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1-10 15:33

宝马你变了,居然玩起“感情”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ID:autocarweekly),作者:乔伊,题图与内文图片来自:拉斯维加斯CES宝马发布会


去年各家厂商们肯定是憋坏了。这不,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光就开年的这几天,就已经让人有些显得脑容量不足了。


当然,按照目前已经既定的技术路线走,虽然产品爆发式增长,新技术也爆发式增长,但其实无外乎是黑科技型和黑技术型,两种路线的各自“猥琐”且快速的发育。



这两天的“黑”技术产品代表,无疑就是那款水陆“两栖”的仰望,让“汽车当船开”成为了一个足以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大陆。真正让用户在暴雨天、排水不畅的城市中,有了哪怕半小时的应急自救时间,让“泡水车”有了成为历史的可能性。

这是一种我们传统意义上认知的新技术的发展,尽管如果你去过西雅图,就会发现这个“新技术”,其实早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了。


但这依然是大多数认为的,汽车技术发展的“正途”,毕竟汽车从诞生开始,所承担的任务,就是变成人类更长的腿,去到以往很难抵达的远方。



不过,总有人觉得光买个腿是不够的,汽车的未来发展之路,得是“情感”,必须“交互”。比如,在拉斯维加斯CES的宝马,以及他们的概念车——Dee。


情感的深入交流,宝马你变了


这一次全新的Dee,和它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宝马New Class(新世代)。熟悉宝马的人,应该知道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说实话,宝马原来是甘于成为人们的“腿”的,并十分期待与驾驶它的人“深入交流”。这是其整体的定位决定的。


性能操控强,就是和驾驶者“人车合一”的最重要理由。速度快,自然也能在单位时间里跑更远的路。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宝马在经典汽车世界里,都是一批真正称职的千里马。


但,今年的CES把这一切固有的认知都打破了。宝马,以及他们的Dee,走上了一条软硬件结合,创造情感场景的全新道路。



Dee这款概念车上,宝马应用了可以为车辆提供32种车身颜色选择的E Ink色彩显示系统。也就是说,如果这套技术开始量产化应用的话,未来汽车的车身颜色,将变成完全可控,且由车主自由掌控的汽车变量。这,也是宝马提供人车情感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这依然不是Dee这款车交互科技的全部。


所谓的Dee,是数字化情感体验(Digital Emotional Experience)的缩写。而这个数字化的情感体验,则将汽车融合进了一个个虚拟的使用场景中。


比如,宝马的平视显示系统,将会在如今的HUD抬头显示的基础上,直接完成跳跃式的升级,信息将覆盖车辆挡风玻璃的整个宽度,显示尽可能多的信息。


如果仅仅只是平视系统,它应该仍然是一款基于抬头显示技术的升级,毕竟从字面意思来看,平视技术的英文:Advanced Head-up Display,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但宝马所做的,并不止于此。


与这套平视系统相配合使用的,还有一款混合现实交互界面。也就是通过“平视技术”所投影在整块前挡风玻璃上的信息(甚至是否还需要挡风玻璃,也可以持续观察),用户可以通过车前的Shy Tech传感器,进行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操作。



是的,宝马也开始场景定义汽车了。


宝马目前的传播信息在于,未来投影出的界面丰富程度将由用户自己决定。同时,车辆可以辅助实现的事,人机的对话、车外部件配合情感的传达。比如,大灯和封闭式BMW双肾型进气格栅共同组成了车外人机情感交互模块,汽车能够做出不同的“面部”表情;以及,BMW i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还可以进行检测及自动开门迎宾,并将驾驶者虚拟形象投射到侧窗上等。


总体来说,就是一个我们熟知的机器人。毫无疑问,面对新时代,宝马已经变了。不再是那个一味追求性能的少年了。


但留给人们思考的问题,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多。


人机交互,有很多点需要观察


一个很明显的概念是,宝马如今在做的,就是近几年在新造车圈子里更为流行的“智能座舱”。在这种完全突破想象的座舱概念中,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所谓的千人千面的场景定义汽车的过程中,究竟现有科技能否制造出真正有力的,能够提供需求满足的重要场景。



从宝马目前所揭示的产品概念来看,似乎并没有看到更多实际的、有被需要到的应用场景。好的点在于,目前Dee依然是一款概念车,真正的现实应用,依然还留给了宝马不算宽裕的时间,去完善、提升(希望他们已经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只是不愿意一次性拿出)


与此同时,一个很重要的点是,人们是否需要汽车与自己、与他人实现更智能化、更高效率的沟通,乃至情感沟通?这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


首先,人们目前是否有与汽车沟通的需求,其实并不能确定,似乎在所有人未达成共识的过程中,这个需求首先是被创造出的需求。毕竟,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性的人机交互模式被创造出来。这是摆在宝马面前的挑战,也是全新的机遇。


其次,车与车的交互,是否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双肾格栅、大灯进行交互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概念。此前,已经有厂商通过DLP大灯,来进行车外信息的传递。其实要解决的,依然是使用场景的问题。


比如,为穿越马路的人投射一道“自制”人行道,这种看似贴心的设计并不能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毕竟,一辆车的宽度有限,不可能投射一条覆盖整条马路的人行道;另一点是,如果是编出图像、文字,则第一显示面积受限。更关键在于,究竟有多少人能够频繁使用此项功能。当然,在车窗上投射人物影像的现实功能性,将体现在哪里,还需要持续观察。



所以,对于纯理工科思维的人来说,车与车之间的真正交互,应该体现在信息的交互上。以实现更好的智能驾驶辅助,乃至自动驾驶。


同样的,不论是平视技术,还是虚拟现实的操控方式,其目的,都是找到更高效的,人车沟通模式,实现更高效的沟通效率,和车辆使用效率。


因而,在高效与情感这两个选项之间,到底选哪个?怎么选?或是如何平衡?都让人很期待2025的宝马。


底层逻辑,究竟在哪里?


没有充足的理由,是没有人会放弃自己固有的坚持和传统的。


宝马在这款概念车上,完全没有提性能与驾控的品牌底色。而是提出了“电动化、数字化、循环永续”这三个词,甚至不惜从上世纪60年代中去寻找变革的依据—— New Class(宝马新世代)



这个概念,毋庸置疑地表明了宝马全新的转型已经开始了。


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上一个“新世代”,其实抓住了人们对于汽车的原始需求。而这一次的“新时代”是否成功,则同样要看宝马,是否能够提供给所有人更符合他们需求的技术,以及用车体验。


从目前来看,智能、交互、大屏、虚拟现实,这些元素,都算是目前最流行的方向与路线。但要实现它,并不只是概念先行,技术跟上即可。而是,要深层思考,这套东西究竟有没有用,驾驶者是否希望和汽车实现情感的交流?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路线是,如果要实现深度的交流,在智能驾驶辅助的道路上,必须迎来更大的突破,否则这种需求将会对于驾车产生很深度的影响,反而得不偿失。因而,摆在宝马面前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让驾驶变得更轻松,甚至尽快脱离驾驶。


当然,这同样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


至少从目前来看,走情感路线没有错,搞场景定义汽车,也没有错。只是,如果能把周边的问题都搞平整,形成一个没有特别明显短板的水桶,这是宝马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一次解决一个问题,积少成多,是所有人、所有车企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至少目前看来宝马踏出的这一步改变必然是有探索意义的,只是希望未来能逐渐看到这一条路线所带来的更清晰、更落地的逻辑,和使用模式。


这是又一个,我们在2023年年头,眺望一个智能汽车重要节点2025年的原因之一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ID:autocarweekly),作者:autocarweekly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