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2-10 21:58

别多想,去行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优秀的人大多都有一个特征,就是行动力非常强。


但现实中,许多人往往会有一种心态:我不是不愿意行动,但我觉得还没有准备好,我想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去行动。


这就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要么,错失良机。比如,有一个难得的项目机会在你面前,你心想“我还没准备好,等下次吧”。


可是,哪有那么多的“下次”?很多时候,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会再有机会了。


要么,就是一直都在“准备”的路上,永远没有开始的时候。比如:我想转行,那我得先考个证;要考证,那我得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要有充分的时间,我得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完……


然后呢,就一直在忙手头的事情。过了一年、两年,仍然还在“准备”的路上,遥遥无期。


很多时候,我们的计划、目标,就是这样被我们兴冲冲定下来,又被我们抛诸脑后、不见天日。


实际上,这很可能就是降低我们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1994 年,心理学家 Gilovich 和 Medvec 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发现:


从短期来看,人们更容易为“做错”的事情感到后悔,并会想办法去补救、纠正;但一旦把时间拉长,不论强度上还是数量上,“没做”的后悔程度,都会远远超过“做错”。


“做错”的后悔,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但“没做”的后悔,可能持续许多年,乃至于成为记忆里一个永久的遗憾。


为什么呢?很简单:一件事情做完了,那么它所带来的影响就终止了,哪怕结果不够好,你也可以不断去调整它、优化它;但一件事情没有做,并且再也没机会去做,我们就会对它存在“不确定的损失厌恶”,也就是说:我们知道自己“损失”了,但又不确定“损失了什么”,于是,我们会不断地给这种损失加码,不断地把各种可能的后果,往这个篮子里装。


这种感受是最难接受的。


所以,如果你也面临“做,或不做”的困扰,只要你的确对两者的利弊都考虑得非常全面、清楚,而它们的确又不分轩轾 ——


那么,优先选择去做,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至少,你会不那么容易感到后悔。



但是,即使知道了这一点,我们也很难摆脱“准备好了再行动”的迷思。


那么,如何摆脱这种观念呢?如何让自己具备更强的行动力呢?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种观念。


保持着“准备好了再行动”心态的人,往往会有这么一种认知:


  • 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就会让别人觉得我“不够优秀”;


  • 我无法接受自己“不够优秀”这件事;


  • 因此,我必须等一切准备好,确保能得到满意结果,再行动。


正是这种认知,导致我们容易束手束脚,对选择和决策采取“回避”的策略,从而错失一个又一个机会。


那么,这种认知合理吗?


不难看出,它其实是存在许多问题的:


1)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一定意味着“不够优秀”吗?


2)别人认为我“不够优秀”,就意味着我真的不够优秀吗?


3)我一定要做到“非常优秀”才可以吗?


4)只有一切都准备好,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吗?


那么,我们不妨对每一个问题,都来分析一番。



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一定意味着“不够优秀”吗?


这实际上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思维。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强调一个观点:结果导向,是一把双刃剑。


在职场里,强调结果导向是好的,很多时候它意味着自主性和空间,你可以按你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去行动,只要能满足对结果的要求就可以。


但同样,很多时候,过于强调结果导向,也很容易陷入“KPI陷阱”里面。


什么是 KPI 陷阱?简单来说,就是用数字来衡量结果,用结果来衡量一切。比如:


  • 你想减肥,于是想办法锻炼、减值、节食,在一段时间内瘦了几十斤 —— 这种减肥方式有效吗?


  • 你想学习一个领域,于是背概念、刷题、猜题,临时抱佛脚过了考试 —— 你真的学到东西了吗?


  • 你读完一本书,做了一份精致详尽的思维导图,把内容浓缩总结出来 —— 这种阅读方式有效吗?


用网络词汇来说,这其实就是“做题”的思维嘛。


但生活是做题吗?不是的。生活是一个系统。它关注的不是你得到了什么结果,而是你如何对这个系统施加作用力,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引导它变得更加灵活、流畅,向着你想要的方向去运转。


以上面的例子为例,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


  • 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保持更均衡的营养摄入、更多的日常锻炼,并习惯这种模式。


  • 以考试作为一个开始和框架,不断去学习和汲取新知识,并放进这个框架里面。


  • 从书里拎出一个知识点或思维方式,应用到生活中,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和思考模式。


也就是说:不是关注结果,而是关注“我发生了什么改变?”


所以,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才说:好的目标是什么样的?不要去量化它,而是通过设计一个最小化的模式,慢慢去优化它,使得它更加接近你想要的样子。并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它给你带来的改变。


你一定要理解:量化目标,关注结果,其实是一个“无奈”的办法。正是因为我们难以衡量成果,所以才需要退而求其次,通过量化结果、追求结果,来大致地模拟“成果”。


但在生活中,你完全不需要这套方式。因为你自己就是你生活的中心,你完全可以关注你每一天的变化、成长、状态和感受,不需要通过“结果导向”这种降维的、无奈的办法去实现。


所以,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把“结果”跟“优秀”解绑。


并不是说在所有事情上,你都要做到最好,才算是优秀。不是的。真正的优秀还可以包括:


  • 有足够的勇气去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尽管结果未必好)


  • 让自己每一天保持成长和进步(允许犯错的存在)


  • 比起“以前的自己”做得更好(而不是跟外界相比)


简而言之: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关注成长而非“衡量”,你所感受到的阻力,会小很多。



别人认为我“不够优秀”,就意味着我真的不够优秀吗?


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总是需要相信“我是优秀的”“我是有能力的”,也就是具备一定程度的自尊水平。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对自我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怀疑里面。


正常情况下,这种自尊水平是适中的、理性的:我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也清楚自己能取得什么样的表现,基于这种清晰的理解,我对自己的“优秀程度”会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认知。


但是,如果从小成长在一个追求好结果、不允许犯错的环境里,我们就容易被塑造出一种脆弱的高自尊状态。


也就是说:我们会将这种评判标准“外化”。我们会认为:


我自己觉得自己优秀是不够的,我需要得到外界的肯定,让外界也认为我“优秀”,才可以。


这就导致了,我们总是很关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认为别人总是在关注自己,对自己抱持着很高的期望。一旦满足不了这种期望,就会损害自己的形象,从而损害自己的“存在感”。


但实际上,这完全是“中心化效应”在作祟罢了。


大家都非常忙,不会有人持续关注你,更不会有人持续对你抱持着一种高标准和高期望。


什么是中心化效应呢?在我们的认知里,我们的世界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我们每天想什么、做什么、产生什么样的思考和感受,我们自己都一清二楚,并且,我们会把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放在最首要的位置,通过它们来认知和理解外面的世界。


那么,久而久之,我们就很容易认为:别人跟“我”一样,能感受到我的一切想法,产生跟我一致的认知,会像“我”关注自己一样关注我。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说你对自己的关注是100%,那别人对你可能只有5%。也就是说:当你的表现是50%时,你自我感知是“负50分”,在别人的感知里,可能只是“负2.5分”而已。


也就是说:你自己庞大的内心戏,在别人的感知里,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波澜,甚至对于他对你的认知和评判,很可能都不会产生波动。


所以,一个简单的建议就是:把自己从别人的目光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去思考“我想要什么”“我认为怎么样”,而不是“别人想要什么”“别人需要怎么样”。


在自我实现和他人期望之间,保持一个平衡,而不是过度地倾向于哪一方 —— 这样,才能让你更持久地走下去。



我一定要做到“非常优秀”才可以吗?


这就是完美主义的通病。


完美主义最常犯的毛病,就是把标准设置得过高,并且,要求自己在各方面、各领域,都向该领域自身可及范围内的“最好”看齐,把它们作为自己的及格线。


从某种角度来说,完美主义能提供动力,这没错;但与此同时,完美主义也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因为它通常会忽略两个事情:


1)你对比的标准,往往并非来自一个个体,而是来自不同领域的多个个体。


举个栗子:你身边的朋友中,有人年薪50万,有人生活清闲自由,有人婚姻和睦、家庭美好……你对比自己,觉得自惭形秽。


问题是:这些来自同一个人吗?不是的,他们是不同的人。生活清闲自由的人,可能收入仅供温饱;年薪50万的人,可能过着007的生活;婚姻和睦、家庭美好的人,可能在工作上谨小慎微,一点错都不敢犯……


2)你设置的标准,往往是远高于平均值的。因为只有远高于平均值的标准,才容易被你看到。


媒体也好,我们自己的圈子也好,总会有一个“聚光灯效应”:关注那最顶尖的1%,忽视剩下的99%。


久而久之,我们就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觉:觉得一定要跟这1%看齐,我们才算是“成功”的,才算是不拖后腿。但事实上,人的能力和表现分布,本来就是一个正态分布。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1%,那这1%就不是1%了。


简而言之:我们的成长环境,很容易把我们对事物的阈值不断拉高。它会一遍又一遍地向你灌输:“做得好”是不够的,你必须“做到最好”才行。


这当然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一旦你转变思维,接受“事物的评判标准是连续且多元的”,很多心理压力也就会迎刃而解。


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非黑即白,只有 100 分跟 0 分之别。在它们之间,还可以有60分、70分、80分……


我们完全可以无须追求“最好”,而是追求“比较好”。


另一方面,事物并非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工作是否满意,并不是以收入作为唯一指标的;生活是否幸福,也并不是以“看起来是否光鲜”来评判的。


比起外界的评判标准,更多地去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许是一种让你摆脱压力和束缚的方式。



只有一切都准备好,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吗?


实际上,并不存在“准备好”这回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因为你一直在成长、在变化。你今天的“准备好”,等明天再看,也许就又变成“不够好”的状态了。


所以,如果你一直在等待“准备好”,那就意味着你几乎永远都没办法去行动。


举个栗子:17年底的智识营1.0,当时我觉得已经非常棒了。但19年回头看,觉得问题非常多,于是大刀阔斧调整,升级到2.0。


但才过了一年,我又开始觉得2.0不够好了,能挑出一大堆毛病,于是,开始筹划做3.0……


既然总是会感到“不够好”,那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呢?


所以,我的做法,不是说等到课程打磨得毫无瑕疵、没有进步空间了,再上线。而是告诉学员:课程后面可能还会优化升级,但我会把一切优化升级,全部同步给大家。你随时可以看到最新的版本。


同样,你去做一件事情,也许当下没有办法做到最好,但你能够留出提升、改进的空间,后面慢慢地去完善它,修补它,也是可以的。这是一种更好的策略。


再者,我们的大脑设计,本来就不是让我们在某一个“最好的状态”去行动的 —— 反过来,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在对它进行训练,帮助它不断地实现“更好”。


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不在于让大脑用最好的状态去解决眼下的问题,而是:将眼下的问题作为训练材料,不断强化和训练它,使得它可以解决未来更多、更不确定的问题。


举个例子:你要等到状态最好的时候再去处理最困难的任务吗?不是的。你必须把它安排到每天的时间表里,强迫自己去攻克它。状态好就多做一点,状态不好就少做一点,这样才能不断锻炼你对复杂问题的耐受力和应对能力。


所以,如果你一直在等待“最好”而不去行动,那只是白白错过了让大脑变得“更好”的机会。


简而言之:在我们的一生里,解决哪一个问题、做成哪一件事情,其实都不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自己得到成长。


对于当下任何一件事情来讲,我会建议“追求满意解”就可以了。


具体包括:


1)整体满足及格线,不出错,达成最基本的要求。


2)在平均期望的基础上,再争取做出亮点,而不是追求完美。


3)留出改进、提升、完善的空间,让自己可以不断迭代优化它。


用这种心态去行动,你的压力会减少很多。



最后,简单说一下。


很多时候,我们欠缺的是什么呢?其实是一种“头脑一热”的能力。


当然,这篇文章不是让你不去思考,而是,尽量减少自己在行动之前的权衡和犹豫。告诉自己:


  • 不要太注重结果,只要让自己多迈出一小步,就可以了;


  • 不要太关注别人的看法,自己的感受才重要;


  • 不要把标准设得太高,要注意多元化和连续性;


  • 没有“准备好”这回事,每一天都可以是最合适的一天。


有时候,想得越多,也就越倾向于“不行动”“不犯错”。这当然是好的,但也很容易给我们留下遗憾。


所以,我的建议是:少权衡,多规划。


与其一直权衡利弊、考虑得失,不如多想一想:这件事情我可以怎么做?如何才能实现我的目标?我可以事先准备些什么,来避免不好的结果发生?


也就是:把注意力从“要不要做”“会不会出问题”“结果会怎么样”,转移到“怎么做”上面。


这才是一个更有意义、更有建设性的思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