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简单心理APP,原文标题:《高考失利12年了,我还是没有走出来|心理咨询师请回答》,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每个人人生中都有那么几件大事,它们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轨迹,甚至会模糊我们望向未来的视线。
高考就是这样的大事儿。每年七月,高考成绩放出,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踌躇满志地展望着新生活,失利的考生却总是容易被遗忘,学校不愿意提起,家长更不愿意多说,而孩子自己,就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再小一点,最好隐形,好让别人看不见他们,因为他们内心充满了悲伤,自卑甚至是绝望。
可能会有人说:“考砸了天又不会塌下来,不能振作一点吗?”
而事实是,即使他们想要重新燃起希望,但如果面对的是周围的冷嘲热讽,甚至是家人的不看好,久而久之,他们内心希望的小火苗也会慢慢地被熄灭。
如果你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类似的人生低谷,得不到周围人的支持,感到孤立无援,希望你可以从这一期咨询师问答中,得到温暖和力量。
问题:感觉被孤立后全身会变的紧绷,整个人容易敏感自卑怎么办?
我感觉自己被周围孤立时,全身肌肉会变的紧绷。表面看起来不在乎,但是心里非常的敏感和自卑。跟周围人相处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竭力讨好。
一方面,不想再给自己树敌,另一方面也想从被孤立的圈子里获取一丝温暖。
那个时候的我,变的连我自己也不认识。如果不讨好,依然做自己,被周围孤立让我的没有安全感,另一方面我感觉很压抑但是没有倾诉的对象。
其实,我知道错误的一方不在我,很多时候,我只要稍微坚持做自己,事态也会向好的结果发展。
但是,中间的过程,我的心态不够坚定,我身边也没有坚定的精神支撑,我往往会妥协,去讨好周围的人,这样我会少受点苦。但是,我特别讨厌那样的自己。
我是从高考失利后就落下的毛病。
那时候高考失利,我自己心里也不好受,没有任何安慰和鼓励,反而我就像家里的罪人一样,所有人都可以随便打骂我,一旦反抗,就是被打,而且没有人会在乎你的感受。
如果想少受点苦,做任何事情都要谨小慎微,看别人眼色行事,我特别讨厌那样的自己。比如:哥哥随口胡诌冤枉,随意动手,我被打,哪怕爸妈看到,也没有人过来问我的情况,我把自己关在房间,大家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因为看电视,爸爸抢我遥控板引发冲突,爸爸觉得高考没有考好,我没资格看电视,爆发冲突,我被打,把自己关在房间,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妈妈说我不讲道理胡搅蛮缠。
虽然已经过了12年了,但是心理创伤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抚平。
虽然看过不少心理书籍,但是我真的没法彻底克服。
从上大学到现在工作,每次快放假回家前一个月,我整个人,都变的敏感焦虑,神经兮兮,陷入了一种消极无助的状态,严重的时候,会夜晚失眠,至少要持续一周。
一遇到被孤立状态,我整个人,就像全身被束缚紧绷,整个人都变的敏感自卑,竭力讨好周围的人,非常的卑微。我不喜欢那样的自己,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庄淑婕咨询师:
看到了你的叙述,我感到心疼和难过,写下这些内容的过程本身就是在重新揭开一次自己的伤口,需要勇气,回忆和面对这些痛苦的过去并不容易。
也看到了你即使曾经经历过伤害依然没有放弃希望,努力的自我觉察试着减少这些伤害带来的影响,希望更能以自由、平和的心态交到朋友,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们既希望有关系,又希望可以在关系中做自己。每一个人都渴望被爱,渴望和这个世界建立联结,害怕孤独更害怕被孤立。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这个他人建立关系,但建立一个亲密又舒服的关系又是如此的困难。
为了建立关系而不被孤立,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讨好别人好像才能勉强留住这段关系,可是在讨好的过程中,丧失了自己、压抑了自己的感受,会感到委屈、愤怒,真实的自己更不会被看见。
看上去关系好像勉强保住了,但内心真实的自我并没有和另一个人建立真实的关系,不仅好像没有得到想要的关系,就连自我好像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失去了。
为什么会渐渐形成这样的建立关系的模式?
我们是从过去的人生经验中习得的自己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方式。看到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就连最亲的家人都很难理解你的感受,很难让你感到安全、温暖、可以被理解,既能相对舒服的做自己又能安全的建立关系。
在家人面前都要小心翼翼的讨好才能维持关系不被惩罚,又如何能相信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可以不需要你小心翼翼的讨好才能保住关系?就连家人都难以理解自己的感受,又如何相信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会在意你的感受?
家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常常会内化为我们自己对待自己的方式,即使已经长大成年了,我们可能在心里上依然用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自己,也预期其他人可能会这样对待自己。
但有时候,家人甚至可能比周围人更难理解自己,甚至更加糟糕和严苛的对待自己。有的家庭可能有重男轻女的影响没有给女儿足够的爱,有的家庭可能父母从小自己也没有被他们的家人在意过感受,没有能力理解孩子。
有的父母可能受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孩子该打骂、父为子纲。有的家庭在过去也经历过创伤,有创伤的代际传递,父母可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将伤害也传递给了孩子。
亲密关系比一般人际关系更为复杂,越是亲近的家人,越容易将自身的创伤的部分传递。而你现在在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人,他们很可能不会像你过去遇到的人那样对待你。
小时候,我们没有能力识别和摆脱家庭带来的不好的影响,因为我们要依赖家庭才能生存,我们也不能选择我们的父母是谁,无法改变父母如何对待我们,也难以分清问题的原因到底来自于哪里。
但是长大了以后,我们可以试着觉察和改变我们内化了的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好好的对待自己,以更成熟的视角重新消化过去的经历。当我们不用依赖父母才能生存的时候,我们也有能力选择和谁在一起,选择和谁建立怎样的关系。
或许以下几种努力的方向你可以尝试一下,很可能在一开始尝试的时候会很困难,内心也有许多的恐惧和复杂的感受,也有些知道但是很难具体的做到的部分。
这是因为背后还有许多复杂的感受尚未处理,也有一些具体的细节困难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发现。但重要的是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有了这个方向后以后就有可能会渐渐发芽。
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好好的对待你自己
当自己心情很不好的时候,可以写下日记,倾听你自己的心声,把自己想象成自己疼爱的孩子,试着温柔的安慰、鼓励你自己。
从小到大你的感受一直很少被看见,现在你可以先自己看见自己,温柔的对待你自己。我们也只有先能更好的理解和对待自己,才能学会如何更好的理解和对待别人。
学习更灵活和适应性的与他人建立关系
我们现在可以不需要依赖那种必须小心翼翼讨好才能勉强维持的关系才能生存了。
现在希望建立的是平等的关系。
平等的关系意味着你和朋友有平等的权利,你们的关系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你可以表达你真实的好或不好的感受,你也会理解朋友向你表达的真实的好或不好的感受。
好的关系的建立不是靠单一的讨好就一定能建立好的,还有许多更为复杂的甚至有些是不可控的因素。而我们在关系中能做到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相互理解,理解对方,理解自己并且能够帮助他人能更好的理解你。
当我们过于重视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建立关系时,反而更可能忽视了理解对方这个人,而朋友间相互的理解恰恰是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关系建立的独特偏好方式,相处得多了渐渐会摸索出最适合你们之间的独特的关系模式,让双方既能对关系感到安全又都能相对舒服的做自己。
对关系模式的觉察和验证
在你的补充提问中,你提到了小时候家人对你的控制,而且让你难以反抗而感到很愤怒和无力。
这也影响了你后来和朋友的交往中非常厌恶被控制。任何人都讨厌被控制,尤其是以前曾经被控制伤害过积累了很多的愤怒。
但或许,有些你现在的关系中对方并没有想要控制你的意图,但让你感受到了被控制的威胁。当你感受到别人试图控制你的时候,可以试着先想一想:
对方是不是真的想要控制我?ta是不是真的没有给我拒绝权?即使ta有控制我的意图,ta是否真的不允许我和ta平等协商?最重要的是,我想做的是什么?怎样做对我更有利?
也许我们没有被别人的控制所控制,但我们却可能被“害怕被控制的恐惧”所控制了,反而忽视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有的人对被控制的厌恶和恐惧可能最初来自于小时候和父母的关系,害怕父母的惩罚或失去父母的爱。也让我想到了关系中的几个阶段:
我应该做妈妈让我做的事情。
我要做我想做的事情,无论妈妈是否同意。
我要做我想做的事情,和妈妈没有关系。
我要做我想做的事情,也许妈妈也喜欢。
如果你希望能够更系统深入的解决你的困扰和人格成长,也可以考虑在简单心理上寻找合适的咨询师,认真的筛选擅长领域、受训背景、费用范围和可约时间等,找到你最有感觉、最合适的那一位咨询师,进行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陪伴你更专业、有效的渡过一段在艰难中成长的时期。
通常心理咨询前四次为评估期,会更深入的理解你的困扰和独特的人,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够比问答的形式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你,也更能在咨询的过程中共同面对内在复杂的感受和改变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和调整,提高自我觉察的能力和人格成长,更好的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当你想要倾诉的时候,也可以在简单心理app上点击“热线”,有免费的聆听者热线。在生活中也可以试着多交几位可以放心的相互倾诉的朋友,建立自己的社交支持系统。
最后,祝你实现你想要的人生!
陈沛昱咨询师:
你好,我似乎能感到你的焦虑和无助,或许过去的事情曾在你脑子思考过无数次,但好像每当要回到家里,你仍然会立刻就变成过去的自己。即使你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改变,但那段经历仍像一个梦魇不停的敲打你,这种被折磨的滋味想必不好受。
高考失利,是你最脆弱的时候,而需要照顾和鼓励的你却被成绩完全否定了价值,你感受到了糟糕的被孤立的滋味。
即使你很清楚家人的冷漠和不理解是一切的根源,但在这样环境下自我舔舐伤口的你,却永远记得这种孤独的滋味。
父母的责骂似乎像一个预言——“不管再怎么努力,我仍然得不到接纳和理解”。
在高考这个人生的转折点后,孤独似乎不断笼罩着你,并且被困在里面,被情绪痛苦、自我贬低和绝望打击得不能动弹,被无法填补的空虚感所征服。
当感觉被孤立后,这种孤独感使你进入了一种自我保护和回避别人的循环,进而不断产生情感隔离。情感隔离,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遇到焦虑的事件时,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我们的感受,缓解压力。
但隔离只是一种缓冲,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总是把自己隔离在感受和事件之外,会使自己逐渐走入一个封闭的循环。
而我们之所以会被困在这种循环里,可能是因为此刻你感觉到了不安全,非常脆弱无助。一旦我们感到危险,自我保护倾向就会显现,“肌肉紧绷”“小心翼翼”“竭力讨好”,我们在用这样的方法尽量减少他人给予的任何潜在负面回应。
当我们感受到孤独时,会让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判断变得不准确,尤其是对于自己现有的社交状况和人际情况。
我们越是回忆过去被孤立、不被理解的情况,就越会使自己心情低落、自尊下降,也就越会消极看待目前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状况。
同样,孤独感也会影响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就像一个隐形的盒子,把我们封闭起来,不断推远那些可以帮我们缓解孤独的人,而这样的做法又再次验证了被孤立的感受。
痛苦的过去让我们时刻警惕着,不断为可能到来的失败和被拒绝做准备,想要改变这一点并不容易。
如果在咨询中,咨询师或许会用稍长一些的时间与你建立一段安全稳定的关系,共同面对过去的经历,陪伴你的倾诉和情感表达,并帮助你体会“失败了也你也依然值得被爱”,使你一直以来害怕和担心的可能性不再像洪水猛兽一样侵扰着你,并一起慢慢尝试新的人际交往技能。
此外,如果你希望在你现在的状态中有所改变,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方法:
使用一些方法舒缓紧张的肌肉和情绪
比如,使用呼吸放松或使用“接地”的练习。“接地”练习是一种方法,帮助你通过关注外部世界而非自己或内心世界,来摆脱情绪痛苦。
你可以尝试触摸你周围的各种物品:手机、电脑、衣服、桌子、墙壁。并注意和比较这些物品的质地、颜色、材料、重量、温度。或者随身携带让你感觉舒服的物品 ——小石头、一点土、戒指、一块布或一段纱线。每当你觉得负面情绪要被触发时,你就触摸这些物品。
积攒自己的支持系统
虽然我们没法阻止消极想法和悲观情绪的产生,但可以更多想象那些让你感到舒服、开心、被关心着的人际场景,这也会让你在可能会出现的场合中更多的识别和利用它们。把这些场景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可能是日记、便签本或者是手机备忘录,需要时给自己心理上的支持。
想象如果你是你自己的朋友,你会怎么安慰自己,支持自己。尽可能客观、杜绝指责和消极的判断。当你的情绪免疫系统弱时,通过这种方式自我支持,自我舒缓,亲切的帮助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简单心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