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3-28 15:49

情侣间难以察觉的3个语言信号,早已预示了分手的结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作者:郑庆广,责编:刘祥宇,编辑:甄卓,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个体在分手前后的语言特点变化,揭示了分手过程中个体心理状态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分手前个体的分析性思维下降,而在分手后认知加工过程上升。此外,个体在分手期间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对关系本身的讨论则相对较少。

• 💔 分手前个体的分析性思维下降,思维容易混乱

• 🤔 分手期间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增加,努力理解分手的原因

• 🗣️ 分手期间个体更多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较少谈论关系本身

亲密关系美好甜蜜而令人向往,但是作为“硬币”的另一面,分手往往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压力事件。分手的经历及其带来的冲击和痛苦,相信无数人都已经切身甚至屡次品尝过。


让我们回忆一下分手时的滋味,我们不难发现,那份苦楚似乎不仅仅停留在听到那三个字的一瞬间,而可能要追溯到三个月前的那次争吵、最近两周持续的冷战,又难免弥散到第二天深夜入喉的苦酒、半个月后梦中的恍惚。


换言之,分手一般不会是一时兴起的武断的决定,在分手之前、分手过程中以及分手之后,个体的许多心理和社会过程和特征已经在发生变化和波动。而这些心理上的变化和波动,会有意或无意地反映在个体的各种行为中。


在诸多行为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语言无疑是理想的媒介,因为语言的背后往往蕴藏了许多情绪情感、认知加工、概念乃至价值观的信息。同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语言的形式已经不再仅局限于口头,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在朋友圈、微博、各类论坛等平台上进行各种记录和表达,留下了大量的语言和文字。


那么,既然在这些海量材料当中蕴含了相当多的个体的心理信息,如果个体在经历分手这样强烈的冲击事件前后,他的语言特点是否会发生一些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有一批研究人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他们选取了外国的Reddit论坛平台作为观察语言的“试验场”。


Reddit是世界上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之一,每月有超过4.3亿的用户。其在结构上类似于微博或贴吧,下设多个讨论不同主题的群组和版块。


研究人员通过爬取网站上的数据,选取了“分手”主题版块的作为一个用户经历了分手事件的标志。具体来说,当一个用户在“分手”版块第一次发帖时,就认为他在此刻经历了分手。在确定经历了分手的用户和时间点之后,研究者收集了他们分手之前一年和之后一年在整个Reddit平台的各个板块的所有发帖。


个体从分手之前一年到分手之前4个月的这8个月被视作基线水平,也就是原本的、未受分手影响的语言模式和语言特点。从分手之前4个月开始,研究者以2周为一个单位,使用文本分析程序对个体在每个2周内帖子中语言的各方面特点进行分析,并分别与代表“原本状态”的基线进行比较,以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手之前和分手之后个体的语言都会经历怎样的变化。


在语言所包含的诸多信息和诸多特点中,研究人员选取了在分手语境下比较突出的四个指标,它们是:分析性思维(Analytic thinking)、认知加工过程(Cognitive processes)、“我”词的使用(I-words)和“我们”词的使用(We-words)


①分析性思维是指个体在语言中表示出的理性和逻辑的思考和分析。


②认知加工过程则是个体在遇到一个新情况时努力思考以搞清楚情况的过程。


③“我”词的使用即在语言中出现第一人称单数代词的频率,主要体现个体自我关注、向内思考的程度。


④“我们”词的使用即在语言中出现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频率,在亲密关系的语境中,可以体现个体对于和伴侣之间的整体认同感、对关系的观念和承诺。


研究者认为通过这四个指标的视角,可以从思维特征以及叙事人称的角度透析个体在分手的冲击中语言发生的变化。


研究分析结果的整体趋势表明,从分手前3个月开始,到分手后6个月,在这持续大约9个月的过程里,个体的语言模式都发生了相当明显的变化。


分析性思维发生明显变化


根据统计检验,个体的分析性思维在分手前4周开始显著低于正常水平,这一下降在分手发生时跌到谷底,并在分手后长达14周才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一结果体现了个体进行理性思考和逻辑处理的能力受到分手的冲击而剧烈降低,并且这一影响旷日持久。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提出分手前的一段时间思维会出现混乱,总是希望通过跟朋友谈论自己的恋人来获得支持或反对的意见,仿佛在那些时候自己失去了思考能力。


认知加工过程发生明显变化


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在分手前2周开始显著高于正常水平,在分手发生时达到最高值,又在分手后4周恢复到正常水平。这说明个体在分手期间会努力整合已有信息去理解和认识分手这一事件,但是这一过程相对迅速。换句话说,在分手前会努力搞清楚你们的关系到底怎么了,而在正式分手后,随着对这段关系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过程越来越清晰,这个认知过程又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上图表示了个体的分析性思维和认知加工过程的变化趋势,其中红色折线表示使用所有被收集的帖子进行分析的结果,而蓝色折线表示排除了与亲密关系有关主题的帖子后进行分析的结果(为了检验分手对于语言模式的影响是否扩散到生活的其他领域)


“我”词的使用发生明显变化


个体的“我”词的使用在分手前2周开始显著低于正常水平,同样在分手发生时达到最高值,然后在分手后10周逐渐恢复正常。“我”词的使用是个体个人语言的重要标志,其增加表明分手期间个体对于自己内心专注和洞察,甚至还与抑郁的情绪和想法有关。相对的,个体的“我们”词的使用的波动时间最为短暂,在分手前2周开始显著低于正常水平,并在分手后2周恢复正常。


也就是说,在分手前两周,当你越来越想要分手,越来越觉得这段关系不对劲以后,你会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你自己的感受、想法,也许还包括对分手后独自生活的预期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与另外三种指标不同,在如果抛除与亲密关系有关主题的帖子后的分析中,“我们”词的使用并没有在分手前后非常明显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使用主要用于谈论关系本身,存在于对分手描述过程中人们对和伴侣之间共同身份的提及,因此在发布与亲密关系无关的主题帖子时几乎不会受到影响。



众所周知,分手是一个复杂的社交和认知过程,其影响可能持续数月之久。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分手之前、分手期间和分手之后,人们使用的语言模式和语言特征经历了一系列自然演变。在实际的分手之前,个体的分析性思维就会下降,人们在这段时期可能更多地以个人化的、非正式、非逻辑性的方式谈论他们的亲密关系。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人们能隐约感觉到一段关系的式微,个体正常思维模式被扰乱甚至在分手前约3个月就已经开始。


下一个认知上的变化过程则在分手发生之后显现出来。随着人们对新的生活做出决定和改变,他们使用认知加工过程词汇的频率急剧上升。最后,随着整个分手的故事变得更加有组织有条理,危机逐渐渡过,分析性思维逐渐上升和恢复。


综上所述,在分手过程的前中后,分析性思维和认知加工过程的波动显示了分手过程中两个动态的认知机制。而有趣的是,当我们正在不幸地经历这个过程的同时,我们日常的语言可能也在出卖我们的心如刀绞。


参考文献

Seraj, S., Blackburn, K. G., & Pennebaker, J. W. (2021). Language left behind on social media exposes the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costs of a romantic breakup.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7), e2017154118. https://doi.org/10.1073/pnas.201715411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作者:郑庆广,责编:刘祥宇,编辑:甄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