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这些年来,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胡靖教授一直带着他的学生们到乡村做田野调研,并遵循《寻乌调查》的风格,指导学生如实记录乡村社会的变迁,撰写调研报告。同时,胡靖教授还指导学生围绕自己熟悉的家乡,开展口述史的访谈,并形成系列报告。这些口述史报告朴实真挚,力求还原不同区域的个体家庭及其所处社会的转型变迁,具有重要的比较研究价值。本期推送的是第2篇口述报告,后续报告,敬请期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吴史文(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编辑:Susu,原文标题:《吴史文丨潮汕家庭100年》,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从曾祖父成立他的家庭开始,风风雨雨,绵延至今,也超过100年了。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是从曾祖父的第三个孩子,也就是我爷爷出生那一刻开始的。
一、成家之前
1940年10月11日上午10点,随着一声清亮的啼哭声,一个六斤五两重的男婴出生了。他就是我的爷爷。我爷爷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L镇吴氏祖祠的祠堂大厅边。
在曾祖母刚怀上我爷爷的那一年,曾祖父生了一场大病。因为当时的医疗水平低下,年仅45岁的曾祖父在患肺癌半年后便撒手人寰,只留下身怀六甲的曾祖母和两个年纪尚小的女儿。因此,我爷爷一出生便没有父亲,只有母亲和两位姐姐。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而且是唯一的男孩,我爷爷从小便得到了曾祖母和两位姐姐细心的照顾。然而,曾祖母并没有溺爱他,对他各方面的要求都较为严苛,给他立了不少生活上的规矩,包括:每天放学后要立马回家、回家后必须先写作业以及吃完晚饭后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一年,我爷爷5岁。爷爷依稀记得,那天洗完澡,曾祖母让他穿上一条红裤衩,街上的人比往常要多得多,十分热闹。
1949年9月1日,9岁的爷爷开始在乡小学读一年级。当时已临近10月1日的开国大典,街上挂着许许多多红底黄字的横幅,村里的不少地方也都挂着五星红旗,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聊总是离不开10月的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曾祖母让我爷爷换上一身过年时才穿的新衣服。那天下午1点,人们都从家里走出来,聚集到村口的广播周围。
到了下午2点,村里的广播传来毛主席的声音,毛主席带着湖南腔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话音刚落,人们开始高喊“毛主席万岁,万万岁,共产党万岁”,接着礼炮声、锣鼓声、喜极而泣的哭声、笑声等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响彻云霄。有的人抱住了兄弟姐妹,有的人和妻子儿女抱在了一起,还有的人直接抱住了村长。曾祖母也紧紧抱住了我爷爷和我的两个姑奶奶。
我爷爷从1949年开始上小学,一直读书读到1958年。1958年6月22日,我爷爷初三毕业,18岁。一毕业,他便被分配到L小学做数学老师,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是13元。在那个时候,买五、六斤菜要一角,一斤米要1角1分,一斤猪肉要3角。那时买东西都要凭票购买,用粮票买米,用面票买面,还有糖票、布票和食用油票等。当时实行按计划凭票供应制度且定量较低,每个人每月对面和米的使用量只有26斤。此外,那时的农民由于没有足够的票买东西,只能靠自己养猪种菜,到农贸市场卖,换得购买各种东西所需要的票。
在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L小学的个别学生因为家庭极为贫困,准备辍学,回家种田。我爷爷了解情况后,为了让这些学生继续接受教育,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帮这些极度贫困的学生交学费。由于我爷爷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对学生视如己出且学生的成绩优异,他于1962年10月17日被评为镇里的先进教师,那年他22岁。他所在的L小学也于1963年12月7日被评为镇上的先进小学。
二、生儿育女
1964年5月13日,经媒人介绍,我爷爷和同乡的一个姑娘定了亲。这个姑娘生于1945年2月5日。在我爷爷的记忆里,她长得很清秀,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经常扎着两根麻花辫。因为小时候家境清贫,作为家中长女的她只读过一年书。虽然读过的书少,但是她明事理,待人温和友善,心细手巧。她不仅会缝缝补补、洗衣做饭,也会挑水施肥、养猪种菜。
有一次,爷爷估摸着她应该耕作完了,便到田里去找她,发现她还在帮一个年事已高的老人家耕作,尽管汗水已经浸湿她的衣服,她还是没有停下歇歇,爷爷便默默走过去和她一起干活。还有一次,爷爷约她到河边散步,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突然看到一个女孩蹲在地上抹眼泪。她向小女孩走去,蹲下来轻轻安抚小女孩的情绪,问明小女孩因何而哭泣,开导完小女孩之后,便和爷爷一起送小女孩回家。就这样,相处了两年,爷爷觉得她人美心善且通情达理,便于1966年7月15日将她娶进了门。她便成为了我的奶奶。刚结婚的这一年,爷爷26岁,奶奶22岁。
爷爷和奶奶结婚后,和曾祖母住在L乡的一座下山虎(潮汕传统民居)里。白天,爷爷去L小学教书,奶奶跟着生产队到田里种田。中午,爷爷在学校饭堂吃饭,奶奶和生产队里的人一起吃饭。到了每月月底,爷爷领到工资后,留下八分之一的钱用于个人的日常花销,剩下八分之七的钱全部给奶奶用于支撑家里的日常开销。到了队里分粮食的时候,奶奶便按照家中的人口数量领取对应数量的粮食。
1967年10月14日,爷爷和奶奶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个六斤二两重的女婴。全家人都为这个新家庭成员的到来而感到十分兴奋。曾祖母用自己的半生积蓄给她的大孙女买了一个银手镯。1969年7月29日,奶奶在家中诞下一名六斤七两重的男婴。作为爷爷的长子、曾祖母的长孙子,这个男婴被给予厚望。曾祖母用剩下的积蓄为他的长孙子买了一块玉。1970年11月8日,奶奶生下一名六斤一两重的女婴。1972年11月14日,奶奶生下一名六斤五两重的女婴。1973年7月27日,奶奶又生下一名六斤八两重的男婴,也就是我爸。
1975年2月21日,8岁的大姑突然发烧,脸色发白,嘴唇发紫,最后烧到整个人都晕了过去,叫她的名字也没有任何的回应。爷爷赶紧去找医生,医生到家诊断完说:“要打针,打完针后,看在晚上7点前能否醒过来,醒过来了就没事,没醒过来就永远醒不来了。”爷爷心急如焚地说:“医生,那你赶快给她打!”医生语重心长地回复道:“一只针要100元,这个费用很高。如果你们觉得这个费用可以负担得起的话,我就给她打。”
那时的100元相当于爷爷半年多的工资。然而,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爷爷的工资,家里的5个孩子以及年过7旬的老母亲都需要日常的花销。奶奶一手摸着大姑被汗水浸湿的额头,一手握着她的小手,不断地哭喊着她的名字。爷爷顿了一会儿后,立马握着医生的手激动地说道:“我去借钱,去乞讨,都要医好我的女儿!医生,求求你,帮我的女儿打针吧,多少钱我都给,只要能把我女儿救活就行!”医生点点头,给大姑打了一针。随后,爷爷向他的两位姐姐分别借了15元,向五位同事借了35元,向邻居和镇上的熟人共借了15元,再加上家里仅存的20元,凑齐了100元还医生。
打完针后,爷爷和奶奶就一直守在床前。到了晚上6点多的时候,大姑的手微微动了一下,接着脚也颤动了一下。爷爷和奶奶见状,接连唤了好几声大姑的名字,大姑慢慢地睁开了双眼,醒了过来。爷爷和奶奶抱着醒来的大姑,开心得哭了出来。
在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期间,由于爷爷没写过文章,不是党的领导干部,也没有任何独立的政治思想,爷爷并没有受到任何的迫害,还是像往常一样做好自己该干的事情。他时常告诫自己:少说话,多做事。
文革结束后,爷爷和奶奶还是像往常一样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孩子身上。每天早上,爷爷带着大姑和大伯出门,爷爷去L小学教书,大姑和大伯去L小学读书。奶奶每天早上做完早饭后,安顿好最小的女儿和儿子,才和生产队的人去种田。奶奶去种田的时候,由曾祖母看管着家中年纪尚小的3个孩子。
每天下午五点,爷爷下班,接大姑和大伯回家。在回家的路上,爷爷问两个孩子今天一天发生的事情,跟孩子们聊学习和生活,同时分享一些新闻消息和讲述一些人生哲理给孩子们。到家后,爷爷就开始做晚饭。傍晚,奶奶回到家,和大家一起吃晚饭,吃完饭后就洗碗,照顾年幼的我爸和小姑。
1980年9月1日,我爸和小姑一起上小学一年级。当时,小姑8岁,我爸7岁,两人成为了同学校同年级的同班同学。一方面,因为小姑体弱多病,爷爷和奶奶就让小姑推迟了一年上小学;另一方面,因为担心年纪尚小的我爸在学校会受欺负,所以就把小姑和我爸安排在同一个班级读书,两人可以相互照应。
1983年3月2日凌晨,爷爷和奶奶听到一声巨响,立马从床上爬起来,走出房门。看到曾祖母四仰八叉地倒在屋内阶梯前的地板上,头部血流不止,人已没了呼吸和心跳。那一夜,爷爷抱着因不慎摔倒而离世的曾祖母嚎啕大哭,哭了整整一个晚上。从小没有父亲的爷爷在那一夜失去了母亲。第二天天亮,奶奶给曾祖母擦去血迹,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
爷爷叫来他的两位姐姐一起料理曾祖母的后事。曾祖母离世时,享年80岁。3月4日下午,爷爷叫人来家里做法事,为曾祖母超度。超度完后,将曾祖母的遗体放入棺材,抬上山进行土葬。曾祖母土葬的地方就在曾祖父的墓地旁。爷爷和他的两位姐姐之所以将曾祖母葬在这个地方,是希望曾祖母能与分隔了四十多年的曾祖父在地下相见。
1985年7月15日,正值暑假,天气炎热,爷爷正在屋里看书。突然,一个邻居家的小孩跑进屋来告诉爷爷,我爸溺水了!爷爷立马放下书,一口气跑到溪边。他发现溪边围了好多人,他从人群中挤进去,挤到了最前面。他看到我爸光着膀子,穿着裤衩,全身湿透,大口喘着气,瘫坐在地上。旁边躺着一个嘴唇发紫、身体发抖的小男孩,两个大人跪在地上对小男孩进行急救措施。他赶紧凑上前去,帮两个大人救小男孩。后来,小男孩醒了过来,爷爷就带着我爸回家了。回家路上,爷爷从我爸口中得知,我爸下午正和一个小伙伴在小溪里游泳,突然看到前面一个小男孩掉进了小溪里。两人水性都挺好,就赶紧游过去把小男孩拖了上来。回家后,爷爷给了我爸一颗糖,作为我爸挽救了一条生命的一点奖励。
1990年5月25日,50岁的爷爷用一万元的半生积蓄在N社区建了一座单午(潮汕传统民居)。这座单午坐北朝南,坐落在L小学对面的巷子里。出了巷子往前走,走三百米就能到菜市场,菜市场周围有各种小店铺,小店铺有卖各种生活用品。这座单午的庭院内有一口露天的井,庭院中央有一个小花坛。走进这座单午,正中间是大厅,左侧有一间大房和一间小房,右侧有两间小房和一间厨房。
三、儿女婚事
1990年6月14日,爷爷想给23岁的大姑找一门亲事,便拜托社区里有名的媒人吴姨帮忙找合适的人选。吴姨介绍了隔壁村的一个姓黄的小伙子。小伙子25岁,在深圳打工,家里有一栋房。爷爷跟大姑说了这个小伙子,大姑答应和对方相处一段时间再做决定。大姑和小伙子见完第一次面后,回家跟爷爷说不喜欢对方,因为对方比她稍微矮一些,她想找一个比她高的。爷爷劝大姑再相处一段时间看看,不要那么快就做决定。
其实,爷爷在心里很早就认那个小伙子作女婿了,因为小伙子为人憨厚,特别孝顺,对待长辈特别地好。相处了一年后,大姑也对小伙子有了很多的好感,被小伙子的温柔体贴和对她真诚的爱所打动。1991年10月13日,大姑出嫁了。身穿红色新娘服的大姑和大姑父一起给爷爷和奶奶磕头敬茶,随后便前往夫家。爷爷站在大门口,目送着大姑渐渐远去,眼眶湿润了。
1992年1月10日,爷爷托媒人给23岁的大伯找对象。为了让媒人找一个好儿媳,爷爷给媒人包了一个200元的大红包,还送了一筐柑橘。媒人收礼后,花了一个星期物色合适的姑娘,最后向爷爷和奶奶说了一个同村的姑娘。姑娘22岁,小学毕业,在一家制衣厂里当女工。姑娘是家中长女,性格温和,懂事孝顺,温柔体贴,家务活样样精通。爷爷和奶奶听后,都觉得姑娘是个合适的人选,便买了5盒香烟和一筐苹果,托媒人送去姑娘家,打听一下对方的意向。姑娘的家里人了解情况后觉得门当户对,十分合适,就托媒人来回复爷爷,可以安排两个孩子见一下面。
媒人带着大伯去了姑娘的家中,姑娘的父母和姑娘对他挺满意。大伯回家后也跟爷爷说姑娘人挺好。五天后,姑娘在家人的陪同下,来爷爷家里吃饭,爷爷准备了一些见面礼。饭后,大伯和姑娘再聊了聊天,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大伯和那个姑娘相处了10个月后,两人以及两人的长辈都十分满意,便着手两人婚礼的事情。1992年12月24日,大伯把那个姑娘娶进了家门。这一年,爷爷52岁,大伯23岁,大伯母22岁。
1993年3月10日,经媒人介绍,22岁的二姑和同村的一个小伙子定了亲。小伙子26岁,中学毕业,在G小学当老师,教小学二年级学生语文,兼任班主任。1993年10月29日,二姑出嫁。这一年,爷爷53岁,二姑22岁,二姑父26岁。
1994年4月17日,大伯母生了一个六斤一两的女婴。为了庆祝大孙女的出生,爷爷给大孙女买了一个玉佩,还让人做了一个摇篮。当大孙女长大到可以睡摇篮的时候,爷爷每天都会给大孙女唱潮汕的童谣,轻轻地给大孙女摇摇篮。
1994年2月7日,21岁的小姑经媒人介绍和隔壁村的一个小伙子定了亲。小伙子27岁,中学毕业,是一家制烟厂的小管事,家里有两栋房,家境较为殷实。1995年3月15日,小姑出嫁。这一年,爷爷54岁,小姑22岁,小姑父28岁。
1995年3月10日,我爸20岁,准备跟着大姑父去广州打工。在我爸出发前,爷爷把他叫到跟前,嘱咐道:“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爸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我爸红了眼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给爷爷磕了个头,说:“爸,谢谢你和妈把我养到这么大!等我回来!”我爸去到广州后,在很多地方打过工,如:车站、饭店、酒店和工厂等,最后在一个冰柜厂里长久地待了下来。当时,我爸每个月的工资是350元。除去日常的花销,他会把剩下的钱都存起来,每年寄给爷爷和奶奶1200元。后来,我爸被升为厂里的小管事,工资逐年增多,每年寄给爷爷奶奶的钱也逐年多了起来。每次,爷爷收到我爸寄给家里的钱后都会存起来,分毫不花,等着给我爸办婚礼的时候用。
1998年1月17日,我爸带着我妈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我妈当时21岁,汕头人,在广州的三元里小学当语文老师,和我爸是邻居。我妈长得十分俊秀,知书达理,懂事乖巧,而且特别有心,亲手给爷爷和奶奶织了两条围巾作为礼物,一条是棕黑相间的,一条是蓝白相间的。过年的那一天,我妈让爷爷和奶奶歇着,自己做了一桌的年夜饭,有板栗焖鸭、卤鸡腿、红烧鱼、苦瓜炒蛋和牛筋丸紫菜汤等。
1999年3月12日,爷爷和奶奶坐了一天的大巴来到广州,准备给我爸和我妈筹办婚礼。这是爷爷第一次到广州。马路上的车水马龙、人们的衣着服饰以及街边的高楼大厦,无一不让爷爷大开眼界,感到新奇且有趣。1999年3月20日,我爸和我妈在广州的一家名叫“红叶酒家”的小饭店举行婚礼。那天,双方最重要的亲朋好友都来了。在婚礼上,爷爷送了一条金项链给我妈,并当着众人的面嘱咐我爸要一生一世对我妈好,否则会替我妈教训他。借着这次机会,爷爷和奶奶在广州游玩了一个星期。爷爷带着奶奶,参观陈家祠、中山纪念堂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逛北京路步行街、越秀公园和荔湾湖公园,爬白云山,在珠江边散步等等。
四、爸爸妈妈
2000年10月1日,奶奶离开爷爷,到广州来照看临产的我妈。2000年10月13日,我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诞下一名3.1公斤重的女婴。我爸打电话向爷爷报喜,让爷爷帮孩子取名字。此时的爷爷仍未退休,由教数学变成教历史。爷爷翻着新华字典,灵光一闪,便给小孙女取名“吴史文”,取“史”字是希望孩子能博通古今、以史为鉴,取“文”字是希望孩子能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个小孙女就是我。
2002年7月15日,在L小学教了45年书的爷爷正式退休。62岁的爷爷教了32年的数学,最后给小学6年级学生上了13年的历史课。那天,学校给爷爷颁发了优秀教师的荣誉证书,最后一届的学生们给爷爷送了一面锦旗和一筐柑橘,锦旗上写着:“教书育人恩难忘,大爱无疆教有方。”爷爷从教师办公室收拾好个人用品和书籍资料,在学生和教师同事们的簇拥下离开了小学。学生和教师同事们送爷爷回到家后才离去。
2003年,我爸已经在冰柜厂待了7年,早已升职为冰柜厂的一名经理。2003年6月17日,我爸离开了原来的冰柜厂,和冰柜厂的五个铁哥们一起用48万在佛山创办了一家公司。创办初期,由于产品宣传力度较低且公众认可度低,产品滞销。因为经营不善,公司年年亏损。我爸变卖了广州的房子,到处借钱。爷爷了解情况后,把自己一生的积蓄(共计10万元)拿了出来,以帮助我爸解决公司的财务危机。
2007年,我爸的公司开始摆脱长期亏损的局面,有了一定的盈利。我爸用赚来的钱,还清了20万的借款。2007年9月6日,我妈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诞下一名3.5公斤的男婴,也就是我弟。
2008年3月4日,我爸和我妈在广州杨箕买了一套四室一厅的房。我爸打电话给爷爷,想让爷爷来广州住。爷爷想了一会儿后拒绝了,因为爷爷大半辈子的亲朋好友都在家乡,在家乡可以去好友家里串门,和好友一起聊天喝茶。爷爷觉得在家乡不会那么孤独,对家乡更为熟悉,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而且也有大伯母照顾生活起居,所以就不愿意到广州居住。2008年8月8日晚20时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开始了,爷爷和大伯、大伯母一家围坐在电视机前。当看到梦幻五环、千里江山图以及“天圆地方”等表演时,爷爷大声地为中国喝彩,打心眼里感到自豪与骄傲。
2010年10月11日是爷爷的七十大寿。这一天,爷爷的5个孩子、孙子孙女以及爷爷的好友都齐聚一堂,给爷爷庆祝寿辰。寿宴上,爷爷身着红色唐装,唐装上织有寿字的纹样。小孙子给爷爷带上皇冠状的生日礼帽。寿宴上有生日蛋糕,长寿面和寿桃等。寿宴开始,大家齐唱生日歌,爷爷在生日歌中吹灭蜡烛,双手十指相扣,许下生日愿望。然后,大家纷纷鼓掌,祝爷爷生日快乐。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爷爷给大家分生日蛋糕和长寿面。大家吃完蛋糕和长寿面后,就陪着爷爷聊天,看潮剧。
2012年7月10日,12岁的我在小升初择校考试中表现优异,考上了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简称:省实附中)。省实附中的初中部十分有名,每年该校学生的中考成绩都十分亮眼,该校的优生率在广州各所初中里常年位居前列。因此,考进这所学校非常难。我考上这所学校后,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爷爷报喜。爷爷知道后也笑得合不拢嘴,在电话里夸赞我,同时也勉励我上了初中后要再接再厉。
2014年9月20日,爷爷在和我妈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正在读初二的我学业压力非常大,在高手如云的学校里,我有些妄自菲薄,时常感到焦虑。这种心理状态导致我在几次重大考试中连连失利,成绩一度下滑。爷爷有些担心我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地从家乡来到广州。到了周末,我从学校寄宿回来,爷爷就陪着我在小区花园里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爷爷听着我倾述在学校的种种事情,说着说着,我就哭了。爷爷轻声安抚我,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开导我。回到家后,我开朗了许多,笑声也多了。
2015年6月8日,我参加中考。几天后,中考成绩放榜,我考了719分,有些闷闷不乐,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好,关在房间里哭了几天。爷爷打电话给我,并开导说:“中考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车站,并不代表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时间不会辜负努力的人。”谈心过后,我也想通了许多。
2017年5月19日,奶奶突然觉得肚子很痛,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我爸带着奶奶去医院做检查,医生怀疑奶奶得了胃癌。经过胃镜等一系列检查,奶奶被确诊为胃癌。医生跟我爸说,老人家最多再活3~4年,然后开了一些药给奶奶吃。我爸听医生说完后,顿了顿,强忍着泪水,跟奶奶说没事,就是肠胃长了一点东西,好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就行。由于奶奶不能完全听懂普通话,也不会说普通话,还看不懂字,她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只觉得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回到家后,我爸进到自己房间里,打电话跟爷爷说了奶奶真实的病情,爷爷在电话里头顿了很久,哭出了声。第二天,爷爷收拾好全部行李,从家乡来到广州,打算在广州久住,陪奶奶度过她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那一年,爷爷77岁,奶奶72岁。
2018年,奶奶每隔一个半月,需要去医院开药和打针。这段时间,爷爷一直陪在奶奶身边。当奶奶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时候,爷爷就带着奶奶去外面逛,看风景,吃一些医生允许且好吃的东西。由于奶奶喜欢看潮剧,看电视的时候,爷爷就专门调到播放潮剧的台,陪着奶奶看潮剧。
2019年2月26日,奶奶病情恶化,动了一次大手术。往后,奶奶每隔一段时间要去医院进行化疗。医生跟我爸和爷爷说,奶奶体内的癌细胞正在扩散和转移,身体各个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只能通过定期化疗来抑制癌细胞的进一步扩散和转移。每次化疗后,奶奶都会消瘦一圈。那段时间,奶奶的体重从100斤骤减到82斤。每次去医院,爷爷都会陪在奶奶身边,安慰和鼓励奶奶,陪她聊天,给她讲笑话。2019年11月5日,奶奶说,很想回家乡住。征得医生的同意后,爷爷陪着奶奶回了家乡。奶奶回到家乡后,精神状态变得很好,爷爷陪着她去了很多她想去的地方。
2020年3月5日,奶奶的身体开始出现水肿,肚子大到像怀胎十月,双手和双腿肿胀。4月5日,奶奶坐在椅子上,想要起身,突然头朝地面摔倒了,晕了过去。爷爷、大伯和大伯母听到声音,赶紧将奶奶扶起,把奶奶放到了床上,叫来医生。打过针后,奶奶醒了。醒来后的奶奶虽然认识爷爷,但不认识大伯和大伯母。奶奶还记得我爸和我妈的名字和他们俩的电话号码,但是其余的人和事物都不记得了。爷爷和奶奶的其余孩子了解情况后,都连夜从各自的家中赶来,我爸和我妈连夜带着我们两个小孩从广州回到了家乡。
2020年5月24日晚8点,与癌症斗争了整整3年的奶奶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享年75岁。爷爷抱着奶奶的遗体嚎啕大哭。爷爷和奶奶的5个孩子以及所有的孙子孙女都放声大哭。5月26日,奶奶的遗体被放入棺材里,送往火葬场进行火化。5月28日,奶奶的骨灰入土安葬。这段时间,爷爷消瘦了整整10斤。这一年,爷爷80岁。
奶奶离世以后,为了不让爷爷感到孤单,大姑父和大姑每天都来陪爷爷。大姑每天给爷爷做三餐,大姑父每天晚上来陪爷爷聊天,聊到很晚才离开。二姑、二姑父、小姑和小姑父下了班有空的时候都来陪爷爷。由于大伯、大伯母、我爸和我妈都在广州定居,会定期跟爷爷进行视频聊天。2020年10月1日到10月8日的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爷爷的5个孩子和孙子孙女们都回到家乡,陪爷爷一起过双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吴史文(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编辑:Su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