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2-05-16 20:38
腾讯和盛大们的‘二流’终端冲动
推荐:这是一个叫“赵勇”的人两年前写的一篇旧文。但我觉得回过头看,一点都不过时,而且说得挺对。那些当初动辄欢呼的人,在商业判断上还是谨慎点为好。同理,今天我们应该怎么来看今天的互联网公司造机热?!

在微博里看到创业家杂志总编牛文文的疾呼:“为锦书欢呼,为小强欢呼,为盛大欢呼!谁说网络企业不需要/不能/不会做终端设备?终端时代,有内容能互动者为王”。
一幅奔走相告父老乡亲的兴奋神情跃然纸上,不知道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还是应景之言,总之他应该是看好盛大的电子书Bambook,不过可能他忘记了盛大多年前就曾经推出过盒子计划,就是终端设备。
作为多年前曾经购买过盛大的终端设备密保的前用户,对于盛大的Bambook当然要送去祝福;但是好像也没有人说网络企业不能做终端,有谁说网络企业不能做终端吗?站出来!
 
和盛大一样有着终端冲动还有腾讯,业内近期也盛传腾讯年内推出自由品牌手机;之前也有传闻说淘宝也要推出自由品牌手机,如果都一一实现,那么就很有可能带动一股网络企业陆续推出终端设备的热潮。
只是这热潮,跟风者预计不多,毕竟,从网络到硬件,不仅仅是行业的涉足,更多的还有思维的转化。
腾讯以及盛大的终端冲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iphone的示范作用。一个成功的终端,可以无限叠加各种增值服务,这就是苹果带来的暗示作用。终端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具备核心应用以及围绕其丰富的相关体验,所以iphone/ipad+ app store也成了最流行的软硬件结合的商业模式,盛大以及腾讯的商业逻辑也大体如此吧。
 
值得警惕的并不是网络企业们对于终端的野心,而是互联网人对于制造业的一贯轻视。从媒体以及业内专业人士的言论中,透着太多的乐观,以及对于制造业的轻视;也是,相对于互联网经济体的告诉成长,制造业显得十分的out,行动缓慢并且很难实现高速成长并且需要长期的积累。
但是,正是这个原因才可能是互联网企业进军终端的最大障碍,优秀的硬件厂商不仅仅是一家能够控制生产成本的工厂,更是拥有优秀的工业设计工业制造材料工艺人机交互等等的领先者,而这些都不是短期可以速成的,即使外包,也需要掌握相当的技术核心(如工业设计人机交互等)。
以苹果为例,虽然生产外包,但是设计材料等等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诸如富士康的代工厂几乎仅仅就是组装车间。
 
是有一些悲观吧。
前几年网络里曾经有过关于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前途何方的大讨论,来自于民间的声音很是悲壮;作为一个曾就读机械自动化专业却从事营销的不务正业者,曾经被那次讨论深深的刺激——中国制造业的落后,不仅仅是工艺设计以及工程材料,更有从人才培养到国家战略等等,整体的制造业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
也许有人说山寨热不是说明国内制造业的发达吗?实事求是的说,中国是什么都能够制造什么都能山寨,但是工业成品仅仅能够达到“二流”水平!
这才是制造业的真实现状,也是网络企业进军终端必须要迈过的门槛。
 
可以横向对比一下。
国内手机厂商全面落后国际品牌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网络企业的自由品牌手机如何能够在国际品牌的包围中脱颖而出?单纯的出货量并不能够打造终端品牌,华为和中兴每年终端的出货量加起来过亿了吧,也仅仅是白牌手机罢了。
还有就是盛大Bambook,很难相信它凭借自身实力能够超越汉王。虽然我们可以嘲讽汉王的玩意儿做的不咋地,但是在国内人机交互领域,汉王的实力可是独一份的,汉王弄了好几年的玩意儿,也仅仅是卖货,听不到几声叫好,盛大凭借什么就一定搞定国内电子书市场?财大气粗吗?而便宜并不是出货的不二法尔,还是以苹果为例,它的硬件的价格都不菲,但是依然抢占了相当的中高端市场。决定用户购买的,价格仅仅是一个重要但不是绝对的因素。
 
更财大气粗的google和微软都分别放弃了自由品牌手机的尝试,所以对于国内网络企业的终端冲动,个人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苹果的成功仅仅是个例,归根到底苹果还是做硬件的,强大的工业设计能力是苹果保持竞争力的不二法尔,至于硬件之外的更多的可能还是乔布斯的无心插柳之作。
终端和互联网,两种不同的商业路径。在没有更多的细节显示盛大以及腾讯在研发以及制造方面的优秀表现,对于网络企业的终端冲动,不建议热捧,保持冷静对于进军终端的网络企业来说可能是最好的舆论环境——
让国内互联网企业有宽松的舆论环境尝试乃至犯错,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内的网络企业的终端之路。
 
俗人之言,个人意见罢了。
(本文并没有太多提及Kindle与iPad,那个对于目前国内的网络企业而言,还是长远的目标)
                                                                                                                                             (原文链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