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作者: Lara,原文标题:《恳请当代社交巨头,出一下这几个功能好吗》,头图来自:pixabay
线上社交正在入侵人们的生活,伴随着各种打折促销、病毒营销、拉票刷屏、“帮我砍一刀”,我们本来在线下才会有的社恐症状,现如今也从线下迁移到了线上,比如:
看到 60 秒语音就头痛;
不管是撤回方还是看到撤回提示的一方,都会尴尬一下;
对方发这个表情是啥意思,微笑脸的意思到底是微笑还是别的什么?
有人悄无声息给你封面点了个赞,这又是啥意思?
微博取关之后,对方还是能看到你的动态,可以继续在评论区膈应你,等等。
社交媒体并没有减轻社交负担,只是让社交的烦恼看上去变得更细腻琐碎了,一个人上网时分化成了无数个不同场景的多重社交人格,“微信装死微博蹦迪”,豆瓣、微博、Instagram、钉钉,每一种场景受众不同,手里拿的剧本也不一样。
社交媒体可能也没有解决孤独,英国调研机构 Yougov 在 2018 年就发起过一项名为“社交媒体让人与人之间距离更近了吗?”的调查,结果发现,有 2/3 的社交媒体用户,在线上社交时会感到孤独。以及,另一项调查则发现,比起社交媒体玩得少(不到半小时)的人,过度使用社交媒体(每天两个小时以上)的人社会归属感更少。
但即便如此,你手机里的所有 app 还是在不遗余力地鼓励你使用、分享、社交。除了社交软件会鼓励人社交,就连买菜做饭的app都有朋友圈,打开一个天气软件,也能看到里面各种人晒猫晒天气晒花,360 度全方位散发着过于热爱生活的气息。
而对“社交”这一功能的过度开发,也确实导致了一些反作用,比如之前的顺风车给用户点赞、航旅纵横开发选座时可以跟邻座“打招呼”的功能。即使不是什么社恐人士,也会被这些过度社交的功能给烦到。
都 2020 年了,社交软件除了发挥媒婆精神鼓励积极配对,还能不能有一些好玩且不一样的社交功能?就像前段时间微博上一位叫 @自闭少女费米米 的网友提到的:“强烈建议改头换面推广到社交 app 上,成为‘放鸽子’功能,在见面聚餐之前,双方都点了放鸽子,系统就会提示放鸽成功。”
照这个思路出发,我们倡议,各大社交媒体们反其道而行之,赶紧开发出以下这 6 个“君子之交淡如水”型社交软件social code。方便实用,适配当代人的 leave me alone需求:
反向猜你喜欢
用大数据搞搞“猜你喜欢”这套早就不香了,在这个根据对方的发言直接预防性提前拉黑的时代,能猜中“这些你可能不喜欢”可能更大快人心。
举个例子:
由“你们都关注了xxx”,推出“你们都拉黑了xxx”或者“你的好友们都拉黑了xxx,推荐你也拉黑”;
移除关注某账号后,会提醒“取关该账号的人还可能会取关xxx”,一口气消消乐;
再弄一个“反向猜你喜欢”,告诉你“你跟某用户之间的拉黑名单有90%相似性/与您黑名单接近的用户有这些人/还有这些用户拉黑了xxx”,跟这些人做朋友,一定比“你们都喜欢某某”的那种更合得来;
由“有x位朋友读过”这种骗点击的傻瓜功能,相应地再出一个“您的好友名单里有x位朋友关注了某某账号,您是否要选择屏蔽/移除这些好友?” ,一定好用。
“谢了我不想看”
除了点赞和在看,能给所有的八卦新闻都配上一个“who TM cares”按钮,图标也简单,就是一个翻白眼的表情包;
仿照对话置顶,再出一个“对话沉底”功能,强行把某个不想看但又不能删的好友对话长期沉到最后,眼不见心不烦;
拉黑某个人以后,俩人就彻底没有瓜葛,不能搜索到对方,也不能互动,彻底变成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自定义屏蔽
微信积累了一大堆一次性好友,想要屏蔽那些躺在列表里说不上话的人,还得一个一个人去点,这时候,拥有一些贴心的“断舍离”社交功能就显得格外必要:
除了一键屏蔽自定义关键词,还可以开发一些定向屏蔽功能,比如怕虫子的就屏蔽所有虫子类科普,烦带货软广的就屏蔽所有种草贴。甚至在某些时间节点上还能自定义内容,比如推出“单身模式”,一键屏蔽所有秀恩爱;或者“我不过节”模式,屏蔽所有蹭节日热点的内容。
社交电量展示
就像开头提到的互放鸽子功能一样,即使是亲密的关系在线上也需要一些距离和空间,而不是被手机像电子狗链一样拴在一起。有时候不想跟对方聊天时,碍于情面有些话不好直说,就发明了一些 “手机没电啦”“我要睡啦”以及各种尴尬脸表情包等等这样那样不成文的社交暗语,来作为“我想结束对话”的潜台词,或者干脆已读不回,造成人际关系极大困扰。
更有甚者,一些没眼力见儿的即时通讯应用,甚至在“隐身/忙碌”之类的个人在线状态之外,还捣鼓出了一个“电量提示”功能,你只要点这个按钮,就可以让对方看到你的手机实时电量——然而说实话,这个功能除了让别人知道你的手机续航能力、更方便查岗以外,真的就,想不到任何好处了。
所以我们干脆反向操作,按照这个思路,重新设计一个“社交电量”模式,让每个人显示自己的社交人格电量,根据实际情况表明自己的社交意愿,绿色满格就是“我正在网上冲浪,欢迎来聊”,黄色是“有点忙,可能没空搭理你”,红色就是低电量模式,相当于“我要干别的去了,再见了您内”。
贴心自定义模式
类似于游戏的免打扰模式,为了防止手滑和一些难以挽回的糟糕情况,自定义切换到某些社交功能来适用于不同场景,就显得格外有必要,类似于“喝酒模式(发啥都发不出去)”“手上抹油了/手机放裤兜里可能乱按模式(检测到乱码就不给发)”“通宵发牢骚模式(不管你发了什么傻兮兮的朋友圈,第二天早上都自动给你删了)”“分手俩月了模式(发任何东西之前都会提醒你,你真的要发吗发完别后悔哦)”。
“看点别的吧/别看了”
不管是的正向“猜你喜欢”还是反向的“猜你不喜欢”,社交软件运用大数据的目的是为了精准的定向你的需要(当然也包括社交需要)。但事实是,这些看上去是优化的操作似乎并没有完全成功,社交成本没有因此减少,反而加重了同温层or传声室效应——每个人都在自己已经关注的信息流里,一遍又一遍巩固自己的固有认知,只能看到自己的圈层,认可已经接受的观点和论调。
在这个非黑即白、抓住一个不喜欢的点就全盘否定、习惯了站队掐架的互联网环境里,你肯定也希望过,能看到一些发散性的“再看点别的”型辩证社交功能,这样或许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能不那么偏颇,就比如说:
当你点赞对某某事件的看法观点之后,推送一个观点不太一样的、甚至是持相反态度的一条推文。收藏《后浪》之后还会推送《前浪》,前脚关注了一个完美无瑕的fancy 美妆博主,推送一个用脚化妆的无臂女孩。以及最重要的,看太久坏消息之后自动提醒你:休息一下,别看了,再看你就要得“坏消息疲劳”了。
这样的话,你的时间线里会出现的就不只是一种声音,而是变成“这里还有些别的你要不要试试看?”的时候,虽然你可能会感到有点割裂和矛盾,但至少不会走向一个非黑即白的假象里,而是一个具有很多浓重色彩的真实世界。
当然了,你可能会说,这不跟第一个功能冲突了吗?没关系,这个功能可以做成可选项。假如看到太多没兴趣的内容,也可以直接关掉,快快乐乐地缩回自己喜欢的小角落。
怎么样,这些构思是不是都挺贴心的?也正是你所需要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作者: L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