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9-14 08:00

是什么让年轻人觉得“我不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作者:高低杠,编辑:哦一,原文标题:《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我不配”?》,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不配得感”现象,分析了其原因和影响。文章指出,这种心理状态与个人的心理解剖、教育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同时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作者认为,解决“不配得感”需要个体的心态调整,同时也需要社会提供公平的环境和价值观。

• 文章分析了“不配得感”背后的心态和原因,揭示了个体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 通过对年轻人经历的社会变化的分析,解释了为何年轻人更容易陷入“不配得感”。

• 文章提出了个体应对“不配得感”的方法,并探讨了构建公平环境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不配得感”正在被当下的年轻人频繁提及。


在社交网络上,一些人注意到,自己身处一种奇怪的心理状态中:明明是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却总觉得只是“运气好”;明明是自己的优秀被别人肯定,却总认为他人的评价“言过其实”;身处一段很棒的亲密关系,却总是担心自己“配不上”另一半,从而单方面讨好内耗,让双方疲惫不堪……


李佳琦在直播间里的一段“有些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让许多人重新谈及“精英的傲慢”——成功者容易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忽视运气的偶然性。这本身是一种“奖励绝世天才,把其他人贬损成垃圾”的才德霸权,而“不配得感”则构成了“才德霸权”的一体两面:成功了,是因为自己运气好;失败了,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


1969年,两名美国心理咨询师发现并命名了“冒名顶替综合症”,这是一种颇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受其影响的个体总是倾向于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认为其与目前获得的成功和正面评价不相匹配,恐惧有一天自己的“无能”会被别人发现,ta们付出努力的程度常常令自己疲惫,但在收获成果时却只能感到加倍的惶恐。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心理疾病,但它的长期作祟,会让人难以从自己的努力当中获得意义感,引发无穷无尽的自我否定和无力感,让生活陷入阴影。


谈及为何会有“不配得感”、如何消除“不配得感”,答案常常指向个人的心理解剖。但除了原生家庭、教育环境、经济条件等个体化的因素,也有更加普遍化的社会因素同样在发挥作用。当“我配吗?”成为年轻人自我评价的新标准,或许该重新审视这股泛滥的“不配得感”。


一、难以摆脱的“不配得感”


一句“我不配”只有三个字,但背后涉及到的心态却要丰富得多,人们出于不同的原因,否定自己享乐的资格,逃离令自己惶恐的赞誉。


部分人的不配得感,可以归因于所谓的“好学生心态”。在将近八万人的豆瓣“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里,许多组员都表示,在学生时代,自己因为“浪费时间”的负罪感而无法享受业余的娱乐,担心违背父母的期许而选择并不喜欢的专业。在目标单一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他们慢慢形成了一种压抑自身需求、以满足他人期待为中心的思维惯性。而到了职场,这种心态也延续下来,比如因为不想看到领导难看的脸色就不敢请假。


另一部分人的不配得感则来自性别的偏见。父权制根深蒂固的阴影依然弥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一些对于男性而言理所应当拥有的东西,对女性而言却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的“奖励”;女性做得更多、更优秀,都未必能获得与男性同等的肯定。这让一部分女性长期生活在对自我的强烈怀疑当中,并将一切挫败和不顺归结于自身,将一切成功归功于他人和运气。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不配得感”源自对阶层滑落的恐惧。这些人大都出身贫寒,没有可以倚仗的社会资源,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阶层跃升的入场券,但这同时也意味着ta们时刻站在阶层滑落的悬崖边,必须将相当多的精力花费在维持现状、使之避免恶化之上,稍一松懈便有滑落之虞。为了产生足够的驱动力,让自己尽可能地远离阶层滑落的门槛,ta们总是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而过高地估计获得成功的难度,从而让“我不配”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心理情绪。


二、是什么让人觉得“我不配”?


不难看出,“不配得感”虽然被概括为一种心理情绪,但也根植于我们社会所共享的经验和文化当中。正是这些原因,让“不配得感”变得普遍且难以摆脱。


首先,从90后到00后的这代年轻人完整地经历了经济增长从高速到逐渐放缓的周期。ta们对社会的基本认知形成于千禧年之初,彼时,入世红利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互联网的普及化和野蛮生长,以及03抗击非典胜利、08北京奥运等全民性大事件,为心智刚刚开始成熟的一代人留下了深远的精神遗产:对物质生活和阶层跃迁的乐观预期、对国家和社会强烈的归属感,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理想憧憬等等。


然而,当ta们走上社会,尤其是在求职、结婚、生育等关键的人生阶段,遇到的则是众多积极因素肉眼可见地消退:经济增速放缓、阶层分化加剧、公共意见的消亡、互联网从新世界的大门变成陈腐的景观社会……面临这样的变化,这代年轻人那形成于千禧年的乐观心态不得不经历一个痛苦且漫长的转换期, ta们愈发发现,那些想要达成的期待不仅与自己愈发遥远,并且相互之间开始出现矛盾,而自己对命运的掌控感远比想象得更加弱小。


年轻人改变不了环境,却被环境牢牢掌控,而当遭遇的大环境越不确定,人就越担心个人能力是否能够应对,也愈发容易质疑“我准备好了吗、我够格了吗、我能配得上这个title吗?”。


其次,当代年轻人容易陷入某种主观层面的“底层意识”,比如在过去几年常常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种种自嘲:“985废物”“小留文科废柴”“打工人”“金融民工”“PPT纺织工”等等。事实上,许多使用这类话语的年轻人远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底层,这在外人眼中显得有些顾影自怜,却也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富分配的集中化趋势有关。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通过对各个文明圈内主要经济体的宏观分析得出结论:在大部分经济体的大部分发展历程中,资本获得收益的速率都高于经济增长的速率;在国民总收入之中,资本收入总是比劳动收入占据更大的比重;资本天然有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在经济增长低迷的时候尤其如此。


这样的规律,在近十年来的现实中以格外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些能够及时将足够的财产“资本化”(转化为大城市房产、互联网公司股权,乃至权力)的人被形象地形容为“上车”,即使在经济低迷时也能享有足够的稳定;而对那些靠出卖劳动时间换取报酬的人而言,则更容易在此时产生不安全、焦虑,进而无力的感觉。


最后,原子化社会和优绩主义的合谋,将个体发展的成本不公平地转嫁给个体自身。伴随着家族、宗族、地缘等传统社群的解体,身处现代社会的当代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我发展的自由,却也由此被卷入一种神话当中:任何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仅仅与ta自己的才能有关;而如果ta没有获得成功,也没有任何个体或群体有义务提供任何帮助。这就把个体发展过程中必须的资源支持——长期的投资、精神的鼓励、对试错的包容等等——完全转嫁给了个体自己。


一旦发展受挫或不如预期,ta将不再会追问系统性的责任,而是归咎于自身。即便表面上指责“困在系统里”,但涉及到自身,又会叹息“是自己没把握好系统里的机会”“自己没有足够的学识和洞见掌握好系统”:股市一团糟,怪自己当初没在牛市里抄底再抽身;币圈是个大骗局,怪自己没赶上炒币前夜入局;房地产泡沫,怪自己没在08年买房却赶上了这套烂尾楼......


当这样的思维形成惯性、并逐渐固化为对自我的认知之后,即便个体真的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也会倾向于否定是自己的努力使然,或是干脆否定这份成功本身。


三、什么样的社会,才能让人觉得“配得上”


“不配得感”毫无疑问令人痛苦,它令人生活在长久的焦虑和惶恐中,丧失内心的节律,甚至使人消沉,找不到行动的动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如今的人们谈到“不配得感”,总是伴随着“走出”“对抗”或是“告别”这样的谓语。这些谓语所指向的行动,则大多指向个体心态的转变:诸多“冒名顶替综合症”的解决办法,都要求个体要接纳自己、要看到自己的优点、要记住自己的成功时刻、跟自己进行积极对话等等。


对于个体来说,这些调整或许是有效的。然而,作为一种从独特的社会现实中生长出来的普遍征候,“不配得感”已经在诸多层面上,与当代人业已形成的社会意识相互融合,在痛苦之外,令人感到某种熟悉和自洽。当社会财富的分配情况,和社会看待这种分配情况的主流方式,都在告诉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员“你不配”,这些停留在个体层面的实践,是否能够构成有意义的抵抗,依旧是存疑的。


我们当然可以把解决之道从心理学层面抛给个人,自我调节。或许也能稍稍校准一下反思的准星,把它从“我哪里不够好”,转移到“是怎样的环境塑造了我”之类的问题上来,为个体和社会之间的边界筑下基础。


至于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人觉得“配得上”,英国经济史学家R.H.Tawney在《论平等》里认为,是强者不用恐惧变弱、弱者不用变强也能体面生活的世界:


“一个人的社会福祉……有赖于凝聚与连带。这代表社会不只要有出头的机会,还要有高度的群体文化与强烈的休戚与共感……个人幸福不仅需要向上流动的自由,有机会过得舒适与体面,还需要不论是否出人头地都能过上有文化、有尊严的生活”。


这种环境不仅需要社会福利的保障,也需要每一个个人联合塑造新的“成功观”,西雅图医学家Ray Bennett在《及格家宣言:让一事无成的你也能心安理得快乐生活的指南》一书里写道:“对很多人来说,成功不是一种目标,而是一种上瘾。” 为了抵抗“成功这种危险的嗜好”,作者推崇过一种“不用追求超过别人的成功,差不多就好”的及格家生活,并提供了一些可行的“及格家”操作,比如:


在职场上,不多不少,刚好达标。完成工作,一分也不多做。在爱情上,不要动不动制造大惊喜,今年搞一个豪华烛光晚餐,明年你咋办?在健身上,对于及格家来说,走走路,做个俯卧撑,睡前拉伸一下,多睡觉。


静冈经济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长村敏孝也提出了和“及格家”相近的概念:“普通力”,他认为“普通力”是一种在逆境中还能找到生活勇气的力量,“普通能力,并不是指平凡,而是指能够有普通的思维方式,凡事都能正常进行。”不追求拔尖和超越、也不自暴自弃。修炼普通力,也是一种抵抗“精英傲慢”和“不配得感”的途径。最后也提供3个或许管用的办法:


  1. 警惕日常里“媚强”的评判标准,比如不把所有视线都放在比赛第一名、最佳获奖者身上,不用“陪跑”来描述落选者。


2. 抵抗高度统一的竞争标准,抵抗强大的优绩系统的一个办法是,自制小系统:从世界的标准里,退回到有共同理念、互相能认同的小圈子、同温层里。


3. 不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虚构的概念、景观,和title,留意并增加对实际生活的感受力。


祝愿所有一事无成的人,也能心安理得快乐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作者:高低杠,编辑:哦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