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6-09 15:28

写在高考结束时的一些心里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ID:owen_hyc),作者:黄有璨,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是高考最后一天,作为一个20年前自己选择放弃了高考,但后来居然混得也还凑合的高中肄业生和过来人,想给所有考生和高考家庭们说点儿心里话和建议。



对所有考生来说,高考当然很重要,也当然应该去争取一个好成绩。但绝不应把高考视作是唯一答案。


我知道,在中国的应试体系下,无数孩子们从小就在接受着“高考就是你的全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理念灌输,以至于有些孩子都会把高考的成败当作是自己的人生判决书,一旦他们在高考面前感受到了力不从心,又或者是没发挥好考砸了,他们都会产生一种“自己从此成了人生Loser”的感受。


然而,这并非真相。


真相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而高考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里程碑而已,在你的人生中,你可以拥有至少10-20次机会去重塑自己的人生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高考是其中一个,但绝不是全部。


即便你错过了高考,你仍然还会拥有至少将近20年的时间去重新设计和塑造自己的人生。


真相是,你高考成功进入名校,增加的只是你在后续人生道路上成功的概率,而并不能确保你绝对成功。



如果眼光看得更长远一些,相比起“高考成败”,更重要的事或许是“不要让你自己走入一个充斥着失败和自我否定的负向循环”中。


人生很长,但你的思考模式会决定你的人生轨迹。高考是一个巨大的舆论场,这个场里有一个巨大陷阱——你的成功会被所有人交口称赞,而你的失败也会被所有人对照谈论。


有人在这种舆论背后不堪重负,开始走入了“失败-自我否定-失去动力-缺乏成就-长期自我否定”的负向循环,而一旦长期身处这样的负向循环中,就仿佛置身于一个漩涡,极难从中摆脱,那才是真正可怕的事。


所以,要知道,即便高考失败,也要避免自己走入这样的负向循环和漩涡中。



正巧,前天晚上跟碳9学社创始人冯新老师电话聊了一会,他分享:


过去几年里,他一直在接触和研究创业者群体和“小镇青年”,发现那些成功做出点名堂来的创业者和小镇青年们身上最强的3个共性特征—— 


(1)极强的企图心(较大程度取决于原生家庭和所接受的信息输入、世界观等)

(2)学习能力(部分天赋+部分后天培养训练); 

(3)自己所处的环境,包括与谁一起同行(可后天主动改造和调整)


你要意识到,高考成败给予你的,只是一个进入更优环境的机会。但即便错过了这一机会,你也仍有无数机会能够重塑自己所处的环境。


包括,想要保持或强化上述三者,高考也绝不是唯一答案。


我自己的经历,或许就是最好的参照。



永远相信只要把时间周期拉得足够长,所有事情都有正反两面。


举例,如果你高考成功进入北大清华,然后在一家公司里成为了一个部门管理者,这很正常,并不会被其他人当作多大的成就,相反可能还只是中等偏下一点的成就而已。


但如果你跟我一样,高中肄业,从一个蓝领民工一路往上干,不小心还干出了点成绩,你会发现,类似“高中肄业”这种之前看起来很不堪的经历,反而会成为你的某种资本,让你在一定范围内能获得更多关注和认同。


我后来的心态就是:我所有遭遇的不幸,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都是一种礼物和馈赠。它们给予我的,是在有一天我有了些微薄成绩之后,我将会因此拥有更大的表达空间和表达资本,让更多人愿意聆听我的声音。



真心也对所有高考家庭的家长们说一句——千万不要用高考成败来评价和衡量一个孩子的全部,相反,你能给予一个在高考面前没那么成功的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从小培养起ta“差异化竞争”或者是“非内卷式竞争”的意识。


我自己有这样一个立场: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一定拥有某些自己身上独特的特质和天赋,也一定能在正确引导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职业可能。


人生有时候未必是加入一场无数人挤得头破血流的竞争才是最优解。相反,当千军万马都在抢着挤着过独木桥的时候,要是你能另辟蹊径,绕开那座独木桥,而是选择自己砍柴伐木造一艘小船来过河,虽然看起来你付出了更高成本,但你也仍然可以因此而胜过绝大多数人。


可能的话,无论高考成败,都让孩子感受到你们最大的支持和爱,也尽最大可能鼓励孩子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可能和优势。


千万不要让一次高考成败毁掉你孩子的整个人生,如果你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不幸高考失败,ta可能已经在承受很大痛苦和压力,至少,你可以别成为这样一场悲剧伤害的共谋。



最后,到今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就将结束。


人生很多事情,都需要既往不恋,纵情向前,而不是总是患得患失。


无论你高考成败如何,只要你已经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你就足可自慰。接下来更应该做的,首先是放松、休息和与同学好友们欢聚、告别。


然后,你可以把高考当作一场参照,借助ta给予你的反馈来更好思考自己未来。


切记,你还拥有将近20年的时间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答案,在人生道路上为自己创造一些美好的可能,这才是你真正应该关注和思考的。


至于高考的成败本身,它是啥就是啥呗。


加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ID:owen_hyc),作者:黄有璨(高中肄业的终身教育从业者,连续创业者,创办过估值几十亿的新职业教育公司,现为有瞰学社创始人&CEO 。亚马逊、当当网年度作家,高分畅销书《运营之光》系列、《非线性成长》作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