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11-03 23:31

如何告别现代人小心翼翼的社交方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原文标题:《现代人小心翼翼的社交方式》,头图来自电影《美丽人生》


前几天看到一个有趣的说法,叫做“文字型讨好”。说,我们在跟别人聊微信的时候,特别容易用过度夸张的语言和情绪,来表达一些很小的事情,只为了让对方的感受好一些。


比如:想表达“好笑”时不能说“哈哈”,这样听起来很敷衍,必须说“哈哈哈哈哈哈”,数量越多表示你越开心。


答应别人的请求,不能只说“好”,这样听起来很生硬,必须说“好哒!没问题!”不能用句号,一定要用感叹号,最好加点语气词,这样显得你热情洋溢。


讲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也要加一堆表情包,甚至很多人已经进化到了不用文字、用表情包就能沟通。因为用文字太平铺直叙了,用表情包才显得生动活泼……


这只是个很小的现象,但这种心态,可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感觉,我们这一代的人,在跟别人交流、沟通时,很多时候似乎过于“小心翼翼”了。


用大家熟悉的话来讲,就是总在不自觉地“取悦”和“讨好”别人。


比如:


讲话之前,总会在心里自我审视一番:我这样讲话,会不会让别人不高兴?我应该怎么讲才会更好一点?


跟别人交涉时,总会显得黏黏糊糊,一方面不想答应,另一方面又担心“如果我拒绝,会不会让对方失望?”从而一直在心里纠结,上演一出无人知晓的内心戏。


甚至,闲着没事的时候,总会回想起自己的行为,一点一滴地进行自我批判:我是不是做得不太好?是不是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当时要是如何如何就好了……


有过这些社交困扰的人就会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是多么不容易。因为他们会非常谨慎地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跟别人的关系和边界,哪怕是发一句话都要字斟句酌、甚至会打几个不同版本的草稿,一旦说错了话就会反反复复地“反刍”、即使已经过去了好久也会时不时想起……


如果你也面临过类似的问题,那么今天,我想跟你好好聊一聊。



为什么许多人在生活中,总是那么小心翼翼,不自觉地“讨好”和“取悦”着别人呢?


我想先从社交的本质聊起。


我在很多文章中都讲过:大脑有一个非常底层的需求,那就是社交的需求。


原因在于:人类本质上就是群居的生物,唯有“抱团”才能让我们感受到安全感,更好地对抗充满威胁的外部世界。因此,我们的大脑在发展演化的过程中,会对涉及“社会”和“社交”相关的问题赋予更高的权重,以便于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讲过:当我们“什么都不干”的时候,大脑也是在运转着的,它会把记忆中种种概念和信息做整理,随机地激活各种念头 —— 这种运转模式就叫做DMN,默认模式网络。顾名思义,它是大脑默认情况下的运作模式。


那么,为什么大脑会有这样的设置?为什么不能使得大脑在我们“什么都不干”的时候停下来休息,而是要让它持续不断地运转?


一个有趣的结论是:DMN的一大作用,是使得大脑更好地综合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信息,来调整和完善自己,使得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社会,理解如何跟他人沟通和交流。


研究发现,跟DMN相关的大部分脑区,会在我们跟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或是需要揣测和理解他人的时候被激活。比如:理解别人的情绪状态,设身处地地共情别人,对他人的行为和意图进行推断,等等。(Schilbach等, 2008; Laird等, 2011)


换句话说,DMN是我们社交的基础。它之所以无时无刻都在运转,正是由于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之中,大脑需要不断地整理和咀嚼关于社会交往的种种信息,方便我们去做出更好的表现。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跟DMN高度相关的几个区域(比如内侧前额叶皮层),有一系列专门的神经元,用于处理我们跟他人的关系。当我们跟“人”交流时,这部分神经元活跃;反之,当我们跟无生命的物体交流时,这部分神经元则会静息。



我们已经了解到DMN是我们社交的基础,那么这跟“小心翼翼”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有趣的地方是:DMN不仅跟社交高度相关,它跟“避错”也是高度相关的。


我在《打开心智》里面提到:为了确保我们的安全,我们的大脑会不断扫描周围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威胁,并实时传输给我们 —— 起到这个作用的正是DMN。一旦它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它就会激活前扣带回,向大脑传输一个错误的信号,抑制我们的行动。


到这里为止,一切似乎都很合理。但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大脑对社交相关的任务,实在是太敏感了。它会把许多很微小的事情,都看得非常重,特别容易因为一点风吹草动就大动干戈。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社交疼痛”。什么意思呢?研究发现:当我们遭受拒绝、漠视或轻蔑时,也就是在社交上受挫时,我们会产生类似于疼痛的感受。


举个例子,有一个经典实验叫“接球实验”。研究人员让三个人一起玩抛接球的游戏,就是互相把球扔给对方,对方再扔给下一个人。突然间,其中两个人像说好了似的,开始不理第三个人,而是两个人自顾自地互相扔球、接球,完全把第三个人晾在一边。


这个时候,第三个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他的大脑会产生跟遭遇到真实疼痛一样的“刺痛感”,会激活跟疼痛相关的脑区 —— 这就是“社交疼痛”。


这种感受显然是不好的,因此它会被前扣带回记录下来,想办法去阻止和规避它。


而当一个人的DMN过度活跃时,就会产生什么结果呢?他会更容易回想起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哪怕只有一两次经历,也会更容易被反复激活,从而,不断地激发避错回路,让我们进入“监控状态”。


什么是监控状态?就是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这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任务是很有用的,但对于社交来说,却很容易造成反效果。原因很简单:社交需要的是“自然”。但当我们进入监控状态时,我们恰恰就是最不自然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 我们越想避免犯错,越容易自我监控;


  • 越容易自我监控,越表现得不够自然;


  • 越表现得不够自然,越容易不够满意;


  • 越不满意,越容易把这次经历归为“错误”,从而加重我们“避错”的数据库……


按照这种倾向,我们就很容易变成这样:逐渐不敢跟陌生人社交,哪怕跟熟人,也特别容易想太多,从而无所适从,不知道该说什么、怎么说……


这就是造成我们严重内耗的一大因素。



这是微观层面的分析。而从宏观层面,同样有许多因素在制约着我们。


传统乡村文明下,大家安土重迁,长时间保持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和接触群体,从而逐渐形成亲缘和地缘的群体模式。这种模式会形成一种互相扶持、互相协作的群居文化,以此来满足我们对于“抱团”的安全感的需求和渴望。


因此,我们更容易从所处的圈子中获取支持,以此来对冲外部环境的威胁和风险。


但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趋变得以个体为中心,日益碎片化和原子化。大多数时候,我们跟身边的人,仅仅只是点头之交的关系。我们以个体的身份生活,以个体的身份跟别人交互,以个体的身份维护着跟别人之间的边界和距离。


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吸纳,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被切割成一个个“原子”,沿着自己的轨迹跟别人交流和互动,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太远了会有吸力,太近了又会有斥力。


进一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又使得我们接触的人的范围大大拓展,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


我们可以跟成百上千的人产生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跨越空间和距离的局限,但我们对他们是完全不了解、不熟悉的。我们相当于要维护成百上千的陌生的关系,而每一段关系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新的、陌生的问题,需要消耗资源和能量去处理……


你就像突然被抛进一片森林,没有同伴,一个人孤零零地前行,不知道哪里是陷阱,哪里有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倾向于采取什么策略呢?“试探”的策略。也就是发出信号,进行浅度的交流,以确定对方的边界所在,从而确定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段关系。


“小心翼翼”就是一种试探的策略。我们通过这种做法,经营起自己对外的形象,着力去维护它,通过这个形象去发送信息、过滤信息,跟他人互动交往。


我们都在努力试探着别人的边界,避免不小心踏入这条边界里面,破坏别人对我们这个形象的评价和感受;同时,也是避免“犯错”,使得我们遭受社交疼痛。


这就是原子化社会。它既带给我们自由和独立,又使得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每一条边界的距离,经营着成百上千种弱关系,维护着一种微妙而细致的平衡。



那么,如果你正受到这种社交困扰的影响,有什么方式可以改变呢?


1. 双向思考


如前文所说,每个人在社交中,其实都在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边界,也就是说,相处其实是相互的。当你觉得有压力、很困难的时候,对方其实也一样。


我们很容易把社交的另一方放在“评委席”上,让他给我们的社交能力和表现打分,惟恐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 但事实上,对方是评委吗?不是的,对方也是选手,也在期待着你的打分。


当你觉得“我那个问题问得好像不太礼貌,是不是有点冒犯”的时候,对方可能也在想“那个问题我好像答得有点敷衍,是不是不太好?”


当你觉得“我拒绝了对方,他会不会耿耿于怀?”的时候,对方可能也在想“我的请求是不是太唐突了,他会不会对我印象变差?”


当你在等待对方给你打分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对方的位置跟你是一样的,他也在“小心翼翼”地等着你给他打分。


2. 调高感受


在社交中,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好感错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我认为别人喜欢我的程度”和“别人实际喜欢我的程度”之间的差距。


一项 2018 年的研究发现:人们总是会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在所有的社交沟通之后,人们估算的对方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平均会比实际的喜欢程度低10%。(Boothby等, 2018)


鉴于这是一个平均值,一定会有一些外向和过度自信的人拉高,所以我个人认为大家可以大胆一点,把自己的好感错觉调高一点,比如 20%。


也就是说:当你觉得你给别人留下的印象非常一般时,别人很有可能正在背后称赞你,想跟你进一步交流。


因此,完全不必纠结在自己的负面想象里面,很有可能,这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内耗而已。


3. 调低恐惧


2021年的一篇研究提出了三种关于社交的恐惧(Sandstrom & Boothby, 2021),分别是:


  • 跟陌生人交谈的拘谨;


  • 容易因为自己犯错而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


  • 认为自己不善言辞、不擅交际。


一个有趣的结论是:在所有的参与者中,不论他们具备哪种恐惧,他们实际进行交流的效果,都比自己预测的效果要好。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


人们往往容易觉得跟陌生人交流很拘谨、很尴尬 —— 实际情况是:几乎所有人在跟陌生人交流之后,对这段交流的评价都很高。


人们往往容易觉得自己表现不好、被对方讨厌 —— 实际情况是:对方给自己的打分,平均比自己的预测高10%(见上述第二点)


人们往往觉得自己不擅交际 —— 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的交际能力都是相似的。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只有2%的谈话在双方都觉得满意的时候结束。在大约一半的谈话中,双方都担心显得不礼貌、而被迫继续把谈话延续下去。


因此,一个简单的建议是:调低你对跟别人交流时的恐惧。不妨试着更自然、更轻松一些,不要去担忧“这会不会显得不礼貌?”“会不会让别人不高兴?”“会不会破坏这段关系?”等等。


大多数时候,这些担心都是毫无必要的。反过来,因为这些恐惧的存在,才更容易让我们陷入内耗,从而表现得更差。


4. 课题分离


当你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取悦行为时,你可能面临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感到内疚 —— 因为可能会惹别人不高兴、让别人失望……


但是,事实上,对方怎么想,是对方的事情,对方有义务、有责任处理好他的想法和问题,这并不是你需要去操心的事情,你也做不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每个人也只能克服和解决自己的课题,所以,专注在你自己的课题上,不要去操心别人的课题,让别人去处理自己的课题,这可以让我们过得更幸福、更轻松。


一个基本的原则是:


我不能干预和主宰对方的想法和行动,但我可以为对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引导。


举个例子:当你拒绝朋友的请求时,你无须过于在意,无需耿耿于怀“他会不会对我有意见?”因为这不是你能决定的 —— 你能做的是坦诚地告诉他:这个请求我帮不了,为什么,请你理解;但我能做的是这些,如果你有需要的话,随时来找我。


想清楚:哪些是你应该担负的,哪些是你不应该担负的,哪些是你能做的,哪些是你不必要做的。那么,许多问题都会豁然开朗。



我们这个社会,传统鼓励的是外向、开朗的性格,而内向一般是不被鼓励的,很容易被视为一种劣势性格。


不过,一个很棒的趋势是:近几年,越来越多内向、敏感、社恐的人被大众看到,被大众关注到,也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直视的袒露自己的这种性格。


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因此,我也想多写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为更多跟我一样的朋友,提供一些思考、想法和启发,希望能给你更多的力量。


就像今天的文章,如果你是一个外向的人,那么你可能不会有什么共鸣,很可能不会有类似的困惑。不过,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那么我想,你可能会跟我一样感同身受。


那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力量和支持,帮助你走出困扰和内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