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5-13 11:41
我对比了影剧两版《悬崖之上》,结论不太乐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条电影(ID:ytmovie666),作者:壹哥,题图来自电影《悬崖之上》花絮图


电影公映快半个月了,票房也已经8亿+,这个时候聊《悬崖之上》,或许,晚了点?


喜欢的厌恶的、惊喜的败笔的、一刷二刷的压根不感兴趣的,不管你是哪个吧,反正关于这电影的讨论,看起来已经结束了。


最后,不妨我来给这讨论收个尾:


因为国内难得看到一次“影剧双版”的创作,在二刷了电影,并用三天时间刷完40集《悬崖》后,我发现给电影和剧做一番对比,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必要的事情。



这里面有一些支持对比的理由:


比如影剧两版的编剧是同一人,都是全勇先;比如两版并非是简单粗暴的“一菜两吃”,形式上花了心思,简单说,电影更像是剧的一个番外;再比如,它们的整体口碑都不错,都被视为国产谍战片和谍战剧的优质代表。


以及,电影版可是出自张艺谋这个级别的导演之手。


所以这个对比,目的不在于分出个谁好谁糟——虽然有对比就一定会分高下——而是我试图和大家讨论,当老谋子都屈尊降维搞艺术了,那么小到谍战类型,大到影视创作,中国电影到底还有多大的上升空间?未来,希望和绝望,哪个更多一点?


命题看起来很有野心,但其实,对一些人,或许你现在就已经清楚我最后的结论了。


要说在前面的是,被广泛称赞的表演,我就不在这对比里多说了,也是因为,无论影剧,除了极个别,演员大都很好,又稳健又不乏亮点的那种好。


硬要分个高下的话,同一个人物,我会更喜欢于和伟这版周乙。


倒不是说张嘉译演技被比下去了,而是电影版的确给了周乙这个人物更多出彩的瞬间,而这些细节的魅力,也通过大银幕被放大了不少。


说起来,这就是电影的优势吧。当然前提是,演员得接得住。



故事:闯关游戏vs养成游戏


2012年的《悬崖》,算是2005年~2014年那个谍战剧黄金十年尾声的代表作,伪满洲国的背景是它的最大亮点,时间跨度从1939年到1945年,男女主“假夫妻”的设定则有点类似《潜伏》。


如果说剧相比电影的优势在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剧有更长的篇幅、更大的空间,以及更从容的姿态去完成叙事。而以剧为对标的电影,剧本创作起来显然很考验编剧切入故事的视角。


这也是我认为《悬崖之上》剧本做得不错的地方:


故事保留了周乙、高彬一正一反两个核心,加入了张宪臣带领的四人特工小队,主线则是拯救人质的乌特拉秘密行动。



40集的剧,容量够大,于是可以对伪满洲国做一个长达六年、多方势力混战的全景呈现。


120分钟的电影,篇幅有限,那就截取一个时间点,以一个行动串联起敌我双方。


加上剧的故事本就有一个五年的空窗期,电影大可以视为周乙在这五年里参加的诸多行动中的一个——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番外的概念。


所以,影和剧的故事对比,用游戏形容的话:


电影像一个闯关游戏,主角登场,目标明确,直奔主题,正面开撕;剧则更像一个养成游戏,我们看着男女主这对假夫妻从陌生到熟悉,直到建立起超越爱情和亲情的革命情谊。



这两个选择都非常好,也是影剧两版都拿到高口碑的基础。而如果我们对比得更仔细,两版的优缺点就都慢慢显现出来了:比如谍战细节的刻画,虽然剧有篇幅的优势,但电影明显要做得更好。


就拿特工之间如何完成接头这一点,电影给出的形式就远比剧要丰富。这既和影剧不同的侧重点有关系,也因为电影作为放大的艺术,对细节的要求更为苛刻。


而如果以谍战迷的视角来看剧,的确难掩粗糙。



再比如,对时代背景的呈现,剧反过来又比电影做得出色。


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虽然在影剧中都不是重点,但其重要性不亚于谍战这个核心元素,如果谍战是基础,那么时代背景就是作品更进一步的拔高。


单论制作水平,剧当然根本无法和电影相提并论,不过在时代刻画上,几个一闪即过的点睛非常值得一提:


张平钧和女朋友坐火车去给抗联送情报,车上一个孕妇晕车呕吐,路过的宪兵看到呕吐物中有米,这个孕妇就被抓走了。


这个插曲和主线故事毫无关系,但台词提及的这个伪满洲国的“米谷管理法”,一下子就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是怎样一个严酷的社会环境,对故事的理解和代入也就更深了一层。



再说一个更是一闪即过的细节:


1944年末,哈尔滨街头,一个宪兵正在撕电线杆上纪念南京大屠杀六周年的传单。


几秒钟的镜头,一个再细微不过的动作,带出的信息量和时代氛围,精准、高效。



带着这个预期来看电影的话,就难免会失望了。


二刷之后,我可以肯定,《悬崖之上》中对30年代伪满洲国的社会描写,基本为零。对一部以历史为底色的谍战片而言,这个选择还是有些致命的。


因为历史感的干瘪,甚至缺失,漫天大雪的哈尔滨,就变成了一个包装精致的舞台,正反双方则是各带表演任务的演员。


这对电影表达的伤害很明显,不仅没了那种现实吞没人性的锋利,更是缺少了反思的力量。


于是,整部电影,也就真的成了一个按部就班的“闯关游戏”。



人物:都是死人,有啥不同呢?


对比完故事,我们再来看人物。


编剧全勇先自己之前就说过,谍战类型,人物刻画才是第一位的。从影剧两版来看,他也的确坚持了这个原则。


写人物,那么无非就是两点:


一是人物成长,二是人物关系。


从这两个层面来对比,可以这么说,剧对电影都是碾压的。


先看人物成长,这部分电影有天然劣势,毕竟整个故事的跨度不过数日,而在剧这边,一个明显的人物成长,就是宋佳饰演的女主顾秋妍。


从刚出场时的菜鸟,甚至连连犯错的猪队友,一路成长变化,观众都一步步看在眼里。




但必须得说,在谍战这个类型上,人物关系远比人物成长要重要得多。


剧在人物关系上,最为关键的是一组三角关系,也就是男女主这对假夫妻,和男主原配妻子这三个人物。


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当特工这个身份使得原配必须看着丈夫和其他女人演起假夫妻,这里面的戏剧冲突,甚至都不需要多做文章,单是把这三个人摆在一个画面里,那份微妙就快要冲破荧屏了。



而对这组关系,编剧真正的杀招留在了最后。


30集之后,几乎所有核心冲突都是围绕这个三角关系展开,且不疾不徐,步步为营。


先是安排男主原配被捕,这里一个很抓人的点是,男主作为卧底,要审问自己的老婆,并且眼睁睁看着她受尽各种酷刑。


这里最妙的是:


越是内心翻江倒海,编剧呈现的反倒是一片平静。


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一问一答,不需要多么激烈,但观众这个心早就全程揪紧。



再往后,剧情围绕拯救原配和男女主如何脱逃展开。


先是女主和男主六年生死与共,拒绝自己逃走,再是当原配被成功救出,男主打算和家人逃出生天时,女主这边孩子又被日军抓走,男主反过来,抱着必死的决心,再入虎口。


这个设计,有观众可能觉得狗血,但单纯从人物关系的设计看,真是被编剧玩出了花样,每个人物的戏剧价值都被最大化地榨了出来。


同时,如果真的能看进去,也还是会被男女主这份情谊打动。在那样一个非常年代,个人生死乃至个人家庭的生死,都被抛在了身后,这份为了信仰付出一切的大无畏精神,亦是整个剧的情感内核。




剧最让我动容的,是大结局的最后一幕:


男主只身赴险,最终被捕并执行枪决。我以为结尾画面会收在一个空镜,配一声枪响,但导演就是让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男主死去的过程。


没有任何煽情和美化,但这个写实和残酷带来的震撼,着实让我唏嘘了好久。



而编剧的煽情,安排在了男主死去之前。


他和自己的养女见了最后一面,这一刻,整整40集都理智镇定、不动声色的男主,终于控制不住自己,抱着女儿大哭起来。


这就是编剧的高明,明白煽情要用在刀刃上。当张嘉译和女儿抱头痛哭,没有人会顶得住这生离死别的杀伤力。



我们反过来再看《悬崖之上》。


应该说,剧在人物关系上的技巧,胜在对人物情感的成功把握,而电影在这方面,显然是有所缺失的。


数了数,电影中一共有10个主要人物,四个特工vs四个特务,再加一个卧底(于和伟)vs一个叛徒(雷佳音),正好是一个五对五的均衡格局(不算出场就挂掉的沙溢)


那么在这其中,最核心的人物关系是什么呢?


是特工的夫妻情?战友情?还是卧底身处险境的斗智斗勇?


好像,都不是。



从叙事节奏来看,张译是前半段的主线人物,当他被捕后,于和伟接棒。从剧作层面这其实是编剧自己给自己设了个难题,因为这意味着上半场的积累都作废了,一切又要从下半场重新来过。


而对比来看,上半场无论是火车脱困,还是张译寻子,几对人物关系都算是玩出了一定的娱乐性和紧张度,且拓宽了人性在善恶之外的维度。


但到下半场,遗憾就出现了。


应该说,在张译这个人物失去作用后,下半场的核心戏剧点有两个:


一是小分队剩下的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二是卧底与小分队之间的关系。


但一直看到结尾,编剧都没有在这两个最能产生戏剧冲突的地方发力。刘浩存的人物完全沦为工具,秦海璐和朱亚文也只是按计划执行任务。



电影我最喜欢的一个段落,是受伤的张译在车内和于和伟的那一场托孤戏。寥寥几句,不仅带出了两人过往的情谊,也把那种生死诀别拍得沉稳大气。


这样藏于暗处不得明发的战友情,其实完全可以在后面继续使用。遗憾的是,受限于电影剧情必须快速推进,这部分就被搁置了。


这也导致朱亚文的牺牲,情感力道上就没那么强了。



事实上,谍战片,尤其要利用好的,就是人物的死亡。


这里《悬崖》有两个细节做得非常好,值得拿出来一说。


一个是男主原配被捕,按特工的规矩,为了不吐出秘密都要服毒自尽,但编剧在这设计了儿子前一晚看出不对,把药给换掉了的戏码,这就给特工的死而不得,多了几分命运的唏嘘。



另一个细节,是剧中一个小配角任警官之死。


这个人物虽然是反派,但本性不坏,也因为是男主一手提拔起来的,和男主的感情很是深厚。


但编剧很明白,越是这样的人物,就越有死亡的价值。


当剧情走到,男主原配被捕,因为任警官见过她,所以男主不得不将他暗杀,这个人物的死亡,情感上的杀伤力就很强了。


即,让一个亦正亦邪的人,必须去死。


当他越是表现出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悔过、对人生有了更宏观的思考,观众就越对他的不得不死感到惋惜。



所以整体上,人物作为谍战类型关键中的关键,《悬崖之上》虽然靠着一众演技派撑起大半的场子,但那种极端环境下,因为身份而带来的命运不定,继而引发的更复杂的波动和更幽暗的人性,还是因为编剧的主观选择,而没能真正呈现出来。


包括被拆成两组的四人小分队,两对情侣被拆开之后,四人之间两两配对的人物关系,都有很强的发展空间,可惜编剧始终未在这上面多使使劲儿。


所以,电影整体呈现出的“爽完即忘”的游戏感,除了因为前面提及的背景缺失,也和情感和关系的缺失关系密切。


争议:与审查、时代和解的张艺谋


那位说了,编剧都是全勇先,怎么表现水准不太稳定?


抛开个人水平,也是因为,电影和剧,本身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创作类型,全勇先第一次做电影编剧,这倒也解释得通。


到这,我们或许就要聊到今天讨论的关键了。


《悬崖之上》作为一部国产类型片,当然很好,不过在和《悬崖》做了一番对比之后,尤其现在五一档热度已过,我们更应该看到其背后呈现出的关键问题:


故事层面,是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的缺失;人物层面,是核心关系与关键情感的缺失。


而这两个缺失,在我看来——做一个认真思考、但也不负责任的推测——很可能是导演张艺谋有意识的主动选择。



虽然张艺谋的风格向来是宏大影像、而非宏大叙事,但他一定明白,社会氛围对《悬崖之上》有多重要。


为什么主动忽视社会环境的营造?


或许是因为,故事里每多一分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电影就多一分过审时的潜在风险。


情感和人物关系上的弱化,想来,也和创作时对审查的顾虑,不无关系。


毕竟,如今的国产电影,越是大制作,越要在最开始就保证过审,那么这方面的考量,影响只会越来越大。


随便举个例子,有人觉得电影中的高彬,远没有剧中的高彬那样丰满复杂,但从过审的角度,如果电影真的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人性的特务大反派,这个风险高低,可就真的不好判断了。



所以,社会环境缺失,那就用更具视觉冲击的自然环境去填补;情感和人物关系缺失,就用分段的小标题、和快速紧凑的叙事节奏,来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这些很多人眼中的亮点,在我看来,不过是老谋子拿来“遮羞”的plan B而已。


当然了,一定有人觉得我在过度解读,煞有介事,但电影就是这样,拍出来之后,就不再属于创作者,而属于每个观众了。


一部电影的成败,肯定没那么重要,但以《悬崖之上》为参考,我的担忧是:


当自我审查、适应审查的观念已经浸入到大多数创作者的体内,未来的国产类型片,票房上限可以无限期待,但这个艺术上限,真的是肉眼可见了。


这不是对创作者的批评,他们已经够难了。


我在批评谁呢?其实我也不知道。


结语


最后,多说几句张艺谋吧。


在之前接受采访时,老谋子说,自己不想做大师,只想做个职业导演。


因为连着有好几部作品出来,且质量都不低,加上辈分和履历在那摆着,所以他说这个话,我还是挺触动的。


有人觉得,张艺谋老了,雄心壮志没了;也有人觉得,老谋子在给年轻人做榜样,行业需要这样带头敬业的大前辈。


我倒没这么极端,被触动更多是因为,我确实能感受到,导演本人对电影这门艺术的热爱。



在这个电影将死的时代,还有导演如此爱电影,还有观众愿意爱电影,那或许就像电影里的“乌特拉”一样:


绝望之后,希望还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条电影(ID:ytmovie666),作者:壹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