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3-16 12:50

山寨餐饮品牌有多离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ID:hongcan18),作者:何沛凌;编辑:王秀清,原文标题:《又一年“3·15”,餐饮界的“李鬼”抓不完?》,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讲述了餐饮行业假冒、山寨现象的严重性,并以具体案例说明了其危害和影响。文章强调了餐饮品牌需要提前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来防患于未然,并提出了保护品牌的法律措施。

• 💡 餐饮行业假冒、山寨现象严重,给品牌和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 💡 瑞幸、鲍师傅等知名品牌频繁遭受山寨和侵权,需要提前进行知识产权布局保护品牌。

• 💡 提醒餐饮人牢记“小钱不要省”,及时采取法律措施保护品牌,并强调攻与防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同样重要。

又到一年“3·15”,餐饮行业的假冒、山寨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行业顽疾,高仿“李鬼”层出不穷,而且手段有着“花样翻新”的趋势。面对猖獗的假冒山寨现象,餐饮人该怎么应对?


一、一不小心加盟假瑞幸、假星巴克,餐饮市场“李鬼”横行


市面上有一种快招公司,通过假冒大牌餐饮品牌或其子品牌骗取加盟费,茶饮、咖啡赛道通常是这类骗局的重灾区。


近期,“假星巴克”第N次出现在大众视野。


据新闻坊报道,商户杨先生去年5月看到一则网络广告,声称可以全程协助开设“星巴克”咖啡加盟店,于是他通过某中介公司加盟了星巴克,在大理双廊开了一家咖啡店,生意非常红火。


开店经营才2个月,杨先生就收到了“星巴克”公司的律师函。


原来,该中介公司配送的标注为星巴克品牌的咖啡豆、枫糖浆,印有星巴克LOGO的一次性塑料杯、餐巾纸,甚至还有周边的咖啡杯、钥匙环,全是仿冒的!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杨先生表示,该中介公司提供员工培训、设备物料管理,感觉跟正规的加盟店一模一样。据报道,杨先生共花了10万元中介费,相当于打水漂了。由于收到了品牌官方的律师函,他不得不停止经营。


顺着杨先生这条线索,上海青浦警方一举打掉了一条集生产制造、仓储运输、业务培训、营销咨询为一体的犯罪网络链条,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


这一犯罪团伙在未经星巴克官方授权的情况下,打着“星巴克咖啡服务”的名义,对外谎称具有加盟资质,并以每家店10万元的加盟费在网上招募加盟商,然后指导加盟商使用“星巴克”相关的商标、标识在全国各地开设经营假冒咖啡店铺。


该团伙通常选在二三线城市开“李鬼”星巴克,店门店招并不会直接使用星巴克字样,而是选择蹭店名,但销售的咖啡及周边,都用了星巴克商标。


截至案发,这一犯罪团伙已在全国开设50余家咖啡加盟门店,累计涉案金额达4000万元。目前,这起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我砸70万加盟瑞幸‘子品牌’,最后却发现是假的。”近日,一则关于误加盟假瑞幸子品牌的新闻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界面新闻报道,餐饮人吕清想在老家开一家“瑞幸咖啡”,在一个看似是“瑞幸咖啡加盟”的网站上填了自己个人资料后,接到了一个“400”开头的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瑞幸招商人员,看到信息后与吕清聊具体情况。


后该招商人员以吕清准备的资金达不到“瑞幸咖啡”验资门槛为由,建议吕清加盟“全幸咖啡”,并称这是瑞幸内部正在孵化的品牌,目前在试点,预计24年正式放开加盟,所需加盟费正好与吕清预算相近。


签署完合同后,吕清才逐渐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全幸与“瑞幸咖啡”毫无关系。


对于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假冒现象,瑞幸方面曾作出官方声明,强调“瑞幸咖啡旗下未开发任何子品牌,网络上关于瑞幸及其子品牌加盟或代理的信息均为虚假信息”,且强调“各大平台有企业蓝V认证的才是瑞幸咖啡官方账号”。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据了解,假冒瑞幸的全幸公司与维权加盟商之间已经失联,目前全幸的加盟商们正在继续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权益。


被“李鬼”冒名顶替的现象,此前也曾在哈根达斯身上上演。


根据忻州中院的判决书,2017年9月,一家名为“一匙情迷 哈根达斯冰淇淋”的店铺在忻州市某商场开业,未经品牌方许可,擅自在其提供的餐饮服务上突出使用“哈根达斯”中英文注册商标等文字及标识,并故意模仿、使用与哈根达斯品牌相似的店面装潢等,引起消费者混淆。


最终法院判罚该店拆除店招相关字样,赔偿原告哈根达斯品牌方(通用磨坊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经济损失2万元。


二、山寨餐饮品牌有多离谱?“李鬼”竟贴着“李逵”开店


除了假冒正经品牌以外,各种“像素级”模仿、抄袭餐饮品牌的“李鬼”也活跃在市场中,其中不少“李鬼”还态度嚣张,叫人看得“牙痒痒”。


1. 塔诗汀vs塔斯汀,“李鬼”贴着“李逵”开店


广州市桥有一家盗版塔斯汀的“塔诗汀”,门店就开在“正主”旁边,并号称自己是全国第一家直营店。因为山寨态度过于“理直气壮”,这家塔诗汀甚至收获了一批粉丝,称“比较完塔诗汀和塔斯汀后,感觉还是塔诗汀更好吃”。


与此同时,塔诗汀小红书官方账号自称“每天生意停不下来”,而且还在广东等省份吸引到了不少加盟商。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不过,这家“塔诗汀”并未高兴太久,据长江日报报道,今年2月,“塔诗汀”的品牌运营方广州金莎品牌运营有限公司因违反《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被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没431万元。


除了“塔诗汀”,也有网友表示在县城看到了山寨塔斯汀的品牌“塔乐汀”“嗒狮町中国汉堡”,以及内部装修和产品包装和塔斯汀如出一辙的“堡马先生”等,这些山寨品牌“像素级”抄袭的功力让人啼笑皆非。


2. “LUNLEI”抄袭“LINLEE”,正主诉诸法律打假成功


广东知名茶饮品牌LINLEE(林里)手打柠檬茶近期成功打假,而山寨品牌的山寨手法让人直呼“离谱”。


今年2月23日,林里官微称,“LINLEE林里”诉“LUNLEI”商标侵权案取得成功。经法院裁定,被告LUNLEI确实存在侵权行为,要求LUNLEI立即停止相关侵权行为并赔偿LINLEE林里的经济损失。


据了解,“LUNLEI”为了山寨“LINLEE”,甚至还玩起了“方言梗”。因为LINLEE品牌起源于广东地区,品牌曾用名为“邻里”,而粤语中的“邻里”发音是“LUNLEI”,因此山寨品牌就以“抡擂LUNLEI”抢注了一系列的商标名称,并且照搬了林里的产品外包装、门店招牌、装潢等细节,如果不仔细看,消费者很难发现两个品牌的不同。


△图片来源:抡擂柠檬茶门店菜单截图


3. 外卖平台也有假,逼得正主说“别点我家外卖”


“请大家不要点‘费大厨外卖’!”近日,知名湘菜品牌费大厨发声,原因是近期外卖平台上涌现出一批“费大厨外卖”店,提供费大厨代购服务。


这类代购门店将代购价炒得很高,费大厨原价59元的招牌菜品辣椒炒肉被溢价至80~100元不等,其配送费也大多在20元上下。


从小红书、外卖平台来看,这类门店的存在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费大厨的品牌声誉。比如一位消费者误将这类门店当成费大厨外卖店下单后,遇到了“少送一个菜”的情况,却找不到店家处理,于是埋怨起了“费大厨吃相难看”。


被逼无奈的费大厨表示,这些所谓的代购和外卖均与费大厨无任何关联,消费者要谨防上当。


△图片来源:费大厨辣椒炒肉小红书官方号截图


4. 山寨品牌抢先在海外“登陆”,瑞幸、鲍师傅等忙维权


国内市场山寨餐饮品牌横行,国外市场也同样遍地“李鬼”店。


据悉,网红糕点鲍师傅除了在国内遇到过上千家“李鬼”店外,甚至还出现了海外的“李鬼”。


当一众海外网友讨论伦敦鲍师傅糕点的口感、价格跟国内店的差异时,去年12月10日,鲍师傅用一纸声明郑重表示,海外市场的“鲍师傅”是假的,全部未经授权,并强调鲍师傅目前仅在国内经营直营门店。


瑞幸遇到的海外商标抢注情况则更加棘手,“泰版瑞幸”向瑞幸索赔20亿元!


据此前公开报道,50R集团的泰版瑞幸早在2020年便在当地注册申请并使用了瑞幸咖啡的商标,虽然后来中国瑞幸咖啡向当地法院提出了诉讼,指控50R集团恶意注册商标,但最终于2023年12月1日败诉。


瑞幸商标败诉后,目前泰囯皇家50R集团正在向其索赔,金额高达20亿元。


三、假冒、山寨现象屡禁不止,餐饮人要提前布局知识产权


不可否认的是,假冒、山寨行为会给餐饮品牌乃至餐饮行业的良性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比如费大厨遭遇的假冒外卖店,直接误导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印象。


频繁维权也耗费了餐饮品牌不少时间和金钱成本。“被侵权、山寨大户”蜜雪冰城的法务团队曾表示,仅2021上半年,蜜雪冰城就处理了约2500件侵权或山寨事件。


更早以前,网红茶饮品牌鹿角巷花了1个亿打假7000家假冒、山寨店,虽然多数案件最终都取得了胜诉,但品牌能量也在打假中被消耗。


假冒、山寨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国内餐饮市场广阔,品牌难以覆盖到所有区域,空白市场容易被快招公司“钻空子”;另一方面这类公司会用低加盟门槛、高回报率、短回本周期等说辞诱惑加盟商,不明真相的加盟商也容易上当受骗。


假冒、山寨行为“人人喊打”,但也是餐饮市场发展的必经阶段。从需求端来看,一些消费者对正牌不敏感、认知度不高、打击盗版意识不强等,都是餐饮“李鬼”存在的土壤,只要土壤还在,餐饮“李鬼”便很难单纯通过品牌的维权而禁绝。


面对客观上无法完全消灭的“李鬼”,餐饮品牌该怎样保护自己?


红餐网咨询多位法律界人士后了解到,对于侵权、山寨等现象,最好的办法是提前进行知识产权布局,防患于未然。


中申律所创始人郭霁表示,品牌必须提前规划自己的知识产权布局。以容易爆发知识产权纠纷的海外市场为例,只要品牌有出海计划或念头的品牌,哪怕只有几十家店,也要优先做好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


她表示,瑞幸咖啡状告“泰国瑞幸”,最终以败诉收场,就是因为它的品牌在泰国被别人提前抢注。“现在国际上已经有提前抢注知识产权的职业操盘手出现,除了瑞幸,国内一些酸菜鱼品牌、奶茶品牌也遭到过抢注。”


对此,郭霁提醒广大餐饮人,“对于品牌商标等知识产权,需要提前做好规划,花不了多少钱,但要先把位占了。”


LINLEE(林里)柠檬茶创始人王敬源也表示,“小钱不要省”,在品牌创立之初就要寻求专业商标机构合作,让创牌与创业同行,不给山寨者留下机会。遇上品牌被山寨时,要立刻拿起法律武器保护品牌。不要觉得诉讼周期长,自己就提前放弃,这只会助长山寨的风气。


华进律师事务所事业合伙人马丽华也表示,遏制餐饮业的山寨乱象,要尽早把核心及关联品牌完善确权,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一旦发现侵权线索或山寨行为要及时采取法律措施予以制止,如发送律师函、行政投诉、进行民事侵权诉讼等。


马丽华还强调,餐饮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仅是品牌保护。“餐饮产品外包装及食品加工设备可以通过专利保护,独有的配方可以通过商业秘密保护……这些方面都不应忽视。总的来说,在知识产权保护这件事情上,攻与防都要做到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ID:hongcan18),作者:何沛凌;编辑:王秀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