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叔写故事 (ID:raistlin2017),作者:雷斯林、小爱,原文标题:《50万事实孤儿,何以为家》,题图来自:AI生成
有句流传很广的话,说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
而近些年来,我们也看到了不少与之相对应的新闻事件:
比如几年前热议的杨永信“网戒中心”和豫章书院,我们一边震惊于这些毫无办学资质的“机构”对孩子的戕害,更不解的是,其实很多父母是明知道这些机构会采取体罚行为的。
但他们依然会主动地,甚至连哄带骗地把孩子们送过去。只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孩子被“教育”过后,就会变得听话、服从。
以至于豫章书院被查封之后,居然有家长发出这样的质问:
“我们这些流浪的孩子去哪里,去你们家里吗?”
很难想象,这种冷漠的、残酷的态度,能和我们长期以来所认同的,父母之爱血浓于水,联系在一起。
类似的新闻看多了,人真的会忍不住怀疑:父母之爱,真的是与生俱来的吗?所有父母,都有足够的爱给自己的孩子吗?
那些明明父母健在,却得不到照顾和关爱的小孩,他们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呢?
最近上映了一部电影,《野孩子》,其实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它取材自几年前很轰动的“流浪兄弟”事件,21岁的男青年马亮小时候被父母遗弃,以偷盗为生。后来遇到了一个8岁的小男孩,两人建立了某种更甚于血缘亲情的情感连结。
电影拍得很感人,既让人觉得温暖,又让人不禁沉思。
温暖,是因为电影中人与人朴素的感情,萍水相逢的善意,从夹缝中挣扎出来的彼此扶持。
沉思,则是会让人忍不住想要思考,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无家可归,“没人管没人要,爹不疼娘不爱”的年轻人?
在马亮看来,自己和弟弟都是没有亲人的孩子,所以只能抱团取暖。而事实上,两人的父母都健在,只是都离开家,常年对孩子不管不问。
在马亮记忆中,父母弃他而去时,他和弟弟差不多大,他一路追着车跑,但还是被丢下。所以他才希望给“弟弟”一个家——这个家,也是给曾经的他自己。
这才是影片真正要聚焦的问题:一群法律意义上有父母,但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和青少年,也就是“事实孤儿”。
据民政部2019年的统计,全国范围内,这种事实层面的“孤儿”大概有50万人。
他们的父母或是外出务工,或是离家出走,或是服刑,或是不愿、无力承担抚养义务,总之,这些孩子的生活保障标准很低,经济困难,又因为长期缺乏监护人的有效监护和精神层面关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
电影中,马亮和“弟弟”加入了一个类似“小偷家族”的组织,一个成年男性组织一群“事实孤儿”进行偷盗和抢劫。
而现实中的“事实孤儿”,境遇可能更加悲惨。
日本曾经出过一个震惊全国的真奈事件:
2000年12月10日,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近郊,刚满三岁的小女孩真奈被父母放入纸箱中近二十天,其间几乎没有进食,活活饿死。
死去时,她的体重只有五公斤,几乎就是一个新生儿的体重,不到三岁孩子标准体重的四成。
而她的父母,近在咫尺,却宁愿把她手脚绑住,为了避免听到她的哭声,戴上耳塞,对她不闻不问,放任她死去。
离我们更近的,2021年底,一位叫刘学州的男生在网络上发布寻亲视频,说自己从小没有见过亲生父母,连具体的出生时间都不知道,只模糊地记得是2004到2006年间。
他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用3000块钱“卖掉”。没过两年,养父母又死于意外,从此还没上小学的他,就开始不断转学,辗转于各个“亲戚”家里寄人篱下,受尽白眼。
当他好不容易找到亲生父母,本以为是骨肉团圆,但当时他的父母已经分别组建了新的家庭,对他们来说,刘学州的突然出现,是一个意料之外的负担。
他提出,希望见到父母的时候,能和父母住在一起。换来的,是遗弃他的父母,第二次更残忍地抛弃了他——说他是“白眼狼”,并拉黑了他的联系方式。(虎嗅注:此事件过程复杂,可详见:《媒体是如何报道刘学州事件的?》)
刘学州在极度的愤怒、失望和悲痛中,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尚未成年的生命。
面对这样的父母,恐怕我们很难说出,所有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天性”,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也许我们会说,这样的案例毕竟是极少数。
是的,50万名“事实孤儿”,放在整个中国的范围内,是极少数。但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这都是必经的、真切的、孤独又压抑的半生。
他们作为边缘人群,同样需要被看见,被关注——而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意义,把原本处于隐秘角落里的这群孩子,置于观众面前。
并且,电影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这些因为父母不作为而导致的,事实层面无人看顾的孩子,他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其实影片中给出了某种暗示——马亮和弟弟所加入的“小偷家族”中,都是这样的事实孤儿。他们的确是在做错误的事情,但他们也有单纯的梦想,也会因为伙伴离世而痛哭,也会想念父母,憧憬未来。
比起说他们是一群“问题青少年”,可能更准确的说法是,他们是一群因为无人指引,而误入歧途的青少年。
邓家佳饰演的女警察也在最后的彩蛋中,用几句话讲了一个沉重的故事——青少年犯罪,却得不到父母的关照和教育,一次次被捕,直到“再也出不来”。
不作为的父母,总是习惯把监管,教育的责任甩给外界:学校、社会,乃至类似于豫章书院的“矫正机构”。寄希望于外力能“矫正”自己的小孩,让他“戒掉网瘾”,纠正“厌学”“叛逆”“早恋”。
这其实是个极其残酷的事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都有一部分父母,对他们来说,孩子就是他们生活最大的负担,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如果没有孩子,他们的生活会好很多。
他们对孩子的虐待、忽视、控制、遗弃,可能会变换各种形式,但内核一脉相承。
电影的犀利之处在于,它真的试着让这些被情感忽视的孩子们,开始对“父母亲情”质疑和反思。
年幼的男孩,从一开始抱着一盒雪花膏,笃信妈妈一定会在桂花开的季节回来,到后半段,坚定地告诉马亮,我不等妈妈了。
“她不会回来了。”
“我要和哥哥在一起。”
这某种意义上说是让人心酸的,一个才8岁的孩子,不得不接受了自己不被父母所爱的事实,含泪决定“放弃”,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放弃他的父母。
但另一个层面上,这也是男孩终于开始长大的象征。他开始明白,亲情未必一定来自血缘,有时候也来自萍水相逢的善良,和肝胆相照的恩义。没有血缘的“哥哥”马亮,比父母更像他的亲人。
而现在很多论坛上,说着父母对自己长期情感忽视、PUA的孩子,也是如此:
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这部电影里的“野孩子”。这不是他们能够为自己选择的命运,但这是他们在某个时刻,突然觉醒,决定要挣脱出去的命运。
没有人,应当被原生家庭困顿一生。
其实这是我真正想要表达的,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
不仅是为人性中美好的部分感动,也是穿透这一切,去呈现人性里复杂的灰度,和其中不可掩饰的高光,去冲破血缘亲情的迷障,直面社会问题的真相。
血浓于水,然后呢?
亲情的本质,到底应该是什么?
我们说为人父母应当经过考试,至少应当有个起码的门槛,并不是剥夺谁拥有后代、“爱孩子”的权利。
只是,既然选择把一个没有自我保护能力,长达十几年都需要被照顾和呵护的新生命带来这个未知的世界,至少应该在能力范围内,给他毫无保留的爱。
也许,这是每个为人父母,或者可能为人父母者,都可以去试着进一步思索的命题。
所谓亲人,除了天然相连的血脉,除了“我把你带来这世间”的恩情,是否还应当伴随着起码的关爱、指引、温柔、承接和托举?
毕竟,就算每个人都有第一次为人父母,但我们至少都做过子女。
我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亲人。
我们知道,如果能选择的话,我们会更珍爱那些,哪怕没有血缘,但真正彼此相爱,互相扶持的人。
那是我们为自己寻觅到的亲人,和这茫茫世间的依靠。
所以真的很希望所有家长,或者可能当家长的人,都来看看这部电影,然后试着进一步思索关于亲情的命题。
或许这样能让他们意识到,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血缘,而是爱与关注本身。
孩子也知道,自己想要选择怎样的人,成为家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叔写故事 (ID:raistlin2017),作者:雷斯林、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