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作者:郭恩一、脱落酸、闫如意 ,头图来自:《小欢喜》剧照
这几天,伊能静小姐以一己之力带火了一个新词——“妈味”。
节目里,她开始是令人感动的无私奉献和关爱后辈,不知怎的,就演变成了“我都是为你好”的唠叨和“妈妈觉得你冷”的控制欲。
不少观众直呼,伊能小姐什么时候能静静啊?秦昊都快被你说秃了……
无独有偶,在口碑炸裂的《隐秘的角落》中,不少网友也表示,比起“一起爬山吗”的张东升,朱朝阳的妈妈周春红,才是最变态的那个人!
尤其是这场逼着儿子喝牛奶的戏,直接把 #朱朝阳的原生家庭 送上热搜。
周春红抿着嘴,直愣愣地盯着朱朝阳喝完那杯牛奶。无言的对峙之下,是母亲全方位的高压控制。
之后的爆发更是令人窒息,周春红暴躁地擦着儿子的嘴角,怒吼着“大人的事你懂什么”。
面目狰狞的妈妈和冷漠神情的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得人头皮发麻。
失控的情绪终于在孩子身上发泄完后,还要苦口婆心地说一句:等你长大了就好了。
这句话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有多耳熟呢?看一看满屏“太真实了,这就是中国式家长”的弹幕你就知道了:
披着爱子如命的外衣,想要控制孩子一切的那种压抑感,每一个当过子女的人都不陌生。
以爱之名,行恶之实
很多人都说,演员刘琳真的把一个“心理扭曲”的单亲母亲演活了。
其实,这个角色不至于到心理扭曲的地步,但周春红对儿子的爱的确有些畸形——这个将儿子视为骄傲的女人,第一次的出场就是在家长会上被老师点名表扬。当听到儿子又是年级第一时,她刻意地低下头撩了下头发,笑容里透出骄傲。
作为一个工作普通,收入微薄的离异女人,次次考第一的儿子是周春红面对社会、面对出轨的前夫时唯一能挺直腰板的资本。
以至于朱朝阳去爸爸那儿时,她都要特意嘱咐儿子:“带好你的成绩单”。
她不关心儿子的其他,将“学习好”视为唯一标准,直接无视老师指出的朱朝阳性格孤僻不合群的问题,理直气壮地说: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
“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别跟那些坏小孩瞎玩”......类似的话,中国又有几个家长没说过呢?
当然,周春红对儿子堪称是倾尽全力的好,好到近乎偏执:把房子装修成朱朝阳喜欢的绿色,每一次去景区上班前都要做好饭放冰箱,为了孩子甚至只敢偷偷摸摸地谈恋爱。
可以说,周春红将自己的“母亲”角色摆在了第一位。她允许别人说她是寡母,却不允许有人说她孩子是孤儿。
这种高度牺牲的背后,是对朱朝阳近乎“变态”的控制欲:不能吃垃圾食品,买菜必须记账,必须吃补脑的鱼肉,每晚必须喝牛奶,到点必须睡觉,连牛奶烫不烫都是按她的标准来。
她对儿子的过分管教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无处不在,看得人喘不过气。
每一句嘱咐和问句背后的潜台词都是:妈妈为你付出牺牲了这么多,你不听话对得起我吗?
含辛茹苦养儿的她,最擅长“亲情绑架”。面对不想喝牛奶的儿子,周春红会立马拉下脸,冷冷地说:“喝不下就倒了”。
这句话对于每天穿着领子都洗变形了的衣服,深知家境不富裕的朱朝阳来说,“倒掉牛奶”的威胁意义几乎等同于“这日子不过了”。
这种威胁,孩子受不起。
还有一处细节,明知儿子刚和爸爸吃完了生日餐回来,周春红却偏偏要再做一碗长寿面。为什么?她就是为了确保,在儿子心中“妈妈比爸爸更重要”。
正因为将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周春红极度害怕儿子不再需要自己。离异后,儿子对爸爸的亲近,在她看来,无异于对自己的背叛。
一旦儿子没有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她就会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失望地蹙眉质问:
你怪妈妈没有照顾好你是吗?你把妈妈当外人了是吗?你觉得妈妈容易吗?......这些令人窒息的发问,如同紧箍咒般将孩子逼到死角落。
剧里有一幕,是面对病房里称自己累了而不想交流的儿子,周春红咬紧了牙齿,红着眼睛声嘶力竭地指责儿子: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竟然胳膊肘往外拐!
这个偏执、愤怒,恨不得将孩子死死攥在手掌里的母亲形象,多多少少都和人们童年时的父母印象有些重叠。
网上有无数看剧的人直呼:周春红真的太像我妈了!
很多人都发现,这种来自父母的控制欲,在长大后,依旧无法逃离:
“我都结婚了,还是得被我妈逼着喝汤。”
“他们直到现在都还要管我用什么微信头像。”
“一句‘都是为你好’剥夺了我太多快乐。”
有人说,中国不止有一个“周春红”,也不止一个孩子把对父母的“恨意”藏在了隐秘的角落。
焦虑的妈妈,敷衍的爸爸,无解的中国家庭?
多年前,豆瓣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一度拥有十万多粉丝。
隐藏在豆瓣ID之后的,是被嫌弃了一生的松子,《狗十三》里的李玩,也可能就是《隐秘的角落》里的朱朝阳。
〓 李玩的父亲在打完女儿后,把她拉坐在膝头说:“我打你,是因为爸爸爱你”
而这些被归类为悬疑片、科幻片的影视作品,对很多人而言,更像是恐怖片。
电视剧《小欢喜》中,单亲妈妈宋倩,一个离异的女强人,同样经历丈夫出轨之后,一股脑把爱和精力都用在英子身上。然而,这种全包围式的育儿方式,强行策划孩子的人生的逻辑,久了就如同一场漫长的凌迟,最终,让最懂事的孩子都失控。
不许玩乐高;不许再去天文馆;少和浑身“坏毛病”的爸爸接触…那一刻,我们都特别能共情被怼的英子,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一种被妈妈支配的恐惧。
在《隐秘的角落》里,周春红也有着类似的控制欲和支配欲,还有,类似的亏欠感——这个故事有一个普遍的社会背景,00年前后,离婚率激增,主角朱朝阳的班上出现了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朱朝阳也是其中之一。
独自照顾儿子的周春红,原本跟同样离异的马主任正常恋爱,却跟偷情一样躲躲藏藏。
约会前明明精心化妆,却又有些犹豫愧疚一样的,擦去了一部分口红。
马主任想两人的关系“进一步”,周春红却拒绝,她“不想让朝阳有什么负担”。
马主任示好,邀请周春红带孩子一起看马戏,周春红却始终拒绝马主任接触朱朝阳。
面对马主任再次要求公开关系,周春红说自己可以独自照顾好孩子,“在他成人之前,我不想考虑这事。”
周春红也许不是一个完美的母亲,但她努力在做她所认为的、一个母亲角色应该做的所有。在周春红的内心排序中,她首先是朱朝阳的母亲,然后才是自我。在儿子成人之前,成年人的爱情,不值得考虑。
无论宋倩还是周春红,她们都是最典型的中国式“高考妈妈”。人生的主心骨从不是自己,而是以儿女的需求为先。儿女的优秀,就是她骄傲的全部资本。
而一旦孩子试图脱离家庭这个系统,就会承受负罪和羞愧,甚至招来愤怒和排斥——相比而言,妈妈更离不开这个孩子,因为孩子是她人生价值的全部。
焦虑的妈妈、缺位的爸爸,组成了一个个无解的中国家庭。
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啊
中国父母有多难当?
《中国家长批判》一书中,振聋发聩地提出了中国家长的十宗罪:
家长作风,专制主义;暴力倾向,赏罚简单;
重智轻德,分数第一;狭隘私愿,强施子女;
娇惯溺爱,包办代替;急功近利,实用主义;
抑制创新、中庸心态;趋炎附势,盲目追风;
明哲保身,虚伪世故;精神空虚、缺乏信仰。
总之,打不得、骂不得、严不得、娇惯不得。中国家长好像做什么都是错。
中国家长真的这样罪大恶极吗?
2018年,一部名为《中国式家长》的游戏曾火遍全网。玩家扮演家长角色,将一个孩子从出生抚养到高考结束。
不少年轻人开始“云养娃”,才发现不知不觉,自己也变成了总被口诛笔伐的“中国式父母”。
熬夜连玩4个半小时,给了最好的配置、认真规划课程、关注健康合理运动,孩子还是总生病、不及格,最终大学都没能考上;
好不容易有了第二代,担心孙子找不到工作成为“家里蹲”,结果一个用力过猛,孩子直接被“逼死”了。
年轻玩家们不由感慨:中国式父母太难了!
现实生活更是如此,中国父母“肝”起来,比游戏玩家狠多了。
从孩子出生前,中国父母就开始操心——为孩子争取自己能争取到的最好资源。
2013年长沙一小学招生,从前一天中午开始,家长们就在小学前排起了百米的长队,队伍中有老人、有孕妇。他们打算在这里通宵排队,等待第二天的报名。
学校反复通知大家不要聚集不要排队,但家长们承担不起一时偷懒孩子可能上不了学的后果,没有人愿意离开。
〓 晚上11点,家长们拿着凳子,在小学门前排队。图片来源:三湘都市报
与其说高考是在考验学生,不如说在考验所有的中国家庭。
家有高考生,一切都会向高考让步:不少家长辞去工作、夫妻分居,选择陪读。
但即使是辞去了工作,陪读的任务也并不轻松,陪读妈妈们时常交流营养搭配、做饭技巧,甚至学习心理学,生怕自己哪里出错,给孩子太大压力,或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 毛坦厂门口,母亲拿着菜,让孩子吃饭。
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休息。
河北邯郸的河北工程大学,为陪同孩子前来报道的家长们提供了免费的住宿。条件并不算好,活动中心的地面上摆着数个软垫,就是床铺。
但很多家长都选择了免费的地铺。对于节俭的父母来说,把孩子安置好,自己辛苦点剩下的住酒店钱,能留给孩子多吃点,就很美了。
还有工作、婚姻、孩子的生育……中国父母似乎要包揽孩子的全部人生,他们总觉得自己理所应当为孩子的一生铺路搭桥。
有父母感慨,不知道要如何对孩子,才不会觉得自己对孩子“不孝”。
《隐秘的角落》完结后,演员刘琳给周春红角色写了一封信,她心疼这个母亲角色,希望周春红可以对自己好一点。
养育孩子从来不是件一分付出一分回报的事情。正如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所说:即使是最完美的父母,其孩子也有数不清的创伤。
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要面对的,远远不止养育孩子这样一个难题。
这个社会的节奏太快了,以至于父母也被裹挟着一路疾行。
他们一边撑起生活,一边学习着当父母。
我们总在期待一个完美父母,但别忘了,爸爸妈妈也只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而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作者:郭恩一、脱落酸、闫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