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12-01 18:44

做空乘的经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停机坪 (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国内航班计划10561个,取消7642个,预计执行2919个。


昨晚在家收拾厨房,突然又顿悟了:“垃圾袋一定要用垃圾袋。”


这句话遣词虽然不雅,但颇具一定深意,翻译成人话就是:厨房里的垃圾桶,一定要套上写着垃圾袋的垃圾袋,不要拿什么超市的塑料袋,外卖的外包装企图滥竽充数。


如若不然,早晚你会面临这么一个夜晚:夜深人静之时,你在厨房里做睡觉前的最后准备,把该丢的丢掉,系好垃圾袋准备拿出门。当你轻轻把它提出来的时候,听到滴答一声,你心道大事不好,拿眼一瞧,果不其然,垃圾桶里已经流满汁水,而手中的袋子在撕裂与不撕裂之间摇摇欲坠。


然后你手忙脚乱,不知道是该找个袋子套上,还是先跑出到门外避险,本应属于你的美好夜晚,还没开始就打了个问号,连带着梦都不甜了。


现实已经足够糟心,若生着气睡觉,岂不是一天24小时都感受不到快乐,这未免对自己太过残忍。


我经常跟元元老师探讨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物尽其用,要让专业的袋子做专业的事。


而反方观点向来如一:哎呀没事儿。


其实我很理解反方的观点,因为用超市的袋子、外卖的袋子等等,它不一定会破;而用垃圾袋,又不一定不会破。


我也反复重申,用垃圾袋破了就破了,要不是我买的货不行,要不是我用的方法不对,我认了。但用其他袋子破了,我就觉得是那些“不够专业”的破袋子给我增加了很多本不必要的麻烦。


这就好像,一个飞了十几年的资深乘务员出任航司客舱部的经理,我觉得比较合理;若一个从没飞过,甚至都没在客舱部待过的人突然从天而降来管理成百上千的乘务员,来负责诸如安全、服务、派遣、训练、投诉等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就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客舱部是个什么样的部门,这里很丰富、很美丽,也很难管理,管理者特别需要具备的一项素质,叫做“感同身受”。


乘务员明明做好了本职工作,却遇到了不讲道理的旅客;乘务员偷懒、违章操作;航班派遣执勤时间打规定的擦边球;驻外过夜种种保障滞后影响运行等等一系列运行层面的事情,都因你飞过,你了解,你明白,你才知道该怎么处理。


其实对于不少管理者来说,客舱部从来不是一个香饽饽,这里充满了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很多的小心思,可能还有很多的勾心斗角,不管是业务还是管理,都要求这里的主心骨能够安抚好旅客,安抚好员工,在严格的管理和复杂的人性之间做出明确的判断,在安全和服务两大重要职责的先天矛盾间运筹平衡,周旋期间,让人心服口服。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部分有极高管理才能的人才,愿意潜下一线体恤民情,钻研业务,逐渐从一个“外行”成长为“内行”,成为一名成熟的出色的空乘管理者,而不是把这个岗位当做“跳板”。这样的人往往十分令人敬佩,同时也是凤毛麟角。


此外,个别挤进来的有小心思的人,她或者他只看到了这里的风光,却不了解其中的复杂,甚至试图把乘务员当作自己仕途上可以利用的工具。


一旦让这些“个别人”成了气候,那乘务员很难再有好日子过。


民航领域其实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


行业内的许多部门,多少行政出身的领导,多少从来没有在民航一线打拼过的“空降”领导,热衷于对他一窍不通的安全工作指指点点,而底下的人们为了讨好领导,一次次背离安全规律,把本该扎扎实实开展的安全工作搞成了面子工作、搞成了形式主义,安全工作不按客观规律开展,反而以一些外行领导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多少安全管理机构成了航企给某些“外行人”解决领导岗位待遇的“跳板”。有的单位频频安排外行领导空降下来主管专业性很强的业务,专家人才没有了上升渠道和话语权,外行领导在岗位上又不愿投入过多精力研究业务,专业管理队伍梯队建设断层,管理手段守旧滞后,多少精业务、埋头苦干的专家人才得不到重用,专业的意见进入不了决策层视野部分单位整体管理水平下降,各类问题积攒严重。虽表面上隐而不发,但距离发生不安全事件只差一根导火索。


等到哪天真的兜不住了,摇摇欲坠了,心想大事不好,然后:


哗啦,一片狼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停机坪 (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