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跨境电商长期主义,作者:拓跋勇,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其实这个话题已经由来已久,不断有小伙伴跟我抱怨自己的亚马逊店铺严重依赖于付费流量,免费流量的占比非常低,广告稍微一控制,订单直接腰斩,最要命的是:广告订单压根不赚钱。
我先声明我的基础观点:我们从来都没有纠结过流量是否应该付费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底线就是广告订单也要保持盈利。
关于自然流量的起点,其实是很多朋友一直讨论到今天的“亚马逊是否存在新品期”的说法。很早我就说过,所谓的新品期,其实就是产品早期的数据还比较小的时候。系统的曝光推荐是按照行业平均值来进行的。
换句话说,再烂的商品,在平台还没有摸透底的情况下,通常会给予行业平均值的曝光基数,优秀的产品,系统只要给一点曝光,有用户参与进来,点击和转化的数据都会高于行业平均值,于是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自然就越来越坏。
但是,“好人”变坏和“坏人”变好这种事儿,自古以来都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我们讲究的是不断迭代,从来没有过度焦虑过“新品期”的问题,货都已经备到了海外,怎么着这仗都要打下去的。
在平台的供应尚不饱和时,所有参与进来的玩家,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容易能够获得流量的,投广告的,获取流量的效率会高一些,没投广告的,虽然自然流量分配的规模相对小一些,但,都能吃得饱。
这并非没有坏处,最典型的就是,有些入行较早的卖家,习惯了靠免费流量吃饭,结果竞争大了之后,心态和动作都没有及时转变过来,尤其是行业内进入一些职业卖家之后,大家开始焦虑,流量越来越难搞了。
要想取之,必先于之。最近几年,我们其实都没有死磕免费流量这一条路,因为我非常清楚一点:在没有充分证明自己价值之前,平台是不可能无缘无故地给我们超额分配免费流量。目前,我们近三分之一的流量都是来自于付费流量,事实上,半年前,这个占比可能还更高一些,但我认为,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很多同行天天在念叨搜索引擎优化,结果就是,大家总是片面地强调一些单一维度的数值,比如说关键词的收录量,产品的排名以及关键词的排名,然后不断地追求一个数据上的突破,但电商平台跟纯搜索引擎并不完全相同,最典型的就是我们无法在平台内大量创造利于搜索的内容,因此,需要综合地看待这件事儿。
有不少小伙伴对于做搜索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之前有小伙伴问我:“我是不是应该先打长尾词的排名?”老实说,换作几年前,我可能也是这样的看法,只不过后来我发现,做小事需要付出的代价其实跟做大事是一样的。
把几个长尾词排名搞上去,我们很有可能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但是对于核心的大词,哪怕我们做到了第二页,第三页,能够获取到的流量,有可能都比长尾词的头部规模要大得多。因此,后来,我基本上就没有在所谓得“长尾词”上耗费过太大的精力,用我之前说过的一句话来讲: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大家始终在纠结的一个问题:过度的广告投放是否会影响到产品自然流量的获取?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很多小伙伴,并没有正确投放广告的思路,最典型的就是广告的重复曝光导致转化效率变低的现象。
举个例子:我们投放10个投放词,有可能5个投放词都会产生同一个客户搜索词,而这“同一个搜索词”由不同的投放词进行延伸的过程中,数据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非常好,有的则非常差,如果无法保证数据的独立性,我们是非常难做取舍的。
因此,我们在销售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独立曝光和转化,才能通过调整出价和位置,达到最佳的转化效果,而这一点,对于获得免费流量的加持,非常重要。因为有些卖家,虽然付费的订单比较多,但是来源复杂,在单一投放词,单一客户搜索词的成交上,并不突出,自然而然的,自然排名并不会太超前,获得到的免费流量也就会少很多。
近段时间,我们最大的变化就是:精准广告的花费,出单,转化,投产都是在节节攀升的。也就是说,相比其他卖家,我们在一些搜索词的转化上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带来的好处就是:我们跟同行相比,转化率比别人高。订单的市场占有率比别人高,能够给平台带来的广告收入和销售佣金比别人高出了一大截,对于平台的价值高了,平台有什么理由不推荐我们而推荐其他人呢?
换句话说,想要让平台赋予我们免费流量,我们首先要能够通过付费广告展现自己产品的价值,证明我们的产品的确比别人“好”,而这个“好”并不是大家认为的产品质量比别人好,外观比别人好那么简单,因为平台会综合考量用户体验和平台收益之间的平衡,也就是说:单一维度追求好产品,而不考虑所有交易过程的参与方,其实是有问题的。
当然了,还有不少小伙伴采取的是比较“另类”的做法,比如说:“通过人为操纵的方式,刻意拉高产品在某些搜索词下的自然表现”,这样的方式,当然是有效的,但是从长远的维度来考虑,平台只能收到销售的“佣金”,拿不到相应的广告收益,并且人为控制的方式,实际上也影响了“用户体验”。平台一直都是在打击的,只不过,不同的阶段,采取的态度可能不太一样,比如旺季,大促的时候,本来就是平台追求广告收益的高峰期,一旦采取高压态势,很容易把我们直接送走。
2024年我为什么比较少提站外流量?其实,之所以不提,并不是没有效果,只不过实际跑下来,我发现大部分的中国卖家,并没有做内容的基因,甚至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的卖家,是做不到真正的长期主义的。
大家期望的是,找人写一篇文章,然后产品从此爆火,找网红发一条视频,销量爆涨,不仅要涨,还要一直涨,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就像我的公众号只有数万个读者,我发一篇文章,热度差不多也就能够维持在一周左右,超过这个时间,传播力,影响力就会逐渐降低。要想让一件事儿,一个内容始终保持高热度,就需要一直推下去,不仅如此,还要换渠道去打,不然基础受众一旦都接触过了,参与度也会快速掉下来。
总结一下:付费推广在我看来恰恰是最好的工具。因为付费广告辐射到的人群足够广,效率也更高,即使我们希望获得免费的自然流量,也应该透过付费推广往自然流量搞穿透,既想好,又想巧,现实世界,并不存在好处都让一个人占了的现象。
事实上,最后还有一个点:很多人抱怨付费流量过后,产品拿不到自然流量,产品的基础信息要占很大责任的。比如说产品的视觉,产品的文案,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关联性,产品是否具备复购属性,这些都决定了免费流量能不能流入我们的商品,因此,永远不要站在单一维度去思考复杂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跨境电商长期主义,作者:拓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