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轻拿轻放局(ID:heybecareful),作者:唐姆里德尔,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对于“中产阶级式露营”的向往,不是一天形成的。
尽管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有无数文章在换着花样告诉我,那些花万八千买东西、恨不得把家都搬到野外的精致露营,无一例外都是智商税。但朋友圈里那些映着月光的帐篷、夜晚的煤油灯、对着湖水喝咖啡的闲适……实在是过于梦幻了。
类似这种。
虽然明知摆拍痕迹明显,看多了也难免羡慕。终于在某个周末,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走吧,我也要去精致露营!”
想象中,它是一场逃离城市生活的精神放松之旅。却没想到,整个过程中充满了攀比、嫉妒和怅然若失。最后呈现出的样子,跟那些文章里说的不同,跟我想象中也不同。深刻印证了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欲望。
一
以徒步为主的露营,我三年前经历过一次。那会还没有怎么被工作磋磨过,对一切需要体力的活动尚且抱有浓烈的兴趣。所以露营也是真的露营——背着帐篷、睡袋等全套装备,徒步到达山里,再亲手支帐篷的那种。
结果第二天早上4点钟就被冻醒,隔天就大大感冒了一场。
这次,我不打算再那样吃苦了。
精致露营守则第一条:绝对要与灰头土脸的徒步爱好者划清界限。
考虑到网上那些精致的帐篷、灯串、咖啡壶、煤油灯,甚至手工挂毯,全套采购下来估计至少得一两万,干脆直接在网上预订了某热门露营地的“轻奢帐篷”。
帐篷是白色的,自带小清新的风格加成,一看就跟几百块的那种大红大黄的双人帐篷泾渭分明。里面不是睡袋,而是放着床垫、枕头和被子,跟一个小酒店差不多。
美中不足的是它的价格,一晚上要900多块钱,比酒店可贵出好几倍。好在只住一天,还算可以承受。
为了与那些只会跟帐篷的尖顶合影摆拍的“假精致”区别开来,我在出发前特地去户外商场买了一把70块钱的钓鱼凳。想象中是在相对舒适而自然的环境下,体验“逃离都市生活”的乐趣。到了才发现真是想多了——别说亲近自然了,这环境比我老家的公园还更像个景区。
我以为的精致露营:洗漱需要准备瓶装水、厕所需要钻小树林、还要防止蚊虫叮咬。
傅首尔在《做家务的男人》中,听说要在海边睡帐篷,当场崩溃。
实际上的精致露营:帐篷区旁边就是公共垃圾桶,往下500米是餐馆区,往上500米是咖啡厅。咖啡厅的洗手间温暖又整洁。不仅香喷喷的,每个隔间还有免费的厕纸。单说环境,比绝大多数公司的洗手间还好。
事先买的什么卸妆巾啊、便携香皂啊,统统都用不上。如果缺什么生活用品,旁边还有营地管理处负责出租。照明的灯、烤食物的碳,甚至全套的露营装备,应有尽有。
生活设施完善,一般来说应该是个好事。但露营就是主动“找罪受“嘛。开车开了100多公里,结果体验跟在小区楼下的绿地上绑个吊床没啥区别,多少让人心有不甘。
尤其是,跟我们同行的情侣朋友因为没带椅子,直接去租了两把,直接把钓鱼凳带给我的优越感,统统抹杀掉了。
钓鱼凳——放在车后备箱里带过来,还要走几百米拎到帐篷所在地。为了便携整个椅面是软的,坐一会就腰酸背痛。人家租的椅子——管理处小哥开着电动三轮车亲自送到帐篷前摆好。有靠背有扶手,跟家里的餐椅一样舒适。
我默默地将钓鱼凳收进帐篷,打算以后真的去钓鱼时候再用。还能说什么呢?唯有一声叹息。
二
过于现代化的环境,这还只是第一重打击。第二重打击,来自营地里其他的露营者。
曾经,我也对那些在野地里煮咖啡、在帐篷上挂彩灯的人群嗤之以鼻过。觉得他们“华而不实”,买那么多没用的东西,只为摆拍发朋友圈。
但在社交网络上刷到吐槽是一回事,直面反差又是另一回事。尤其发现自己花了900多块的轻奢帐篷,在旁边人家那个十几平米投影面积的天幕面前不值一提。
这种灯,我曾经以为它们只会出现在婚礼布景里。
这些花里胡哨的露营设备,哪儿是为了拍照炫耀给朋友圈看的。明明是给同一片营地的陌生人看的。
传统露营的扎营地,通常是在那种人烟稀少的山沟沟里。设备全不全、帐篷大不大,反正自己舒服就行了。但精致露营几乎都是在商业化运作的营地里进行的,帐篷之间密密麻麻,相隔20米都算是远的。一旦这么多人凑在一起,反正我的攀比心是默默涌上来了。
上面说到的那户人家,人口多,带的东西也全。可移动烤架、便携桌椅就不说了,甚至还有那种大型的移动电池——专门给电磁炉、手机,以及挂在天幕周围的圆形小灯泡供电。
他们的帐篷当时在我眼中差不多是这样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剧照。
你本来觉得自己的40平米小开间也挺好,结果旁边突然来了个精装修的三室一厅。都不用做什么,对方的高傲就已经尽数体现了。
在这片营地里待了两天,他们那个天幕底下总是坐着几个人,无论何时。所有从旁边路过的人,也都会无法自控地投去羡慕的眼光,再悲悯地望望我们单调的帐篷,无论何时。尤其是当他们支起了一个便携式沐浴间,真能出水的那种。
大概是这种东西。
我简直羡慕死了。尽管明明只要往前走500米,就有一家提供淋浴服务的小超市,热水无限量供应。
什么才是真正的悲哀?就是你以为自己为了舒服和格调已经花了足够多的钱,结果却依然沦为鄙视链的底端。那种冲击感,就像是为了考第一拼命复习一个月,结果突然空降来一个学霸转校生。
尤其是当晚我在洗漱回来的路上,发现他们居然还带了投影仪,正围成一圈在帐篷的侧面看《冰雪奇缘》。我老公彻底崩溃了。回到自己的帐篷之后,他花了整整两个小时,在购物网站上搜索天幕、便携式投影仪和露营拖车。
这股劲到现在还没消除,昨天还念叨着便宜的天幕只要300多块,“买一个完全不亏”。再这样下去,怕是得租个仓库放这些玩意了。
不过在攀比这个战场上,我们也不算是完全认输。至少在“吃”这个方面险胜了。
当夜幕降临,掏出了一次性的便携烤炉,以及丰富的烤串时——升腾起的烟雾、滋滋冒油的肥肉,成为了让我们能在这个营地中横着走的勋章。
至于那家人,我在他们开火时假装无意地“路过”了几次。炉子是专业的,但烤的东西实在是乏善可陈。我们同行的另一对情侣朋友,也忍不住偷偷凑过去侦察了两回,兴高采烈地汇报:“他们在那儿烤速冻骨肉相连呢,哈哈,一看就不好吃。
三
当然,我绝对不承认这种攀比心是我自己的问题。一定是因为,白天确实没什么其他事情可做。
以前的露营好歹要先徒步,到了晚上再扎帐篷起炉灶,时间被填的满满当当。精致露营直接省去了前面的所有环节——一拿到帐篷的钥匙,我就先坐在钓鱼凳上自拍了一个小时。
跟我妈打电话说要去露营的时候,她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住个帐篷要跑到100多公里以外,“你在郊区找个什么草坪不就行了吗,省钱又省时间。”
但网红露营地嘛,图的就是气氛跟普通的郊区不一样。白天,大家都是同样的平平无奇。晚上的篝火、烟花、演唱会……才是重头戏。所以看到营地时刻表上的篝火晚会,我和朋友们都非常兴奋。7点一到,远远看到“火光冲天”,赶紧凑上前去。
走近一看,草坪上有无数年轻男女聚成几堆。手里还挥舞着自从过年之后,我就再也没见过的手摇烟花。台上有个仿佛打了鸡血的主持人,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声跟大家互动。在他的指挥下,人们手拉着手围着火转圈,让人仿佛梦回到《情深深雨蒙蒙》的拍摄现场。
“这就是网红露营地的魅力吗?所有人看起来都异常兴奋。”我勉强分辨了一下,在那些乱糟糟的人群中,也有不少是卖烟花的当地人。再细节的东西就看不清了——因为实在是太呛了。整个区域都弥漫着一股浓烟,捂着鼻子从人群中穿过,都随时担心衣服被烧个洞。
然而这还只是夜生活的上半场。篝火晚会结束后,200米开外的地方又响起了歌声。本以为是那种酒吧驻唱歌手的演出,但越听越不对劲:怎么不仅高音上不去,还动不动就跑调?后来明白了,多半是那种公开卡拉ok,大家可以自由点歌上台那种。
只是听着听着,渐渐对“只有新中产才喜欢露营”这个结论产生了怀疑。不是说好,精致露营的主要爱好者是25岁~35岁的青年人吗?为什么我在一个小时内,先后听到了《小城故事》《吻别》和《精忠报国》?
其中《吻别》还有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由声音雄厚的男声和咬字缱绻的女声分别演唱。但共同点是,演唱者都会在间奏时突然大喊一句“谢谢大家”“祝大家玩得开心”之类的客套话。
联想起白天在很多帐篷外看到的运动鞋、防晒衣,我突然意识到了,这场狂欢不仅是属于年轻人的。也有真正热爱自然的大爷大妈们,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度加入其中。
如果说年轻人是在对自然的虚假亲近中,获得一种假模假式的仪式感。那么这些白天在帐篷里吹风、夜晚上台高歌的大爷大妈,才是真正在这场幻梦的夹缝中寻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伴着这些想法,我在逐渐模糊的歌声中渐渐入睡。脑海中闪过的最后念头,是一句自问自答。“这样的精致露营,以后还要不要再来?”“蚊子实在太多了,还是等明年夏天再说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轻拿轻放局(ID:heybecareful),作者:唐姆里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