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2-05-17 16:05
Facebook上市后第一年会变什么样?5点期待与预言
Facebook终于到了上市的季节。虽然互联网公司上市早就不是新鲜事,但究竟Facebook将会转型成一个什么样的上市公司可真不好说。
Wetpaint CEO Ben Elowitz,在著名互联网媒体All Things D上发表了他对于Facebook上市第一年的5点预测。
下面是虎嗅为您提供的译文。

1.搜索功能
Facebook早已是其用户的门户型网站,提供许多方便的功能。但是谈到充当搜索引擎却只能甘拜下风,比如,查个出门的公交路线还得转到Google。而且就算这样也不怎么好用,每次google给我的结果往往跟我什么关系都没有。比如去趟巴厘岛,我朋友给我推荐的度假景点比google推荐的有意思多了。
而在另一方面,Facebook其实早就拥有一些实用的信息,比如我哪个朋友去过这个旅游景点,在哪吃得香,在哪玩的开心。甚至能清楚的帮我区分在某件事情上靠谱的朋友旅行信息,比如会选地方吃饭和会挑地儿冲浪的,以便我在需要的时候做出选择。
毫无疑问,Facebook与Google之间的搜索大战不可避免。但并不是如他们平常宣称的那样,是“搜索VS发现”,而是“理性商业VS人际关系”,这也正是Facebook为什么有潜力将搜索引擎行业重新洗牌的原因。
预测1:在2012年末,Facebook将会推出特色社交搜索功能(2013将进入全面搜索阶段)

2.广告
尽管总是将客户体验优先,将商业考量放于其后。但一家IPO公司是不可避免的面临后者的压力。随着年报季报月报天天报,股价将会压得Facebook透不过气(就算不管股东们,也得考虑考虑员工们啊!),所以广告增收不可避免。
Facebook当前的季度广告营收是8.72亿美元,相比Google的90亿美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显然图表只是依据现钱来画,但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收入却是无价的。作为一个坐拥10亿人际关系的“大财主”,Facebook完全可以推出一个颠覆原有广告世界的新模式。
在线网络广告的资金流量现今早已突破850亿美元。只要Facebook开启这一潘多拉魔盒(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新型广告),在线网络广告市场将会进入爆炸性时代。
预测2:于2013年的第二季度,Facebook将数倍于每季度30亿美元的广告收入。

3.Open Graph协议
在你享受Facebook便利的同时,它也在侵占你的时间,平均每上7分钟网,我们就得花费1分钟在Facebook身上。

作为用户展示自己,浏览兴趣,发展友谊的大本营,Facebook具有通向信息高速公路任意出口的潜力。
Open Graph协议正是构建这种潜力的开始,但是其在完整性与可视化操作方面对发布者并不友好,难以连接、访问数据、或者建立联系图。发布者希望拥有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用以沟通现实与虚拟之间,而不是自己还要去东拼西凑一些零散的部件。
举个例子,当我用Facebook的优惠劵在全食公司买了一只鸡后,网站应当自动识别到我曾经看过关于印度风味鸡料理的食谱,并在我将这只鸡放入食品袋从门口往出走的时候发送给我咖喱鸡的推荐食谱。
这种种的信息汇集起来就可以构成客户完整的信息链以供信息发布者或者其他公司参考。
预测3:到了2013年第二季度,Facebook将一改原来只提供干巴巴数据的模式,而将真实完整的用户形象提供给服务者,帮助其向个性化服务转变。

4.商业与货币
在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个年头,Facebook绝不会仅仅将广告列为唯一收入。
全球数字商业的市场总额,估计将由现在的160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360亿美元,而电子商务的贸易额则高达6800亿美元。两者主要的支付方式都集中于万事达卡(Visa card numbers)或者贝宝平台(PayPal accounts)。
为什么数字支付发展的如此之慢呢?这显然是因为我们只会将自己最私密的信息交给最信任的人或者机构。比如:银行、律师、老妈、或者社交网站。而事实上Facebook正是这样让我们信任的机构,并且足以获取我们的私密信息。
现如今有一大串的公司想成为我们电子钱包的保管者,facebook也是其中之一,并且具备着先天的优势:与三方网站间通过Open Graph的信息交互使得一切顺理成章。
预测4:于2013年末,Facebook将会经手20亿美元的电子贸易额。

5.Timeline
对于Facebook来说,最关键的莫过于用户体验,所以自从其诞生起,就一直延续着一种防微杜渐的精神,唯恐出现差错。
虽然并不完美,但现在的Timeline系统毫无疑问是一个好想法。将大量难以处理的“用户新鲜事”与文档图片安置妥当,并与时俱进的反复编排。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常常错误地把不重要的信息列于最前,有时使得我们可以详细的浏览朋友的过去,却难以跟进他的近况。第二,Timeline过于依靠Open Graph widgets来收集我们的个人信息,既急功近利又麻烦重重。想想吧,个人传记的作家之所以会被我们钦佩是因为他能用浓墨重彩勾画出一个人的精髓,而如果像Nike Fuel那样通过一些莫名其妙分数就来描述一个人无疑是不负责的。
如果仅仅认为Timeline是用户界面层次上的革新就大错特错了,它几乎承载了Facebook所有功能,牵此发而动全身,继续完善Timeline必将继续提高用户使用的效率,继而提升收益。
预测5:Facebook将会在2013年上半年重新设计推出新版Timeline。

Facebook究竟能不能借由这次大机遇凤凰涅槃、立地成佛?J.P.摩根以及一大群的投资者抱持乐观的态度。就我看来,长远打算,能不能真正长治久安还是取决于两点:优秀的客户体验以及丰厚的市场回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