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4-24 14:20

青岛老街里,藏着城市经济变迁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事志(ID:City-CSZ),作者、图片:崔燕(现供职于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地道青岛大嫚),原文标题:《青岛老街里》,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图为青岛百年老店春和楼)


本地人管妇女儿童商店,叫“老婆孩子商店”,青岛的摩登暗语一种。它的芳邻是盛锡福帽店,据说开国大典上,领导人所佩戴的帽子就是这里生产的。北京的盛锡福,是青岛的分号。


第一百货侧面有个极窄的旋转楼梯,不少皮孩子在那里玩过抓特务的游戏。与楼梯这侧一路之隔的是老青岛饭店,一群群乌泱泱的人在那里排队买青岛大包,然后站在路边吃。一些人边吃包子,边从饭店的窗户往大厅张望。


七八十年代,能在饭店吃小炒、喝啤酒的,相当于如今在米其林餐厅享受吧。卖包子的原址在1993年成为青岛第一家肯德基,那咋咋呼呼的场面可以用时下的春运脑补。


工美术商店四楼只对外宾开放,里边有不少洋气、个性的精品。东西有品质,价格自然也高端。民众物质消费水准相当的年代,能在这里购物,算是可以拉开消费档次的一个标志。80年代初,刚开始流行24k黄金首饰的时候。据说,所有的金饰品一上柜,马上售罄。挑款式是不可能了,抢上便是王道。


人民商场一楼是菜市场,再摩登的东西被油盐酱醋的味道一掺和,总有点“闰土”的意思。以后这里改造后,天井里的那口井被填了。坊间总传,之后的商家总有火光之灾,与此气场有关。


与中山路有点距离的老文物商店在平度路上,能在九十年代之前捡漏的人,到现在都闪烁着“马未都”式的得瑟。彼时,文物商店的东西多从民间征集,珍品不在少数。如何珍贵?2011年,青岛文物商店的322件三级以上的库房文物,在警车开道、防弹车护送下正式成为市博物馆的永久收藏。此为佐证之一。


海泊路的震泰服装店门口,每年总会有一段封闭,马路上搭了临时的棚子,用来销售出口转内销的物件。在黑灰蓝为服装时尚的年代,出口的小红三尖头皮鞋、绣花的真丝粉红睡衣、精美的钩花桌布、沉甸甸的皮草大衣……放到现在依旧站在时尚的顶端。


嘴馋的人不能忘却的是青岛食品店,依稀记得那栋已经被拆掉的老建筑高高在上。“吃饱吨”们(青岛话吃货的意思)须攀爬大约十阶楼梯,才能触摸到美食的快活林。温饱尚可的彼时,食品店的点心、糖果、干货并不是寻常的物质必须。想来,那长长的台阶,是给某些人折返回来的一个缓冲。常常,美食的诱惑,终要向钱包的羞涩投降。



有人说,老街里是老青岛留下的摩登旧影。如果青岛的新区是世界的,那么以老街里为根基的老城区,就是最青岛、最本土的地界。这正如每一座城市,总要有这样一个游离于浮躁之外的主流道路。在滴水穿石的时间面前,它倔强地保持最执拗的姿态。


老街里,精神意义与物质价值并存。


只要是青岛土著,便会有老街里情结。与老街里有关的那些琐碎而平淡的快乐,清晰地勾勒出了几代青岛人的幸福指数与摩登指向。老街里所涵盖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商圈的概念,她完全浓缩见证了青岛市跌宕起伏的都会传奇。


那种贫瘠时代不多的物质喜悦,那种懵懂中对所谓时尚和洋相的最初启蒙,那种拥有人生第一件宝贝的幸福感,那种与恋人拥挤在人流中第一次牵手的心动,那种与父母吃青岛大包时被赋予了极大的乐趣的童年记忆,至今依旧撞击着无数青岛人心底最本真、最柔软的地方。


老青岛有这个样一个顺口溜: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手戴亨得利,吃饭劈柴院,有病宏仁堂,听戏上华乐。”


短短数字,却包括了老街里的六家老字号。1930年代的老街里商圈即是全国有名的商业街,商业门类涉及绸布、洋服、百货、杂货、食料、水果、烟草、电器、木材、染料、土产、金银器、药品、文具、书籍、照相、银行、理发等近30个行业,几乎无所不包。


1. 爱上街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街里的繁华达到顶峰。上街里曾是每个青岛人指定的定时节目,是青岛人的精神家园,青岛人的摩登意识的入门之处。那时候,青岛人不分层次地位,都会定时定期来老街里,如同上海人逛南京路,北京人逛王府井,其目的已不在消费而更在一种精神归望,充溢着一种类似朝圣般的归属感。



5路和2路的大辫子电车,作为青岛当时最主流的两条大动脉,分别贯穿至沧口和台东。这两个大盒子车,将人们从沧口、四方、台东、李村、崂山,直接或者间接地源源不断运抵到老街里。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小公共成为5路、2路、24路公交车的运力补充,给狂逛街里的人们提供了更便利与快捷的交通工具。当老青岛们从自东向西的胶州路大下坡“呼呼”地一路“飞”下来,便触摸到了“市里”的摩登气息,心里陡然升腾出无限的快乐。


那时候,人们多从现今东方贸易大厦对过的胶州路站下车,开始老街里之行的。这个大站仿佛一个巨大的蓄水池,然后人们从周遭四通八达的即墨路、易州路、潍县路、芝罘路等枝脉相连的道路,深入到老街里的内核,开始各自的乐活之旅。


2. 童趣街里


 “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童谣中说的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的地方,就是中山路上那座影响了几代人的环球体育用品店。在四十岁以上的青岛人记忆中,关于老环球的记忆几乎可以与童年最美好的记忆相重叠。


老环球经营学生文具、办公用品、测绘仪器、中西乐器、体育用品、运动服装、纸张、账簿表册等。与当时的大百货商店比,老环球很早就实现了差异化竞争,以文体学习用品作为自己的专业。


尤其在上市仅80年代初,物质供应慢慢丰富起来,老环球就像是一个流行用品的始发地——第一家卖塑料铅笔盒、紫红色的皮革书包、香水三角铅笔、白色的香味橡皮、立体图案的学习尺、多色圆珠笔、特细钢笔……


这些与上海潮流同步的学习用品,让最早拥有它们的熊孩子们特别拉风、特别“展洋”,其在同学中的影响力不亚于现在穿一双限量版的大牌运动鞋。甚至多年后,小学同学聚会,大家还会对某人当年最早使用的某类学习用品记忆犹新、赞不绝口。


始于1936年的老环球,最早叫环球商行,这个名字非常大气,放到现在也不过时。老环球曾是山东省经营文化体育用品规模最大的老字号专业商店,青岛市十大专业商店之一。作为老青岛人购买文体产品首选之地,只要在‘环球’买不到的东西,在其他地方就不用去了。


除了文化学习用品,环球售卖的一些乐器也是很多青岛音乐人走上文艺之路的开始。很多孩子到环球,可能不是来买点什么,更多是来开眼界或者接近梦想的。


以老环球为圆心,古籍、新华、外文三大书店对孩子和青年人的吸引力,可以说是老环球的升级版。尽管当时物质匮乏,但是一本书的吸引力对于很多爱书人来说,远远超过了一顿饕餮盛宴。一本书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与改变,如同打开了一扇去往新世界的大门。 


3. 狂逛街里


老街里,从任何一条平常的街路纵深下去,都会有你感动熟悉热爱的商店,亲切蓬勃地豁然在眼前安祥展开。尤其这些商店对于青岛小嫚的吸引,就像是一个魔法盒。打开它,拥有它,便是那条街最靓的“嫚儿”。



彼时的老街里,不仅是老青岛最高级的商圈,而且也是青岛流行的策源地和发布地。谦祥益布料店、震泰服装、妇女儿童用品商店(青岛人也叫这里为老婆孩子商店)、工艺美术用品商店、人民商场、国货公司、第一百货商店、中华商店……她们在踏实的搜罗间,心已飞起了物质的真快乐。



爱逛街的物质女人基本能在老街里将理想和现实都舒服而结实地长到一块儿。能买到心仪的衣物固然欢喜,但有时候他们来老街里不完全是为购物,还为了“观摩”——互相看一眼、学一学、评头论足,使自己感受摩登的气息。


可以这样讲,老街里是青岛通俗意义上的时尚先导,这种自觉追求与众不同、追求新潮的风格以及向别人学习完善自我形象的精神,已经成为青岛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青岛人对新事物有那种“视死如归”的膜拜和冲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山路一些商店开始将柜台租赁,一些领风气之先的时髦人士从广东贩运来只有画报上才看到的衣服。同时,河南路上也出现了零星的外贸服装店,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外贸尾单,成为部分青岛小嫚的美丽秘籍。


在已经开始追求个性和品味的时代,老街里以极大的包容性变通地迎合人们。太阳裙、健美裤、乔其纱衬衫、牛仔服、热裤……那些曾在八九十年代风靡青岛的衣服,几乎都是从老街里走出来的。


4. 文艺街里


“从今天开始,每晚七点半有一部关于军队介绍的电影在青岛水兵俱乐部放映。”


1907年9月4日,德语日报《青岛新报》报道了水兵俱乐部放映电影的消息。这说明,青岛放映电影的历史,早于1908年上海虹口影戏院,由此使得中国商业电影放映史提前了一年。彼时,这处位于老街里湖北路上的电影院,让国人感觉神奇又好奇。


五四运动青岛回归后,中国人可以冲破从前的属地枷锁,得以触摸电影,并深深迷恋上电影。《电影月报》记载:


“上至太太奶奶们,下至商店伙计们,闲来无非谈谈张织云啊,杨耐梅啊……青岛人似乎看电影有了瘾,中了迷,戒严是不生问题的。” 


电影是一个迷人的造梦空间,但凡看了一眼,便终生无法拒绝这个光怪陆离的时空隧道。青岛人手头有点闲钱,无论男女还是贫富,想到的第一件闲事就是看电影。《青岛时报》曾称:“咯!咯!的皮鞋声,一时轰动了全市中,是影院满座之祥兆,这是对对情侣,红红绿绿的男女,作乐之声!” 


福禄寿电影院、山东大戏院、华乐大戏院,占据岛上高端影院半壁江山。当时青岛一流影院的票价比较高,大概分为4角、6角、1元等三个级别。在那个一元钱能买十公斤面粉的年代,看一场电影确实是一件奢侈至今的事情。




电影走进青岛的20多年后,由第一代电影导演张石川投资,也是青岛第一家由中国人经营的电影院“山东大戏院”,在中山路97号正式开业。开业的庆典仪式几乎与当下电影的首映式仪式如出一辙,不仅放映了中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而且电影的女主角胡蝶与编剧洪深也亲临现场剪彩。



胡蝶是民国的第一美女影后,声名不亚于当年的梅兰芳。她的到来,无疑成为老青岛最轰动的文化事件之一。多少年后,依旧有现场的围观影迷,津津乐道胡蝶来青时的惊鸿一瞥和当时中山路被拥堵到水泄不通的盛况。


以后,这些影迷的后辈,又流连在这家改名为中国电影院的地方。尤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街里的商气与人气达到顶峰,这里是青岛最忙碌的电影院之一,也像一台时光穿梭机,储存着几代人的潮流与青春。


5. 寻味街里


民国青岛大学有“酒中八仙”,为杨振声、梁实秋、赵太侔、闻一多、陈季超、刘康甫、邓仲存和方令孺。


“青岛是一个好地方,背山面海,冬暖夏凉,有整洁宽敞的市容,有东亚最佳的浴场,最宜于家居。唯一的缺憾是缺少文化背景,情调稍嫌枯寂。故每逢周末,辄聚饮于酒楼,得放浪形骸之乐。”


梁实秋在《雅舍小品》中如此回忆当时他们这些文艺青年在老街里顺兴楼的趣逸光阴一束。他们当时宽衣攘臂,猜拳行酒,通常是“三十斤花雕一坛”起步,需两个个壮汉从楼下抬到楼上。


当时老街里的顺兴楼、春和楼、聚福楼、亚东饭店位于中山路北端,被称为老青岛的“四大名楼”。这些地方可谓谈笑有鸿儒,是文人墨客们乐于聚会的地方。除了这些传统的中式鲁菜馆,老街里的粤菜、川菜、淮扬菜,甚至西餐和日本料理也不少。


顺兴楼精致的水饺和美味的“西施舌”曾让梁实秋终生难忘。而至今犹存的 春和楼 历史则更是悠久,有人说这家饭馆曾在1891年招待过到青岛视察的李鸿章,而更可信的说法则是在青岛经营木材生意的天津人朱子兴在1902年创办了这家位于中山路的鲁菜馆。


除了“四大名楼”外,老街里还有东华旅社、大华饭店、厚德福、三阳楼、公记楼、英记酒楼。已故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曾回忆:


“东华旅社是经营春和楼的朱子兴开的,算是一家宾馆,兼做饮食。厚德福是一家河南菜馆,做熊掌和瓦块鱼很出名。英记酒楼位于现在劈柴院那一带,是广东人开的一家粤菜馆。建国后,英记酒楼和广聚隆等合并为一家‘广州食堂’。


除此之外,当时位于蒙阴路与湖南路口的新新公寓是青岛少有的川菜馆,博山路上则有以售卖北京烤鸭而闻名的便宜坊和主打淮扬菜的四如春,而河南路上以经营素菜为主的菜根香和至今仍在德县路的馅饼粥则是当时别具特色的清真餐馆。”



“德国人佛劳塞尔曾在中山路开一餐馆,所制牛排我认为是国内第一。”


晚年梁实秋回忆的这家佛劳塞尔餐厅是那时青岛众多西餐厅中较有特色的一家,店主佛劳塞尔从1902年开始经营直到上世纪40年代。佛劳塞尔餐厅斜对过的则是延续至本世纪初的青岛咖啡饭店。这家青岛咖啡饭店一度是青岛最大的西餐厅,1933年作家柯灵来青岛时曾写了一篇《咖啡与海》来描述这里的场景:


“感谢朋友的热情,让我也做了一回青岛咖啡的座上贵宾,白衣侍者含笑相迎,跑过甬道,来到大厅……”


咖啡饭店后来就是老青岛熟悉的“青岛饭店”,多年霸占青岛本土餐饮的前几把交椅。


温暖街里


把背景拉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迎来作为一座城市获得历史后的第一次移民潮。青岛的民居,除了精英所居住的小洋楼和底层百姓群居的大杂院,亟待推出中庸的契合中产阶级日常生息的建筑。


于是,介于小洋楼与大院气质的里院,踏实地蕴藉并延续着城市原味的地气,成为青岛老城区的主流街景。里院作为青岛的建筑方言,融会贯通着精彩的城市文脉与精准的时代印迹,与北京的四合院和上海的石库门一样,是中国建筑的一种魅力表情。



彼时的历史维度,正是西式文化与东方文化交融渗透的蜜月期。里院的诸多设计与建材中西结合。里院的建筑文化从西化风格中抽离出,同时传承民间文化的本土特色建筑。诚如,中国人将其解读为“洋气”,外国人则引发了对中式元素的另一种遐思。以现在的眼光打量里院,内部充溢着有着中国古典元素的精致与优雅。


北京许多精致的四合院有着经得起考证的贵族传承,上海的石库门镌刻着鲁迅、张爱玲等近现代名人的印迹。青岛的里院,则更闪烁着民族资本与民间慈善的力量。广兴里、宝兴里、平康里……很多里院的名称几乎都是人名,有投资人的名字,也有捐助者的名字。


个中用途也是不一而足,如平康里是妓院;广兴里是商场;洪泰里是货栈……上世纪40年代初,里院的月租金从三元到十元不等,当时中学教师月工资是二十元。抗战后青岛人口由四十万骤增到七十万,住户开始在天井里搭小房,“七十二家房客”的烟火味儿愈加浓郁。


多少年来,里院形成了青岛清晰、有序和稳定的基础生活层面。每个里院都有一个精致的镂花铁门或厚实的木质大门,若将门关上,里院的居民如同一个古代的大家族。每家每户有自己独立、私密、封闭的生活空间,但推开门,长廊、水龙、卫生间、天井,所有的都是公用的、敞亮的、亲和的、开放的。


大家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通常以家庭式的长幼辈分称呼,过着幸福感相差无几的日子。这种朝气蓬勃的温情,让每一个里院的人,有着自然的亲近与安全感。


每一个里院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性和独特的光影气息,这些里院集聚在一起的味道,成为青岛瓷实的平民文化基因。里院作为一个混合了几代青岛人爱与痛的产物,曾融汇了最真实的青岛民众世俗生活图景,完美地将几代人的童年回忆进行了时空对接。跳橡皮筋、玩弹珠的小伙伴,放学路上弥漫的饭菜香,老邻居们和睦相处的美好。


多少年后,这些充溢着老式温存的缅怀,让那些即便住进豪华新房,日日进出电梯的人们,还是忘不了木质楼梯走起来的咯吱、咯吱;忘不了里院那些没有警惕、如同家人一样的面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事志(ID:City-CSZ),作者:崔燕(现供职于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地道青岛大嫚,青岛“土特产”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爱于斯。出版的《青岛的100个细节》《爱青岛》《青岛美》,与人合著的《果然青岛》,为其执着于青岛本土风情写作,提供了妥帖而诗意的释放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