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5-01-02 10:56

中国科技创新:飞轮还是内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尽研究 (ID:Weijin_Research),作者:未尽研究,原文标题:《飞轮与内卷 |看DAO2025》,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中国科技飞轮效应带来内卷挑战。

• 🚀 中国创新投资超过美国,推动全球科技领先。

• 📉 新兴产业内卷,导致低水平竞争和产能过剩。

• 🔄 未来需平衡飞轮与内卷,实现高端原始创新。

全球工业与科技产能正在前所未有地向中国集中,而且集中的进程正在不可遏制地前行,可能会超过二战之后美国产能在全球的占比。越是新兴的产业,在中国集中的速度越快,集中度越高。中国能把有前景的新技术以最快的速度规模化并推向全球市场。


中国的产能在全球市场上产生飞轮效应的同时,在国内市场出现了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过度投资带来过早出现的产能过剩,在一些行业体现为企业在同一技术赛道上过于拥挤、在同一技术水平上过多产能,产品的均质化程度很高、差异化不足,多数企业在有限维度的产品空间内进行惨烈的价格战。这就是内卷。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也伴随着不同产业发展阶段上的产能过剩,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原因;在中国自主创新时期的飞轮与内卷,也源于中国在过去20年形成的自主创新体制。


大力创新出奇迹


中国对研发与产业创新的投资总量,包括研发投入与产业政策投入,进入2020年代以来就已经超过美国。如果用购买力平价(PPP)来衡量中国在创新方面的实际有效投资,中国的产业政策投入是美国的近五倍,再加上研发投入,创新投入总量上早在2019年就超过了美国在这两项上的投入:总计9238亿美元,是美国的1.23倍。



产业政策支出并非全部用于研发,其中也会有大量的企业资本支出,主要是用于投资产业创新的载体,加快新技术的规模化部署,它支持战略性、新兴和未来的产业,国家创新体系中将科技形成生产力。中国在一些未来科技与产业方面的投资,如对核聚变的投资,已经都超过了美国。


中国的现代产业政策始于2010年。这一年,中国工业产出超过了美国;战略新兴产业当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新型举国体制、争取先发优势的未来产业,直到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这一系列政策与方针,构成了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美国对中国发起的科技战,加快了中国自主创新的步伐。


中国对美国的科技追赶基本达成。在研发领域,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通过各领域引用达到前10%的论文,跟踪了64项关键技术,在过去20年中,这些技术领域的高影响力领域的论文占比,中国领先了39项,美国领先了25项。如果以近5年统计衡量,则中国领先已达57项。一些智库对最有价值的专利数据的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中国对自主技术创新的追求,支撑了中国工业产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中国制造业已经占到全球30%,工业产出也达到全球的35%。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工业产出将达到全球的45%。中国工业的实际产能,到2030年有可能占全球一半左右。在人类工业史上,只有二战结束时的美国,工业产出达到了这样的比重。



从研究开发到产业政策,中国的创新体系即新型举国体制,在规模和数量上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中国以惊人的速度正在完成全面的追赶。在技术S曲线上,中国成功攀越了最陡峭的学习阶段,也是创新性价比最高的阶段。应该说,中国在工业化和技术进步方面,收获了史上最大的学习追赶红利。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基本完成了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有些领域超出了预期。而且在越来越多战略性、先进性的制造领域,获得了控制力很强的优势。


2020年之后,中国又经历一波工业产出的爆发,这一次被西方称为中国的第二次冲击,中国在新兴产业、先进制造和高科技方面的出口和海外投资迅速增加,巩固并强化了世界工厂的地位,此时高度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厂,已非当初中国刚加入WTO时的工厂。中国正在向全球先进制造跨越。


飞轮还是内卷


中国工业对外呈现飞轮转动的同时,国内市场近年来一些行业出现了严重的内卷现象,特别是出现于一些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由于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企业竞争的手段主要依靠打价格战,陷入低水平竞争,低盈利导致低研发,无力投入技术创新。


欧盟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研发企业2000强中,中国过去10年研发支出最多的头部企业,除少数几个行业如工业制造与化学之外,对标美国、欧盟和日本的企业,企业研发方面有所提升但差距依然明显,而且那些来自高研发行业的企业,或者是各行业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多数盈利水平都下降了。


这种竞争蔓延到国际市场上,带来了一种白菜价效应。最初它看起来像是一种颠覆式创新,用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再逐步满足用户逐渐升级的需求,替代现有产品。但是当它迅速变成在同一技术水平上的过度规模化,产品和企业本身都高度同质化时,让新行业处于一种“早熟”的阶段,把企业间的竞争拖入逐底的价格战中。


内卷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产业政策在中国的杠杆效应作用于中国存在壁垒的内部大市场。那些内卷式竞争企业的背后,许多都有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市场考虑的扶持,推出干预市场和企业微观决策的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而这种政策的效应,特别明显地体现在新兴、高成长、民营企业参与较多的行业。


地方上各自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市场上就合成了“重复布局和内卷式竞争”,就是过度的投资和过剩的产能。这样的过剩、内卷、企业产出价格持续下降,无法实现正常的市场出清,甚至不是创新过程中的创造性破坏,就会比较令人担忧。在过度投资加快技术规模化部署的同时,却产生了内生式的内卷。


但有内卷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比没有内卷的低端产业要好。越是往高端,中国越是不可能从美国和西方获得梯子,沿着产品技术与质量上升的轨迹攀爬。通过规模化和低价进入发达经济体的“建制”市场,加速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是中国的竞争策略。


最重要的是先鼓励和扶持一批企业,先进入并获得市场,或者把行业培育做大再说,在这个阶段的确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产生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是不可避免的。让新进入市场的企业之间进行竞争,然后在过剩的市场中进行产业淘汰和整合,也是多数行业形成与演变的路径。


真正进入无人区进行原始创新,将付出更高的创新成本,更不用说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研发投入劳动生产率递减的现象。中国完成了追赶,正在进入更加前沿的科学发现,更加底层的技术研发。以前这些都主要在美国完成,即将开始应用和产业化,才进入中国,中国企业在国内竞争采取了“领先半步”的策略,而在国际市场上抓住后发大力加速的机遇窗口,充分获取来自发达经济体创新扩散的红利。学习与追赶是中国企业应用创新乐此不疲的舒适区。


而进入原始创新阶段,需要基础研发更大比重的支出,早期的持续探索和反复试错,失败率很高。历史上的历次技术革命,往往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泡沫与崩溃之后,新技术才能穿越过度投资和金融投机阶段,最终全面与产业结合,提升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举国体制需要兼容一个与反复失败试错的功能,最终将表现为创新的成本。


几乎所有的创新都是逼出来的。中国现在的产业飞轮在建立在从1到10的基础之上,如果说内卷是从1到10的乏力与下滑,那一部分中国企业能不能从0到1的构建飞轮呢?卷到极致,从10归1,就会有企业去做真正的创新,做从0到1。中国从应用创新到原始创新的转变,已经开始。



在新兴、高科技和先进制造领域实现飞轮与内卷的平衡,除了必要的市场出清,市场化并购是要素重组和产业整合的重要手段;而企业出海投资,尤其是用中国“内卷”出来的高性价比的技术,帮助全球南方市场国家实现绿色和数字化的新型工业化,也是中国产能的历史使命;从长远来看,还是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


摩尔定律,持续60年的启示


2025年,是摩尔定律60周年。保持创新的节奏,也就是说建立为市场而创新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摩尔定律就是一个依然活着的最经典的案例。维持它每18个月成本下降一倍,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越往后越昂贵,即反摩尔定律。而在引领技术创新的企业那里,这些研发投入,都能从产品创新的“垄断期”,通过产品的差异化得到超出其竞争对手的回报,再支持两年之后下一代的CPU推向市场。


从制造业的怀特定律到高科技的摩尔定律,解释了先进制造和科技企业的基本属性:科技创新和学习曲线降低技术成本,企业用低成本的技术研发出差异化的产品,驱动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再进行下一代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这里所说的技术成本的下降,如单位面积上的晶体管数量增加,并不是产品价格的下降。英特尔和英伟达并不卖晶体管,而是卖封装这些晶体管组成的芯片,还有这些芯片集成的系统,再去构成更复杂的产品和系统,直到变成像苹果一样的消费品。它们会保持技术成本的持续下降——经过60年,单个晶体管的价格早已经归零,但是基于集成电路的一代又一代的产品推向市场,为用户提供了差异化的体验,成就了品牌;也通过技术周期的自然降价与淘汰,避免了价格战。


2025年,摩尔定律持续了60年。这条曲线上布满了无数极致复杂精密的技术发明和工艺设计,而它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更重要是通过芯片、消费电子和科技产品,还有创新的科技公司实现的。


摩尔定律,是技术、产品和用户之间的一种承诺和期待,这是真正的可持续的创新。新一轮技术革命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摩尔定律”,而类似这样的定律,会不会在中国企业所引领的行业中发现,并且成为整个行业和企业创新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规模和数量固然重要,也是必要条件,但发明引领世界的科技产品,产生更多世界级的伟大的创新企业,将是中国真正成为创新型经济的一个标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尽研究 (ID:Weijin_Research),作者:未尽研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