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作者:邓雨洁,编辑:王静仪,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太舍不得啰,这是我们几代人的回忆的嘛!”
10月12日,是成都北站停运的第二天,北站广场仍陆续有市民前来留影。施工的绿铁皮已经将周围的商家围起。街角的一家豆花饭店半拉着卷帘门,正在向外搬锅炉,店内也几乎清空。周围的旅店、超市也都纷纷关门。
▲ 成都北站附近的超市,货架已经清空 / 图:邓雨洁摄
据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车站消息,自2022年10月11日起,成都站(火车北站)将停止办理客运业务,进行扩能改造施工,预计在2026年初完成建设。这里说的成都站才是成都北站的真实名字,但本地人更习惯称它为火车北站。
70岁的成都北站,曾经是许多人入川第一印象。
车站顶上郭沫若提笔的“成都”二字,一度成为成都的地标之一。但如今,它已经跟不上成都快速的发展步伐,破旧的站台楼、全是楼梯的廊桥、仅有6个检票口的候车厅,都让它的改造变得急迫。
据介绍,2026年这里将完成翻天覆地的变化。总面积约达16万平方米、上下三层站房、上盖屋顶花园,北站将成为一个真正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几代人的回忆
成都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城市中轴线——人民路,以天府广场为中心,被划分为人民北路、人民中路和人民南路,而1952年就投入运营的成都北站,正位于人民北路与二环路的交汇处。
地理区位优越的成都北站,仍延续着上世纪的印记。
饱经沧桑的站台大楼,像加过一层雾霭滤镜;已经黯红的“进站口”,挂在建筑上微弱地提醒着旅客;北站东侧还有一栋独立的售票楼,随着网络售票的兴起,曾经排起长队的大楼也已成为“时代的眼泪”。
走进站台,米黄色的天花板、老式中央空调、掉落的墙皮以及带有碎石子和金属嵌条的水磨石地面,不仅一秒把旅客拉回20世纪,还能顺道回顾火爆当年的设计风格。
与拥有26个豪华检票口的成都东站相比,北站的候车厅一眼望尽,检票口的数量仅有它的零头。
除了“旧”,北站留给旅客的另一个印象是“乱”。
有市民调侃:没有在北站买过20元的充电宝、10元的耳机和数据线,没有被拉客的摩托车、票贩子或是乞讨的叫花子搭过讪,就不算到过完整的北站。
不过,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北站客流量的减小,成都北站附近的治安相比过去而言,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
▲ 成都北站附近的旅店 / 图:邓雨洁摄
对于仍在北站附近做生意的小贩而言,成都北站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马路对面的荷花池,这是成都甚至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批发市场。
不过,与其说是荷花池利于北站的集贸,不如说是北站成就了荷花池。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都北站已经聚集了大规模的地摊商贩,人员复杂、社会治安混乱,相关部门干脆就地成立市场,荷花池与北站就此关联在一起。
走过七十年的成都北站,也寄托了一代人的青春。10月12日,是北站关闭的第二天,冷清空旷的车前广场上,仍然零星地有市民前来,在纪念打卡牌前拍照留影,他们的年龄大多是40岁-50岁。
▲ 成都北站前的纪念打卡点 / 图:邓雨洁摄
刘大爷没有赶上闭站前的热闹,作为“补偿”,他穿着军绿色马甲,带着他的“长枪短炮”摄影器材,定格北站最后的样子。
“太舍不得啰,这是我们几代人的回忆的嘛。”罗阿姨对《财经》记者说道,曾经半个月就来北站坐一次火车的她,这次,骑着她的小电驴也来送北站最后一程。
对于年轻人来说,北站更像是人生的第一个过客。胥女士记忆中第一次来成都,是公司通知要来成都总部学习,在凌晨从南充抵达成都北站。“那会儿年轻,感觉火车能去的地方,都和梦想有关。”
高铁站来了,老站不复繁华
在导航输入“成都北站”,结果会是一个距离市内20公里的货运火车站。其实,成都站才是人民北路这座火车站的真实名字,但本地人更习惯称它为火车北站。
▲ 成都北站 / 图:邓雨洁摄
1952年7月,随着成渝铁路的通车,成都北站也正式建成交付运营。其站房面积992.78平方米,隶属于西南铁路工程局重庆管理分局,当时的成都北站承担着客货运一体的功能。
1961年4月,成都北站将货运部分划出,改为客运一等站,隶属于成都铁路运输处。
随后,在1967年、1975年至1981年、1982年、2005年分别对线路、站台、候车室、售票厅等部分进行扩建。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显示,截至2016年,成都北站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共设有6台12线,站房面积2.1万平方米。
相较于1962年投入使用的成都南站、2002年的成都西站(旧)、2011年的成都东站(新),成都北站是成都的第一座火车站,成渝铁路、宝成铁路、成昆铁路、达成铁路和成灌铁路,这些重要的铁路都在成都北站交汇,其地位可见一斑。
成都北站所承载的客运量也十分惊人。在1952年至1989年间,成都北站共运输旅客47435万人次,其中,1988年,成都北站运送旅客达1152万次,首次突破千万人纪录。到2010年,成都站全年累计发送旅客2672万人次,旅客发送量达到最高峰。但至此以后,因为成都东站的投入使用,成都北站的旅客发送量逐年减少。
除此之外,随着成都北站的不断完善,它已经成为集铁路、地铁、长途汽车、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更是成都铁路枢纽“三主三辅”客运站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现在的成都北站,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繁华。成都东站修建以来,包揽了主要的城际列车和动车组,很大程度上分流了成都北站的客流。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听闻过北站,但从未到达过。也有人说,在北站的历史里,没有年龄之分,只有见过绿皮火车和没见过绿皮火车的区别。
胥女士常住成都后,回家的动车基本都在成都东站,“东站是真的方便,环境新,空间大,非常干净!此后便再没有去过北站了!”
成都北站和成都东站已经成为完全相反的光景,成都东站的现代化、人性化、便捷化,逐渐替代北站的“脏乱差”,成为新一代人对成都的初印象。
2026,期待重逢
70岁的成都北站此番停运,其实并没有真正说再见。
据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车站消息,自2022年10月11日起,成都站(火车北站)将停止办理客运业务,进行扩能改造施工,预计在2026年初完成建设。也就是说,四年后,成都北站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 成都北站地下通道标语 / 图:邓雨洁摄
暂时的告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成都北站的改扩建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规模。改建后的成都北站车场规模预计为10台18线。总建筑面积将达到约16万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高架候车层候车面积约3.6万平方米。站房将分为3层,分别为出站层、站台层及站台夹层、高架候车层及商业夹层。
城市地铁方面,除了现有的1号线和7号线外,还会增加18号线的换乘点,将打通成都北站、成都南站和天府机场,真正实现集城际高铁、市域快铁、地铁、城市公交一体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据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介绍,此次改造不仅是站内,还会改善周边的交通环境:在南北向新增3条主干道、东西向新增2条主干道。
其次,“千年巴蜀传竹韵,繁花似锦耀蓉城。”成都北站的设计规划更是让人满怀期待,据介绍,成都北站主体建筑将构成轴线上的“城市门楼”宏观意象,以竹编蜀锦的编织纹理为元素,以 “伞”形单元组合形成“芙蓉花”意象。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北站还将践行公园城市示范区思路。根据规划,成都北站东西两侧站台屋顶,将摇身变成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屋顶公园。
在成都北站停运的时间里,成都西站、成都东站等将接棒前行,计划共有26对列车(普速列车25对,动车1对)调整至成都西站接发,安靖站3.5对列车(均为动车),成都东站6对列车(普速列车4对,动车2对)。同时,成都西站相关站区管理、公共交通接驳和换乘服务也将接力跟上。
这座伫立于成都北门70年载的站台,4年后将以新的面貌归来。正如中国铁路成都局所说:“成都站已完成这一阶段的历史使命,即将涅槃重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作者:邓雨洁,编辑:王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