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作者:南小希,编辑:阿若,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最近,来访者阿宇问我:
“感觉接不住女朋友的负面情绪,我该怎么办?”
女朋友是个容易内耗的人,她经常会和阿宇倾诉。
刚开始,他也会努力地去哄她开心。
帮她分析问题:
“你下次遇到这样的事,应该这样做那样做……”
转移她的注意力:
带她去吃好吃的,看电影,唱歌,买礼物送给她……
但是,几次三番下来,他发现女朋友都是表面得到了安抚,过几天老问题、旧情绪又会卷土重来。
有时候他也想抱怨,又怕女朋友能量已经这么低了,没空接话。
于是渐渐地,阿宇也露出了疲态。
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很没用,挫败感很深,不知道还能怎么安慰。
另一方面,他接受了太多负能量,觉得自己也陷到了泥潭里。
阿宇的困惑,在亲密关系里很常见。
尤其近两年大家都在强调“情绪价值”,却忽视了如果情绪价值供给不平衡,一方就会很沮丧,觉得自己变成了“情绪垃圾桶”。
今天的文章就来聊一聊:
怎样才能接住彼此的情绪,又不让自己陷入内耗呢?
好的爱情,是两个人轮流做小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平时在外人面前挺平静、挺坚强的,但一到伴侣那,就会变得很脆弱。
工作中遇到的奇葩同事、受的气,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不免想和伴侣倒倒苦水;
内心涌起的愤怒、焦虑或孤独,都希望伴侣能够承接,提供安慰;
在彼此相处过程中,也有很多对彼此的不满和抱怨,忍不住向对方发泄。
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因为在最亲近的人面前,人感到安全,总是容易袒露脆弱,发生退行反应。
简单来说,就是在爱的人面前,人会越来越像小孩子。
但一段好的爱情,是两个人轮流做小孩。
如果只有一方疯狂宣泄、过度依赖,同时自己又难以给出同等的情绪价值。
那这可能意味着,倾诉方有着未曾解决的心理创伤,就像阿宇的女朋友小清。
有一次,两个人买火车票一起回老家,结果到了火车站小清才发现男友粗心买错了车次。
她顿时发飙了:
“这么点小事你都做不好?”“你真是一点用都没有!”
男友好不容易将她安抚下来,折腾了半天,他们重新买了车票踏上归途,小清又开始闹情绪,一路上都在不停掉眼泪,男友在边上怎么哄都哄不好。
其实小清生气的真正导火索,是前一晚她又被领导留下加班,心情很糟糕。
类似的时刻多了,阿宇也觉得无奈。
有时候他会一边窝在沙发上打游戏,再一边附和着她,帮她一起骂骂人。
这时候小清就更生气了:
“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
心里还很委屈:
他为什么总是不理解我?他真的完全帮不上忙。我好孤独无助,什么都要我自己承担,我真是太难了。
咨询师荣伟玲说过:
“我们无意识中都将恋爱当做了治疗,目的是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
其表现就是,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
小清之所以这样,就是把男友当成了理想父母。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在伴侣面前,负面情绪不加控制地倾巢而出,人就变成了一个特别需要妈妈、索取无度的婴儿。
特别渴望依赖对方、想让对方安慰自己,与人的早年经历是十分相关的。
在小清的成长历程中,有大量被父母忽略的经历。
母亲非常忽略对她的照顾,她总是一个人面对重要的人生时刻。
比如说,月经初潮时,没有人提点和照顾她,让她在学校出尽洋相;
小时候,她每年手上都会长冻疮,但哪怕手快溃烂了,母亲都视而不见……
她的世界是冷漠和无回应的。
但是,当她把目光转向父亲,又发现父亲是软弱、焦虑的。
父亲被生计所困,一回到家就长吁短叹,抱怨生活的艰辛、赚钱的辛苦。
她既没有得到原始的母爱灌注、被镜映和赞赏的体验,又缺少一个有力量的理想化客体在背后支撑她。
所以,在恋人面前,她一直在找一个合格的母亲——内心的融合需要,使得她希望恋人和她就像母婴关系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你要懂我的一切、理解我的一切。
不仅如此,她还在找理想化的父亲——希望对方是有力量的、能够让她感觉踏实和安全。
但是,在成人的世界里找理想父母是注定要失败的,依赖之后必然会伴随着频频失望。
同时,我们也要觉察情绪接收方的“想拯救”心理。
作为小清的男友,阿宇一方面总是过度卷入,感受到自己被她的负面情绪消耗。
但另一方面,他总是将“拯救”小清视为自己的责任,无法抽离出来。
他交过几任女友,都有类似的特点:
总有很多负面情绪,喜欢对他倾诉或发泄,显得很“作”。
而他自己呢,就特别容易成为负面情绪的接受者,默默忍受和付出,努力照顾对方。
似乎只有去哄别人、给别人创造情绪价值的时候,自己才是有用的。
但是,当对方仍然陷在负面情绪中的时候,他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自恋受损的感觉。将攻击指向自己,觉得很内疚、很内耗。
这是他早年非常熟悉的感觉。
因为她母亲就是这样的人,经常情绪崩溃,使亲子关系倒置,把他变成自己的 “小情人”或“小丈夫”,让他来抚慰自己。
这造就了他在亲密关系中的困难,使他循着早年熟悉的气味,把自己变成供养对方的“血包”,完成“施受虐”的配对。
“一个怨打,一个怨挨”的亲密关系,并非是良配。
即便彼此靠近,也感受不到温暖和滋养,却只能一起枯萎。
在负面情绪中,接住伴侣,也接住自己
所以说,在任何关系中,都是需要边界感的。
而伴侣之间的“情绪边界”,也是个非常考验彼此成熟度的问题。
先看一看“情绪接受者”该怎么在保持边界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聆听,并接住对方的情绪。
首先,要放下“拯救者情结”,做好课题分离,将自己的问题和他人的问题分开。
他人能够提供支持,但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真正负责。
拥有了这样的信念,才能避免过度卷入。
只有不卷入,对他人的情绪涵容能力才会增加,进而做到行动和态度上平和与接纳。
这时候,倾听者要做的就是像个容器一样在场就可以了。
让对方感受到就像一个安全岛一样,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撤回,躲一躲。
这样的在场,本身就已是最大的情感支持。
同时,要提升共情能力。
很多人喜欢就事论事,而倾诉者真正想要的是“共情”,即自己的处境和情绪被对方理解。
但过度分析和讲道理,就将自己置于居高临下的位置,无意识形成了对他人贬低。
其实,只需要感知对方的情绪体验,并对此表达理解就可以了:
你一定很委屈,很愤怒….这样的情况真的很让人生气/无奈…….
最后,自己成为内在稳定的人,就是对伴侣最好的示范和疗愈。
正应了一句俗话:好的伴侣胜过心理医生。
就像一位女性嫁了个情绪稳定的丈夫后,内在的焦虑也明显有了变化。
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气势,好像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好害怕的。
所以他们一起面对了失业或各种变动,但他都是气定神闲的。
这样的安全感,也变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托举了内在焦虑的她,让她也产生了力量。
而作为“情绪给出方”,当然也有一些功课要做。
首先要觉察自己的依赖和不安全感,同时提升自己的耐受能力。
小清就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
现在,每次感觉内耗时,她会先在自己心里消化一遍,自己写写情绪日记,先梳理一遍。
同时找个安静的角落做些别的事转移注意力,也开始做冥想,让自己更了解自己情绪的流动。
渐渐她发现,原来她自己就有力量去解决很多问题,而很多困扰,她自己心里都有答案。
基于此,当她再向外表达的时候,那些情绪张力就下降了很多,对外界的需求也变低了。
同时,提升自己的自洽能力,让内核更加稳定和强大。
一方面,通过寻找专业人士,建立紧密而牢固的咨访关系。在修正性的情感体验中,让自我一点点的内聚。
另一方面,努力多去做胜任和喜欢的事,寻求自恋的满足。
每个人都有很多擅长的事,只要用心去发掘并用心投入。
好的感受就会越来越多,那些负面的感受就少了存在的空间了。
最后,你也可以和伴侣一起,向专业人士求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作者:南小希,编辑:阿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