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2-21 16:31

只有中国人过“冬至”?才不是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作者:郭晔旻,编辑:詹茜卉,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日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三个,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而冬至一过,白天的时间会越来越长,黑夜则越来越短。


古人把太阳、白天看作“阳”,把月亮、黑夜看作“阴”。冬至这一天就是“阴”到了极点。也是从“冬至”这一天起,“阳”开始兴盛,而“阴”逐日衰落,完成了“阳盛阴衰”的转换。


“冬至大如年”


(因为)在气象上的特殊意义,中国古代帝王都在冬至祭天,祈求五谷丰登。这就是《帝京岁时纪胜》里所说的“长至南郊大祀,次旦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


民间也普遍把冬至视为各家庭团聚庆贺的节日,不仅家庭成员享用美酒佳肴庆祝,更会走访亲友庆贺送礼和祭奠祖先与神明。


比如浙江杭州,在“冬至夜(冬至前一天晚上)”要打扫内外各地,谓“扫隔年地”,冬至日则不扫地。冬至的早晨吃年糕。供祖宗,又以淘箩盛米,上铺年糕、橘子、黄菱肉等,再以红绿丝扎成如扇形的花朵,插在上面,称“供年饭”,亦叫“聚宝盆”。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出门在外者也要给他们放副碗筷,回娘家探亲的妇女也一定要赶回婆家。扫墓由同姓宗族统一进行。扫墓结束,便打开祠堂门,要供全族男女一顿饭,并按人丁分发猪肉、油豆腐、黄酒等物。不光杭州是这样。生活在清代中叶的顾禄在《清嘉录》也说,临近的苏州同样“郡人最重冬至节”。


过去每逢冬至,作坊、商店、私塾均放假一天。由于冬至这天的诸多礼节仪式比一年里的其他大部分节日都来得繁复,堪与元旦(春节)相提并论(只是没有“拜年”环节)。故而许多地方都有民谚,叫做“冬至大如年”或者类似的“冬至大似年”“大冬如大年”之类说法。因为从“冬至”开始就要“数九”,迎来一年最寒冷的日子,民间认为冬天寒冷而人体耗热量多,应该多吃有营养的食品补充热量。于是冬至这天的饮食也就变得相当讲究了。


北方许多地方有“冬至饺子(也有的说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在冬至这天要吃水饺或者馄饨。徐州人把馄饨叫做“冻疙瘩”,“吃了冻疙瘩,不生冻疮疤。”有些地方还要喝酒,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则是怕冻掉耳朵,这是因为,“饺儿”谐音“胶耳”,吃了饺子便可以“安耳朵”了。山东一些地方还有“蒸冬”的习俗(临沂用五谷杂粮面蒸窝头,邹城蒸饽饽)。传说蒸冬是为了祈祷来年扬场时有风。民谣说:“蒸冬蒸冬,扬场有风。”古代蒸冬是为了庆贺冬至以后阳生,正如杜甫诗中所写“冬至阳生春又来”。


南方一些地方则有在冬至日吃汤团、粉糍粑等甜食的习俗。江苏扬州有句俗谚叫做,“冬至大如年,家家吃汤团,先生不放假,学生不把钱。”在浙江宁波,冬至又称“长生日”。各家以糯米粉搓圆子,俗称“冬至汤果”,也有汤果中加番薯的,叫“番薯汤果”。


温州人在冬至这天的早上家家户户老少同食汤圆或麻糍。汤圆其馅为甜糖、芝麻,也有咸肉汤圆。麻粒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即为麻,为冬至节的点心,俗称“擂麻糍”。吃麻糙、汤圆,寓团圆喜庆之意。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类似的“冬至圆(花生馅或芝麻馅及糖料)”在福建南部也很流行,闽南地区也有谚语,叫做“吃过冬至圆,岁数长一年”,“圆子圆又圆,阖家团圆准备迎新年”。


可以说,中国幅员虽大,各地过“冬至”的习俗却有着很大的一致性。就连四季如春,气象上没有(或极少)冬天的海南岛,冬至民间传统活动与全国其他地方也差不多。是日,家人团聚,备办佳肴,祭祀祖先,庆贺往来,有如年节。家家户户做粑,也是“冬至”必备活动。这无疑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内聚力”的一个证明。


东莞冬至“咸丸”。来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段


“外国冬至”


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长期观测了大自然的气候变化,结合农、牧、渔业生产,把一年分为包括“冬至”在内的二十四个节气,就能比较准确地表达气候的变化了。但话又说回来,冬至这个节日,倒也不只是中国人在过。历史上与中国文化关系密切,同样使用农历的朝鲜半岛与日本就不用说了。朝鲜语和日语里的“冬至”都是汉字词,实际就叫“冬至”。韩国人有在冬至吃红豆粥的习俗,一方面是驱邪,另一方面是增添营养。而日本人除了与韩国人一样吃红豆粥之外,还有在冬至这天泡澡的习惯,叫做“冬至风吕”。


日本人在历史上一度被叫做“东洋人”。相对应的,欧美各国则是“西洋人”。有趣的是,在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报纸上,还能看到“西洋人”过“外国冬至”的记载。上海的《申报》里就不时可以见到诸如“本月二十六日为西人节期,即俗传为外国冬至”。“明日,西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号,即耶稣诞辰,即华人所谓外国冬至”这样的记载。


显而易见,这个“外国冬至”就是现在所说的“圣诞节”。比如1887年12月25日的《申报》就写道,“今日系外国冬至节……各商家门前均以万年枝结彩,以示庆贺之意。”再加上圣诞节按农历算,在没有置润的年份一般固定在中国冬至后三天,以中国人的历法知识,这个外国节日是紧跟着中国冬至的,在不信教的中国人眼中,自然很容易被理解成外国人的冬至节。


当然也有明白人澄清,认为“外国冬至”之说是中国人不了解中西历法之不同所致,并特别强调这一天“乃彼国耶稣降生之辰”,而不是“辄依中国冬至日以为准,迟三日而定为节期”云云。但“圣诞节”这个称谓在中国真正流行开来,已经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1887年12月25日《申报》中记载的外国冬至。来源/《申报》资料库


今天我们知道,“圣诞节”是用来庆祝耶稣基督生日的宗教节日。看起来,这与“冬至”的确是风马牛不相及。只不过,冬至是阳历12月22日左右,圣诞节则是12月25日,前后脚只差两三天。两者的日子如此接近真的只是一个巧合吗?


并不是。要是人们翻开基督教《圣经》的话就会发现,里面其实根本没有提及耶稣的出生日期。较真地讲,如今所说的12月25日乃是耶稣死去几百年后,由罗马帝国时代的基督教会规定的。为什么会挑中这个日子呢,有种说法就认为这实际上是基督教会向当时流行的“异教”密特拉教做出的妥协。


密特拉教崇拜的“密特拉神”是一个古老的印度-伊朗神祇,后来发展为太阳神(光明之神)12月25日就被看作是这位太阳神的生日。在密特拉教信徒的观念中,太阳神每年都要“死”一次,也就是一年里日照最短的那一天(即冬至);而从第二天开始,日照开始变长,“太阳神”便死而复生了。所以日照开始变长的12月25日就成了太阳神的生日。后来基督教兴起以后,为了争取“异教”信徒的皈依,才以耶稣生日附会之,将其“收编”为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了。


说句题外话,如今圣诞节的一些重要元素,诸如圣诞火鸡或者圣诞树其实也都有着“异教”的来源,跟基督教反而没什么关系——耶稣生活在今天的巴勒斯坦,绝对不会见过原产于北美洲的火鸡。


由于同样有着太阳的渊源,圣诞节与冬至就颇显得有些“殊途同归”了。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连庆祝方式都有些相似了:其弥撒仪式近于冬至祭祖,节日筵宴类似冬至的团圆饭,洋行一律停业,相互拜节并馈赠礼物等等,也与中国人在冬至的做法相似。


实际上,早在接受基督教之前,北欧的日耳曼人就习惯在“圣诞节”前后大摆筵席:“古老的习俗是,所有的农民都要来到异教寺庙,并在节日持续期间带来他们所需的食物。在这个盛宴上,所有人都要喝麦酒。各种牲畜也因此而被杀死”。


欧洲北部冬季气候寒冷,由于缺乏饲料,当地人每当严冬来到以前只好把大批不作传种用的牲畜宰掉,做成咸肉。这样一来,“圣诞大餐”就成了一年里难得可以获取充足的新鲜肉食的场合,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最后的晚餐”了。年内生产的大部分葡萄酒和啤酒也都经过发酵并准备在这个时候饮用。


环球庆冬至


如此看来,早期的中国人倒是有些“歪打正着”了:圣诞节还真可以算成“外国冬至”了。更有趣的是,能算作“外国冬至”的,还远不止一个基督教文化里的“圣诞节”。


比如,在中东的伊朗,在古老的琐罗亚斯德教(祆教/拜火教)观念里,冬至这天作为一年中最长和最黑暗的夜晚是一个特别不吉利的日子。在漫漫长夜里,邪恶力量在一年里达到了顶峰。为此,人们需要在漫漫长夜里保持清醒,以免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


于是,伊朗人往往选择在冬至彻夜聚在一起吃喝玩乐或者阅读伊朗历史上的伟大抒情诗人哈菲兹(约1315~约1390)诗歌。许多人或许不熟悉他的作品,但哈菲兹其实是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偶像,后者专门做了若干诗歌并汇成“哈菲兹篇”:“哈菲兹啊,除非丧失理智,我才会把自己和你相提并论。”


于是,伊朗的“外国冬至”,叫做“雅尔达之夜(Yaldā Night)”,也是自古以来就存在于波斯文化中的最古老的伊朗传统之一——即便今天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伊朗人已为数不多。值得注意的是,这天晚上人们会吃水果和坚果,尤其是石榴和西瓜。这两种水果有特别的意义——其中的红色象征着破晓的红色与生命之光。以此也可以看出,“雅尔达之夜”与“圣诞节”的前身一样,也是古老人类太阳崇拜的产物。


而在斯拉夫人(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的语言里,对圣诞假期还有个古老的称呼叫做“Koročun”。据说,在皈依基督教以前,这个日子被定在12月21日。由于昼短夜长的关系,这一天也被看成暗黑力量最强大的一天(跟中国人观念里的“阴气”最盛有类似的地方)。在这一夜,太阳神随着北半球白天变短而变得虚弱,并于12月22日冬至死亡。据说被黑神的黑暗邪恶力量打败了。到了冬至过后的12月23日,才得以复活并成为新的太阳神。


另外,在许多中亚和西伯利亚语言中,“冬至”(以及圣诞节)也被称为“纳尔图甘(Nardoqan或Nardugan)日”。这个词的词源并不十分清楚,但词头的“Nar”所指似乎没有什么争议。在古代突厥语和当今的蒙古语里,“Nar”都是太阳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测,“纳尔图甘日”也是一个与太阳有关的节日,其含义与古代斯拉夫人的“Koročun”相差无几。


在这一天,古代的突厥人会聚集在一起,点燃巨大的篝火,庆祝漫漫寒夜的结束。点燃篝火的另一个文化象征含义,在于通过火焰的温暖,战胜寒冷的长夜。有意思的是,今天的匈牙利(马札儿)人似乎融合了这两个说法。他们将“冬至日”称为与斯拉夫人相似的“Karachun”,却如同古代突厥人一样在这一天点燃巨大的篝火,举办盛大的晚会。之所以如此,或许与历史上的匈牙利人与斯拉夫人交往密切,同时又有着草原民族的渊源有关。


或许,在除去了包裹在诸如“圣诞节”之类“外国冬至”上的宗教外衣之后,人们才会体会到这些名目繁多的节日与中国的“冬至”的共同点。归根结底,“冬至”也好,“雅尔达之夜”也罢,都是“人类共同体”对于北半球天文(日照)现象的相似认识的产物。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冬至这天进行庆祝可以说早已成为一个跨民族的文化现象——远比圣诞节流行得更早、更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作者:郭晔旻,编辑:詹茜卉,校对:苗祎琦、彦文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