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1-21 22:04

停止内耗,做有用的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头图来源:《阿甘正传》


很多读者朋友跟我交流的时候,都以为我有存稿,于是听到我说每周四现写的时候都很惊讶。其实没什么好惊讶的,每周四我都会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整天,断掉一切电话、微信、邮件,从中午写到晚上,直到写完为止。


这个过程辛苦吗?其实还蛮辛苦的。需要事先用好几天的时间去搜集和构思选题,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需要整理自己的知识库,需要构建逻辑链条,需要检验每一个论据的有效性,需要自己推翻自己、自己质问自己……总的来说,是一个蛮费神的过程。


尽管最终撰写的时间只有4-5个小时,但整个过程加上积累的时间,可能会达到好几倍。


所以,如果你要问:写作的过程快乐吗?说实话,不快乐,很痛苦。


但是,这个过程真的不快乐吗?也不是。


比如:


  • 搜集选题的时候,想到“这个选题不错,应该能够帮到许多有同样困扰的朋友”,会很快乐;


  • 构建逻辑链条的时候,能够顺利地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并且经得起检验,会很快乐;


  • 整理知识库的时候,把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体系,让自己从更高的维度看到它们的全貌,会很快乐;


  • 更不用说把文章写出来的成就感和正反馈了,更快乐。


所以,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大多数事情都是这样的:你去做的时候,总会面临很多痛苦、压力、烦恼、困难,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但反过来,当你把它做到一定阶段,获得一定成果时,你也可以从中收获大量的正反馈、满足感、成就感、胜任感……


并且,这种正面的收获,往往跟先前的付出是成正比的 —— 大脑总是会通过“比较”来主导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解读。你在做它的时候越痛苦,那么你在收获的时候,就会越满足。


但问题是什么呢?


我们往往会被这种痛苦、压力、烦恼、困难所吓倒,面对事情的时候踌躇不前,不断犹豫、彷徨,让时间一点点地流逝。


最终不得不去做的时候,往往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时机,也失去了从中获取反馈、感受成长的机会,而只是“赶着把它做完”。


做完后,它给你带来的,也往往不是成就感、满足感,而是一种脱力的疲惫感:我终于把它做完了,实在是不希望有下次了。


久而久之,这就会造成一个负面循环:越被恐惧吓倒,就越容易裹足不前、拖延时间,于是做出来的成果就越差,对自己的正反馈就越低、负反馈越高,下一次就更容易被恐惧吓倒……


这种现象,就叫做内耗。



为什么人会有内耗呢?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大脑有节省资源的需求。所以,一切需要消耗资源去应对,同时又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奖赏的事情,大脑都是排斥的。


这种排斥,直接反映在我们的心理层面,就是种种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里面,最显著的,就是恐惧。


恐惧什么呢?无非这三种:直接的威胁,不确定性,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在恐惧的驱动下,我们会倾向于什么呢?倾向于让造成恐惧的问题从我们脑海中消失。那么,一般就是两种策略:


要么,直接通过行动去消除它,这是行动策略;要么,去做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从而忽略它,这是回避策略。


我在《缺乏行动力,怎么办?》中提到过两种类型的人:行动导向者倾向于采取行动策略,通过消除、削减问题,来摆脱负面情绪;反之,状态导向者则倾向于采取回避策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消除负面情绪,从而暂时摆脱对问题的担忧。


这里的关键是什么呢?回避策略能够对解决问题起到任何帮助吗?并不能。它只能给你一个“我摆脱它了”的幻觉,让你在这种虚假的安全感里面继续生活。


这就是状态导向最大的问题。状态导向者会想,我现在状态不好,所以我先去做点别的,等到状态好了,我再去处理它。


但实际上,你的状态不好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问题的存在本身。只要问题还在那儿,没有改变,每当你面对它,你就总是会感到恐惧。


也就是说:你只是无限地把解决问题的时间往后延而已,对解决问题本身,没有一丝一毫的帮助。


更进一步,我在《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累?》中讲过:造成我们疲惫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脑海中种种“未完成之事”。


哪怕你通过种种方式转移注意力,让自己不要去想,但只要问题还存在,它们就一定会在你脑海中形成残余,不断地占据着你的后台,啃噬着你的精力,让你不由自主分心去想,于是,使你感到心力交瘁、精疲力尽……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状态只会变得越来越差,又遑论等到状态更好时去处理?



但事实上,这些恐惧是真实的吗?


绝大多数时候,其实都不是。


大脑有一个能力:敏锐地识别并凸显环境中的威胁。在进化的过程中,它非常有用,因为它总是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威胁,应对环境的变化和危险。


但也正是因此,这个功能变得越来越敏感。一旦你面临一个陌生的情境,它就会启动。然后,它会着重注意到那些危险的、困难的、陌生的细节,并把它们放大;反之,把那些简单的、可行的、和缓的细节尽可能缩小,来尽可能对大脑“示警”。


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喜欢夸大其词的信使,会对前方的危险添油加醋一番,再传达给大脑的决策中枢。原本可能只有20%的威胁度,经过它的加工,可能变成200%。


这就叫做灾难性想象


原因非常简单:在远古时代,遇到一次危险可能就死了,但不行动或少行动,至少不会让你立刻送命。因此,大脑总是倾向于不行动、少行动,尽全力保护自己。


因此,我们会有种种非理性的特性。比如,比起收益,我们会更不愿意受到损失。哪怕期望的收益大于损失,我们也会以避免损失为第一优先 —— 亦即“损失厌恶”。


在进化过程中,这是非常合理的大脑天性。


但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形就不适用了。在现代文明里,威胁和收益变得更加对称:受到危险至少不会让你死亡,但不行动很容易错失时机。因此,我们的优势策略,也不再是“少行动”了。


但大脑并不知道这一点,它依然忠实地履行着它的职责,不断地通过恐惧来让我们停下脚步,裹足不前。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恐惧,都来源于我们的想象。我们所恐惧的并不是问题真实的样子,而是它们投射在我们心上的影子,被我们过往的失败经验和妄想所无限放大。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不行动,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困难在阻碍你。


你只是被你内心的想象,拖住了脚步而已。



你可能会发现,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拖延的本质。


如何理解拖延?事实上,就是两个变量:一件事情所带给你的恐惧(阻力),以及你能从中获取的收益(动力)。动力大于阻力,你就会去做;反之,你就倾向于拖延。


心理学家 Piers Steel 提出过一个“拖延方程式”。他把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驱动力用一个公式来表达:驱动力=(期望x价值)/(分心x延迟)。驱动力越高,你就越不容易拖延。


这里面,(期望x价值)/ 延迟,就是我们所说的“收益”。期望,代表你对于做成它的信心;价值,代表它所能给你带来的奖励。而延迟,则代表了这种收益兑现的时间。时间越长,我们就会倾向于低估它的价值 —— 这就叫做“时间贴现”。


而分母的“分心”呢,则代表了这件事情带给我们的恐惧。因为恐惧,我们才会采取回避的策略,来对抗自己的负面情绪。


所以,为什么说人总是短视的?因为,任何一件事情,只有符合这三个条件之一时,我们才会倾向于立刻动手去做:


1)这件事情可以很快做完(延迟极短)


2)这件事情的价值巨大,大到可以弥补你对它的恐惧;


3)这件事情对你来说毫无难度,你有99.9%的信心能做好。


简而言之,也就是“容易的事情”。


但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吗?并不多。更多的事情是什么呢?有一定难度,有一定奖赏,也未必能一下子做完,你需要不断给自己打气,不断克服心理上的排斥和恐惧,才能一步步去逼近它……


所以,对每个人来说,拖延几乎是一种常态。


那么,拖延是一个全然不好的事情吗?其实也不是。


如果你非常清楚一件事情要怎么去做,也能理性地预估它的时间,那么把它放到截止日期之前,腾出时间去做别的,等到了时间再一鼓作气地把它解决掉,这也是可以的。


这就叫做“积极拖延”,我自己就是积极拖延的践行者(所以从来不留存稿,都是每周四现写)


但反过来,如果你只是因为恐惧它,而一直不敢去直面它,不断把它延后,既没有去削减它的不确定性,也没有去试着做出别的成果,还因为它残余在后台而导致资源消耗,那就完全是一件负面的事情了。


简而言之:因为内耗,导致你拖延的这段时间是白白浪费掉的,没有做出任何有用的事情—— 这才是我们需要避免和纠正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来讲,内耗不仅仅包括“对未解决问题的恐惧”,它还包括很多其它的杂念和情绪。


比如:


经常沉浸在后悔和遗憾中,想着“当时要是不那样做就好了”。


被过去的失败经历困扰,缺乏自信,老是想着“我会不会做不好?”而不敢迈出第一步。


对自己要求太高,总是觉得“目前的想法不够好”,一直停留在犹疑徘徊之中。


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想法、行为作出批判,对自己说“一个成熟/优秀的人不应该这样”。


因事情的发展失去控制而愤怒,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为什么一切都不遂我的心意”。


……


总而言之,它们都有一个特点:沉浸在自己的内心戏里面,一直在原地踏步,并不真正去解决问题,也不去推进问题。


反过来,什么样才算是“不内耗”呢?


简单来说,就是朝着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方向去思考和行动。


比如:


问题很大很困难,那我就想办法把它分解成更小的步骤。


遇到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情境,就想办法去咨询别人,多获取一点信息。


考虑好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让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并想好退路。


思考事情发展的其他可能性,准备好备用和应急方案(Plan B),有备无患……


这些行为,虽然不一定能直接帮助解决问题,但它们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尽力让问题没有那么困难,增加自己攻克它的可能性,降低它对自己的威胁。


简而言之:停止内耗,去做“有用的事情”。


不要把哪怕一天、一小时、一分钟,浪费在无意义的内心戏和情绪波动上,而是要尽力让它们发挥出价值,帮助自己攻克问题 —— 无论过程有多曲折、迂回,也要朝着“有用”的方向去走。


这是今年我给自己立的决心,也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共勉。



最后,简单提一下。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种说法“不要把时间耗费在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