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江湖边,责编:kuma,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对普通人来说,“心理学”有时挺吓人的。
因为只要愿意,作为父母,你总能找到自己的“不合格”之处。
孩子哭了没及时安慰,你是“情感忽视”;立刻安慰,你是“直升机父母”……世界上多的是些恶狠狠的概念,等着对新手爸妈张牙舞爪。
说好听点,上代人可能忙于生计无暇“学习育儿”。但今天的情况似乎到了另一个极端:
我的童年如此不幸,所以我一定不会 PUA 孩子,我要给他很多称赞,给他自由完美的童年。成年后,我想尽可能给他提供无限选择。他想做什么就去做,不喜欢了就换,让他一定活得幸福快乐(不要像我这样辛苦和局限)。
十年前,美国社会也出现了类似这样一种育儿风格:
给孩子无时无刻的关注,提醒他们是“完美的、特别的”,“你没有不擅长 XXX,你只是擅长用别的方式 XXX”,“你需要无时无刻保持快乐(因为这是我的愿望)”。
▷ 豆瓣 9 分,去年最受欢迎的心理自助书
心理咨询师、《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书作者 Lori Gottlieb 发现,这些家庭养育出的子女,看上去有无可指摘的童年、家庭和社会地位,但这些年轻人却走进心理咨询室,抱怨自己焦虑、抑郁、没有方向:
“我爸妈……挺好的呀!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开心不起来。我看似有很多选择,但我每投身于一种选择,都觉得不如想象中完美,总是无法相信自己的决定。”
2011 年,观察到这一现象的 Lori 在《大西洋月刊》发表了一篇引起巨大轰动的文章,名为《如何培养一个需要心理治疗的孩子(How to Land Your Kid in Therapy)》。
她一针见血地指出:
痴迷于孩子的“幸福”,可能会让他们走向不幸。
我们这一辈人对无限选择、自尊和幸福的迷恋,可能会养育一代“权力感强、自恋、物质主义、成年后无力面对挑战”的年轻人。
这些新父母们不是做得不够,恰好相反:他们总是“恐惧自己做得太少”而做得太多。他们是“过度养育(Over-parenting)”的父母。
1. 对幸福的痴迷,不利于发展出孩子的“真实自我”
临床心理学家 Judith Locke 认为,过度养育有两种特点:
(1)过度协助(over-assisting)
家长出于好意,过度帮助孩子完成各种任务。然而,这可能会导致孩子难以发展基本技能。
虽然孩子可能会因为顺利做完任务得到称赞,但他们的“自我”建立在“他人眼中的虚假自我”之上——同样的因素,也可能让孩子陷入心理危机。
(2)超敏回应(extreme responsiveness)
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极其灵敏”,对孩子付出的爱、关心、爱护和赞扬的程度“超出真实情况”。
他们相信孩子所说的一切,过分保护孩子发展出高水平的自尊,告诉孩子他是多么与众不同,多么有才华,以至于孩子们不习惯任何建设性的批评,或者高估自己在人群中的独特性。可是他们感觉到的,不是自己很好,而是自己比别人更好。
Lori 举了两个典型例子:
有孩子的家长会找班主任,请他“不要用红笔批改作业”——因为担心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或者看到心情不好。Lori 称之为“家长以小孩自尊为借口的自我陶醉”。
学校有一支少年足球队,组织者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很优秀”而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奖项。比如,给表现不佳但有进步的孩子颁布“最佳进步奖”,给没成绩的孩子颁布“全勤奖”……总之,每个人都值得称赞,团队气氛很棒,没有失败者。但实际上“所有孩子心里都清楚谁是 MVP”。
有时,挫折不仅是必要的(我们从失败中成长),而且是真实的(它更符合我们所处社会的规则)。
父母可能不愿承认,害羞、沮丧、被排斥……这些对负面情绪的体验,同样属于“成长的权利”。
如精神分析学家 Adam Phillips 说,“苛求快乐”反而会破坏生活。生活中必然有苦有乐,如果我们试图消除痛苦,以快乐来掩盖痛苦或麻痹痛苦,或以转移我们或他人的注意力来忘却痛苦,我们就无法学会接纳及调整它。
“拦住一切挫折”的可能后果是,孩子无法承受对自身的精确反馈。他们的自恋日益膨胀,以至于“完成某项工作后,如果没有得到表扬,就等于受到了批评”。
2. 死于“社会面幸福”
很明显,我爸妈也希望我过上幸福的生活。
当我继续推进对话,就会发现他们对“什么是幸福”事实上具备一套相当严苛的标准:
在北京有自己的房子(出于一种认为“房子可以终结漂泊感”的迷思)
有收入比我高的结婚对象(逢年过节倍儿体面那种)
孩子在公司里是“总监”(对,不可以是小职员,也不可以是创始人。因为前者太卑微,后者太劳神。至于为什么是总监,可能是拜国产职场剧所赐吧)
这样,不管发生了什么不幸,我都可以称之为“社会面幸福了”。
后来我逐渐领悟,“希望孩子一定要幸福”和“希望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没什么不同,只是父母基于自身愿望的两种不同投射。
家长可能的心理动机是:
(1)把自己和孩子的需要混为一谈
“我哥哥小时候踢足球摔断了腿,所以你绝不可以从事危险的运动,尤其是踢球”……某种层面上看,过度养育的出发点总是情有可原。
父母因为焦虑或恐惧,试图规避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杂音”,填补自己的情绪黑洞,甚至无视亲子边界,剥夺他们发展完整人格的机会。
然而,真实地生活,意味着你也需要体验失控、崩溃、不如意、不完美。我们并不需要杀死它们,只需要学会不让自己被负面情绪所杀死。重要的是,分清你的情绪究竟是来源于当下,还是“过去所诱发的叠加反应”?
(2)用“幻想纽带(fantasy bond)”应对死亡焦虑
“幻想纽带”是心理学者 Robert Firestone 提出的概念,它最初出现是为了应对人际痛苦和分离焦虑。在幻想纽带中,父母通过想象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己对孤独、分离和死亡的恐惧——也就是最终的分离。
父母会感觉自己与孩子融为一体,珍惜被孩子需要的感觉,比如给成年的孩子洗袜子,每天给孩子打电话。但在现实中,他们甚至可能无法完全融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体会到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3.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Philippa Perry 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一书中写道:
不久前,一位怀孕的准妈妈问我,如果给新手父母一个建议,那会是什么?
我告诉她:无论孩子的年纪多大,他都会以行动来提醒你,你在他那个年纪时所经历的情绪。
对于“育儿”你真正需要学习的部分,是处理孩子在你身上引发的感觉,学习抛开童年在你身上留下的障碍(它阻碍了你真正的爱,你作为父母本能的温情与接纳,身体接触,身体的存在感与理解力),然后享受一些成年人应有的乐趣。
父母需要审视自己的创伤(经历、信念、期望),努力治愈自己,而不是投射到孩子身上。当我们真正看到自己并学会自我同情时,我们就会获得自由。
我愿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最信奉的人生信条”作为今天文章的结尾: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如果你总觉得:
别让我逮到任何不尊重我小孩的地方,不然你就可以看到我们这些“从小被 PUA 的人”反抗起来有多可怕!
害,醒醒,那只是我们步入中年的额头爆出的迟发青春痘罢了。
PS:根据温尼科特的观点,想要养育一个可以良好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孩子,你并不需要成为一个完美的母亲。你只需要成为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妈妈”是养育者的代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江湖边,责编: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