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指听,头图来自:《争端》截图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给喜欢的人发微信聊天,对方却回你“睡了”。而是3小时后你还盯着天花板没睡着,明天一早还要起床上班。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的研究显示,国内目前已经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也催生了无数睡眠生意。
从褪黑素、酸枣仁,到助眠枕头、助眠香薰、助眠仪……
失眠的年轻人试图借助科技或玄学的力量,把自己变成一台人形电脑,到点就可以自动上床关机。
只是方法试了无数种,该睡不着还是睡不着,只能看着身边那个沾枕头就睡的朋友愤愤不平:
“不失眠的人,真的省了很多钱。”
大几千块花出去,就为睡个好觉
我曾经十分羡慕对面工位同事的精致卧室。
自动调节光照的小夜灯、优雅的无火香薰、直拖到地的遮光窗帘,以及根据季节更换的真丝或100支长绒棉品四件套。
但这些看似“氛围感”的网红物件,在失眠者眼中其实只有一个朴素的功能——
愿这次的豪掷千金,能让我成功进入梦乡。
在网上的各个社交平台,都能发现抱团取暖的入睡失败者。
除了互相安慰,更多的就是分享各种“助眠好物”,还个个都不便宜。
有人说一口好牙相当于白赚几万。按这个逻辑,拥有好睡眠省下的钱还要更多。
失眠人群的“烧钱方式”堪称五花八门。
仅靠几十块钱的眼罩、耳塞就能成功入睡的,已经相当于去超市购物刚好遇到开业大酬宾,是命运高抬贵手。
升级版是用各种工具把自己身体的零件垫起来,在床上摆出一个人形凹槽。
而构成这个凹槽的每一个部件,都需要拿钱买。
比如单单枕头这一项,就分为仰睡枕、侧睡枕、腰枕、小腿枕……
材料也要亲自尝试,有人受不了乳胶枕的颗粒感,有人听到荞麦枕的沙沙声就仿佛耳边有电钻在响。
随便几个枕头买完,几千块出去了。
“打开衣橱七八个枕头,爸妈以为我在搞批发。”
铺的东西搞定了,盖的东西也不能含糊。
比如前几年被陈学冬带火的“重力被”,卖点是“让人安然入睡的包裹感和安全感”。
当时陈学冬本来也打算拆开给大家看看,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因为“挺贵的”。
我好奇去搜了一下同款——打扰了,原来最便宜的也要1700块。
被子很薄,相当于买了它之后,还得再额外配一个正常的棉被。
但光是“睡个好觉”,就已经足以让不少人按下付款键了。
只不过后来根据网上博主的测评,这被子主要的特点是沉,里面的材料类似非常细小的玻璃珠。深深怀疑那些一盖就睡着的人,是因为铺被子太费劲给累的。
当“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开始不奏效之后,不少人开始投入所谓“黑科技”的怀抱。
褪黑素早已经成了“入门款”产品,不囤个十瓶八瓶根本算不上失眠人士。
《开端》里,肖鹤云为了快速入睡,配着白酒吃了半瓶褪黑素。
升级版是“褪黑素喷雾”,号称“快速入睡,被口服还灵”。
我还在想什么香氛这么神奇,结果一看是往嘴里喷。但加个喷嘴,相同剂量的价格就能翻番。
另一个大类,是各种睡眠仪器。
比如据说能发射舒曼波的“助眠手环”,声称原理是利用波频增加人体自身褪黑素的分泌。
尽管从某宝店铺中寥寥几个评论来看,效果几乎可以等同于没有。
但并不妨碍人家能卖出两千多的价格——价格跟不少大品牌的智能手表都差不多了。
我还在同一家店铺里,找到了一种专门播放各种白噪音的“睡眠音响”。
标价从300多到700多元不等。
当然对于那些囊中羞涩的人,也有消费降级的选择——比如曾经大火过的电子睡眠仪。
使用方式颇具神秘主义色彩:一个小小的椭圆形装置,你只需要在睡觉时将它握在手里。
产品说明里是这样写的,“通过微电流增强脑内电波,放松中枢神经。”
钱花了不少,可还是睡不着
其实在睡眠产品上花钱的人,也不见得是真的相信这些东西能起作用。
如果真的管用,还至于左一样右一样的买?
“重力被”没有带来婴儿般的睡眠,却带来了堪比胸口碎大石的体验;
睡眠仪握了两天发现不起效,也就扔到了一边。
有理由怀疑,失眠就是全宇宙最后一块混沌之地。
到底什么方式有用,确实因人而异。
比如戴眼罩,对于有些人能够摒除念头,专注自身的状态和呼吸。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会起反作用:“眼罩一带,发现自己侧睡压耳朵,平躺就会听到心脏砰砰跳的声音,胳膊腿怎么放都不舒服,更睡不着了。”
但即使如此,也拦不住大家一看见“助眠”俩字就上头。
不像腰痛、脖子疼这些有着明确改善方式的都市病。睡不着,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尽人事,听天命”。
从来都没被失眠困扰过的人,大概无法想象那种感受——
每天晚上都怀着“今晚能不能顺利入睡”的紧张心情,仿佛即将当着全公司的面做PPT演讲。
每一种号称能“拯救睡眠”的事物,都像是救命稻草:管它有没有用,先试了再说。
需要花钱的睡眠经济兴起之前,网上就流行过各种奇怪的“快速入睡法”。
比如大名鼎鼎的“478呼吸”:吸气4秒,憋气7秒,再用嘴呼气8秒;
还有前几年以放松和冥想为主的“美国空军3分钟入睡法”。
如今五花八门的睡眠产品,正是在“试试看”的心理之下应运而生。
甚至买家也会获得了更强的心理安慰:
“花钱买点专门的工具,总比我自己在这熬着更有效点吧!”
一个普通的产品,挨上助眠两个字后立刻身价大涨。
比如所谓科技仪器的白噪音音响,其实从功能上跟普通的音响区别不大。
根据用户的反馈,它更像是“用呼呼的风声,将其他的噪音暂时盖过”。内置的几种白噪音种类,在视频平台也很容易就能搜到。但依然不乏有人买来试试,希望“专业的产品能让我睡个好觉”。
睡眠仪所谓的微电流助眠,其实更类似于间歇性地放电。
在以前的网红概念中,它有时是用来紧致皮肤,有时是用来缓解肩颈疲劳。
而如今看大家都睡不着了,又变成了助眠的好帮手。
只不过评论区里更多人给出差评:“捏了半个小时实在受不了了,一直提心吊胆等着它什么时候电我。”
随着睡眠问题成为普遍的现象,更多的商家想搭上这辆车。
在一线城市的很多健身房、温泉馆里,睡眠舱已经成为标配。
按摩店推出各种助眠套餐,从前流行叫SPA,现在改叫“睡眠管理中心”;就连心理咨询室都要特地强调“睡眠管理”“缓解失眠”的标签。
而在饱受失眠之苦的人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更像是一厢情缘的自我安慰。
搜罗各种“助眠神器”“助眠服务”,然后一个个尝试。
就算完全感觉不到效果,也要抱着一定会有用的心情——
“怎么说呢,就希望用我的诚心感动它吧。”
十个当代人,八个睡眠焦虑
在网上抱怨最凶的是年轻人,但睡不着的远远不只他们。
很多人谈到父母的失眠问题,有的甚至已经持续几十年。
还会庆幸如今层出不穷的睡眠生意,提供了更多让人“可能睡着”的选项。
而不用像当年一样,除了靠药物外,就只能硬撑。
但另一方面,睡觉确实正在成为更多当代人的心病。
就算还没达到医学上“睡眠障碍”的标准,也常常会为睡不够、熬夜而苦恼。
正如之前流行过的“打工人早C晚A”——早上喝咖啡续命,晚上喝酒助眠。
在此特别强调一句,酒精不能助眠,甚至还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普遍后移。
曾经晚八点是全家一起看电视的时间,可如今算上通勤时间,大城市8点能到家就不错了。
除了客观上的越睡越晚,还带来了另一个“副作用”——留给工作与休息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了。
睡眠质量一向尚可的我最近一次失眠,就是因为有天赶稿子到深夜。结果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刚写完的句子,还忍不住要在想象中跟评论区大战三百回合。
专家经常劝年轻人睡前要“多放松,不要做太用脑的活动”。
但对于经常半夜还要回复工作消息的当代社畜来说,想做到实在太难了。
更讽刺的是,越是被忙碌的工作、学习挤压,人们往往越重视睡眠本身。
毕竟日常持续的输出状态中,这是唯一的“喘息”时刻。
睡个好觉,第二天还能勉强起来面对不怎么精彩的生活;要是白天跟工作缠斗,晚上还得跟睡眠缠斗,想想都让人绝望。
之前有过一波吐槽,说各种手环、智能表量化了睡眠指标,导致了当代人的睡眠焦虑。
但或许是弄反了因果——正是人们太看重睡眠了,才希望用各种方式来促成、证明它的完美。
几乎每一个理论都会告诉我们,快速入睡的最好的方式不是使用花里胡哨的方法和产品。
而是脱离让自己感到压力的环境,放松心情、缓解焦虑。
但那些花钱在各种助眠产品上的人,也并不是单纯“病急乱投医”。
因为做到后者很难,那些香薰灯、睡眠仪,至少能带来一些错觉和安慰。
只是在生活夹缝的间隙,说不定也可以偶尔放过自己。暂时不做白天拼命放电,晚上急着充电的”电池“。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
“当我不再带着手环逼自己迅速入睡的时候,睡眠质量也就越来越好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指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