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6-26 12:45

流动的关系:我们还可以过怎样的情感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作者:糕糕,编辑:oi,头图来自:《爱在黎明破晓前》剧照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现代人情感生活的多样可能性,通过个体经验展示了对传统关系模式的质疑和重新构想。

• 💡 多元关系的探索和实践,展示了勇敢和真诚的爱情观念

• 💭 对于爱与关系的思考和实践,呼吁拥抱偶然与随机,建立基于信任与坦诚的关系

• ❤️ 通过分享个人故事,展示了爱情与关系的多样可能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和包容

根据民政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 年第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人数跌破 200 万对,再创新低。年轻人已经开始全面抗拒曾被赋予神圣意义的伟大爱情历险。渴望被爱又害怕伤害,期待深度联结却疲于经营关系,这些矛盾都引向了对于现代人情感模式的重新构想。然而,这种构想在实践中阻碍重重。


前段时间,我们介绍了“关系无政府主义“的概念:它主张打破常识内划分和处理关系的定式,质疑传统关系框架下那些带来重负的“应该”和“目标”,呼吁我们拥抱偶然与随机,基于信任、同理心,以及关于各自需求和渴望的坦诚交流,自然地搭建并不断调适关系。并发起了一则关于“关系“更多可能性的征集。


在勇敢而真诚的分享里,我们透过个体经验与观念,看见许多可能触及更普遍心灵的爱的闪光。有人主动退出让自己不适的传统婚姻或一对一恋爱、机缘巧合下开始搭建多边关系并豁然开朗,也有人长久探索、累积了同样多的收获与困惑;有人不计结果大胆去爱、在彼此珍视的短期关系中被真正拥抱,也有人带着一腔好奇辗转于性与爱的割裂地带、在质疑和伤痛中逐渐接纳了自己。


本期青年说,我们分享 TA 们的故事,希望能唤起更多关于“爱“与“关系“的思考和实践。


相爱即是道德


“你必须要推翻之前社会和家庭教给你的东西,质疑你曾坚信不疑的东西,你要重新学习和反复练习。”


@炮炮


很早之前,我就有在思考“爱与自由”的关系。但作为 ENFP,很多时候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确定某些东西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在婚姻里,我感受到很多无力和无助。之后又经历了很多,逐步确认了自己的性向认同。


让我开始领悟到关系多种可能性的,是这样一段特殊的经历:我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喜欢的人。我们会拥抱接吻做爱,但更享受这段关系带来的其它东西——分享许多喜爱的书影音,年长些的我像姐姐或者妈妈一样照顾她的生活。那时我们都刚受了情伤,以为这只是短暂的欢愉和“创可贴”关系。但后来我们继续互相鼓励、彼此陪伴,的确有种一起成长的感觉。当时因为她很快要去国外留学,我们就约定要在最后的一个月,在这段不可定义的关系里,开开心心地相处。这的确成为一段难忘的回忆,还被她画进了画里。


之后她去留学,我陷入了离别的焦虑,也因为距离和她产生一些小矛盾。她会跟我分享 date 经历,起初我感觉很奇怪、甚至会有嫉妒,但慢慢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件很勇敢很有爱的事。我也意识到,嫉妒和占有绝非爱的表现,我们之间不是在用关系定义彼此。


©《卡罗尔》


豆瓣上一篇关于多元关系的文章点通了我,我从去年开始探索和实践它。起初的困难在于,我要到哪里去找愿意与我建立多元关系的人?后来在社交软件上,我真的遇到了很多这样的人。尽管没什么故事发生,但我也获得了很多学习资料,有了一些初步尝试。现在我依旧和这个女孩保持联络,她看到我有很好的 partner 的时候也很高兴。


我之前的依恋类型是焦虑+回避,在关系里容易患得患失,总是为了讨好对方而害怕明确表达自己。后来我去读了《道德浪女》,学习了多边恋处理关系的方式,发现一切不再困难。


我意识到,首先要认清自己想要什么,要先解决好自己和自己相处的问题。在关系中,勇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很重要,要将进入和离开关系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此外,每个人都是多元的,一个人不可能承受另一个人的全部,所以才有多元伙伴来承载不同的我。现在我有两个固定的 partner,其中一位本来有一位 partner,我们互相之间也是朋友关系,有时候经常四个人一起出去玩。对我来说,接纳与包容真的很伟大!人与人之间如此不同,但接纳与包容让我看到人的多样性,也让我能和更多的人联结。


从小到大看过的大部分文艺作品,都告诉你爱情是这样的;但总有一天,你在实践中的困惑与好奇会让你醒悟:你必须要推翻之前社会和家庭教给你的东西,质疑你曾坚信不疑的东西,你要重新学习和反复练习。我不能说婚姻模式不好或鼓吹多边关系很好,只是后者更适合我自己,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探索自我和世界的方式。


©《女友的男友》


去爱、去感受、去不计得失


“既然目前唯一能确定的只有自己的爱的感受,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呼呼


在墨西哥交换期间,我被和我成长于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西瓜先生深深吸引了。但当时我完全不知道他对我是什么态度——文化差异是世界戏台最大的障眼法,我被吓得看不清眼前的人。热情友好是他碱基序列里的一部分么?他的细腻体贴是客套礼貌、文化定式,还是真情实感、货真价实?


我陷入了内耗,一遍遍问自己:既然知道在这里的时间非常有限,既然目前唯一能确定的只有自己的爱的感受,为什么不试一试?于是那天晚上,坐在送我回家的出租车上,我说出了那句“Quiero besarte.(我想吻你)”。


后来有次散步,我和他复盘当时的心路历程,问他“我当时那么突然地说想要亲你,你会不会觉得很奇怪?”他攥着我的手说,“不。我觉得这很棒,因为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低着头走路,小声说,“因为我觉得和爱的人表达爱意没有任何不好的。”他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对我说,“是的,我很爱你。”我抬头对上他的眼睛,并在他的眼底里看到我的那双,在这样镜像反射的无底洞里,除了我们什么也没有。


我们一开始就知晓半年后必将分别,但还是坚持认为,我们感情存在的唯一理由应该是爱,而非具体的形式、持续的时间、预设的结果。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这段转瞬即逝、不建立在海誓山盟与特定期待之上的关系,竟然成为我感情经历中体验最好的一个。从我们第一次发生性关系时,他来回确认我的意愿,并在之后非常真诚地与我交流体验以及偏好,我就知道我可以交付信任。大事小事上,我们都能真诚询问对方的感受,也坦率表达自我。我在了解他的同时了解了自己,我爱他,并学会了爱自己。


©《爱在黎明破晓前》


我也不是一开始就看得开。我怎么没有幻想过,有没有百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们可以一直相伴呢?每个兴尽而归的夜晚,我脑海里都会浮现一个巨大的日历,一天天清算着“末日”的降临。然而很神奇,我们每次说话,每次躺在草坪上晒太阳,每次明确地感受到彼此爱的温度和磁场时,倒计时就会消失,我的脑海重归平静。


分别前夜,我们并肩躺在床上,我说,“你以后如果喜欢了别人呢?”他转过身正对着我问,“那你就不会和我说话了吗?”不等我回答,他说,“我会和你说话的,我会想知道你好不好。你也要这样好不好?不管我们多久以后再见到,你都要和我打招呼的,你要保证。我也保证。”


我侧过身,对上他的眼睛,微弱的灯光里,我透过他的眼睛,看到我的那双,就像那个我壮起胆子的夜晚。我绝对信任这双眼睛,就像我绝对信任浓烈的爱的感受。


©《机器人之梦》


质疑传统恋爱规范,然后呢?


“没有将彼此真正看进眼里、把对方的感受植入自己的心,开放式关系最终只会沦为出轨的借口。”


@V


高中或更早,通过 A 片和言情小说,我逐渐意识到自己有一些特殊的性癖。上大学之后压力变大,很多没有出口的情绪需要病态般地通过身体亲密去发泄,于是开始使用交友软件进行性探索。虽然偶尔也会和相处舒适的PY牵手出游、做一些暧昧的事,但因为当时太忙、没精力承担绑定关系中的责任与期待,便都没有发展成正式恋爱。


后来在一次实践中遇到了当时的男友,彼此性格和价值观都非常契合,就很想试试深度恋爱。那段关系里,我们得以用相对健康的心态讨论并实践各式各样的性生活,一直耐心地陪伴在彼此身边、互相支持,也建立了单纯真诚的情感依赖。


一年之后,他从台北毕业去别的城市发展,我也即将要去法国交换。由于我当时处于非常需要身体亲密的状态、并且仍然想要尝试不同的性爱,便向他提出实践开放式关系。他考虑很久,却因为爱我、尊重我,答应如果只是身体上开放,可以试试看。于是我们约定,和别人做时不准动情,并且要和对方详细报备。


©《准许》


然而,性与爱的边界在实践中非常模糊和微妙。这种约定导致我要在筛选阶段有意避开自己可能会喜欢的类型,性伙伴也因此常被局限于只想玩玩的男性。起初我没有明确的底线,抱着好奇心态经历了很多次糟糕的性体验,比如感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会怕破坏气氛而 fake 或半推半就、出于对男性体格的恐惧而不敢拒绝自己不想要的方式,这些都让我质疑为什么要这样践踏自己。此外,当时男友在忙着考试、生理需求也不大,始终只有我单方面在进行性探索,这种失衡也会让我心怀愧疚。


那期间,为了使他安心,我需要巨细靡遗地描述感受。尽管觉得那样赤裸的自我揭露很羞耻,但他总是尊重并认真理解我的表达,由此开展过许多直击内心的对话。我认为,开放式关系必须奠基在双方深度的爱与信任之上。如果没有全神贯注的沟通、轻柔的安抚,没有将彼此真正看进眼里、把对方的感受植入自己,它最终只会沦为出轨的借口。


后来我们因未来规划不同而分手。我和现任伴侣是传统一对一恋爱关系,一方面因为他完全不能接受开放式关系,另一方面是我开始觉得与没有感情联系的人上床无聊且反感,同时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建立多边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在台湾地区以及其它东亚社会,关系的开启大多是结果导向、以稳定为目的;而在法国,各色人的需求多种多样,这让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感到比较轻松。性探索的核心是要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设定界限,并与身边的朋友建立支持系统,不然只会在不断妥协中空耗。保守社会下,开放式关系的确代表一种反叛与开创,但对女性而言,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不用为自己有多少性经历、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而辩护、道歉或者合理化呢?


©《祝你好运,里奥 · 格兰德》


它要求每个个体都是自足状态,能力和资源有溢出才能自发分享给他人


“不符合主流规范的复杂关系非常挑人,本质上要求每个个体都是自足状态,需要能力和资源有溢出才能自发分享给他人。”


@Kitsunex


我在过去十几年一直探索着多边关系。我首先认识的是一个性格和价值观都高度契合的男生 B。B 有一个无法分手也不打算分手的男友 X,所以没能和我发展成常规意义上一对一的亲密关系。B 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长时间的性取向认同困惑,在认识 X 后终于勇敢面对了自己的真实性向和情感,并获得了家人的理解。B 自此意识到,投缘的人能彼此相遇、彼此接纳、并真诚相处,才是最珍贵的事。“珍惜”并不必然指向一对一关系,毕竟这种约定俗成的规范细究起来既没有充分理由,也不符合真实的情感体验。


我和 B 对亲密关系的认知高度一致:应该是彼此的情感和相处模式定义关系,而非反过来让丰富、复杂的情感和相处模式削足适履。B 曾经介绍我和 X 认识,但很快就察觉到 X 对我的防备和潜在的敌意。出于对 X 的尊重,之后也没有再尝试三人建立多边关系。我和 B 都无法理解“独占欲”从何而来——人是用以给人安全感的财产吗?一个人拥有丰沛而真实的爱是极其珍贵的,有什么道理去独占呢?


我和 B 很少上床,更多是一起摆弄音箱、调酒和咖啡、分享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一年之后,我与 C 建立了亲密关系,C 也一开始就知道 B 的存在。后来机缘巧合, C 认识了 B,两人也很欣赏彼此,我们就开始尝试三人搭建多边关系。关系中三方两两彼此喜欢,如果其中一个人出差,会非常希望另外两个人呆在一起,相处方式非常像彼此深度信任、带着爱的密友。十年里,我们三人会将认识的不同领域有意思的新朋友介绍给彼此,我们互相照顾、互相关爱,根本不在意是否有性关系,而只在意真诚和亲密。


©《三人行》


挑战出现在三年前,在我的邀请下,D 加入了我们的多边关系。C 不擅表达,加上我对之前多边关系模式的信心,使我在一段时间内忽略了 C 的感受。随着时间推移,C 越发无法接受 D 频繁出现,甚至出现防备与敌意。D 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之前多边关系之所以稳定,核心原因并不是 C 真正接纳这种模式,而只是因为三人可以两两认同——“每个人都收获两份爱”。当两人间任何一方无法认同对方时,原来的多边状态就变成了以单人为节点的开放关系,让各方权利处于不对等的状态。


我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困惑——多边关系是不是从来只能以两两关系的成立为前提?如果是这样,多边关系就只是多个一对一关系的加总。对关系中任何一方而言,不同时被其他所有人接纳的情感又该安放何处?如果被逼着做选择,是在比较哪种情感更珍贵吗?根本的挑战或许在于,爱意可以是无限的,但承载爱意的现实资源——时间、空间,则永远有限。


不符合主流规范的复杂关系非常挑人,本质上要求每个个体都是自足状态,需要能力和资源有溢出才能自发分享给他人。一旦有一方处于匮乏状态或某种具体的困境,就有可能会考虑效用和实际利益。要意识到爱是一种溢出的意愿和能力,而非带有目的性的、以付出为手段的预期获利行动,很难。这不符合大多数人在成长经历中的体验。充满“匮乏”和“创伤”的生命经验很难生长出“分享”和“给予”。


如果问我对亲密关系有何种理想,那可能是每个人和他人相处中的行动都自成目的,行动本身就意味着幸福,意义自足,其他的收益都是纯然的额外馈赠。收获的,都是值得感恩的;对方如果有其他期待,那就诚心诚意放对方去探索和寻求。


©《莫里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作者:糕糕,编辑:oi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