪里、我为别人好属于一厢情愿还是别人真需要、我的付出对领导的要求起到实际帮助吗?结果是否可控等,诸如此类。
想象下,在此意义上你会拥有多重表达方式。
好比去一家公司面试,当别人问为什么想要涨幅30%的薪酬,我会说“在领导眼里我做事比较勤恳认真,临走时希望我去外界接受一些更高的挑战”,在同事眼中他们很信任我,一般担任重要角色。
这样,你可以跳出原有场景对“Ta”多角度评价让对方参考,而非一味的强调“我多么厉害”;可以说,叙事赋予我们多重身份和多重视角,让人觉得更客观。
有效客观的改变
除此外,如何提升觉察能力,然后通过叙事的表达让别人觉得“我”不那么普信呢?我刚开始从这两方面进行的改变:
1)纠正觉察的方式
首先当认知到“认识盲区和情绪盲区”的相关问题就会有意避之;练习正念(mindfulness)法非常适合部分人,它主要要求“对当下进行感知”的能力。
可以让自我放轻松,去体会当下一切的经历,和上述中我们提到的多问“是什么”少问“为什么”类型;但有部分人始终不行,比如我,一段时间后差点睡着了。
那怎么办?
后来我发现可以每天休息前试着放下手机,闭上眼睛把大脑当成一面镜子,先用闪念把一天重要情绪、事项在大脑过一遍,然后再认真复盘下。
拿我个人经验而言,当回忆当天的某个事项时我的第一反应通常有“自责”的可能。
比如写作这件事,偶然间会透露出“明明可以做的很好,白天怎么会突然为完成目标就凑合一下”的想法?
如果继续深挖,几乎能感受到内心的冲突,这背后似乎是自己为完成某个目标想急功近利的表现。
把这一切记在脑中,并对自己说“没关系,我可以调整”,到第二天在遇到此类情况停一停,就能很好的处理。
情绪焦虑时,不乱行动,反而是一种进步。
另外,外部觉察能力的提升会比较难。假如你想获得一个更准确全面的他人看法,我们就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如何想的。
我通常采用一对一沟通的方法;比如:
最近感觉工作管理层面有些“普信”,那就会安排与同事间的非正式沟通,下午3点左右楼下约杯咖啡,和他们聊聊最近生活、工作状态、把自己认为不好的一面直接拿出来。
这样,当同事听到我眼中“哪些做得不好”,他们就会给出一些自我看法。
这些建议并非需要全部采纳,某些可能在沟通中就可以解决,那些长期“你哪点不好”是需要深层次关注。
再者针对“对”的反馈方式很重要,虽然可以通过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提高外部觉察能力,但并非所有人都具备同等价值。
选择反馈对象时要避免两种人:1)无爱的批评者(unloving critics)和无批评的爱人(uncritical lovers)
这并不难理解,前者是那种不论自己做什么都会被指责、批评我们的人;例如妒忌的同事,你的一举一动在别人眼中都觉得非常讨厌,显然他们的批评并无法做到客观。
后者不同,不论我们做什么都不会被批评,甚至会受到情感色彩过于浓重的反馈。
比如今天工作中遇到麻烦事,回到家中和对象吐槽,他们很难精准分析问题,原因在于通过你单一描述根本无法做到客观。
所以,针对不同事项,我们应该找到对应的人,Ta可能是同行,也可能是比你厉害的领导,但至少在此方面有些相关经验,你们才能产生共鸣,对外部觉察才有帮助。
2)长期练习叙事表达
大脑存在懒惰行为,我们尝试通过叙事与人沟通时,很容易陷入自我沉浸中,好比我说,”昨天那件事你做的挺失败,来跟我分析下”,你会如何回答?
大多数人会喜欢先说起自我情绪感受,然后再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当时这件事,或者指责别人哪里没有配合好;这并不客观,因此需要先转化下“心理距离”。
什么意思?
就是认识到“我”和“我要描述的事项”之间的认识距离;距离越近,我们越倾向体验的表达,反之则会用第三视角看待。
这就像两件很出糗的事,一件停留在高中,一件是一个月前,你更不想提起哪个?肯定是后者对不对,毕竟刚发生过。
所以我们需要更换一个视角,让自己过于关注当下,而非昨天或未来;我把它称为“活在当下”,只有这样自我现实感才会更高一些。
当然在表达时,也要时刻注意尽可能找到2-3个不同视角,虽然做不到非常客观,至少在别人眼中你是愿意转换各种角度来看待一件事,那无形中会拉近彼此内心的距离。
所以,让自己远离“高估的我”或“普信”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首先不断提升觉察力,其次让信息跟过去的自我拉开距离,再者运用多人视角去叙述一件事。
总结一下
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掌握信息存在差异,在沟通这件事上很难百分之百客观让对方接受。
蔡康永曾经讲过,Ta在生活里一直练习一件事,就是看到自己的“分身”,用旁观的视角看“它”跟自我对话,你做过此类尝试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