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5-05 15:10
山西早餐到底有多霸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 (ID:didaofengwu),作者:Waiting、李亦,文字编辑:李亦,原文标题:《碳水火箭之王!山西早餐到底有多霸气?》,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中国人的老家”山西,早上都会吃点啥?


如果说陕西早餐“碳水炸弹”湖北早餐“碳水核弹”,那么,有着卫星与火箭发射基地的山西,早餐就是一枚“碳水火箭”——早上吃完,引燃一整天的活力!


这枚“碳水火箭“的“燃料“,是各种汤汤水水——晋北的莜面有N种吃法,温润不过一碗莜面山药米糊糊;晋南的面饼可卷可包可炸,少不了一碗玉米粥或小米粥作伴;就算没有馍馍饼子,晋北的酸粥,晋南的稠饭,分不清到底是主食还是粥汤,总之一碗下去,分外瓷实。


馍馍、饼子从南吃到北,米粥、羊汤从北喝到南,不管是雁北还是河东风味,面与汤是不变的“主旋律”。这位看似粗粝的“北方汉子”,有绵软温柔的早餐作陪,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山西人的汤里,藏着多少“偏心”?


一到早上,随便掀开一家山西人厨房的锅盖,锅中煮的,常常是集汤、糊糊、粥、粗粮甚至面条为一体,真正饱腹的大锅烩。


最能代表山西早餐汤类的,是全省皆有的疙瘩汤,在太原也叫拌汤。西红柿块打底,飞絮一般的面花入锅,再加入蛋花和青菜叶,颜色红黄绿交织,味道酸咸错落,早上喝一碗,踏实到下午。


比汤粘稠一点的粥,也在早餐中唱着主角。糁糁粥与软煎饼最是般配,玉米糁糁和小麦糁糁同样在山西从南喝到北。


晋南:甩一顿糊糊,炒一碗油茶


运城人的早上,喜欢喝小麦面汤和玉米面糊糊。面粉打成浆糊倒入沸水锅里,出锅前打个蛋花,咸甜随意,一碗下肚,通体热乎。玉米面糊糊更为简单,直接将玉米面粉倒入热水锅中,越是熬得长久,越是粘稠顺滑。


这不仅考验熬煮的经验,还考验着家中的锅子,若是锅底薄一点,面糊黏到了锅底,就成了“软锅巴”。对远在异乡的山西人来说,这些从锅底刮下来的锅巴,最让人想家。


最简朴的玉米面糊糊,如今碗底的配料也十分丰富:黄豆、绿豆、红薯块、山药块,甚至胡萝卜块都可以在汤锅里细细熬煮,让舀到一勺香甜的人不时吃出惊喜。


比起以上几种,油茶就多了一个步骤——炒。用油把面粉炒到金黄之后储藏起来,哪天起床挖出一勺,抛入锅里,熬上几分钟,一碗最简单的油茶就上桌了。在晋南地区的晋城,油茶里还需要加白豆腐丁和熟黄豆,材料丰富,才叫得上一顿早饭。


油茶的最佳搭档,要数炸得金黄璀璨的麻叶。麻叶就是炸成的面片,形状大小各异,蝴蝶结、大叶片、小瓜子,样式不一,但相同的是干脆到掉渣,焦香到忘我。


晋东南的长治,有着驰名中外的沁州黄小米,在长治还有一种介于粥和饭之间的早餐——和(huò)子饭,晋城和运城有些地方称它米淇或淇子。


简单地说,和子饭就是小米粥里加面条,再随机配上其他食材——黄小米、南瓜、豆角、土豆、豆腐和面条混搭在一起,泼上点热过麻麻花的油,让人在早饭里吃出了午饭的实在感。在外地,这份混杂瓷实的早餐实在难以找到,难怪它是长治人埋在心底的乡愁。


晋中:喝一口丸子汤,品一勺头脑


“一碗丸子汤,一根麻叶”,是很多太原人的早餐标配,南肖墙丸子汤,更是开遍了太原城的大街小巷。


为了让丸子吃起来筋道弹滑,要用一斤牛肉配六七两红薯淀粉,不加鸡蛋,长时间搅打上劲而成。金黄的牛肉丸子在汤中浮动,配上焦黄的豆腐干和点点绿葱花,再浇上点宁化府老陈醋,让人胃口大开。丸子汤也可以配葱花饼,汤浓饼脆,满口酥香。


头脑,更是山西乃至全国早餐界的“奇葩”。听名字,外人准以为是脑花之类的食物,但实际上,它是一道药膳。


头脑原名八珍汤——黄芪、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和煨面糊,八种食材混合而成,外地人闻到那冲头的药膳味都要连连摇头,它的好,只有太原人才懂。一碗透白透亮的头脑,兼具面糊的滑润,黄酒的点化,羊肉的温润和山药莲菜的滋补。


吃头脑,独吃一碗可不地道,还需一叠腌韭菜,一壶黄酒,一笼羊肉馅烧卖或者“帽盒”,四样东西一同上桌,才能成就一顿山西人最奢华的早餐。


阳泉的“撒”(方言读sā)和红稠饭,则让人分不清到底是粥是饭,它们其貌不扬,可内里最是软糯香醇。


清新的黄小米配上甜甜的红薯一同熬煮后,再淋入一把生玉米面粉增加稠度,直到汤变得浓稠甜香,一碗“撒”就可以上桌了。阳泉有俗语说“吃撒不带菜,耕地不带盖”(形容做事不周密),吃撒还必须配上点清爽的小菜,豆角、芥菜丝、萝卜丝、土豆丝都可一起食用。


红稠饭,顾名思义讲究“稠”,将小米、红豆和南瓜久久熬煮后,再用擀面杖使劲搅和,让这三位粗粮兄弟结结实实地抱成一团。当地人说“早上不吃红稠饭,会得红眼病”,足以见红稠饭在阳泉早餐界的至尊地位。


晋北:喝一碗豆腐粉,熬一碗酸粥


在大同,有人见人爱的豆腐粉——先盛上粉,再加入豆腐、汤,最后加点辣椒,大块的豆腐软嫩有嚼劲,浑圆的粉条爽滑无比,入口有特有的卤水的浓香,汤汁伴随着牛油和辣椒的香味,吃起来非常过瘾。


‍大同豆腐粉,香辣过瘾。‍图/截图


‍在晋北忻州的河曲县,还有一份独一无二的酸粥。


糜子加上大米、小米、糯米、玉米碜子一同放进酸水里泡一晚上,第二天煮熟,就是五米酸粥了。它还有无数的“饭搭子”,比如辣椒菜抹酸粥、芝麻酱抹酸粥、烧茄子抹酸粥、烂腌菜抹酸粥、红腌菜抹酸粥……总之只要是山西有的,都能跟酸粥搭档。


山西人的早晨,要“面面俱到”!


“晋南的馍,晋中的面,雁北的糕吃不厌”,山西人是众所周知的“吃面大佬”,早上的面食,更是做得奇绝。在晋南,花卷、包子和饼看似平常,内里却丰富无比,是实打实的“晋南早餐三巨头”。


谁能拒绝早上刚蒸出笼的花卷呢?它们层层叠叠的细褶里,还藏着各家私货。除了最常见到的芝麻盐口味,在春夏季节,香气四溢的花椒叶也可以夹在花卷里,自然清新。除此之外,红枣也是花卷的搭档,麦香中裹满了香甜。


在运城平陆县,包子也被人们填了各种新鲜的馅料。比如青西红柿和南瓜都可以剁碎成馅,包进大包子里。青西红柿的口感更为浓郁,而南瓜自带清甜,让包子绵软柔腻。


运城靠近陕西关中,菜夹馍到了这里变成了饼子夹菜。老炉烧制出厚实、酥脆的三角烙饼,饼里夹的菜除了卤肉,还有豆腐串、油豆腐皮等豆制品。一个三角饼,几片烫青菜,几串豆腐皮,再淋上芝麻酱和卤汁,一口下去,满嘴踏实。


油饼油糕油疙瘩,就更丰富了。运城的油饼也叫油卷,圆圆的油卷皮酥里软,浓香肆意,卷内的配菜多是清爽的黄瓜丝和豆芽菜。


在晋南逛逛早市,那做油糕的大妈一手团起软乎乎的烫面团子,一手包白糖或豆沙,两手裹成小圆饼,小心翼翼地临边下锅,上来就是一个甜糯的炸油糕。比油糕简单一点的是油疙瘩。它们没有内馅,长得憨头憨脑,却是家中腌菜和小粥的最佳搭档。


在晋北,人们把对莜面的爱化入一日三餐,早上,是对它爱意最浓的时候。


一笼屉的“莜面栲栳栳”上桌,各类浇头备齐,一天的胃口就被这份健康的粗粮饭打开。莜面粉加热水和面,再取出一小块团子碾平,手指轻盈一绕,一个莜面卷落成。看似行云流水,实际饱含几十年的功力。


莜面栲栳栳 / IC Photo


小小的笼屉一掀开,丛簇的莜面卷尽在眼前。浇头的选择也非常多,西红柿酱、肉酱、调味的老陈醋,各有各有的滋味。莜面鱼鱼也是栲栳栳的同辈兄弟,做法相似,只是被人揉搓成了一个个小鱼。


同样用莜面做的早餐小食还有大同碗托。莜面粉加水,放入薄碗,上锅蒸制成形,可以炒,可以凉拌。凉拌的调味料必不可少的就是胡麻油,味香气正,热油泼辣椒,能让人连吃好几碗。


碗托 / IC Photo


有肉吃,山西人的一天才踏实


汤汤水水除了与面食搭配,还有结结实实的羊肉。


大同纬度高,气候严寒,一碗正宗的大同羊肉汤,肥美的羊肉,鲜嫩的骨汤,一碗下肚,让人满血复活。此时,如果再配上一笼羊肉烧卖,薄薄的皱衣里,裹着满满的羊肉馅,一口流油,香彻肺腑。


比纯羊汤更受欢迎的是羊杂割,最早起源于朔州怀仁,现在已经遍布全省各地。巨大的汤锅里,翻滚着老板几十年的熬汤秘诀。只见他麻利地捞出豆腐和粉丝,浇上羊汤,加入羊血、羊肺、羊肝,码入香菜,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割就上桌了。


羊杂割的风味,在全省“兵分三类”,在晋南、晋中和晋北,分别有临汾曲沃、太原和大同三个杰出代表:曲沃人清水煮肉,追求乳白的汤色和醇厚的肉香,最后再加料;太原人则提前加了葱、姜等各味调料,增加风味;而大同人则将所有食材一同熬煮,豪放粗犷。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运城人也吃羊肉泡馍。解州羊肉泡的吃法类似于陕西渭南的水盆羊肉,特色是要加点羊油辣子,一晚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羊血、羊杂、羊肉、粉丝,就着浸入羊汤的馍块,热乎乎进肚,通体舒泰。


羊肉在晋北盛在大同羊杂割里,在太原泡在“头脑”里,在晋南则躺在泡馍的碎片上,汤汤水水里的山西早餐,总是不缺奇绝滋味。


哪怕最简单的油条,就着豆腐脑才算完整。香浓的油茶搭着麻叶总相宜,玉米糁糁得就烙饼、蛋汤需配包子、丸子汤和葱花饼是好朋友、糊渣渣和油旋是好搭档......


细嚼慢咽地吃完,擦去额头沁出的汗,再心满意足地打个饱嗝,伴着太阳升起而唤醒的,是每个山西人一天的蓬勃朝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 (ID:didaofengwu),作者:Waiting、李亦,文字编辑:李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